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扩张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4118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乙状结肠扩张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器械,是为直肠上段至乙状结肠的部分切除手术设计的扩张润滑器械,以利于吻合器吻合顺利进行。
背景技术
目前的乙状结肠和直肠部分切除手术中,经肛门插入圆形吻合器完成结直肠吻合是常规方法,吻合前需要充分扩张润滑吻合口远端的乙状结肠和直肠肠腔,圆形吻合器才能顺利插入,对于距肛门15cm以内的直肠进行扩张润滑较易作到,而当吻合部位超出肛门以上15cm至乙状结肠段时,由于肠道粘膜的涩滞,放置规格较长的圆形吻合器比较困难,且放置过程中反复调整容易导致肠粘膜或肠壁损伤,放置部位不理想等问题,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故需要设计专用器械以实现乙状结肠和直肠的充分扩张和润滑。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乙状结肠扩张棒,用于对乙状结肠和直肠肠腔进行充分扩张润滑,以使圆形吻合器能顺利插入,易化手术操作,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乙状结肠扩张棒为一根呈钝角弯曲的金属棒,其横截面为圆形,直径15mm,总长度35cm,钝角弯曲有利于扩张棒适应直肠的解剖弯曲而进入结直肠腔,其一端为长径55mm、最大直径35mm的椭球形膨大体,膨大体表面中部均勻分布4条“S”形弯曲浅槽,沿长径走行,用于携带润滑剂进入肠管,并作为气体通道导出肠腔内积存气体,弯曲形状可增加浅槽容积,浅槽横截面底边为圆弧形,浅圆弧底槽腔易于清洗消毒,扩张润滑器另一端为圆柱体手柄,直径略大于金属棒,金属棒及手柄部位标有长度刻度,以便掌握进入肠管深度,乙状结肠扩张棒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将润滑剂注入扩张棒头端的浅槽内,再将扩张棒经肛门渐次插入直肠至乙状结肠,过程可反复进行,即可将足够的润滑剂带入肠腔,并充分扩张肛门和结直肠腔,同时通过浅槽排出肠腔内蓄积的气体,根据扩张棒表面刻度可掌握进入肠管的深度,经充分润滑扩张后的乙状结肠和直肠肠腔易于置入圆形吻合器,完成吻合。

图I乙状结肠扩张棒外观图2头端膨大体外观图3头端膨大体横截面图4乙状结肠扩张棒置入结直肠图中I.膨大体,2.浅槽,3.手柄,4.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将润滑剂注入乙状结肠扩张棒头端的浅槽内(图1,图2),再将扩张棒经肛门渐次插入直肠至乙状结肠(图4),过程可反复进行,即可将足够的润滑剂带入肠腔,并充分扩张肛门和结直肠腔,同时通过浅槽排出肠腔内蓄积气体,根据扩张棒表面刻度(图I)可掌握进入肠管的深度,经充分润滑扩张后的结直肠腔易于置入圆形吻合器完成吻合。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 乙状结肠扩张棒置入结直肠,带入润滑剂润滑肠腔,充分扩张肠腔,并经浅槽排出肠腔内积存气体,以利于顺利置入吻合器,根据扩张棒表面刻度可掌握置入深度。
权利要求1.一种乙状结肠扩张棒,其特征是一根呈钝角弯曲的金属棒,其横截面为圆形,直径15mm,总长度35cm,其一端为长径55mm、最大直径35mm的椭球形膨大体,膨大体表面中部均匀分布4条“S”形弯曲浅槽,沿长径走行,浅槽横截面底边为圆弧形,另一端为圆柱体手柄,直径略大于金属棒,金属棒及手柄部位标有长度刻度。
专利摘要目前的乙状结肠和直肠部分切除手术中,经肛门插入圆形吻合器完成结直肠吻合是常规方法,吻合前需要充分扩张润滑吻合口远端的乙状结肠和直肠肠腔,圆形吻合器才能顺利插入,当吻合部位超出肛门以上15cm至乙状结肠段时,由于肠腔内涩滞,放置规格较长的圆形吻合器比较困难,且放置过程中容易导致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的因素,故需要设计专用器械以实现乙状结肠和直肠的充分扩张和润滑,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乙状结肠扩张棒,可将充足的润滑剂带入乙状结肠和直肠肠腔,并充分扩张肠腔,以解决以上临床问题。
文档编号A61M29/00GK202526760SQ20112056468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潘凯 申请人:朱畅, 杨雪菲, 潘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