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种植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164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牙科种植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科用部件,尤其是一种牙科种植体。
背景技术
牙科种植体是为了给固定性或活动性填充物提供维持和支持,埋入到粘膜或骨膜层下方以及骨组织内部等口腔组织的异物整形材料的填充装置,为了活动性或固定性填充物的支持作用而植入到颂骨上或内部。牙科种植体根据外形或几何形态一般分为鱼鳍状、 螺丝状、圆柱状、刀片状、篮状、牙根型等分类,但通常与提供支持和稳定的骨相关,因此需要根据种植体的固定因素来分类。与此同时,牙科种植体分为骨外牙科种植体、骨内牙科种植体以及骨贯通牙科种植体等三种本类型。上述几种种植体还同时具有骨外和骨内种植体的因素。在牙科种植体中,固定体是被称为种植体的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植入到牙槽骨时需要螺丝进行固定,植入后与接触的骨骼融合而牢固固定。牙槽骨从牙龈开始某种程度由坚硬的致密骨组成,其下部由松软的松质骨组成。图1是韩国专利号为473141、名称为牙科种植体的专利,如图1所示,从上至下均为同一形状的螺丝或者连续形成螺纹,使种植体和牙槽骨的结合面积小,与牙槽骨之间的结合力弱,导致种植体的初期固定性降低,对致密骨没有刺激,从而形成骨骼破坏等问题。目前,将种植体植入的外科手术一般都需要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外科手术是向颂骨植入种植体的固定体,为了将植入的种植体结合到骨骼组织,在等待3个月至6个月的长时间后才能进行第二次手术,最终将填充物连接到种植体,因此,患者在植入种植体后需要经受较长时间的不适感等问题,另外,由于需要进行两次外科手术,因此患者会在手术的心理上和经济上负担以及施术复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种植体与骨骼之间的牢固性,另外,患者在拔牙后能够立即植入种植体的牙科种植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牙科种植体,在种植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倾斜部与至少一个直线部,在所述种植体的下部还设有至少一个切面槽,在所述倾斜部与所述直线部由上至下均分布有外部螺纹,所述外部螺纹由小螺距螺纹与大螺距螺纹构成,相邻的两个外部螺纹之间的螺距相同,所述种植体的顶部端面上设有插入槽,所述插入槽包括倾斜槽部与螺丝槽部构成,所述倾斜槽部的内壁为六角形结构,所述螺丝槽部的内壁表面设有内部螺纹。在所述种植体的上部还设有无齿部。所述插入槽中还包括有直线槽部,所述直线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倾斜槽部的末端以及所述螺丝槽部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倾斜部为第一倾斜部与第二倾斜部,所述直线部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倾斜部以及所述第二倾斜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直线部的上端与下端,所述无齿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部的上端,所述切面槽分布在所述第二倾斜部的表面,在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外壁上由上至下分布有小螺距螺纹,在所述直线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外壁上分布有大螺距螺纹,相邻的两个所述小螺距螺纹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大螺距螺纹之间的螺距相同,所述螺距部分为直线骨,所述第一倾斜部的顶部边缘至底部边缘之间形成2° 4°的倾斜角,所述无齿部的顶部边缘与所述第一倾斜部的顶部边缘之间形成15° 45°的倾斜角,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底部边缘至所述直线部的底部边缘之间形成8° 15°的倾斜角。所述倾斜部为第一倾斜部与第二倾斜部,所述直线部分为第一直线部与第二直线部,所述无齿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部的上端,在所述第一直线部的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布有小螺距螺纹,所述第一直线部的底部依次与所述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二直线部以及所述第二倾斜部相连接,在所述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二直线部以及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外壁表面均分布有大螺距螺纹,相邻的两个所述小螺距螺纹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大螺距螺纹之间的螺距相同,所述螺距部分为直线骨,所述切面槽分布在所述第二倾斜部的表面,所述插入槽设置在所述种植体的顶部端面上。