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压按摩器的传动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875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揉压按摩器的传动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特别是指一种透过按摩头旋转而对人体产生揉压按摩效果的按摩器。
背景技术
一般小型电动按摩器,主要由按摩头快速震动或旋转推压等方式达到对人体产生按摩效果。如图6所示,显示一种习知利用偏心结构使按摩头旋转时达到推压效果的按摩器90。该按摩器90主要具有一传动底座91及一按摩头92,且传动底座91与按摩头92 之间具有一曲柄93连接。传动底座91具有一驱动部911与其内部马达(图未示)相接, 按摩头92呈凹形中空结构,其在外部设有一布设复数凸粒的按摩面921,内部则凸设有一组接部922,组接部922嵌设一培林94,且按摩头92自按摩面921开设有一穿孔923贯穿组接部922 ;曲柄93 —端设于驱动部911,另端则与培林94插接,并与一穿设穿孔923的螺丝95锁结而与按摩头92结合;透过按摩器90的曲柄93 —端为传动底座91内部的马达驱动旋转,并带动按摩头92形成偏心旋转,以对人体进行按摩。然而,习知以偏心旋转达成按摩目的之按摩器90,在实际使用上却存在有以下问题一、由于习知按摩器90是借助旋动按摩头92以达到按摩之目的,而上述的偏心结构实际上是使按摩头92沿画圆路径旋动,对于人体皮肤只有单纯的推压感,按摩效果不甚理想;而其按摩面921上的凸粒亦未提供实质上的按摩效果,且若凸粒越大反而会形成推压时的阻力,造成不适感;二、使用者在习知按摩器90按摩效果不彰的情况下,自然会施力将按摩头92压抵于人体,希望能借此增加按摩效果;然而,由图6观之,该曲柄93呈直立顶抵于传动底座91 与按摩头92之间且两端呈错位状态,使得使用者对按摩器90的施力点与按摩头92对人体的施力点位置不同,容易因施力不当而造成曲柄93偏移歪斜,不仅影响使用状况,同时显现按摩器90于重要的传动结构上具有强度不足的问题;三、习知按摩器90为了设置曲柄93以形成偏心结构,使得传动底座91与按摩头 92之间具有相当大的空间未能善加利用,同时也增加按摩器90的整体体积,显然不符合该类按摩器材对于缩小体积以便于握拿、携带的要求。故习知按摩器90不论在结构强度或按摩效果等方面皆尚有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揉压按摩器的传动按摩装置,以缩小体积, 增加传动机构的结构强度,避免传动机构的构件因施力不当而偏移影响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揉压按摩器的传动按摩装置,以达到于定点旋动按摩头即提供确实按摩功效。[0011]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揉压按摩器的传动按摩装置,揉压按摩器具有一中空壳座,壳座设有一传动按摩装置及一控制单元,其中传动按摩装置包括一传动机构,具有一中空盒体结构,盒体结构开设有一穿孔;一传动齿轮具有一齿盘及一呈角柱结构的心轴;盒体结构内部并设有呈二阶齿轮结构的一中间齿轮、一驱动齿轮以及一马达;中间齿轮与驱动齿轮分别形成一大径度齿轮及一小径度齿轮,马达具有一螺杆并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中间齿轮的大径度齿轮与驱动齿轮的小径度齿轮啮合,中间齿轮的小径度齿轮则与传动齿轮的齿盘啮合,且驱动齿轮的大径度齿轮与马达的螺杆啮合;一按摩头,具有一轴件及复数可旋动地设于轴件的滚盘;轴件具有两端,一端端面凹设有一对应传动齿轮的心轴形状的卡掣孔,另端端部延伸形成三个呈放射状排列的杆体;各滚盘呈圆盘状,其周侧凸设有复数凸块,且复数滚盘中央为轴件的三杆体穿设;传动机构的传动齿轮心轴与按摩头的轴件卡掣孔插接,使按摩头与传动齿轮固定而可一起旋转。所述壳座呈中空结构,其内部具有一组设空间及一容置空间,组设空间与容置空间之间具有一组设口连通,且壳座于对应容置空间处开设有一开口与组设口连通;盒体结构以其穿孔对应壳座组设口的中央位置设于组设空间内,传动齿轮的心轴穿设穿孔并延伸至壳座的容置空间内;按摩头设于壳座的容置空间;传动机构的传动齿轮心轴与按摩头的轴件卡掣孔插接固定,且复数滚盘自开口凸伸显露。