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肌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3875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皮肌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皮肌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皮肌炎是一种以皮肤、肌肉损害为突出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以受累皮肤(面颈部、眼周等部位〕淡紫红色水肿性红斑,肌痛、肌无力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病变也可累及全身其他脏器,只侵犯肌肉而无皮肤损害者,称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高峰儿童在5 15岁,成人在30 50岁,女性略多于男性。发病可能与肿瘤、感染、药物、内分泌、代谢等因素有关。皮肌炎大部分呈慢性进行性发展,预后良好,2 3年内可恢复正常,少部分急性发作者,常因并发感染死亡,并发肿瘤者,也预后极差。皮肤炎属中医的“肌痹”、“痿症”、“虚劳”等范畴。对于皮肌炎的治疗,西医多采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副作用较多,疗效又不甚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皮肌炎的中药制剂,其针对皮肌炎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皮肌炎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党参12-18,白术9-15,扁豆9-15,茯苓9-15,砂仁2-4,陈皮5-7, 山药12-18,薏苡仁28-32,莲子9-15,桑寄生12-18,巴戟天9-15,牛膝9-15。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机理分析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虚喘咳、气短自汗、气微两亏诸证。《本草从新》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用于脾气虚弱; 神疲乏力。《本经逢原》白术,生用有除湿益燥,消痰利水,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散腰脐间血,及冲脉为病,逆气里急之功;制熟则有和中补气,止渴生津,止汗除热,进饮食,安胎之效。扁豆甘,微温。归脾、胃经。补脾和中,化湿消暑。主治脾胃虚弱。《本草新编》 味轻气薄,单用无功,必须同补气之药共用为佳。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砂仁味辛,性温。归脾经、胃经、肾经。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本草汇言》砂仁,温中和气之药也。若上焦之气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气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陈皮性温,味辛、味苦。入脾经、胃经、肺经。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日用本草》能散能泻,能温能补,能消膈气,化痰涎,和脾止嗽,通五淋。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主治脾胃虚弱、 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本草正》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肺;肾经。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主治水肿,脚气,小便淋浙,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药品化义》薏米,味甘气和,清中浊品,能健脾阴,大益肠胃。莲子甘M ;平。归心,脾,肾,胃,肝,膀胱经。补脾止湾,益肾固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久泻,泻久痢,肾虚遗精,滑泄,小便不禁,妇人崩漏带下,心神不宁,惊悸,不眠。《本经》主补中、养神、益气力。桑寄生苦;甘;性平。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用于腰膝酸痛,筋骨痿弱,肢体偏枯,风湿痹痛,头错目眩,胎动不安,崩漏下血。《本草再新》补气温中, 治阴虚,壮阳道,利骨节,通经水,补血和血,安胎定痛。巴戟天辛甘;温。归肝;肾经。补肾助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用于肾虚阳痿, 遗精早泄,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宫冷不孕,风寒湿痹,腰膝酸软,风湿肢气。《本经》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牛膝苦;酸;性平。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下行;利尿通淋。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日华子本草》治腰膝软怯冷弱,破症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并血运,落胎,壮阳。针对脾胃虚弱所致的皮肌炎,中医认为病势迁延,脾胃渐虚,水谷精微无以化生, 四肢肌肉失养测肢体萎软无力,并逐渐加重;脾胃健运失常,则食少便搪;气血衰少,湿郁不化,则面浮无华,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均为脾胃虚弱气血衰少之征。方中之选者,健脾益气,养血强筋,党参、白术健脾益气,扁豆补脾和中,茯苓健脾和胃,砂仁温脾化湿,陈皮理气健脾,山药健脾补肺,薏苡仁利湿健脾、舒筋除痹,莲子补脾止泻,桑寄生、巴戟天、牛膝补肾强筋。全方共奏,健脾益气,养血强筋,平衡机体阴阳。针对脾胃虚弱所致皮肌炎疗效确切,防治效果显著,兼治标本。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剂型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使用效果
对50名皮肌炎患者(年龄35-55)使用本发明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制剂,持续治疗1个疗程(2个月),其中12例完全治愈;31例症状缓解;无效7例,总体有效率达86%,且无复发。实例