所述倾斜部为第一倾斜部、第二倾斜部、第三倾斜部与第四倾斜部,所述直线部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构成头部,所述头部的外壁表面为平滑部分,所述头部的底部依次与所述第三倾斜部、所述直线部以及所述第四倾斜部相连接,在所述第四倾斜面的表面分布有切面槽,在所述第三倾斜部的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布有小螺距螺纹,在所述直线部与所述第四倾斜部的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布有大螺距螺纹,相邻的两个所述小螺距螺纹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大螺距螺纹之间的螺距相同,所述螺距部分为直线骨,所述插入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部的顶部端面上。所述倾斜部为第一倾斜部、第二倾斜部、第三倾斜部与第四倾斜部,所述直线部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构成基牙部,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底部依次与所述第三倾斜部、所述直线部以及所述第四倾斜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倾斜部底部端面的直径向顶部端面逐渐变小,在所述第一倾斜部上部的外壁表面设有平面,所述第二倾斜部顶部端面的直径向底部端面逐渐变小,在所述第三倾斜部的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布有小螺距螺纹,在所述直线部与所述第四倾斜部的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布有大螺距螺纹,相邻的两个所述小螺距螺纹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大螺距螺纹之间的螺距相同,所述螺距部分为直线骨,所述切面槽分布在所述第四倾斜部的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牙科种植体,在种植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倾斜部与至少一个直线部,在种植体的下部还设有至少一个切面槽,在倾斜部与直线部由上至下均分布有外部螺纹,外部螺纹由小螺距螺纹与大螺距螺纹构成,相邻的两个外部螺纹之间的螺距相同,种植体的顶部端面上设有插入槽,插入槽包括倾斜槽部与螺丝槽部构成,倾斜槽部的内壁为六角形结构,螺丝槽部的内壁表面设有内部螺纹。在种植体的上部还设有无齿部。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患者在拔牙后能够立即植入种植体,可减轻患者因多次手术造成的相关问题,其外壁表面的多种类型的螺纹可以提高种植体与骨骼之间的结合性与牢固性,通过倾斜部可防止软组织的混入,通过其下端的多个切面槽也可提高种植体自身的旋转性能。另外,由于种植体为一体式结构,因为还具有术后感染的风险小,手术时间短,初期固定时间短等优点。

图1为现有牙科种植体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种植体正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种植体的使用状态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种植体的实验数据的曲线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种植体正面示意图;图7为图6的B-B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种植体的使用状态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种植体正面示意图;图10为图9的C-C剖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种植体的使用状态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种植体的使正面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D-D剖视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种植体的使用状态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100,200,300 种植体10,130,211,230 第一倾斜部11,111,221,341 小螺距螺纹12,32,112,132,222,232,342,352 直线骨20,120:无齿部30,230,350 直线部31,131,231,351 第一大螺距螺纹40,150,212,330,第二倾斜部41,141,241,361 第二大螺距螺纹43,153,243,363 切面槽50,160,250 倾斜槽部51,161,251 插入槽52,162,252 六角形结构60,170:直线槽部70,180,260 螺丝槽部110:第一直线部151 第三大螺距螺纹220,;340 第三倾斜部310 基牙部400 牙龈
