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尿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957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尿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等一次性尿布。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吸收体液的吸收速度,提出了各种将表面片和吸收体密合固定的一次性尿布。但是,若将表面片和吸收体密合固定,体液的吸收速度提高,但另一方面,有时一次被吸收体吸收的体液返流至表面片。
本申请人最初提出了在腰部开口部的周缘部设置有腰部褶皱、且设置有与该腰部褶皱平行地分开存在的臀围褶皱的一次性尿布(参照专利文献I)。根据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尿布,对穿戴者的臀围部的贴身性优异。但是,在未将表面片和吸收体密合固定而提高体液的吸收速度方面仍有改善的余地。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具备在基底层和表面层之间配置有弹性部件的弹性带的一次性尿布。然而,在专利文献2中,关于为了改善吸收体液的吸收速度而将表面片和吸收体密合固定的内容没有任何记载。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关于将上述弹性带配置在使吸收体和表面片之间分离那样的位置的内容没有任何记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711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W02009-145860号公报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涉 及一种能够消除上述的现有技术所具有的缺点的一次性尿布。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纵长的吸收性主体的一次性尿布,该吸收性主体具备液体透过性的表面片、液体难透过性的背面片和配置在它们之间的吸收体,具有划分为腹侧部、背侧部和裆下部。上述吸收体具有用2片无纺布夹着高吸收性聚合物而形成的叠层吸收体,该叠层吸收体从上述腹侧部直至上述背侧部进行配置。上述吸收体和上述表面片未在上述背侧部固定,而在上述腹侧部和上述裆下部固定。上述吸收性主体中,在上述背侧部中上述吸收体和上述表面片之间具有横穿上述吸收体的伸长状态的多个的弹性部件。多个上述弹性部件分别在纵向隔开间隔配置,该弹性部件的两端部在上述表面片和上述背面片之间固定,使用时通过多个该弹性部件各自的收缩来使上述吸收体和上述表面片分离。


图1是部分截断表示使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伸长展开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Yl-Yl线剖面图。
图3是使用中的图1的Xl-Xl线剖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一次性尿布所具有的弹性结构体的俯视图。
图5是使用中的图1的Yl-Yl线的部分剖面图。
图6是部分截断表示使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伸长展开的状态的俯视图。图7是使用中的图6的X2-X2线剖面图。图8是其它方式的弹性结构体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使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伸长展开的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一边参照图1 图5 —边对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基于其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A (以下,也称为“尿布1A”。)是所谓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具有纵长的吸收性主体5,该吸收性主体5具备液体透过性的表面片2、液体难透过性的背面片3和配置在这些片材2、3间的吸收体4,如图1所示,划分为腹侧部A、背侧部B和裆下部C。尿布IA如图1所示,相对于在尿布IA的纵向延伸的中心线CL左右对称地形成。另外,各图所示的“ Y方向”是与中心线CL平行的方向,也是与尿布的纵向相同的方向。另外,各图所示的“X方向”是与中心线CL正交的方向,也是与尿布的宽度方向相同的方向。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肌肤相对面”是指吸收性主体5等各部件的表面和背面两个面中穿戴时配置于穿戴者的肌 肤侧的面,“非肌肤相对面”是指吸收性主体5等各部件的表面和背面两个面中穿戴时朝向与穿戴者的肌肤侧相反侧的面。若对尿布IA进行详细叙述,尿布IA如图1所示,具备吸收性主体5,该吸收性主体5具有穿戴时位于穿戴者的腹侧的腹侧部A、位于背侧的背侧部B和配置于腹侧部A和背侧部B之间的裆下部C。