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尿血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尿血的中药。
背景技术:
尿血又称溺血,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伴有血块夹杂而下,多无疼痛之苦,所谓 “痛为血淋,不痛为尿血”。尿血一证,西医认为,正常人的离心尿沉渣中镜检每高倍视野> 3 个红细胞时,即成为血尿;凡泌尿系统疾病、尿路邻近器官疾病,全身性或其他器官疾病,都能引起尿血。中国传统医学则认为,无论何种疾病引起的尿血都是因为热扰血分所致,常见的有心火亢盛,膀胱湿热,肝胆湿热,肾虚火旺,脾肾两亏等症。目前,国内外治疗尿血的方法较多,如西药治疗法,常用药有强力霉素、罗红霉素等,中药治疗法常用药有五淋丸、导赤丸、菟丝子丸等,但在治愈率、治愈手段、治疗费用等方面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配制简单、疗效显著的治疗尿血的中药。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尿血的中药,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槐角4 10份、篇蓄6 12份、薏苡根6 12份、仙人掌9 15份、白茅根9 15份、墨旱莲9 15份、万年青3 9份、刘寄奴4 8份、石韦6 12份、海金沙2 6 份、生地黄6 12份、侧柏叶4 10份、凤眼草3 9份、忍冬藤6 12份、榕须6 12 份、豆豉草6 12份。其优选的各活性成分的重量配比为槐角7份、篇蓄9份、薏苡根9份、仙人掌12份、白茅根12份、墨旱莲12份、万年青6份、刘寄奴6份、石韦9份、海金沙4份、生地黄9份、侧柏叶7份、凤眼草6份、忍冬藤 9份、榕须9份、豆豉草9份。本发明所述中药为粉剂或丸剂。将各种原料清洗干净后,打粉混合,制成粉剂或丸剂,定量服用。本发明采用的各活性原料的药用性能为槐角凉血止血,清肝明目。主治肠风下血,血痢,崩漏,血淋,吐血,衄血,眩晕,发背,烫伤;篇蓄利水通淋,杀虫止痒。主治淋证,黄疸,带下,泻痢,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 妇女阴蚀,皮肤湿疮,疥癣,痔疾;薏苡根清热通淋,利湿杀虫。主治热淋,血淋,石淋,黄疸,水肿,白带过多,脚气, 风湿痹痛,蛔虫病;仙人掌行气活血,凉血止血,解毒消肿。主治胃痛,痞块,痢疾,喉痛,肺热咳嗽,肺痨咯血,吐血,痔血; 白茅根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利尿通淋。主治热病烦渴,肺热喘咳,胃热呕逆,血热出血,小便淋浙涩痛,水肿,黄疸;墨旱莲补益肝肾,凉血止血。主治肝肾不足,头晕目眩,须发早白,吐血,咯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万年青清热解毒,强心利尿。主治咽喉肿痛,白喉,痄腮,疮疡肿毒,乳痈,蛇虫咬伤,心力衰竭,水肿,臌胀,咯血,吐血;刘寄奴破血通经,消积,止血消肿。主治血滞经闭,通经,产后瘀滞腹痛,癥瘕,食积腹痛,跌打损伤,金疮出血,尿血;石韦利水通淋,清肺化痰,凉血止血。主治淋证,水肿,小便不利,痰热咳喘,咯血, 吐血,衄血,崩漏及外伤出血;海金沙利水通淋,清热解毒。主治热淋血淋,砂淋白浊,女子带下,水湿肿满,湿热泻痢,湿热黄疸,兼治吐血衄血,外伤出血;生地黄又名干地黄,清血热,易阴血,通血脉。主治温病发热,黄疸,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消渴;侧柏叶凉血止血,祛痰止咳,祛风解毒。主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 咳嗽痰多,风湿痹痛,脱发;凤眼草清热燥湿,止痢,止血。主治痢疾,白池,带下,便血,尿血,崩漏;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络。主治温病发热,痈疽肿毒,肠痈,乳痈,热毒血痢,风湿热痹;榕须散风热,祛风湿,活血止痛。主治流感,百日咳,麻疹不透,扁桃体炎,结膜炎, 风湿骨痛,痧气腹痛;豆豉草活血调经,祛风利湿,健脾消积。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跌打肿痛,小便不利,小儿疳积,脉管炎。配方中,篇蓄、薏苡根、石韦、海金沙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杀虫止痒;加配白茅根、生地黄、侧柏叶、凤眼草,主要用于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利尿通淋;又配仙人掌、刘寄奴、忍冬藤、榕须,用于行气活血、破血通经、解毒消肿;再配槐角、墨旱莲、万年青、豆豉草,用于强心利尿、健脾消积、补益肝肾。