一种治疗急性肠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2026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急性肠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治疗急性肠炎的中药制剂,属于中成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损伤脾胃及脏腑而成,属于“肠辟、肠炎”范畴。《素问 太阴阳明论》云“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下为獪泄,久为肠辟。”,《证治汇补》指出“肠辟者,谓湿热积于肠中.即今肠炎也,故曰无疾不成泻,泻乃湿、热、食积三者”。在治疗上应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景岳全书》云“凡治肠炎,最当察虚实,辨寒热,此泻泻最大关系,若四者不明,则杀人甚易也。”,故本病辨证首辨寒、热、虚、实, 临证当据腹痛、里急后重、泻色,并参合舌脉而辨。湿热型以腹痛、泻下赤白脓血、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病机为湿热之邪侵入肠胃,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故腹痛,里急后重;湿热郁滞于大肠,经络受损,故下泻赤白脓血;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之象。治则宜清热化湿,调气行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急性肠炎的中药制剂,发明的中药制剂根据中医的传统医学理论和通过多年临床试验反复验证配置而成的,符合传统中医学的理论。以花红叶、白术、甘草、白芍药、连翘为清热燥湿,解毒止泻主药,以当归、黄连、黄芩、石膏、紫苏叶为辅药加强益气解毒止泻的功效;以五加皮、百合花、干姜、金银花、白头翁荡热去滞,通因通用,行血和营,缓急止痛;以人参、熟地黄、麦门冬、木香、槟榔养阴除热,润肠通腑,健脾益肺。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从清热燥湿,调气行血为治疗基础,对各种肠炎患者具有独特疗效。一种治疗急性肠炎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花红叶10-30份、白术10-30份、甘草10-30份、白芍药10-30份、连翘10-30份、当归 8-25份、黄连8-25份、黄芩8-25份、石膏8_25份、紫苏叶8_25份、人参5_15份、熟地黄 5-15份、麦门冬5-15份、木香5-15份、槟榔5_15份、五加皮1_10份、百合花1_10份、干姜 1-10份、金银花1-10份、白头翁1-10份; 制备方法
将各原料药物分别细微粉碎成细末,混合均勻干燥消毒灭菌后制成片剂、胶囊剂,单粒重 0. 25g-0. 5g。服用方法一日三次,每次三粒,一周为一个疗程,忌生冷、烟酒、暴食暴饮。—种治疗急性肠炎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花红叶15-25份、白术15-25份、甘草15-25份、白芍药15-25份、连翘15-25份、当归10-20份、黄连10-20份、黄芩10-20份、石膏10—20份、紫苏叶10—20份、人参8-12份、熟地黄8-12份、麦门冬8-12份、木香8-12份、槟榔8_12份、五加皮2_8份、百合花2_8 份、干姜2-8份、金银花2-8份、白头翁2-8份。一种治疗急性肠炎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花红叶20份、白术20份、甘草20份、白芍药20份、连翘20份、当归15份、黄连15 份、黄芩15份、石膏15份、紫苏叶15份、人参10份、熟地黄10份、麦门冬10份、木香 10份、槟榔10份、五加皮5份、百合花5份、干姜5份、金银花5份、白头翁5份。本发明所涉及的中药药理及药性
花红叶性味辛;微温;功效分类泻火明止药;杀虫解毒药主治眼目青盲,翳膜遮睛,小儿疥疮。白术性温、味甘、苦。补气健脾,可用于倦怠少气、脾虚运化失司。甘草味甘平,功效补中益气、润肺祛痰、清热解毒。白芍药酸,平微寒,有小毒;入肝、脾经。功效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泻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连翘中药味苦,性微寒。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蒙药味苦,性凉。清“协日”,止泻。 主治中药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斑疫,丹毒,瘰疬,痈疮肿毒,急性肾炎,热淋。蒙药治黄疸,肠刺痛,“协日”病,肠热。当归性温,昧甘、辛。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 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黄连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泻,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 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黄芩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泻,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石膏辛甘,寒。