所述壳座由呈凹形中空结构的一盖件及一底座组成;底座具有一组设端面,组设端面与盖件共同界定组设空间,底座内部则设有容置空间,且组设端面开设有组设口,并对应组设口开设有开口。所述壳座另设有一外罩,外罩具有一框部及一软质罩部,外罩的框部与壳座的开口对应结合,罩部包覆于按摩头的复数滚盘外部。所述壳座于对应组设空间的外部另设有一呈长条状的固定带。所述控制单元具有一控制面板设于壳座表面,以及一电路板设于壳座内部并与马达电性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盒体结构由一第一壳件及一第二壳件对合组成,第一壳件具有一容槽及一组设槽,组设槽的槽底设有穿孔;传动齿轮的齿盘、中间齿轮及驱动齿轮设于组设槽内,马达设于容槽内,螺杆朝向组设槽延伸并与驱动齿轮的大径度齿轮啮合。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齿轮心轴设有一卡槽;按摩头的轴件于卡掣槽一侧形成一弹性块,且弹性块朝向卡掣槽凸设有一凸点;心轴插设于卡掣槽内,卡槽与凸点凹凸卡掣。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是由一壳座内部设置一传动机构、一控制单元及一按摩头所组成,传动机构具有一供传动该按摩头的传动齿轮、一中间齿轮、一驱动齿轮以及一马达;揉压按摩器透过将驱动齿轮及中间齿轮呈横向设置于马达及传动齿轮之间,达到降低按摩器的传动按摩装置体积的目的;且传动机构与按摩头之间以直杆状的传动齿轮心轴结合,使力量的传导方向一致,不但增加传动机构的结构强度,亦有效避免传动机构的构件因施力不当而偏移影响使用的状况。另外,本实用新型以传动机构驱动按摩头旋动,使设于呈放射排列的三杆体上且可旋动的复数滚盘,利用其周侧凸块形成揉压按摩,并以其之间空隙呈反向旋转,形成另一种揉捏按摩效果,达到于定点旋动按摩头即得以提供确实按摩功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局部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是习用揉压按摩器的组合结构剖视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习用技术按摩器90传动底座91驱动部911按摩头92按摩面921组接部922穿孔923曲柄93培林94螺丝95本实用新型壳座10组设空间101容置空间102盖件11底座12组设端面121组设口122开口 123定位柱124外罩13框部131罩部132固定带14传动机构20第一壳件21容槽211组设槽212穿孔213凸耳214第二壳件22传动齿轮23[0049]齿盘231心轴232卡槽233中间齿轮对大径度齿轮Ml小径度齿轮M2驱动齿轮25大径度齿轮251小径度齿轮252马达26螺杆控制单元30控制面板31电路板32按摩头40轴件41卡掣孔411弹性块412[0059]凸点413杆体414滚盘42凸块421贯孔422空隙S。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首先,请参阅图1和图2,并配合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揉压按摩器的传动按摩装置的较佳实施例,该揉压按摩器具有一中空壳座10,壳座10设有一传动按摩装置及一控制单元30,传动按摩装置包括一传动机构20及一按摩头40。其中壳座10呈中空结构,由呈凹形中空结构的一盖件11及一底座12组成。底座12具有一组设端面121,组设端面121与盖件11共同界定形成一组设空间101,底座12 内部则形成一容置空间102,且底座12在组设端面121开设有一组设口 122,并对应组设口 122开设有一开口 123,令组设空间101、组设口 122、容置空间102及开口 123连通。传动机构20具有一中空盒体结构,盒体结构由一第一壳件21及一第二壳件22对合组成,第一壳件21具有一容槽211及一组设槽212,组设槽212槽底设有一穿孔213。盒体结构以穿孔213对应壳座10组设口 122的中央位置设于组设空间101内;且传动机构 20具有一传动齿轮23、一中间齿轮M及一驱动齿轮25设于组设槽212内,以及一马达沈设于容槽211内。其中,传动齿轮23具有一齿盘231及一呈角柱结构的心轴232。