吸收性主体5在展开伸长的状态时为矩形状,在展开伸长的状态下,腹侧部A、背侧部B和裆下部C如图1所示,为以将吸收性主体5的纵向(Y方向)的总长度大致3等分的方式划分为3个区域时的各区域。吸收性主体5如图1所示,具有构成尿布IA的内表面的表面片2、构成尿布IA的外表面的背面片3和夹在这些片材2、3间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4。表面片2和背面片3分别如图1所示,覆盖吸收体4的肌肤相对面侧的整个面和非肌肤相对面侧的整个面,从吸收体4的周缘伸出。从吸收体4的周缘伸出的表面片2的一部分和背面片3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那样固定。另外,表面片2如图1所示,X方向的长度向比背面片3的X方向的长度短。尿布IA的吸收性主体5中,如图1所示,在Y方向的两侧部5s、5s分别经由表面片2配置有侧面片7。侧面片7如图1所示,在表面片2的肌肤相对面侧,遍及Y方向的侧部整个区域配设固定。各侧面片7的X方向的靠内侧(靠中心线CL)的端部如图1所示,形成自由端,在自由端附近在纵向(Y方向)以伸长状态配设固定有立体褶皱形成用的弹性部件71,穿戴时,通过该弹性部件的收缩力,距自由端规定宽度的一部分从表面片2分离而形成立体褶皱。各侧面片7的X方向的靠外侧的端部如图1所示,与背面片3固定,在各侧面片7的靠外侧的端部和背面片3之间,在裆下部C中,在纵向(Y方向)以伸长状态配设固定有腿褶皱形成用的弹性部件72,穿戴时,通过该弹性部件的收缩力来形成腿褶皱。另外,尿布IA如图1所示,具有在吸收性主体5的背侧部B的左右两外侧连续设置的左右一对伸缩片6b、6b。尿布IA的一对伸缩片6b、6b中,在背侧部B,其靠中心线CL的端部固定于背面片3的非肌肤相对面,在吸收性主体5的背侧部B的左右两外侧连续设置。另外,在尿布IA中,一对伸缩片6b、6b固定于内面片3的非肌肤相对面,但也可以在经由表面片2配置的侧面片7和背面片3之间固定。在各伸缩片6b,在X方向外侧伸出安装有粘扣带8,上述粘扣带8安装有由机械性面状搭扣的雄构件构成的固接部81。伸缩片6b用粘接剂或熔合等方法固定。
另外,尿布IA如图1所示,具有在吸收性主体5的腹侧部A的左右两外侧连续设置的左右一对片材料6a、6a。尿布IA的一对片材料6a、6a中,在腹侧部A,如图1所不,其靠中心线CL的端部在经由表面片2配置的侧面片7和背面片3之间固定,在吸收体主体5的腹侧部A的左右两外侧连续设置。另外,在尿布IA中,一对片材料6a、6a在侧面片7和背面片3之间固定,但也可以固定于背面片3的非肌肤相对面。片材料6a用粘接剂或熔合等方法固定。
吸收体4如图2所示,具有用2片无纺布411、412夹着高吸收性聚合物(未图示)而形成的叠层吸收体41,在尿布IA中,具有位于裆下部C的叠层吸收体41上所固定的亚层42。叠层吸收体41如图1所示,从腹侧部A直至背侧部B配置。叠层吸收体41如图1所示,俯视时为矩形状。2片无纺布411、412为相同形状相同尺寸,如图1、图2所示,具有与叠层吸收体41的轮廓一致的轮廓。
叠层吸收体41的单位面积重量根据装入有叠层吸收体41的一次性尿布的用途等适当设定。例如,在尿布IA为婴幼儿(低月龄幼儿)用的尿布的情况下,叠层吸收体41的单位面积重量从薄型化、挠性和与液体吸收性的平衡的观点考虑,优选为80 400g/m2。叠层吸收体41通过在将高吸收性聚合物(未图示)夹在2片无纺布411、412之间的状态下利用热熔型粘接剂等接合方法(粘接剂)进行接合使其一体化来形成。
叠层吸收体41的高吸收性聚合物(未图示)的含量优选相对于叠层吸收体41的总质量为95%以上。作为高吸收性聚合物(未图示),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在该技术领域中目前所使用的各种聚合物,例如,可以列举聚丙烯酸钠、(丙烯酸一乙烯醇)共聚物、聚丙烯酸钠交联体、(淀粉一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异丁烯一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皂化物、聚丙烯酸钾以及聚丙烯酸铯等。能够单独使用这些聚合物中的I种或混合2种以上使用。作为吸收性聚合物,可以为粒状,也 可以为纤维状。
叠层吸收体41的2片无纺布411、412优选其单位面积重量为7 30g/m2。2片无纺布411、412在尿布IA中为相同形状相同尺寸,单位面积重量也相同,但也可以不同。作为2片无纺布411、412,可以列举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热轧无纺布、针刺无纺布、水刺无纺布、气流成网无纺布等无纺布;或叠层这些无纺布中的2种以上的复合片材等,在尿布IA中,使用以在2层纺粘型无纺布的层之间配置I层熔喷无纺布状态下进行一体化而得到的纺粘一熔喷一纺粘(SMS)无纺布。