140 第二直线部 210 头部
240,360 第四倾斜部 321 平面 500 牙槽骨[0050]510 致密骨520 松质骨600,600a,600b,600c 上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表述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牙科种植体,在种植体1上设有无齿部 20、第一倾斜部10、第二倾斜部40以及直线部30,第一倾斜部10以及第二倾斜部40分别设置在直线部30的上端与下端,无齿部20设置在第一倾斜部10的上端,切面槽43的数量为三个,并且对称分布在第二倾斜部40的表面,在第一倾斜部10的外壁上由上至下分布有小螺距螺纹11,相邻的两个小螺距螺纹11之间的螺距相同,该螺距部分为直线骨12。在直线部30与第二倾斜部40的外壁上分布有大螺距螺纹,该大螺距螺纹分为第一大螺距螺纹 31与第二大螺距螺纹41,第一大螺距螺纹31由上至下分布在直线部30的外壁上,第二大螺距螺纹41由上至下分布在第二倾斜部40的外壁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大螺距螺纹31以及相邻的两个第二大螺距螺纹41之间的螺距相同,其螺距部分均为直线骨32。其中,第一倾斜部10的顶部边缘至底部边缘之间形成2° 4°的倾斜角α,无齿部的顶部边缘与第一倾斜部的顶部边缘之间形成15° 45°的倾斜角β,第二倾斜部的底部边缘至直线部的底部边缘之间形成8° 15°的倾斜角τ。在种植体1的顶部还设有插入槽51,该插入槽51由倾斜槽部50、直线槽部60与螺丝槽部70构成,直线槽部60的两端分别与倾斜槽部 50的末端以及螺丝槽部70的顶部相连接,其中,倾斜槽部50的内壁表面为六角形结构52。第一倾斜部10是从上向下形成2° 4°倾斜角α,其中,倾斜角α较佳的角度值为3°,在第一倾斜部的外壁表面至少有上下两圈小螺距螺纹11,上下相邻的小螺距螺纹11之间的轴向方向形成直线骨12。由于上下相邻的小螺距螺纹11之间的螺距相同,使得第一倾斜部10和致密骨510形成螺纹结合方式,从而与致密骨510牢固结合,并向致密骨510持续刺激,防止骨破坏。与小螺距螺纹11相比,轴向方向的直线骨12还加强了种植体1和致密骨510之间的结合力。无齿部20从第一倾斜部10的上端向上延长,从而形成15° 45°的倾斜角β, 从而使无齿部20能够与上部结构600a固定牢固。无齿部20可切断第一次手术和第二次手术时剩余的牙槽骨500,防止剩余的牙槽骨500附着在种植体1的上部。而且,无齿部20 为植入种植体1后唯一突出牙槽骨500外的部分,应比种植体1总长度短。直线部30从第一倾斜部10的下端延长,其外壁表面分布上下螺距相同的第一大螺距螺纹31,该第一大螺距螺纹31与松质骨520相结合。在第一大螺距螺纹31之间形成轴向方向的直线骨32,第一大螺距螺纹31与直线骨32相比,由于直线骨32的结合面积更大,因此可加强种植体1和致密骨520之间的结合力。第二倾斜部40是由直线部30底部向下延长形成的,向下延长时形成8° 15° 的倾斜角τ,其外壁表面分布上下螺距相同的第二大螺距螺纹41,在第二大螺距螺纹41之间形成轴向方向的直线骨32,在第二倾斜部40的表面还对称分布相三个切面槽43,切面槽 43在种植体1植入到牙槽骨500时具有自我叩击作用。第二大螺距螺纹41以及三个切面槽43与松质骨520结合。第二倾斜部40是种植体1植入牙槽骨500时最先接触牙槽骨 500的部分。第二大螺距螺纹31与直线骨32相比,由于直线骨32的结合面积更大,因此可加强种植体1和致密骨520之间的结合力。在种植体1的顶部还设有插入槽51,该插入槽51由倾斜槽部50、直线槽部60与螺丝槽部70构成,直线槽部60的两端分别与倾斜槽部50的末端以及螺丝槽部70的顶部相连接。倾斜槽部50在种植体1内部形成,倾斜部槽50高度与无齿部50和第一倾斜部10 相对应,包括从无齿部20内上部向第一倾斜部10内下部形成的角度为11°的倾斜角Θ, 在倾斜槽部50的内壁表面为六角形结构52,可通过该六角形结构52防止上部结构600a在倾斜槽部中产生旋转与移动。另外,在倾斜槽部的内壁表面还可以高架为八角、十二角等多面体。直线槽部60从倾斜槽部50下端延长,具有倾斜槽部50和其下端的螺丝槽部70相连接的作用。螺丝槽部70从直线槽部60下端延长,与上部结构600a的螺丝相结合。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钻机图中未描述在牙槽骨500部位打洞,用钻机的机头将种植体1植入到牙槽骨500中。在牙槽骨500中形成的洞的直径相当于种植体1的直径,这样种植体1与牙槽骨500之间才能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此时,牙槽骨500从牙龈部位开始至某种程度为致密骨510,其内部为组织松软的松质骨520。当种植体1植入到牙槽骨500时,第二倾斜部40和直线部30与组织松软的松质骨接触,第一倾斜部10与致密骨50接触,从而使松质骨520与种植体1外壁表面的大螺距螺纹接触,在很多部位较大吻合而加强相互间的结合力。