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加压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2516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上肢加压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肢加压接骨板,特别涉及一种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
背景技术
加压接骨板是一种能够起加压固定作用的接骨板。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 (LC-DCP)是动力加压接骨板(DCP)的进一步发展。由于一些设计因素的改变,这种接骨板不仅可以采用不锈钢制造,而且可以采用纯钛制造,而纯钛具有相当优秀的组织相容性。由于设计考虑到功能上的要求,与DCP相比,LC-DCP接骨板与骨接触的面积(接骨板印迹)大大减小了。这样,骨膜的毛细血管网受到的影响很小,因此可以促进皮质骨的愈合,还可以避免接骨板下的骨质疏松。这种接骨板的几何形状,或称其为结构性下表面,使得接骨板的刚度均勻分布,容易弯曲成形,而且当弯曲时不会在接骨板孔处产生任何硬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弯折强度大、接触面积小、加压间隙小的上肢加压接骨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肢加压接骨板, 整体为条形,横截面为弧形,纵向均勻设有多个椭圆形的加压孔,下端面的两侧均勻开有多个圆弧形的凹窝。所述加压孔的两端的内壁均设有斜面。所述凹窝的底面为斜面。—种上肢加压接骨板,上端面的纵向两端均为斜面或圆弧圆滑过渡,斜坡面的两个侧边也是斜面或圆弧圆滑过渡。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为弧形,这种结构既增加了接骨板的抗弯折强度,又增加了防止螺钉松动拔出的多方位应力。(2)本实用新型的下端面两侧均勻开有的多个圆弧形凹窝,以及凹窝的底面为斜面的设计可以减少骨板间的接触面积,达到减少板对骨皮质血流的影响,减少骨皮质血流受损,从而促进骨的愈合,减少皮质坏死和再次骨折的发生。(3)本实用新型的加压孔的两端的内壁均设有斜面,这种结构使得加压时能够减小间隙。(4)本实用新型的加压孔斜面设计可以使螺丝钉旋入骨组织时,沿该斜面下滑,而使接骨板产生张应力,骨折断端产生压应力,从而获得骨折的稳定固定。(5)本实用新型的上端面的纵向两端均为斜面或圆弧圆滑过渡,斜坡面的两个侧边也是斜面或圆弧圆滑过渡,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手术中接骨板的植入,同时可以减缓接骨板和人体组织的摩擦和刺激,降低血管、神经以及肌肉等软组织的损伤几率。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图5为图1的后视图。附图中的标号为加压孔1、凹窝2、圆弧圆滑过渡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整体为条形,横截面为弧形。纵向均勻设有多个椭圆形的加压孔1,加压孔1的两端的内壁均设有斜面。上端面的纵向两端均为斜面或圆弧圆滑过渡3,上端面的纵向两端的两个侧边也是斜面或圆弧圆滑过渡3。下端面的两侧均勻开有多个圆弧形的凹窝2。所述凹窝2的底面为斜面。临床使用时,骨折复位、固定器临时固定后,将加压接骨板置于骨折处,然后在加压孔1内拧入螺钉,借助压力器加压。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上肢加压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整体为条形,横截面为弧形,纵向均勻设有多个椭圆形的加压孔(1),下端面的两侧均勻开有多个圆弧形的凹窝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加压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孔(1)的两端的内壁均设有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肢加压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窝( 的底面为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肢加压接骨板,其特征在于上端面的纵向的两端均为斜面或圆弧圆滑过渡(3),上端面的纵向的两端的两个侧边也是斜面或圆弧圆滑过渡(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肢加压接骨板,横截面为弧形,纵向均匀设有多个椭圆形的加压孔,下端面的两侧均匀开有多个圆弧形的凹窝。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为弧形,这种结构既增加了接骨板的抗弯折强度,又增加了防止螺钉松动拔出的多方位应力。
文档编号A61B17/80GK202069673SQ201120140398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5日
发明者曹双安 申请人:常州健力邦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