尿布IA的吸收体4所具有的亚层42如图1所示,俯视时为矩形状,如图2所示,形成为宽度方向(X方向)的长度与叠层吸收体41的宽度方向(X方向)的长度相同、纵向(Y方向)的长度比叠层吸收体41的纵向(Y方向)的长度短。从增强裆下部C中的体液吸收能力、减少所吸收的体液返回至表面片2侧的现象(Wet back)的观点考虑,优选为叠层吸收体41的肌肤相对面的总面积的1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 50%。亚层42如图1所示,配设固定在叠层吸收体41的肌肤相对面上,在尿布IA中,从裆下部C向腹侧部A延伸。亚层42优选其单位面积重量为40 300g/m2。作为亚层42,能够使用以亲水性纤维为主体的片材(亲水性纤维的含量优选为90质量%以上的片材),作为该片材,例如可以列举纸、无纺布、网状物等。作为亲水性纤维,只要是具有亲水性表面的纤维、能够形成在其湿润状态下纤维彼此互相具有高自由度的片材即可,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在这样的亲水性纤维的例子中,除上述的纤维素纤维、亲水性合成纤维或经亲水化处理的合成纤维以外,还可以列举日本特表2010-526632号公报中记载的改性(纤维素)纤维,例如经化学硬化的经合股加捻和/或经卷曲的(弯曲的)(纤维素)纤维;经化学硬化的经合股加捻和/或经卷曲的交联纤维素或合成聚合物纤维等,能够单独使用这些纤维中的I种或混合使用2种以上。另外,亚层42除亲水性纤维以外,也可以含有其它的成分,例如吸水性聚合物、除臭齐Li等。在本发明中,吸收体4和表面片2如图1所示,未在背侧部B固定,而在腹侧部A和裆下部C固定。具体而言,在尿布IA中,吸收体4包括从背侧部B直至腹侧部A的叠层吸收体41和配设固定在叠层吸收体41的肌肤相对面上的从裆下部C向腹侧部A延伸的亚层42,因此,除了未在位于背侧部B的叠层吸收体41的肌肤相对面和表面片2的非肌肤相对面固定以外,在其它的区域中固定。即,位于裆下部C的亚层42的肌肤相对面和表面片2的非肌肤相对面固定,位于腹侧部A的亚层42和叠层吸收体41各自的肌肤相对面和表面片2的非肌肤相对面固定。吸收体4和表面片2使用热熔粘接剂进行固定。作为热熔粘接剂,例如,可以列举苯乙烯一异戊二烯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1S)、苯乙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一乙烯一丁烯一苯乙烯共聚物(SEBS)等嵌段共聚物类的热熔粘接剂。作为热熔粘接剂的涂敷方法,可以列举涂敷为螺旋状的方法、涂敷为珠状的方法等,在尿布IA中,将热熔粘接剂涂敷 为螺旋状。在将热熔粘接剂涂敷为螺旋状时,优选以2 20g/m2进行涂敷,更优选以3 10g/m2进行涂敷。另外,上述的从吸收体4的周缘伸出的表面片2的部分和背面片3的部分的固定也能够与吸收体4和表面片2的固定同样地进行固定。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所具有的吸收性主体5如图1所示,在背侧部B中吸收体4和表面片2之间具有横穿吸收体4的伸长状态的多个弹性部件9,多个的弹性部件9分别在纵向(Y方向)隔开间隔配置。具体地进行说明,弹性部件9优选配置在背侧部B配置3 15个,在尿布IA中配置5个。各弹性部件9在X方向伸长,在尿布IA中,以横穿位于背侧部B的吸收体4的叠层吸收体41的方式配置。另外,各在尿布IA中,弹性部件9在纵向(Y方向)隔开大致等间隔进行配置。另外,尿布IA的各弹性部件9在纵向(Y方向)隔开大致等间隔配置,但也可以不以等间隔配置。作为弹性部件9,可以列举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聚氨酯的斯潘德克斯(Spandex)弹性纤维等。在使用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作为弹性部件9时,可使用厚度0.05 3mm、宽度0.2 5mm的弹性部件。这样的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优选单丝时的100%伸长时的应力为I 70gf,更优选为I 30gf。优选使这样的应力的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的单丝以成为100%以上、特别是200%以上的伸长倍率的方式进行配置。另外,伸长倍率为相对于自然长度的所伸长增加的部分的长度的比例,例如,若长度IOcm的材料伸长为20cm,则一般认为其伸长率为100%。
在使用聚氨酯的斯潘德克斯弹性纤维作为弹性部件9时,能够优选使用单丝的尺寸为10 3360但尼尔的纤维,特别优选70 1120但尼尔的纤维。但尼尔是表示丝的粗细的单位,将以9000m计重Ig的某种丝称为I但尼尔。优选将这样的斯潘德克斯弹性纤维以成为30%以上、特别是100%以上的伸长倍率的方式进行配置。
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所具有的多个弹性部件9分别如图1所示,弹性部件9的两端部9s、9s在表面片2和背面片3之间固定,使用时通过多个弹性部件9各自的收缩来使吸收体4和表面片2分离。多个弹性部件9各自的两端部9s、9s如图1所示,在尿布IA中,由在纵向(Y方向)延伸的一对片部件10、10固定,经由一对片部件10、10,弹性部件9的两端部9s在表面片2和背面片3之间固定。若具体地进行说明,一对片部件10、10分别如图1所示,俯视时为Y方向长的矩形状,如图3所示,由2片相同形状相同尺寸的片材片101、102形成。如图3所示,通过将各弹性部件9的两端部9s、9s分别夹在2片片材片之间的状态下,将2片材利用热熔型粘接剂等接合方法(粘接剂)接合,如图4所示,形成多个弹性部件9在纵向(Y方向)隔开间隔配置于一对片部件10、10间的梯子状的弹性结构体11。弹性结构体11如图1所示,在厚度方向配置于吸收体4和表面片之间。对弹性结构体11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一对片部件10、10如图1、图3所示,在表面片2和背面片3之间固定,各弹性部件9不与吸收体4固定。S卩,各弹性部件9各自的两端部9s、9s分别如图3所示,在比沿吸收体4的纵向(Y方向)的侧缘更靠X方向外侧固定。更具体而言,各弹性部件9的端部9s如图3所示,在比沿构成吸收体4的叠层吸收体41的纵向(Y方向)的侧缘更靠X方向外侧固定。