致密骨510与小螺距螺纹11之间牢固结合,由于小螺距螺纹11 由至少形成两圈以上的螺纹形成,因此与致密骨510的接触面积加宽,施术结束后咀嚼食物时,可以持续刺激牙槽骨500,防止骨破坏。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将固定体用钻机植入到牙槽骨时,根据植入深度mm比较作用于固定体的植入扭矩[N. cm]的实验数据。与没有小螺距螺纹的现有技术B相比,具有小螺距螺纹的本实用新型A的植入扭矩相对大,因此在致密骨中,小螺距螺纹的结合性能更为牢固,从而可以在致密骨中应力分布更为均勻。结果显示,本实用新型A与现有技术B相比,具有改善种植体初期结合性的效果。如图6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牙科种植体,在种植体100上设有无齿部 120、第一倾斜部130、第二倾斜部150,第一直线部110与第二直线部140,无齿部120设置在第一直线部110的上端,在第一直线部110的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布有小螺距螺纹111, 相邻的两个小螺距螺纹111之间的螺距相同,该螺距部分为直线骨112。第一直线部110 的底部依次与第一倾斜部130、第二直线部140以及第二倾斜部150相连接,在第一倾斜部 130、第二直线部140以及第二倾斜部150外壁表面均分布有第一大螺距螺纹131、第二大螺距螺纹141以及第三大螺距螺纹151,相邻的两个第一大螺距螺纹131、相邻的两个第二大螺距螺纹141以及相邻的两个第三大螺距螺纹151之间的螺距相同,其螺距部分均为直线骨132。切面槽153的数量为三个,并且对称分布在第二倾斜部150的表面。在第一直线部110在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布有两圈小螺距螺纹111,小螺距螺纹 111与致密骨510相结合。在两圈小螺距螺纹111之间形成轴向方向的直线骨112。直线骨112与小螺距螺纹111相比,直线骨112可加强种植体1和致密骨510之间的结合力。无齿部120从第一直线部110的上端延长,无齿部120向上延长,其直径逐渐变小使其与上部结构600b相固定。无齿部120用于切断第一次手术和第二次手术时剩余牙槽骨500,防止剩余牙槽骨500附着在种植体100的上部。而且,无齿部120为植入种植体100 后唯一突出牙槽骨500外的部分,应比种植体1总长度短。[0064]第一倾斜部130从第一直线部110下端延长,其直径向下逐渐变小,其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布有相同螺距的第一大螺距螺纹131,该第一大螺距螺纹131与松质骨520结合。 第一倾斜部130向上延长,其直径也逐渐增大。在上下相邻的两个第一大螺距螺纹131之间形成轴向方向直线骨132。该直线骨132与第一大螺距螺纹131相比,直线骨132可加强种植体100和致密骨510之间的结合力。第二直线部140从第一倾斜部130下端以同一直径向下延长,其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布有相同螺距的第二大螺距螺纹141,第二大螺距螺纹141与松质骨520结合。在上下相邻的两个第二大螺距螺纹141之间形成轴向方向直线骨132。该直线骨132与第二大螺距螺纹141相比,直线骨132可加强种植体100和松质骨520之间的结合力。第二倾斜部150从第二直线部140的下端延长,其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布有相同螺距的第三大螺距螺纹151,第三大螺距螺纹151与松质骨520结合。第二倾斜部150是种植体100植入牙槽骨500时最先接触牙槽骨500的部分。切面槽153在种植体100植入到牙槽骨500时具有自我叩击作用,切面槽153的数量为三个,并且呈对称式分布在第二倾斜部150的圆周表面。第三大螺距螺纹151之间形成轴向方向直线骨132。该直线骨132与第三大螺距螺纹151相比,直线骨132可加强种植体100和松质骨520之间的结合力。在种植体1的顶部还设有插入槽161,该插入槽161由倾斜槽部160、直线槽部170 与螺丝槽部180构成,直线槽部170的两端分别与倾斜槽部160的末端以及螺丝槽部180的顶部相连接,其中,倾斜槽部160的内壁表面为六角形结构162。倾斜槽部160在种植体100 内部形成,倾斜部槽160高度与无齿部120、第一直线部110、第一倾斜部130相对应。在倾斜槽部160的内壁表面为六角形结构162,可通过该六角形结构162防止上部结构600b在倾斜槽部中产生旋转与移动。六角结构162最好形成为六角、八角、十二角等多面体。与上部结构600b结合后,六角结构162从根本上防止上部结构600b的移动。倾斜槽部的内壁表面还可以设置为为八角、十二角等多面体。直线槽部170从倾斜槽部160下端延长,具有倾斜槽部160和其下端的螺丝槽部180相连接的作用。螺丝槽部180从直线槽部170下端延长,与上部结构600b的螺丝相结合。如图8所示,种植体100植入到牙槽骨500内,无齿部120从牙槽骨500突出,第一直线部Iio与致密骨510接触,第一倾斜部130、第二直线部140、第二倾斜部150与松质骨520接触。另外,种植体100的上部与上部结构600b向结合。