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用运送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9381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术患者用运送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器械结构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手术患者用运送单,属医疗护理用品。
背景技术
在医院,将手术后的患者,特别是体重比较重的患者,从手术床上移到手术车上, 再从手术车移到病床上,有时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常常不知将手放在患者的什么部位才能用上力气又不造成患者痛苦,往往需要众多医护人员和家属帮忙、抬抱才能完成。另外, 手术后的患者在医院各病房、检验、理疗等处之间的运送,也是同样十分困难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运送患者方便省力的手术患者用运送单。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手术患者用运送单,由长方形的软性运送单主体构成,特点是在软性运送单主体的下面,沿垂直于软性运送单主体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至少2对拉筋带,在每对拉筋带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拉筋带固定连接的提手。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在软性运送单主体的上面,还可活动连接有隔离单。在备用的隔离单的边缘处,可以涂有不干胶层,在不干胶层的上面设有保护层。本实用新型可选用现有的棉布、塑料、无纺布等原材料,并采用常规的工艺加工制作,容易实施。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十分方便,运送手术后的患者时,先协助患者沿长度方向侧卧,将手术患者用运送单从侧面垫在患者的身下,再使患者平卧于手术患者用运送单上,医护人员或家属位于手术患者用运送单的两侧,手握提手,即可将患者从手术床移到手术车上,再从手术车移到病床上。也可以适用于患者在医院内部各病房、检查室、理疗室之间的运送,隔离单一次性使用,杜绝了交叉感染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手术后患者的转移和运送,也可以用于其它需要运送、转移患者的场合,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施、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省时省力、避免交叉感染、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照附图,这种手术患者用运送单,由长方形的软性运送单主体1构成,在软性运送单主体的下面,沿垂直于软性运送单主体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3对拉筋带2,在每对拉筋带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拉筋带固定连接的半圆状提手3。在软性运送单主体的上面,经不干胶连接有隔离单5。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按实施例,选用无纺布等原材料,实施这种手术患者用运送单, 并备用若干个隔离单。在隔离单的边缘处,涂有不干胶层,在不干胶层的上面设有保护层, 因属常规技术和结构,附图中省略。使用时,运送一位患者后,撕掉用过的隔离单废弃;再取一个备用的新的隔离单,撕去隔离单上不干胶层上面的保护层,将新的隔离单粘在软性运送单主体的上面,运送另一位患者。经内部试用显示,这种手术患者用运送单,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运送手术后的患者,省时省力;运送患者安全、平稳、可靠;隔离单一次性使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既可用于手术后患者运送,也可用于院前急救运送以及院内各科室转运等,使用效果理想,应用范围广,受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好评。
权利要求1.一种手术患者用运送单,由长方形的软性运送单主体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软性运送单主体的下面,沿垂直于软性运送单主体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至少2对拉筋带,在每对拉筋带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拉筋带固定连接的提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患者用运送单,其特征在于在软性运送单主体的上面活动连接有隔离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患者用运送单,其特征在于在备用的隔离单的边缘处, 涂有不干胶层,在不干胶层的上面设有保护层。
专利摘要手术患者用运送单,由长方形的软性运送单主体构成,在软性运送单主体的下面,沿垂直于软性运送单主体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至少2对拉筋带,在每对拉筋带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拉筋带固定连接的提手。在软性运送单主体的上面,活动连接有隔离单。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运送手术后的患者时,将运送单垫在患者的身下,医护人员或家属位于患者两侧,手握提手,即可将患者从手术床移到手术车上,再从手术车移到病床上。也可适用于患者在医院内部各病房、检查室、理疗室之间的运送。隔离单一次性使用,杜绝了交叉感染的发生。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施、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省时省力、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A61G1/01GK202161494SQ20112028397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6日
发明者周晓霞 申请人:周晓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