在尿布IA中,如图1所示,穿过一对伸缩片6b、6b所夹着的区域T,在纵向(Y方向)隔开间隔配置多个弹性部件9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如上形成的梯子状的弹性结构体11,穿过一对伸缩片6b、6b所夹着的区域T,仅在图1所示的L部分,向裆下部C侧延伸,在纵向(Y方向)隔开间隔配置位于L部分的多个弹性部件9。梯子状的弹性结构体11如图2所示,配置在位于背侧部B的吸收体4的叠层吸收体41的肌肤相对面上,弹性结构体11的一对片部件10、10分别配置在表面片2和背面片3之间进行固定。因此,弹性部件9的两端部9s、9s分别经由片部件10在表面片2和背面片3之间固定。
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具有如上所述配置的多个伸长状态的弹性部件9,因此,如图3、图5所示,使用时通过多个弹性部件9各自的收缩来使吸收体4和表面片2分离。详细叙述,位于背侧部B的叠层吸收体41的肌肤相对面和表面片2的非肌肤相对面未被固定,在X方向伸长的多个伸长状态的弹性部件9在使用时进行收缩,由此,如图3、图5所示,位于背侧部B的叠层吸收体41和表面片2分离,形成空间。
对本实施方式的尿布IA的形成材料进行说明。
作为表面片2和背面片3,分别只要是通常用于一次性尿布等的吸收性物品的材料即可,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例如,作为表面片2,能够使用亲水性且液体透过性的无纺布等,作为背面片3,能够使用液体不透过性或拨水性的树脂膜、该树脂膜和无纺布的叠层体等。作为形成立体褶皱或腿褶皱的侧面片7,分别只要是通常用于一次性尿布等的吸收性物品的材料即可,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能够使用伸缩性的膜、无纺布、织物或它们的叠层片材等。作为立体褶皱形成用的弹性部件71、腿褶皱形成用的弹性部件72,能够使用由天然橡胶、聚氨酯、 聚苯乙烯一聚异戊二烯共聚物、聚苯乙烯一聚丁二烯共聚物、丙烯酸乙酯一乙烯等聚乙烯一 a烯烃共聚物等构成的丝状的伸缩性材料。作为形成弹性结构体11的片材片101、102,能够使用纸、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热轧无纺布、针刺无纺布、水刺无纺布、气流成网无纺布等无纺布。作为立体褶皱形成用的弹性部件71、腿褶皱形成用的弹性部件72,只要是通常用于一次性尿布等的吸收性物品的材料即可,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例如,能够使用由天然橡胶、聚氨酯、聚苯乙烯一聚异戊二烯共聚物、聚苯乙烯一聚丁二烯共聚物、丙烯酸乙酯一乙烯等聚乙烯一 a烯烃共聚物等构成的丝状的伸缩性材料。作为伸缩片6b,例如,能够使用(I)将能够在纤维层的弹性纤维层的两个面或一个面伸长的纤维层一体化得到的片材、(2)将能够在网状的弹性片材的两个面或一个面伸长的纤维层一体化得到 的片材、(3)将能够在由弹性膜构成的弹性片材的两个面或一个面伸长的纤维层一体化得到的片材。片材料6a只要是通常用于一次性尿布等的吸收性物品的材料即可,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例如,能够使用液体不透过性的无纺布等。粘扣带8只要是通常用于一次性尿布等的吸收性物品的材料即可,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例如,作为粘扣带8的卡合突起,能够使用“Magic Tape (注册商标)”(KURARAY公司制)、“Quicklon (注册商标),,(YKK公司制)、“MAGICL0TH (注册商标),,(力才、术々 < 卟夕千公司制)等中的雄构件等。表面片2、背面片3、侧面片7、粘扣带8的固定,通常可以使用用于一次性尿布等的吸收性物品的热熔型粘接剂或热压花、超声波压花、高频压花等熔合方法。接着,对使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A时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尿布IA如图1、图2所示,吸收体4和表面片2未在背侧部B固定,而在腹侧部A和裆下部C固定,在背侧部B中吸收体4和表面片2之间具有横穿吸收体4的伸长状态的多个弹性部件9,多个弹性部件9中,分别在表面片2和背面片3之间固定两端部9s、9s。因此,如图3、图5所示,使用时通过多个弹性部件9各自的收缩来使吸收体4和表面片2分离。如上所述形成的尿布IA特别是在裆下部C中,吸收体4和表面片2密合固定,因此,从表面片2连通至吸收体4,体液的吸收速度提高。而且,即使吸收体4中所吸收的体液扩散至背侧部B侧,由于吸收体4和表面片2分离,因此,一次被吸收体吸收的体液不易返液。另夕卜,尿布IA具有位于裆下部C的叠层吸收体41的肌肤相对面上所固定的亚层42,因此,能够使裆下部C中的体液的吸收速度进一步提高,减少裆下部C中的体液的返液。另外,尿布IA如图1所示,多个弹性部件9各自的两端部9s、9s由在纵向(Y方向)延伸的一对片部件10、10固定,形成梯子状的弹性结构体11 (参照图4)。这样的梯子状的弹性结构体11 (参照图4)仅在一对片部件10、10间配置多个弹性部件9,扩散至背侧部B侧的体液难以在表面片2和多个弹性部件9之间保持,不易产生闷热。另外,尿布IA如图1所示,穿过一对伸缩片6b、6b所夹着的区域T,仅在图1所示的L部分多个弹性部件9向裆下部C侧延伸。因此,将一对伸缩片6b、6b向X方向外侧伸展使用时,位于一对伸缩片6b、6b所夹着的区域T的多个弹性部件9在X方向伸展,但位于图1所示的L部分的多个弹性部件9难以在X方向伸展。因此,使用尿布IA时,通过L部分的多个弹性部件各自的收缩,吸收体4和表面片2分离,扩散至背侧部B侧的体液不易返液。