本发明以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为治则,多种药材组合共凑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利尿通淋、补肝益肾之功效,针对尿血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观察(1)临床资料本发明人于2005年至今,对312例尿血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241例,女 71例。(2)治疗方法温水内服,一日三次,每次2 5g,饭后服用。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轻度患者服用3天左右,重病患者连服10天即可痊愈。(3)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症状全部消失;精神焕发。
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精神很好。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偶感有不适,但能接受。无效主要理化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无变化。(4)临床结果临床治愈256 例(82. 05% ),显效 34 例(10. 90% ),有效 19 例(6. 09% ),无效 3 例(0. 96% ),总有效率为99. 04%。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取槐角4g、篇蓄6g、薏苡根6g、仙人掌9g、白茅根9g、墨旱莲9g、万年青3g、刘寄奴 4g、石韦6g、海金沙2g、生地黄6g、侧柏叶4g、凤眼草3g、忍冬藤6g、榕须6g、豆豉草6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粉剂或丸剂,定量服用。用法用量温水冲服,一日三次,每次2 5g,饭后服用。实施例2 取槐角10g、篇蓄12g、薏苡根12g、仙人掌15g、白茅根15g、墨旱莲15g、万年青9g、 刘寄奴8g、石韦12g、海金沙6g、生地黄12g、侧柏叶10g、凤眼草9g、忍冬藤12g、榕须12g、 豆豉草12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粉剂或丸剂,定量服用。用法用量温水冲服,一日三次,每次2 5g,饭后服用。实施例3 取槐角7g、篇蓄9g、薏苡根9g、仙人掌12g、白茅根12g、墨旱莲12g、万年青6g、刘寄奴6g、石韦9g、海金沙4g、生地黄9g、侧柏叶7g、凤眼草6g、忍冬藤9g、榕须9g、豆豉草 9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粉剂或丸剂,定量服用。用法用量温水冲服,一日三次,每次2 5g,饭后服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尿血的中药,其特征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槐角4 10份、篇蓄6 12份、薏苡根6 12份、仙人掌9 15份、白茅根9 15 份、墨旱莲9 15份、万年青3 9份、刘寄奴4 8份、石韦6 12份、海金沙2 6份、 生地黄6 12份、侧柏叶4 10份、凤眼草3 9份、忍冬藤6 12份、榕须6 12份、 豆豉草6 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尿血的中药,其特征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槐角7份、篇蓄9份、薏苡根9份、仙人掌12份、白茅根12份、墨旱莲12份、万年青6 份、刘寄奴6份、石韦9份、海金沙4份、生地黄9份、侧柏叶7份、凤眼草6份、忍冬藤9份、 榕须9份、豆豉草9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尿血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为粉剂或丸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尿血的中药。该中药以槐角、萹蓄、薏苡根、仙人掌、白茅根、墨旱莲、万年青、刘寄奴、石韦、海金沙、生地黄、侧柏叶、凤眼草、忍冬藤、榕须和豆豉草为活性成分,按一定的重量份数组成。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文档编号A61P13/00GK102284026SQ201110207730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5日
发明者林崇亭, 谢秀莲 申请人:谢秀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