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救护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3040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术救护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手术救护车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护车,特别是一种能在行进过程中实施救命性急救手术的救护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各家医院及救护中心使用的救护车辆,一般在车厢内配备担架、急救药品和一些抢救用的医疗设备。只能对病人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对于救护车运送过程中需要手术的病人,不能在车上及时地进行手术,只能迅速转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手术。[0003]授权公告号CN 201410042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野外医疗急救车。该实用新型根据急救的需要,在车体内划分为驾驶舱和急救舱,在急救舱内除了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外还设置了一个手术台、以及手术的相关设备。该急救车除了可以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外还可以对危重病人进行停车状态的车内手术救治。[0004]但是,该实用新型仍然存在着以下的不足车体是一整体设计,在驾驶舱和急救舱之间缺少缓冲装置,在转弯和颠簸的时候急救舱随着车体摆动和震动。另外,手术台和急救舱固定,之间缺少惯性缓冲减震装置。在车辆行进中手术时,手术台上的病人和医务人员都会随着急救舱的晃动而晃动,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无法保障手术的安全性,行进中不能实施救命性急救手术。即使在救治现场停车静止状态进行手术,也存在车厢离地面高度大,抬送病人到车内十分不便。实用新型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术救护车,除水、电、氧气自给保障外,该手术急救车的手术车厢和拖车为可分离结构,且在手术台和厢体之间设置缓冲装置,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减少手术台的晃动,提高车内手术作业的安全性。同时手术车厢内设有万级空气净化装置,能最大限度减少病人术后感染率。[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手术救护车,包括拖车和手术车厢, 在手术车厢内设置有电控柜、洗手池、药品柜、器械包柜、空气净化、照明灯、灭菌锅、消毒机、冰箱、器械台、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等急救器材和手术台,所述手术车厢和拖车为可分离的连接结构,所述手术台包括平台和手术床,手术床固定在平台上,平台通过惯性缓冲装置固定在手术车厢的底板上。[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和现有技术相比该手术救护车拖车和手术车厢为分离结构,手术车厢能卸放在地面上使用,也可固定在拖车大梁上使用。手术车厢内将手术床固定在平台上,平台通过惯性缓冲装置固定在手术车厢的底板上。手术时,病人躺在手术床上, 医务人员站立在平台上。在车辆行进时,由于车速变化或路面不平,手术车厢难免发生晃动,由于平台和手术车厢的底板上之间设置惯性缓冲装置,该惯性缓冲装置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平台的晃动,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手术作业环境。相对与没有惯性缓冲装置的救护车或者手术车,能够在车辆行进的过程中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手术操作环境,减少了手术中因为晃动而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可以在运送中第一时间为急需手术的病人提供救命性手术救治。[0008]进一步,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病人的术后感染率,所述手术车厢内设有万级空气净直 ο[0009]进一步,为了减小手术车厢的晃动,所述手术车厢底部和拖车大梁之间设有抗扭转装置。该抗扭转装置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能够减小拖车大梁对手术车厢的扭力,最大限度减小手术车厢的晃动,进而保持手术车厢内的相对稳定的手术环境。[0010]进一步,所述惯性缓冲装置是橡胶气垫、弹簧、液压阻尼装置或磁流变阻尼装置中的任意一种。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术救护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实用新型手术救护车,包括了设有驾驶室的拖车和拖车后部大梁上安置的手术车厢1。手术车厢1和拖车为可分离的连接结构。手术车厢1用于抢救和运输病人,内部设置有电控柜、洗手池、药品柜、器械包柜、空气净化、照明灯、灭菌锅、消毒机、冰箱、器械台、 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等急救器材其中空气净化装置4和手术台。手术台包括了平台3和手术床2,手术床2固定在平台3上,用于病人躺卧,平台3则通过惯性缓冲装置固定在手术车厢1的底板上。该惯性缓冲装置可以是是橡胶气垫、弹簧、液压阻尼装置或者磁流变阻尼装置等。通过惯性缓冲装置的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平台的晃动,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手术作业环境。[0014]为了减小手术车厢1的晃动,进而保持手术车厢1内的相对稳定的手术作业环境。 手术车厢1底部和拖车大梁之间设有抗扭转装置。该抗扭转装置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能够减小拖车大梁对手术车厢1的扭力,最大限度减小手术车厢1的晃动,[001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且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1.手术救护车,包括拖车和手术车厢,在手术车厢内设置有电控柜、洗手池、药品柜、器械包柜、空气净化、照明灯、灭菌锅、消毒机、冰箱、器械台、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等急救器材和手术台,其特征是所述手术车厢和拖车为可分离的连接结构,所述手术台包括平台和手术床,手术床固定在平台上,平台通过惯性缓冲装置固定在手术车厢的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救护车,其特征是,所述手术车厢内设有万级空气净化直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术救护车,其特征是,所述手术车厢底部和拖车大梁之间设有抗扭转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术救护车,其特征是,所述惯性缓冲装置是橡胶气垫、 弹簧、液压阻尼装置或磁流变阻尼装置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术救护车,其特征是,所述惯性缓冲装置是橡胶气垫、弹簧、液压阻尼装置或磁流变阻尼装置中的任意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手术救护车,是一种救护车辆。和现有技术相比,该手术救护车的手术车厢和拖车为可分离结构。手术车厢内设置万级空气净化装置,最大限度减少病人的术后感染率。同时车厢内设有手术床,且将手术床固定在平台上,平台通过惯性缓冲装置固定在急救车厢的底板上。手术时,病人躺在手术床上,医务人员站立在平台上。在车辆行进时,由于平台和手术车厢的底板上之间设置惯性缓冲装置,该惯性缓冲装置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平台晃动,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手术操作环境。相对与没有惯性缓冲装置的救护车或者手术车,能够在车辆行进的过程中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手术环境,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可以在运送中第一时间为急需手术的病人提供救命性手术救治。
文档编号A61G3/00GK202288662SQ20112035912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3日
发明者任家顺, 周建云, 张云福, 张蓉, 徐剑铖, 王卫东, 陈渝, 高加蓉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