接着,基于图6、图7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进行说明。
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B (以下也称为“尿布1B”),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A不同的方面进行说明,未特别说明的方面与尿布IA相同,可适当应用尿布IA的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尿布IB如图6、图7所示,多个弹性部件9各自的中央区域通过在宽度方向(X方向)和纵向(Y方向)断续地配置的粘接剂12固定于表面片2,使用时通过多个弹性部件9各自的收缩,在表面片2形成褶皱。如上所述,表面片2具有由褶皱形成的凹凸形状。吸收体4在尿布IB中,与尿布IA同样,包括从背侧部B直至腹侧部A的叠层吸收体41和配设固定在叠层吸收体的肌肤相对面上且从裆下部C向腹侧部A延伸的亚层42,位于背侧部B的叠层吸收体41的肌肤相对面和表面片2的非肌肤相对面未被固定,而位于裆下部C的亚层42的肌肤相对面和表面片2的非肌肤相对面固定,位于腹侧部A的亚层42和叠层吸收体41各自的肌肤相对面和表面片2的非肌肤相对面固定。
尿布IB与尿布IA同样,在一对片部件10、10间具有多个弹性部件9在纵向(Y方向)隔开间隔配置的梯子状的弹性结构体11 (参照图4),梯子状的弹性结构体11如图6所示,配置在位于背侧部B的吸收体4的叠层吸收体41的肌肤相对面上,弹性结构体11的一对片部件10、10分别配置固定在表面片2和背面片3之间。因此,弹性部件9的两端部9s、9s分别经由片部件10在表面片2和背面片3之间固定。
尿布IB如图6、图7所示,在一对片部件10、10间的多个弹性部件9在纵向(Y方向)断续地涂敷粘接剂12,在各弹性部件9在宽度方向(X方向)断续地涂敷粘接剂12,由此具有在纵向(Y方向 )和宽度方向(X方向)分别形成断续的列的粘接剂12。断续的粘接剂12如图7所示,涂敷在表面片2和各弹性部件9之间。具体而言,断续的粘接剂12涂敷在表面片2的吸收体4 一侧的面,涂敷在表面片2和各弹性部件9之间。尿布IB如图6、图7所示,各弹性部件9的中央区域通过在宽度方向(X方向)断续配置的在纵向(Y方向)非连续地延伸的粘接剂12固定于表面片2。换而言之,通过在宽度方向(X方向)和纵向(Y方向)断续地配置的粘接剂12,将位于一对片部件10、10间的多个弹性部件9各自的中央区域固定于表面片2。因此,在未配置粘接剂12的部分中,多个弹性部件9各自的中央区域和表面片2未被固定。通过如上涂敷的粘接剂12,位于一对片部件10、10间的多个弹性部件9各自的中央区域固定于表面片2,因此,在使用时通过多个弹性部件9分别进行收缩,如图7所示,在表面片2形成褶皱。作为粘接剂12,能够使用与固定吸收体4和表面片2的热熔粘接剂同样的粘接剂。另外,作为粘接剂12的涂敷方法,优选使用对弹性部件9直接涂敷的梳齿枪(comb gun )的涂敷方法。
对第二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B的形成材料进行说明。对第二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B而言,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A的形成材料相同。
对使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B时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B的效果,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A的效果不同的方面进行说明。未特别说明的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A的效果相同,可适当应用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A的效果的说明。
尿布IB如图7所示,由于使用时通过多个弹性部件9分别收缩来在表面片2形成褶皱,因此,外表美观,肌肤触感良好。
