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胸内潜行套管引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8363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胸腔镜下胸内潜行套管引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胸外科微创手术器械,具体说涉及一种胸腔镜下胸内潜行套管引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于肋骨骨折连枷胸患者均采用常规大切口,开胸后用钢丝,骨板,骨钉,外牵引等不同方法对骨折进行固定,手术创伤大,并发症高,不符合最新的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DC)理念,易造成病人的二次创伤。目前检索国内外文献,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只有Mohsen Karami医师采用胸腔镜为脊柱畸形患者,成功的切除了靠近脊柱的几根肋骨,国内医师应用胸腔镜对浮动胸壁行穿钢丝线悬吊引出体外,钢板钻孔外固定和经体外切口进行外固定的报道,目前世界范围内未开展全胸腔镜下肋骨固定手术,其主要困难是1镜下无法暴露,游离,牵引肋骨断端,2没有合适的固定材料,3没有成熟可借鉴的技术,我们根据近几年在国内率先采用《保留肺叶的重度肺裂伤缝合技术配合可吸收肋骨钉治疗重症胸外伤》所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注苏志勇《聚左旋乳酸可吸收肋骨钉治疗重症肋骨骨折患者的适应证探讨》发表于中国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0. 17 (5) 423-4 ,苏志勇《保留肺叶的重症肺裂伤缝合技术》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0.沈(6)415-417对新型材料可吸收肋骨钉及镍钛记忆肋骨接骨板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国内根据骨钉特点,将多发肋骨骨折进行分类并确立了手术适应症,并根据适应症确定了固定材料选择方法,同时结合我们近400例的电视胸腔镜手术经验,采取逆向思维,原创性设计手术方法,并根据手术步骤,自主研发设计胸腔镜下多种便于从孔洞伸入的操作器械, 使这项新技术具备了可行性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胸腔镜下胸内潜行套管引线器,避免国内外现有开放性肋骨骨折固定技术的不足,根据肋骨曲度、肋间血管走形及和操作孔的角度,提供一种适合于胸腔镜下操作的、方便2号可吸收逢线往返跨越肋骨潜行于肌肉间,穿梭于胸腔内外,逢合打结后防止肋间血管出血的专用器械,同时可以通过跨肋缝合捆绑骨折断端加强固定,进一步提高了浮动肋骨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胸腔镜下胸内潜行套管引线器,它由钛合金制成,由套管针和引线钩两部分组成,套管针呈半圆弧状和四分之一圆弧加直筒状两种,由钛合金套管制成,头端针尖部有套管标志线,尾端两侧有对称套管尾翼,引线钩部分相当于套管的针芯,呈半圆弧状和四分之一圆弧直筒状两种,引线钩与套管针形状曲度相匹配,引线钩前端变窄为线钩头,线钩头有钩头刻度线,钩头刻度线与套管标志线重叠,引线钩尾部连接线钩手柄,引线钩长度大于套管针的长度;所述套管针直径4mm,厚度1mm。所述套管针尖呈45度斜面。套管尾翼长宽为5mmx3mm。套管针体长120mm。线钩钩针体直径3mm、长130mm,呈圆柱状。线钩钩针体前端IOmm处变窄为直径1. 5mm至顶端折返成线钩头,钩豁口 2mm,卡槽1. 5mm。所述线钩钩针体尾部连接直径10mm,长15mm线钩手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此实用新型器械是配合原创的术式一全胸腔镜下肋骨骨折固定而设计,改变了传统的开胸手术大切口、大创伤的缺点,套管状设方便2号可吸收逢线往返跨越肋骨潜行于肌肉间,穿梭于胸腔内外;2、此设计可以同时兼顾骨折断端的捆绑和肋间血管的止血;3、材料采用钛合金制成,钛的特点是密度小、强度高、耐热好、重量轻、抗低温、抗腐蚀,对人体生物组织液稳定,和人体细胞相容性好;4、钛耐高温,适应辐射灭菌、热灭菌、化学灭菌等多种消毒方法。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胸腔镜下胸内潜行套管引线器,它由钛合金制成,由套管针1 和引线钩2两部分组成,套管针1呈半圆弧状和四分之一圆弧加直筒状两种,由钛合金套管制成,头端针尖部有套管标志线,尾端两侧有对称套管尾翼3,引线钩2部分相当于套管针1 的针芯,呈半圆弧状和四分之一圆弧直筒状两种,引线钩2与套管针1形状曲度相匹配,引线钩2前端变窄为线钩头4,线钩头4有钩头刻度线5,钩头刻度线5与套管标志线重叠,6 为钩豁口,7为卡槽,引线钩2长度大于套管1的长度,尾部连接线钩手柄8。手握套管针1针体,胸腔镜定位骨折断端,将套管针1从距骨折断端肋骨上缘3厘米处穿入胸腔,将引线钩2插入套管针1出头后,在腔镜下将2号可吸收线卡入线钩卡槽7, 退入导管内,将套管针1连同引线钩2拉入肌肉层,在肌肉间潜行穿入下一肋骨上缘,再次穿入胸腔,把线从卡槽7取出,用推结器在胸腔内打结,完成一次往返缝合。依次可将断端缝合捆绑固定,同时起到肋间血管止血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胸腔镜下胸内潜行套管引线器,其特征在于它由钛合金制成,由套管针(1)和引线钩( 两部分组成,套管针(1)呈半圆弧状和四分之一圆弧加直筒状两种,由钛合金套管制成,头端针尖部有套管标志线,尾端两侧有对称套管尾翼(3),引线钩(2)部分相当于套管针(1)的针芯,呈半圆弧状和四分之一圆弧直筒状两种,引线钩( 与套管针(1)形状曲度相匹配,引线钩(2)前端变窄为线钩头G),线钩头(4)有钩头刻度线(5),钩头刻度线与套管标志线(5)重叠,(6)为钩豁口,(7)为卡槽,引线钩(2)长度大于套管针(1)的长度,引线钩(2)尾部连接线钩手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镜下胸内潜行套管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针(1) 直径4mm,厚度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镜下胸内潜行套管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针(1) 针尖呈45度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镜下胸内潜行套管引线器,其特征在于套管尾翼(3) 长宽为5mmx3mm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镜下胸内潜行套管引线器,其特征在于套管针针体长 120mmo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镜下胸内潜行套管引线器,其特征在于引线钩(2)钩体直径3mm、长130mm,呈圆柱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镜下胸内潜行套管引线器,其特征在于引线钩(2)钩体前端IOmm处变窄为直径1. 5mm至顶端折返成线钩头,线钩头(4)有钩头刻度线(5), 钩头刻度线与套管标志线(5)重叠,钩豁口(6) 2mm,卡槽(7) 1. 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镜下胸内潜行套管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钩(2) 钩针体尾部连接直径10mm,长15mm线钩手柄(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腔镜下胸内潜行套管引线器,由套管针和引线钩两部分组成,套管针呈半圆弧状和四分之一圆弧加直筒状两种,头端针尖部有套管标志线,尾端两侧有对称套管尾翼,引线钩部分相当于套管的针芯,呈半圆弧状和四分之一圆弧直筒状两种,引线钩与套管针形状曲度相匹配,引线钩前端变窄为线钩头,线钩头有钩头刻度线,钩头刻度线与套管标志线重叠,引线钩尾部连接线钩手柄,引线钩长度大于套管针的长度。此实用新型器械是配合原创的术式——全胸腔镜下肋骨骨折固定而设计,改变了传统的开胸手术大切口、大创伤的缺点。
文档编号A61B17/12GK202168855SQ20112026523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6日
发明者苏志勇 申请人:苏志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