中间齿轮M及驱动齿轮25为二阶齿轮结构,并分别形成一大径度齿轮241、251及一小径度齿轮 242,252.马达沈具有一螺杆261朝向组设槽212延伸;令中间齿轮M的大径度齿轮Ml 与驱动齿轮25的小径度齿轮252啮合,其小径度齿轮242则与传动齿轮23的齿盘231啮合,且驱动齿轮25的大径度齿轮521与马达沈的螺杆啮合。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20的第一壳件21与壳座10的底座12的结合结构,是在组设口 122周侧凸设四定位柱 124,并于第一壳件21周侧凸伸四凸耳214,令四定位柱IM对应穿设四凸耳214,并以螺锁件(图未示)穿设凸耳214与定位柱IM锁固,则第一壳件21与底座12固设结合。控制单元30具有一控制面板31设于壳座10表面,以及一电路板32设于壳座10 内部并与马达沈电性连接。按摩头40具有一轴件41及复数可旋动地设于轴件41的滚盘42。轴件41具有两端,一端端面凹设有一对应传动齿轮23的心轴232形状的卡掣孔411,另端端部延伸形成三个呈放射状排列的杆体414。各滚盘42呈圆盘状,其周侧凸设有复数凸块421,其中央处开设有一贯孔422,令轴件41的三杆体414穿设复数滚盘42的贯孔422 ;令传动机构20 的传动齿轮23心轴232与按摩头40的轴件41卡掣孔411插接,且按摩头40可同动旋转地与传动齿轮23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轴件41的三杆体414之间系间隔120度;另,传动齿轮23心轴232另设有一卡槽233 ;按摩头40的轴件41于卡掣槽411 一侧形成一弹性块 412,且弹性块412朝向卡掣槽411凸设有一凸点413 ;令心轴232插设于卡掣槽411内,卡槽233与凸点413凹凸卡掣。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壳座10设有一外罩13及一固定带14 ;外罩13具有一框部131及一软质具弹性的罩部132,且外罩13的框部131与壳座10的开口 123对应结合,罩部132包覆于按摩头40的复数滚盘42外部;固定带14呈长条状,且设于壳座10对应组设空间101的外部。以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构件及其组态说明,至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操作方式及其功效,做以下说明。请再参阅图3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做动方式,是由马达沈螺杆261依序连动驱动齿轮25、中间齿轮M及传动齿轮23,由于传动齿轮23心轴232与按摩头40的轴件41 卡掣结合,从而带动按摩头40与=心轴232同动。如图4所示,透过以传动齿轮23的齿盘231、中间齿轮M、驱动齿轮25相互啮合带动,并与马达26集中设置于同一平面上,从而达到减少传动机构20的体积;此外,由于传动机构20与按摩头40之间以直杆状的传动齿轮23心轴232结合,使力量的传导方向一致,在增加传动机构20的结构强度的同时,也避免传动机构20的构件因施力不当而偏移影响使用的状况。又,如图5所示,复数滚盘42可旋动地设于轴件41杆体414,借此,当按摩头40旋转时,复数滚盘42由于压制于人体皮肤所产生的阻力而随之旋动,配合其周侧凸块421对人体皮肤形成揉压按摩效果,且由于各杆体414上的滚盘42系呈同向旋转,因此设于不同杆体414的滚盘42之间的空隙S形成反向旋转,从而对人体皮肤形成不同于凸块421的揉捏按摩效果。
权利要求1.揉压按摩器的传动按摩装置,揉压按摩器具有一中空壳座,壳座设有一传动按摩装置及一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传动按摩装置包括一传动机构,具有一中空盒体结构,盒体结构开设有一穿孔;一传动齿轮具有一齿盘及一呈角柱结构的心轴;盒体结构内部并设有呈二阶齿轮结构的一中间齿轮、一驱动齿轮以及一马达;中间齿轮与驱动齿轮分别形成一大径度齿轮及一小径度齿轮,马达具有一螺杆并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中间齿轮的大径度齿轮与驱动齿轮的小径度齿轮啮合,中间齿轮的小径度齿轮则与传动齿轮的齿盘啮合,且驱动齿轮的大径度齿轮与马达的螺杆啮合;一按摩头,具有一轴件及复数可旋动地设于轴件的滚盘;轴