①《本经》“味辛,微寒。”②《别录》“甘,大寒,无毒。”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性寒,味淡。”入肺、胃经。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少阳,足阳明经。”②《本草衍义补遗》“入阳明、手太阴、手少阳。,,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毒。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紫苏叶性味辛,微温,无毒。归经脾经、肺经二经。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嗽气喘,脘腹胀闷,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食鱼蟹中毒,痈疮蛇毒辣。五加皮味辛、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湿,壮筋骨,活血祛瘀。治风湿痹,筋骨挛急,腰痛,阳痿,脚弱,小儿行迟,水肿,脚气,跌打劳伤。百合花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功效,用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痰中带血,如百花膏。治肺虚久咳,劳嗽咯血,如百合固金汤。具有清心安神功效,用于热病余热
4未清,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干姜味辛、微温、无毒;入肺、心、胃、脾四经。发表,散寒,止呕,开痰、痈疮。金银花性甘、寒;功用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之作用。《本草纲目》载“金银花, 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自古以来,金银花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 热毒血泻,痈疡等症,亦用于风热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人参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麦门冬甘;微苦;寒主治肺燥干咳;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咽喉疼痛;肠燥便秘;血热吐衄。木香性温、味辛、苦,功能行气止痛,温中和胃,适用于肠胃气滞,胸腹胀痛和肝胆湿热气滞所引起的脘胁疼痛以及呕吐,泄泻,下泻,里急厉重,寒疝等。槟榔苦、辛、温;入脾、胃、大肠经。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泻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症结。白头翁,苦,性寒。归胃、大肠经,主治(功效)赤白肠炎;鼻衄;崩漏;血痔;寒热温疟;带下;阴痒;湿疹瘰疬;痈疮;眼目赤痛。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配方
花红叶10g、白术10g、甘草10g、白芍药10g、连翘10g、当归Sg、 黄连Sg、黄芩Sg、石膏Sg、紫苏叶Sg、人参5g、熟地黄5g、 麦门冬5g、木香5g、 槟榔5g、五加皮lg、百合花lg、干姜lg、 金银花lg、白头翁Ig ; 制备方法
将各原料药物分别细微粉碎为细末,混合均勻干燥消毒灭菌后制成片剂或胶囊剂,单粒重 0. 25g-0. 5g。服用方法一日三次,每次三粒,一周为一个疗程,忌生冷、烟酒、暴食暴饮。实施例2,配方
花红叶15g、白术15g、甘草15g、白芍药15g、连翘15g、 当归10g、黄连10g、黄芩10g、石膏10g、紫苏叶10g、 人参8g、 熟地黄Sg、麦门冬Sg、木香Sg、 槟榔Sg、 五加皮2g、百合花2g、干姜2g、 金银花2g、白头翁2g。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配方
花红叶20g、白术20g、甘草20g、白芍药20g、连翘20g、 当归15g、黄连15g、黄芩15g、石膏15g、紫苏叶15g、人参10g、熟地黄10g、麦门冬10g、木香10g、槟榔10g、 五加皮5g、百合花5g、干姜5g、 金银花5g、白头翁5g。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配方
花红叶25g、白术25g、甘草25g、白芍药25g、连翘25g、 当归20g、黄连20g、黄芩20g、石膏20g、紫苏叶20g、 人参12g、熟地黄12g、麦门冬12g、木香12g、槟榔12g、 五加皮8g、百合花8g、干姜8g、 金银花8g、白头翁8g。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配方