如图9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牙科种植体,该种植体200包括第一倾斜部211、第二倾斜部212、第三倾斜部220、第四倾斜部MO以及直线部230。其中,第一倾斜部211与第二倾斜部212构成头部210,该头部210的外壁表面为平滑部分,头部210的底部依次与第三倾斜部220、直线部230以及第四倾斜部240相连接。在第四倾斜面240的外圆周表面对称分布有三个切面槽M3,在第三倾斜部220的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布有相同螺距的小螺距螺纹221,相邻的两个小螺距螺纹221之间的螺距相同,该螺距部分为直线骨222。在直线部230与第四倾斜部MO的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别分布有第一大螺距螺纹 231与第二大螺距螺纹M1,相邻的两个第一大螺距螺纹231以及相邻的两个第二大螺距螺纹241之间的螺距相同,其螺距部分均为直线骨232。头部210包由向上直径逐渐变小的第一倾斜部21、以及从第一倾斜部211下端延长的向下直径逐渐变小的第二倾斜部212构成。头部210是种植体200植入到牙槽骨500后突出于牙槽骨500上部的部分,通过突出的头部,上部结构600c在口腔内容易地固定在种植体上,并且可防止异物侵入。第三倾斜部220从第二倾斜部212下端的延长,其直径在向下延长时逐渐变小,其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布有相同螺距的小螺距螺纹221,该小螺距螺纹221与致密骨510结合。小螺距螺纹221与致密骨510部分牢固结合后,可持续刺激致密骨510,防止骨破坏。 在上下相邻的两个小螺距螺纹221之间形成轴向方向直线骨222。该直线骨222与小螺距螺纹221相比,直线骨222可加强种植体200和致密骨510之间的结合力。直线部230由第三倾斜部220的底部以同一直径向下延长构成,其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布有相同螺距的第一大螺距螺纹231,第一大螺距螺纹231与松质骨520结合。在上下相邻的两个第一大螺距螺纹231之间形成轴向方向直线骨232。该直线骨232与第一大螺距螺纹231相比,直线骨232可加强种植体200和松质骨520之间的结合力。第四倾斜部240从直线部230的下端延长,其直径在向下延长时逐渐变小,其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布有相同螺距的第二大螺距螺纹Ml,第二大螺距螺纹241与松质骨520结合。第四倾斜部240是种植体200植入牙槽骨500时最先接触牙槽骨500的部分。切面槽 243在种植体200植入到牙槽骨500时具有自我叩击作用,切面槽243的数量为三个,并且呈对称式分布在四倾斜部240的圆周表面。第二大螺距螺纹241之间形成轴向方向直线骨 232。该直线骨232与第二大螺距螺纹241相比,直线骨232可加强种植体200和松质骨 520之间的结合力。在种植体200的顶部还设有插入槽251,该插入槽251由倾斜槽部250与螺丝槽部260构成,倾斜槽部250的末端与螺丝槽部沈0的顶部相连接,其中,倾斜槽部250的内壁表面为六角形结构252。倾斜槽部250在种植体200内部形成,在倾斜槽部250的内壁表面为六角形结构162,可通过该六角形结构252防止上部结构600c在倾斜槽部中产生旋转与移动。六角结构252最好形成为六角、八角、十二角等多面体。与上部结构600c结合后, 六角结构252从根本上防止上部结构600c的移动。倾斜槽部的内壁表面还可以设置为八角、十二角等多面体。螺丝槽部260从倾斜槽部250下端延长,与上部结构600c的螺丝相
纟口口。如图11所示,种植体200植入到牙槽骨500内,头部210从牙槽骨500突出,被牙龈包裹,第三倾斜部220与致密骨510接触,直线部230、第四倾斜部240与松质骨520接触。而且,种植体200的上部与上部结构600c相结合。如图12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牙科种植体,该种植体300包括第一倾斜部320、第二倾斜部330、第三倾斜部340、第四倾斜部360以及直线部350。其中,第一倾斜部320与第二倾斜部330构成基牙部310,第一倾斜部320的底部与第二倾斜部330的顶部相连接,第二倾斜部330的底部依次与第三倾斜部340、直线部350以及第四倾斜部360 相连接。第一倾斜部320底部端面的直径向顶部端面逐渐变小,在第一倾斜部320上部的外壁表面设有平面321。第二倾斜部330顶部端面的直径向底部端面逐渐变小,在第三倾斜部340的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布有小螺距螺纹341,相邻的两个小螺距螺纹341之间的螺距相同,该螺距部分为直线骨342。在直线部350与第四倾斜部360的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别分布有第一大螺距螺纹351与第二大螺距螺纹361,相邻的两个第一大螺距螺纹351以及相邻的两个第二大螺距螺纹361之间的螺距相同,其螺距部分均为直线骨232。在第四倾斜面360的外圆周表面对称分布有三个切面槽363。平面321处于种植体300的上端部,可增加与上部结构600之间的结合力,防止上部结构600发生转动。第三倾斜部340由第二倾斜部330的底端向其下端延伸构成,其直径在向下延伸过程中逐渐变小。