件具有两端,一端端面凹设有一对应传动齿轮的心轴形状的卡掣孔,另端端部延伸形成三个呈放射状排列的杆体;各滚盘呈圆盘状,其周侧凸设有复数凸块,且复数滚盘中央为轴件的三杆体穿设;传动机构的传动齿轮心轴与按摩头的轴件卡掣孔插接,使按摩头与传动齿轮固定而可一起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揉压按摩器的传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壳座呈中空结构,其内部具有一组设空间及一容置空间,组设空间与容置空间之间具有一组设口连通,且壳座于对应容置空间处开设有一开口与组设口连通;盒体结构以其穿孔对应壳座组设口的中央位置设于组设空间内,传动齿轮的心轴穿设穿孔并延伸至壳座的容置空间内;按摩头设于壳座的容置空间;传动机构的传动齿轮心轴与按摩头的轴件卡掣孔插接固定,且复数滚盘自开口凸伸显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揉压按摩器的传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壳座由呈凹形中空结构的一盖件及一底座组成;底座具有一组设端面,组设端面与盖件共同界定组设空间,底座内部则设有容置空间,且组设端面开设有组设口,并对应组设口开设有开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揉压按摩器的传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壳座另设有一外罩,夕卜罩具有一框部及一软质罩部,外罩的框部与壳座的开口对应结合,罩部包覆于按摩头的复数滚盘外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揉压按摩器的传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壳座于对应组设空间的外部另设有一呈长条状的固定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揉压按摩器的传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具有一控制面板设于壳座表面,以及一电路板设于壳座内部并与马达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揉压按摩器的传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的盒体结构由一第一壳件及一第二壳件对合组成,第一壳件具有一容槽及一组设槽,组设槽的槽底设有穿孔;传动齿轮的齿盘、中间齿轮及驱动齿轮设于组设槽内,马达设于容槽内,螺杆朝向组设槽延伸并与驱动齿轮的大径度齿轮啮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揉压按摩器的传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的传动齿轮心轴设有一卡槽;按摩头的轴件于卡掣槽一侧形成一弹性块,且弹性块朝向卡掣槽凸设有一凸点;心轴插设于卡掣槽内,卡槽与凸点凹凸卡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揉压按摩器的传动按摩装置。壳座内设置传动机构、控制单元及按摩头;传动机构具有供传动按摩头的传动齿轮、中间齿轮、驱动齿轮以及马达;透过将驱动齿轮及中间齿轮呈横向设置于马达及传动齿轮之间,达到降低按摩器的传动按摩装置体积;传动机构与按摩头之间以直杆状的传动齿轮心轴结合,使力量的传导方向一致,不但增加传动机构的结构强度,亦有效避免传动机构的构件因施力不当而偏移影响使用的状况。另外,本实用新型以传动机构驱动按摩头旋动,使设于呈放射排列的三杆体上且可旋动的复数滚盘,利用其周侧凸块形成揉压按摩,并以其之间空隙呈反向旋转,形成另一种揉捏按摩效果,达到于定点旋动按摩头即得以提供确实按摩功效。
文档编号A61H23/02GK202236202SQ2011202732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
发明者周光华, 陈瑞尧 申请人:厦门兴翔天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