尿布IB由于即使穿戴者仰卧等使表面片2和叠层吸收体41接触,直接接触肌肤的部分也仅为褶皱的凸起部分,因此,可以将附着于肌肤的水分的量抑制为少量。接着,基于图9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进行说明。关于第三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C (以下也称为“尿布1C”),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A不同的方面进行说明。未特别说明的方面与尿布IA相同,可适当应用尿布IA的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尿布IC如图9所示,吸收性主体5在纵向(Y方向)伸长,具有纵向(Y方向)的两侧缘在纵向(Y方向)的中央部向内侧收缩的形状,纵向(Y方向)的两端部各自的宽度比纵向(Y方向)的中央部的宽度宽。在尿布IC的吸收性主体5的两侧部5s、5s,如图9所示,在腹侧部A和背侧部B各自中,在宽度方向(X方向)的外侧延伸的侧面片7和背面片3被接合,形成侧翼部51。在尿布IC的吸收性本体5中,如图9所示,在裆下部C中,在宽度方向(X方向)的外侧延伸的侧面片7和背面片3被接合,形成腿翼部52。尿布IC的背侧部B如图9所示,包括未配置吸收体4的背部腰部区域BI和配置有吸收体4的背部臀围区域B2,在背部腰部区域BI中在纵向(Y方向)具有间隔地在周向平行地设置有作为弹性部件9的多个背部腰部伸缩部件91。另外,尿布IC的背侧部B如图9所示,遍及背部臀围区域B2的40%以上的纵向(Y方向)范围、特别优选遍及背部臀围区域B2的纵向(Y方向)80 100%的范围,在纵向(Y方向)具有间隔地在周向平行地设置有作为弹性部件9的多个臀围伸缩部件92。如上所述,在尿布IC的吸收性主体5的纵向(Y方向)的两端部的两侧缘部外侧形成有侧翼部51。在尿布IC中,在背部臀围区域B2的侧翼部51,背部臀围伸缩部件92粘接在构成侧翼部51的背面片3和与肌肤抵接的侧面片7之间,形成褶皱。具体而言,伸长状态的背部臀围伸缩部件92的端部如图9所示,延伸至背部周围区域B2的侧翼部51,在构成侧翼部51的背面片3和侧面片7之间固`定,因此,在背部臀围区域B2的侧翼部51形成褶皱。另外,在尿布IC中,伸长状态的背部腰部伸缩部件91的端部如图9所示,延伸至背部腰部区域BI的侧翼部51,在构成侧翼部51的背面片3和侧面片7之间固定,因此,在背部腰部区域BI的侧翼部51也形成褶皱。在背部臀围区域B2中的侧翼部51的褶皱或在背部腰部区域BI中的侧翼部51的褶皱是将背部臀围伸缩部件92或背部腰部伸缩部件91机械性地拉伸而形成的。背部臀围区域B2中所配置的背部臀围伸缩部件92优选比背部腰部区域BI中所配置的背部腰部伸缩部件91拉伸应力低,除拉伸应力以外,进一步优选截面外径也小。具体而言,背部臀围伸缩部件92优选粗细为620dteX以下的弹性部件,特别优选为100 450dtex范围的弹性部件。另一方面,背部腰部伸缩部件91优选粗细为300 950dtex范围的弹性部件。将这样的背部臀围伸缩部件92配置于背部臀围区域B2时,优选比配置于背部腰部区域BI的背部腰部伸缩部件91的纵向(Y方向)的间隔短,具体而言,多个背部臀围伸缩部件92优选在纵向(Y方向)具有7mm以下的间隔地在周向平行地设置,特别优选以3 6mm的范围设置。另一方面,多个背部腰部伸缩部件91优选在纵向(Y方向)以3 6_的范围设置。在尿布IC的吸收性主体5的裆下部C的两侧缘部外侧如图9所示形成有腿翼部52,在腿翼部52通过在纵向配置伸缩材料来形成腿褶皱,并且形成有在吸收性主体5的侧缘部具有固定端并立起的立体褶皱,腿褶皱和立体褶皱以在伸缩区域中实质上未呈现出伸缩的方式形成。具体而言,在腿翼部52,在纵向(Y方向)以伸长状态利用粘接剂牢固地固定有腿褶皱形成用的弹性部件72,穿戴时,通过其弹性部件的收缩力来形成腿褶皱,以在伸缩区域中实质上未呈现出伸缩的方式形成腿褶皱。另外,在各侧面片7的X方向的靠内侧(靠中心线CL)的端部的自由端附近,在纵向(Y方向)以伸长状态利用粘接剂牢固地固定立体褶皱形成用的弹性部件71,穿戴时,通过其弹性部件的收缩力,距自由端规定宽度的部分从表面片2分离而形成立体褶皱,以在伸缩区域中实质上未呈现出伸缩的方式形成。
对第三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C的形成材料进行说明。关于第三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C,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A的形成材料相同。
对使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C时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关于第三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C的效果,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A的效果不同的方面进行说明。未特别说明的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A的效果相同,可适当应用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A的效果的说明。
尿布IC如图9所示,能够在向宽度方向(X方向)的外侧伸出的侧翼部51形成侧面片7和背面片3固定的两端部9s、9s。因此,图3、图7所示的吸收体4和表面片2分离的距离扩大,一次被吸收体吸收的体液不易返液。