患者1 林某,男性,36岁,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双眼睑浮肿,但患者并未加以重视,继而双眼睑出现紫红色皮疹,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皮疹有所减轻,但停用后,面颊、眼睑、颈部出现了再次紫红色皮疹,并伴有四肢无力的症状,严重时无法使用重物,行走不便。后经医院确诊为皮肌炎,使用强的松进行诊疗,效果欠佳。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一个月后,紫红色皮疹逐渐消失,四肢无力的症状得到缓解,后继续服药至1个疗程,症状消失,肌力恢复,至今半年无复发。患者2:张某,男性,M岁,半个月前出现四肢近端肌肉疼痛、无力,颈部、左侧面颊出现红色斑疹,瘙痒,并有发热。医院诊断为皮肌炎,使用甲泼尼松进行治疗,效果不好, 出现反复。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1周后,斑疹减退,继续服药2周,肌痛、肌无力症状改善,皮疹减轻,继续服药至1个疗程,肌力已经恢复,其他症状全部消失,至今半年未见复发。患者3 熊某,男性,49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肌肉疼痛、无力,抬腿困难,面颊、前颈出现紫红色皮疹,伴有胸闷的症状。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半个疗程后, 上述症状得到缓解,皮疹减轻,肌肉疼痛的症状缓解,继续服药至1个疗程,上述症状全部消失,至今无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皮肌炎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党参12,白术9,扁豆9,茯苓 9,砂仁2,陈皮5,山药12,薏苡仁28,莲子9,桑寄生12,巴戟天9,牛膝9。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党参12,白术9,扁豆9,茯苓9,砂仁2,陈皮5,山药12,薏苡仁28,莲子 9,桑寄生12,巴戟天9,牛膝9 ;将上述中药制剂洗净,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 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1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实施例2
一种治疗皮肌炎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党参18,白术15,扁豆15,茯苓15,砂仁4,陈皮7,山药18,薏苡仁32,莲子15,桑寄生18,巴戟天15,牛膝15。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党参18,白术15,扁豆15,茯苓15,砂仁4,陈皮7,山药18,薏苡仁32, 莲子15,桑寄生18,巴戟天15,牛膝15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 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 1.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剂。实施例3
一种治疗皮肌炎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党参15,白术12,扁豆12,茯苓12,砂仁3,陈皮6,山药15,薏苡仁30,莲子12,桑寄生15,巴戟天12,牛膝12。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党参15,白术12,扁豆12,茯苓12,砂仁3,陈皮6,山药15,薏苡仁 30,莲子12,桑寄生15,巴戟天12,牛膝12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用粉碎机粉碎为 150-180目细粉,加入适当蜂蜜混合,制丸机制丸,低温干燥,分装,即得丸剂。实施例4
一种治疗皮肌炎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党参15,白术12,扁豆12,茯苓12,砂仁3,陈皮6,山药15,薏苡仁30,莲子12,桑寄生15,巴戟天12,牛膝12。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党参15,白术12,扁豆12,茯苓12,砂仁3,陈皮6,山药15,薏苡仁30, 莲子12,桑寄生15,巴戟天12,牛膝12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 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将颗粒用胶囊填充剂制成0. 4g/粒胶囊。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皮肌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党参12-18, 白术9-15,扁豆9-15,茯苓9-15,砂仁2-4,陈皮5-7,山药12-18,薏苡仁28-32,莲子9-15, 桑寄生12-18,巴戟天9-15,牛膝9-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优选包含以下组分党参15,白术12,扁豆12,茯苓12,砂仁3,陈皮6,山药15,薏苡仁30,莲子12,桑寄生15,巴戟天12,牛膝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优选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皮肌炎的中药制剂,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党参12-18,白术9-15,扁豆9-15,茯苓9-15,砂仁2-4,陈皮5-7,山药12-18,薏苡仁28-32,莲子9-15,桑寄生12-18,巴戟天9-15,牛膝9-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中药制剂针对皮肌炎内在病邪,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兼治标本。
文档编号A61P17/00GK102363010SQ20111034779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7日
发明者谢培德 申请人: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