在第三倾斜部340的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布有小螺距螺纹341,小螺距螺纹341与致密骨510部分牢固结合后,可持续刺激致密骨510,防止骨破坏。在上下相邻的两个小螺距螺纹221之间形成轴向方向直线骨222。该直线骨222与小螺距螺纹221相比,直线骨222可加强种植体200和致密骨510之间的结合力。直线部350是由第三倾斜部340的底部以同一直径向下端延伸构成,其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布有相同螺距的第一大螺距螺纹351,第一大螺距螺纹351与松质骨520结合。 在上下相邻的两个第一大螺距螺纹351之间形成轴向方向直线骨352。该直线骨352与第一大螺距螺纹351相比,直线骨352可加强种植体300和松质骨520之间的结合力。第四倾斜部360是由直线部350的底部向下延长构成,其直径在向下延长时逐渐变小,其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布有相同螺距的第二大螺距螺纹361,第二大螺距螺纹361与松质骨520结合。第四倾斜部360是种植体300植入牙槽骨500时最先接触牙槽骨500的部分。切面槽363在种植体300植入到牙槽骨500时具有自我叩击作用,切面槽363的数量为三个,并且呈对称式分布在四倾斜部360的圆周表面。第二大螺距螺纹361之间形成轴向方向直线骨352。该直线骨352与第二大螺距螺纹 361相比,直线骨352可加强种植体300和松质骨520之间的结合力。如图14所示,种植体300植入到牙槽骨500内,基牙部310从牙槽骨500中突出, 基牙部310和第二倾斜部330被牙龈包裹住。此时基牙部310上部固定有上部结构600,即牙冠。第三倾斜部340与致密骨510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结合方式,直线部350以及第四倾斜部360与松质骨520之间也采用螺纹连接的结合方式。本实用新型采用相同螺距的小螺距螺纹和大螺距螺纹,其中,小螺距螺纹的螺纹在两圈以上,致密骨与种植体中的小螺距螺纹部分接触从而加强二者之间的结合力;由于大螺距螺纹设置在小螺距螺纹的下方,使得将种植体植入到牙槽骨时,松质骨可直接与种植体表面的大螺距螺纹部分相接触,从而增强二者之间的结合力;不仅如此,通过小螺距螺纹持续刺激致密骨,可防止骨破坏;通过倾斜部可防止软组织的混入,,种植体下部形成的切面槽具有种植体植入时自我叩击的作用。另外,由于种植体为一体式结构,因为还具有术后感染的风险小,手术时间短,初期固定时间短等优点。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牙科种植体,其特征在于,在种植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倾斜部与至少一个直线部, 在所述种植体的下部还设有至少一个切面槽,在所述倾斜部与所述直线部由上至下均分布有外部螺纹,所述外部螺纹由小螺距螺纹与大螺距螺纹构成,相邻的两个外部螺纹之间的螺距相同,所述种植体的顶部端面上设有插入槽,所述插入槽包括倾斜槽部与螺丝槽部构成,所述倾斜槽部的内壁为六角形结构,所述螺丝槽部的内壁表面设有内部螺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科种植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种植体的上部还设有无齿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科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槽中还包括有直线槽部,所述直线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倾斜槽部的末端以及所述螺丝槽部的顶部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科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为第一倾斜部与第二倾斜部,所述直线部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倾斜部以及所述第二倾斜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直线部的上端与下端,所述无齿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部的上端,所述切面槽分布在所述第二倾斜部的表面,在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外壁上由上至下分布有小螺距螺纹,在所述直线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外壁上分布有大螺距螺纹,相邻的两个所述小螺距螺纹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大螺距螺纹之间的螺距相同,所述螺距部分为直线骨,所述第一倾斜部的顶部边缘至底部边缘之间形成2° 4°的倾斜角,所述无齿部的顶部边缘与所述第一倾斜部的顶部边缘之间形成15° 