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并不受上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A、1B、1C任何限制,能够适当变更。另外,上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A、IBUC中的各构成主要条件,在不损害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组合实施。
例如,在上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A、1B、1C中,经由一对片部件10、10,弹性部件9的两端部9s、9s分别在表面片2和背面片3之间固定,但也可以不经由一对片部件10、10直接将弹性部件9的两端部9s、9s分别在表面片2和背面片3之间固定。另外,在上述的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A、1B中,如图1、图6所示,将在一对片部件10、10间多个弹性部件9在纵向(Y方向)隔开间隔配置的梯子状的弹性结构体11 (参照图4)配置在位于背侧部B的叠层吸收体41的肌肤相对面上,但也可以代替梯子状的弹性结构体11,如图8所示,使用在X方向伸长的矩形状的2片片材103、104,在将在纵向(Y方向)隔开间隔配置的多个弹性部件9夹在2片103、104片之间的状态下,将2片片材103、104利用热熔型粘接剂等接合方法(粘接剂)接合,将所形成的矩形状的弹性结构体11’配置在位于背侧部B的叠层吸收体41的肌肤相对面上。作为2片片材103、104,可以使用与形成弹性结构体11的片101、102相同的形成材料。
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可以为婴幼儿或成人用的一次性尿布。关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以下的附注(一次性尿布)。
[1] 一种一次性尿布,其具备液体透过性的表面片、液体难透过性的背面片和配置在它们之间的吸收体,具有划分为腹侧部、背侧部和裆下部的纵长的吸收性主体,
上述吸收体具有用2片无纺布夹着高吸收性聚合物而形成的叠层吸收体,该叠层吸收体从上述腹侧部直至上述背侧部配置,
上述吸收体和上述表面片未在上述背侧部固定,而在上述腹侧部和上述裆下部固定,
上述吸收性主体在上述背侧部中具有在上述吸收体和上述表面片之间横穿上述吸收体的伸长状态的多个弹性部件,多个上述弹性部件分别在纵向隔开间隔配置,该弹性部件的两端部在上述表面片和上述背面片之间固定,使用时通过多个该弹性部件各自的收缩来使上述吸收体和上述表面片分离。[2]如[I]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多个上述弹性部件各自的两端部由在纵向延长的一对片部件固定,经由一对该片部件,该弹性部件的两端部在上述表面片和上述背面片之间固定。[3]如[I]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具有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背侧部的左右两外侧连续设置的左右一对伸缩片,多个上述弹性部件的一部分穿过由一对上述伸缩片夹着的区域在纵向隔开间隔配置。[4]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各上述弹性部件在纵向隔开等间隔配置。[5]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各上述弹性部件未在纵向等间隔配置。[6]如[I] [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各上述弹性部件各自的两端部在比上述吸收体的侧缘更靠外侧被固定。[7]如[I] [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多个上述弹性部件各自的两端部由在纵向延伸的一对 片部件固定而形成弹性结构体,该弹性结构体配置于上述吸收体和上述表面片之间。[8]如[2] [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一对上述片部件在上述表面片和上述背面片之间固定,上述弹性部件未与上述吸收体固定。[9]如[I] [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在上述表面片的上述吸收体侧的面涂敷有用于固定上述表面片和上述弹性部件的粘接剂。[10]如[9]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通过在各上述弹性部件在纵向断续地涂敷上述粘接剂,在各上述弹性部件在宽度方向断续地涂敷上述粘接剂,上述粘接剂在纵向和宽度方向分别形成断续的列。[11]如[9]或[10]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粘接剂涂敷于上述表面片和各上述弹性部件之间。[12]如[9] [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各上述弹性部件的中央区域通过在宽度方向断续配置的在纵向非连续地延伸的上述粘接剂固定于上述表面片,使用时通过各该弹性部件的收缩,在上述表面片形成褶皱。[13]如[I] [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表面片具有凹凸形状。[14]如[I] [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吸收体具有位于上述裆下部的上述叠层吸收体上所固定的亚层。[15]如[14]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亚层为上述叠层吸收体的肌肤相对面的总面积的100%以下。[16]如[14]或[15]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亚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40 300g/m2。
