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助卧床病人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736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协助卧床病人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协助卧床病人活动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协助卧床病人活动装置。
技术背景[0002]为减轻术后病人或长期卧床病人的痛苦和局部组织受压,预防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需护理人员用手协助病人翻身、坐起、大便、更换床单等,上述协助活动,现虽普遍应用, 但也存有不足之处一是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大;二是有的病人需护理人员2-3人才能完成, 操作费时费力,如果护理人员配合不当,也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减轻护理人员劳动强度, 操作省时省力的协助卧床病人活动装置。[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协助卧床病人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立板、平板、加强板、连接板、固定卡、手摇调节起落机构构成,立板和平板焊接成直角,立板的上端焊接上连接板,加强板焊接在立板和平板的内直角处,平板末端焊接上固定卡,在立板的中下部设手摇调节起落机构,固定卡与床尾架连接。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手摇调节起落机构,由内管、外管、齿轮箱、齿轮、齿条、齿轮轴、手摇把、牵引绳、滑轮、协助带构成,内管一端与牵引绳连接,另一端伸入外管内,齿轮箱固定在外管的右侧,外管的左侧固定在立板上,齿轮轴一端通过齿轮箱安装齿轮,另一端连接手摇把,齿轮箱内的齿轮与固定在内管上的齿条啮合,滑轮通过销轴安装在连接板上,协助带与牵引绳相接。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协助卧床病人活动装置,用固定卡固定在床尾架的上端,再将协助带置于病人两臂腋下,并于牵引绳连接好,护理人员逆时针摇动手摇把,牵引绳将病人拉起,顺时针摇动手摇把,病人卧下,通过摇动手摇把,牵引绳起落,达到卧床病人活动的目的。[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的护理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能减轻护理人员劳动强度,操作省时省力的优点。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局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参照附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协助卧床病人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立板1、 平板2、加强板3、连接板4、固定卡5、手摇调节起落机构6构成,立板1和平板2焊接成直角,立板1的上端焊接上连接板4,加强板3焊接在立板1和平板2的内直角处,平板2末端焊接上固定卡5,在立板1的中下部设手摇调节起落机构6,固定卡5与床尾架连接。所述的手摇调节起落机构6,由内管6a、外管6b、齿轮箱6c、齿轮6d、齿条6e、齿轮轴6f、手摇把36g、牵引绳7、滑轮8、协助带9构成,内管6a —端与牵引绳7连接,另一端伸入外管6b内, 齿轮箱6c固定在外管6b的右侧,外管6b的左侧固定在立板1上,齿轮轴6f—端通过齿轮箱6c安装齿轮6d,另一端连接手摇把6g,齿轮箱6c内的齿轮6d与固定在内管6a上的齿条6e啮合,滑轮8通过销轴安装在连接板4上,协助带9与牵引绳7相接。
权利要求1.一种协助卧床病人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立板(1)、平板O)、加强板(3)、连接板G)、固定卡(5)、手摇调节起落机构(6)构成,立板(1)和平板( 焊接成直角,立板(1) 的上端焊接上连接板G),加强板C3)焊接在立板(1)和平板O)的内直角处,平板(2)末端焊接上固定卡(5),在立板(1)的中下部设手摇调节起落机构(6),固定卡(5)与床尾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助卧床病人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摇调节起落机构(6),由内管(6a)、外管(6b)、齿轮箱(6c)、齿轮(6d)、齿条(6e)、齿轮轴(6f)、手摇把 (6g)、牵引绳(7)、滑轮(8)、协助带(9)构成,内管(6a) 一端与牵引绳(7)连接,另一端伸入外管(6b)内,齿轮箱(6c)固定在外管(6b)的右侧,外管(6b)的左侧固定在立板(1)上, 齿轮轴(6f) —端通过齿轮箱(6c)安装齿轮(6d),另一端连接手摇把(6g),齿轮箱(6c)内的齿轮(6d)与固定在内管(6a)上的齿条(6e)啮合,滑轮(8)通过销轴安装在连接板(4) 上,协助带(9)与牵引绳(7)相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协助卧床病人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立板(1)、平板(2)、加强板(3)、连接板(4)、固定卡(5)、手摇调节起落机构(6)构成,立板(1)和平板(2)焊接成直角,立板(1)的上端焊接上连接板(4),加强板(3)焊接在立板(1)和平板(2)的内直角处,平板(2)末端焊接上固定卡(5),在立板(1)的中下部设手摇调节起落机构(6),固定卡(5)与床尾架连接。该协助卧床病人活动装置,与目前的护理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减轻护理人员劳动强度,操作省时省力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G7/10GK202288702SQ20112043746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梁珏艳 申请人:梁珏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