45°的倾斜角,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底部边缘至所述直线部的底部边缘之间形成8° 15°的倾斜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科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为第一倾斜部与第二倾斜部,所述直线部分为第一直线部与第二直线部,所述无齿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部的上端,在所述第一直线部的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布有小螺距螺纹,所述第一直线部的底部依次与所述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二直线部以及所述第二倾斜部相连接,在所述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二直线部以及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外壁表面均分布有大螺距螺纹,相邻的两个所述小螺距螺纹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大螺距螺纹之间的螺距相同,所述螺距部分为直线骨, 所述切面槽分布在所述第二倾斜部的表面,所述插入槽设置在所述种植体的顶部端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科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为第一倾斜部、第二倾斜部、第三倾斜部与第四倾斜部,所述直线部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构成头部,所述头部的外壁表面为平滑部分,所述头部的底部依次与所述第三倾斜部、所述直线部以及所述第四倾斜部相连接,在所述第四倾斜面的表面分布有切面槽,在所述第三倾斜部的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布有小螺距螺纹,在所述直线部与所述第四倾斜部的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布有大螺距螺纹,相邻的两个所述小螺距螺纹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大螺距螺纹之间的螺距相同,所述螺距部分为直线骨,所述插入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部的顶部端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科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为第一倾斜部、第二倾斜部、第三倾斜部与第四倾斜部,所述直线部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构成基牙部,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底部依次与所述第三倾斜部、所述直线部以及所述第四倾斜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倾斜部底部端面的直径向顶部端面逐渐变小,在所述第一倾斜部上部的外壁表面设有平面, 所述第二倾斜部顶部端面的直径向底部端面逐渐变小,在所述第三倾斜部的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布有小螺距螺纹,在所述直线部与所述第四倾斜部的外壁表面由上至下分布有大螺距螺纹,相邻的两个所述小螺距螺纹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大螺距螺纹之间的螺距相同,所述螺距部分为直线骨,所述切面槽分布在所述第四倾斜部的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科种植体,在种植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倾斜部与至少一个直线部,在种植体的下部还设有至少一个切面槽,在倾斜部与直线部由上至下均分布有外部螺纹,外部螺纹由小螺距螺纹与大螺距螺纹构成,相邻的两个外部螺纹之间的螺距相同,种植体的顶部端面上设有插入槽,插入槽包括倾斜槽部与螺丝槽部构成,倾斜槽部的内壁为六角形结构,螺丝槽部的内壁表面设有内部螺纹。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患者在拔牙后能够立即植入种植体,可减轻患者因多次手术造成的相关问题,其外壁表面的多种类型的螺纹可以提高种植体与骨骼之间的结合性与牢固性,通过倾斜部可防止软组织的混入,通过其下端的多个切面槽也可提高种植体自身的旋转性能。
文档编号A61C8/00GK202027742SQ20112012339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5日
发明者郑性旻 申请人:韩国登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