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肠粘连和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103阅读:1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肠粘连和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肠粘连和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肠粘连是由于炎症、外伤、手术等原因引起的肠管间、肠管与腹膜、肠管与腹腔内脏器间发生的不正常粘附,肠粘连的存在是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病理基础,而各种原因 (情绪波动、饮食不节、寒冷刺激等)所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则是促进肠梗阻发病的因素。 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呕吐、便闭为主症,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等特点,属中医学的“腹痛肠结”、“关格’门类中。西医治疗多采取禁食、胃肠减压、输液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法,重症者手术治疗,易造成恶性循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疗效好、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的预防腹腔术后肠粘连发生和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药。本发明治疗肠粘连和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的重量组成为桃仁10份、白芍30份、木香6份、乌药12份、槟榔9份、炒莱菔子15份、川朴10份、芒硝9份、 枳壳10份。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本品善泄血分之壅滞及气血凝滞之症。白芍养血调经,平肝止痛,善治手足挛急疼痛。木香行气止痛,用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本品辛散温通,散寒而止痛,是治疗寒凝气滞所致的各种胸腹诸痛的要药。槟榔善于肠胃之气,消积导滞,使膈肌之气下降。炒莱菔子辛、甘、平,入脾胃经,长于顺气开郁,消食除胀。川朴行气止痛,用于胁肋胀痛,脘腹疼痛芒硝润下药,富含油脂,具有润燥滑肠作用,使大便易于排出。枳壳枳壳水煎液可促进肠蠕动,长于行气宽中除胀。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如下特点本发明选用的中草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利用各种中药有机配伍而治疗肠粘连和粘连性肠梗阻,具有理气消痞,导滞通腑,止痛,活血化瘀之功,对人体无毒害,疗效可靠,安全方便,价格低廉。以下为临床实验总结临床试验治疗肠粘连和粘连性肠梗阻102例,其中肠粘连70例,粘连性肠梗阻32例。肠粘连和粘连性肠梗阻的症状脐周明显压痛,无反跳痛,无包块。腹胀不舒,腹痛,恶心呕吐,不排便也不排气。叩诊鼓音,χ光透视,空回肠有液平面。
治疗方案利用本发明药物及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疗效评价标准治愈腹胀肠梗阻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检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好转腹胀肠梗阻等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大部消失,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检查大部分指标恢复正常。有效腹胀肠梗阻等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或好转,检查指标略有好转。治疗结果本发明药物治疗肠粘连和粘连性肠梗阻102例,有效率100%,治愈率 82%。其中治疗肠粘连70例,10-20天治愈64例,治愈率91 %,好转6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2例,10-30天治愈20例,治愈率63 %,好转8例,有效4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按下方重量称取原料,桃仁10克、白芍30克、木香6克、乌药12克、槟榔9克、炒莱菔子15克、川朴10克、芒硝9克、枳壳10克。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置于煎煮锅中,第一次加水500-600ml,浸泡3小时,煎煮20-30分钟,滤出煎液,第二次再加水500-600ml,煎煮20-30分钟,将两次煎液混合,分为两份,每天早晚各一份。病例1 孙某某,男,47岁,因坏阻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手术后五月余,患肠粘连,患者脐周明显压痛,无反跳痛,无包块,腹胀不舒,恶心呕吐。口服本发明药3天,大便通畅,1周后诸症消失。病例2 王某某,男,69岁,因车祸脾破裂、肠破裂手术治疗,手术顺利,出院时并无异常。一年后患者因饮食不节感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腹部膨隆,不排便也不排气,结合病史确诊为粘连性肠梗阻。口服本发明药3天后,症状改善,开始排便,1周后诸症消失,坚持用药15天,巩同疗效,预防复发。病例3 张某某,女,39岁,因阵发性腹痛腹胀,未排便排气3天入院。自述1年前因双侧卵巢肿瘤,一侧卵巢肿瘤蒂扭转住院手术。体检全腹压痛,听诊肠鸣音明显亢进,X 光透视空回肠有液平面,诊断为肠粘连伴肠梗阻。口服本发明药4天后,症状改善,开始排便,1周后诸症消失,坚持用药15天,巩固疗效,预防复发。随访两年余未见复发。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肠粘连和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的重量组成为桃仁10 份、白芍30份、木香6份、乌药12份、槟榔9份、炒莱菔子15份、川朴10份、芒硝9份、只壳 10份。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肠粘连和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的重量组成为桃仁10份、白芍30份、木香6份、乌药12份、槟榔9份、炒莱菔子15份、川朴10份、芒硝9份、枳壳10份。利用上述中药有机配伍而治疗肠粘连和粘连性肠梗阻,具有理气消痞,导滞通腑,止痛,活血化瘀之功,对人体无毒害,疗效可靠,安全方便,价格低廉。
文档编号A61P1/00GK102380008SQ201110357590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6日
发明者于向英, 房淑云, 高淑芳 申请人:于向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