花红叶30g、白术30g、甘草30g、白芍药30g、连翘30g、 当归25g、黄连25g、黄芩25g、石膏25g、紫苏叶25g、 人参15g、 熟地黄15g、麦门冬15g、木香15g、 槟榔15g、 五加皮10g、百合花10g、干姜10g、 金银花10g、白头翁IOg ;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本发明的治疗急性肠炎的中药制剂,从清热燥湿,调气行血为治疗基础,对各种肠炎患者具有独特疗效,收治患者5 人,其中,男性285人,女性244人,服用2天显效,最多 5天症状消失,总有效率96. 52%,显愈率85. 96%,表明该药对湿热型肠炎具有明显疗效。典型病例 病例1
王某,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昧,昨晚主要吃的海鲜,夜间12时开始出现腹痛、下泻等症。来诊时症见腹部疼痛,里急后重,泻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服用本药一个星期后,症状消失,食欲恢复。病例2
谢X,女,25岁。临床表现腹部疼痛,里急后重,泻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湿热泻。服用本制剂6天后,腹痛,腹涨等症状消失,病情全愈。病例3:
田XX,男,16岁。临床表现为泄泻与肠炎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诊断为 湿热型肠炎。服用本药一个星期后,症状消失,食欲恢复。病例4
吴XX,女二4岁。患湿热型肠炎。临床表现腹部疼痛,里急后重,泻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湿热泻。服用本制剂6天后, 腹痛,腹涨等症状消失,病情全愈。病例5
刘X,女,22岁。χ患急性腹泻。临床表现为黏液脓血状便,腹痛,大便每天4-6次。服用本制剂一星期,大便化验正常。病例6
高X,男,36岁。湿热蕴结,熏灼肠道,致使腹痛难忍,上吐下泻,服用本药48小时后,腹
6痛减轻,一星期后,病情全愈。病例7
方X,男,17岁。患气血壅滞,脂络伤损的湿热型肠炎。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上吐下泻不止,小腹疼痛,大便稀溏带蛋清状物,服用本药10天后,症状消失,食欲恢复。病例8
郭XX,男,20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服用本药15天后,症状消失,食欲恢复。病例9
闫XX,男,30岁。临床表现长期腹痛,腹涨,食欲长期不振,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服用10天后,症状消失,病情全愈。病彳列10
张XX,男,30岁。患湿热型肠炎。临床表现为水样大便,腹痛。服用本药一星期后腹痛等病症消失,一个星期后大便次数正常。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急性肠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花红叶10-30份、白术10-30份、甘草10-30份、白芍药10-30份、连翘10-30份、当归8-25份、黄连8-25份、黄芩8-25份、石膏8_25份、紫苏叶8_25份、人参5_15份、熟地黄 5-15份、麦门冬5-15份、木香5-15份、槟榔5_15份、五加皮1_10份、百合花1_10份、干姜 1-10份、金银花1-10份、白头翁1-10份; 制备方法将各原料药物分别经细微粉碎机研为300目细末,混合均勻干燥消毒灭菌后制成片剂或胶囊剂,单粒重0. 25g-0. 5g。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治疗急性肠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花红叶15-25份、白术15-25份、甘草15-25份、白芍药15-25份、连翘15-25份、当归 10-20份、黄连10-20份、黄芩10-20份、石膏10-20份、紫苏叶10-20份、人参8-12份、熟地黄8-12份、麦门冬8-12份、木香8-12份、槟榔8_12份、五加皮2_8份、百合花2_8份、干姜2-8份、金银花2-8份、白头翁2-8份。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治疗急性肠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花红叶20份、白术20份、甘草20份、白芍药20份、连翘20份、当归15份、黄连15份、 黄芩15份、石膏15份、紫苏叶15份、人参10份、熟地黄10份、麦门冬10份、木香10份、槟榔10份、五加皮5份、百合花5份、干姜5份、金银花5份、白头翁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急性肠炎的中药制剂,本发明的中药制剂通过临床试验反复验证配置而成的,符合传统中医学的理论。以花红叶、白术、甘草、白芍药、连翘为清热燥湿,解毒止泻主药,以当归、黄连、黄芩、石膏、紫苏叶为辅药加强益气解毒止泻的功效;以五加皮、百合花、干姜、金银花、白头翁荡热去滞,通因通用,行血和营,缓急止痛;以人参、熟地黄、麦门冬、木香、槟榔养阴除热,润肠通腑,健脾益肺。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从清热燥湿,调气行血为治疗基础,对各种肠炎患者具有独特疗效。
文档编号A61P1/00GK102225191SQ20111016421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9日
发明者曹莹莹 申请人:曹莹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