[17]如[14] [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作为上述亚层使用以亲水性纤维为主体的片材。
[18]如[14] [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作为上述亚层,使用亲水性纤维的含量为90质量%以上的片材。
[19]如[I] [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背侧部包括未配置上述吸收体的背部腰部区域和配置有上述吸收体的背部臀围区域,在上述背部腰部区域中,具有间隔地在周向平行地设置有作为上述弹性部件的多个背部腰部伸缩部件。
[20]如[19]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遍及上述背部臀围区域的40%以上的纵向范围,具有间隔地在周向平行地设置有比上述背部腰部伸缩部件拉伸应力低的作为上述弹性部件的多个臀围伸缩部件。
[21]如[19]或[20]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纵向的两端部的两侧缘部外侧形成有侧翼部,在上述背部臀围区域的侧翼部中,上述背部臀围伸缩部件粘接在构成侧翼部的背面片和与肌肤抵接的片材之间,形成褶皱。
[22]如[19] [21]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在上述背部臀围区域,具有比上述背部腰部伸缩部件的间隔短的7mm以下的间隔在周向平行地设置有多个粗细为620dtex以下的上述臀围伸缩部件,其中,上述臀围伸缩部件的拉伸应力和截面外径比上述背部腰部伸缩部件的拉伸应力和截面外径小。
[23]如[19] [22]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上述裆下部的两侧缘部外侧形成有腿翼部,通过在该腿翼部在纵向配置伸缩材料来形成腿褶皱,同时形成有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 缘部具有固定端并立起的立体褶皱,该腿褶皱和该立体褶皱以在伸缩区域中实质上未呈现出伸缩的方式形成。
[24]如[21] [2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背部臀围区域中的上述侧翼部的上述褶皱是机械性地拉伸上述背部臀围伸缩部件而形成的。
[25]如[21] [2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一次性部件安装有粘扣带,其中,上述粘扣带安装有固接部。
实施例
以下,利用实施例进一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使用婴儿用一次性尿布(The Procter&Gamble Company公司制,Pampers (注册商标)Cruisers with Dry Max,尺寸4 (以下,称为基本样品。)),在基本样品的背侧部中,从表面材料进行冷喷涂使粘接剂凝固,将表面材料从吸收体剥下。在其上遍及宽度方向使500dtex的聚氨酯性丝状弹性体拉伸为自然长度的2倍,进行配设。该弹性体在每一处隔开5mm的间隔配设2根。对具体的配设处而言,在距中间层的背侧部IOmm的位置和再从此处向背侧方向隔开40mm、80mm、120mm的间隔配设,总计4处。然后,将剥下的表面材料再次载置在吸收体和褶皱之上,粘接宽度方向和纵向端部,得到实施例1的样品。这里,暂时凝固的粘接剂不会再次发挥粘接性,通过橡胶线的伸缩,表面片和吸收体分离。
[实施例2]
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将基本样品的表面材料从吸收体剥下后,使用具有亲水性的克重17g/m2的聚丙烯纺粘无纺布代替该表面材料,将该无纺布的四边分别与基本样品的背面片粘接。这里,在与该无纺布重叠的部分粘接剂完全没有附着。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配设聚氨酯性丝状弹性体并粘接来制作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作为实施例2的样
品O[实施例3]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将基本样品的表面材料从吸收体剥下后,使用由具有亲水性的克重25g/m2的聚丙烯/聚乙烯的2dtex芯鞘纤维构成的热风无纺布代替该表面材料。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配设聚氨酯性丝状弹性体并粘接来制作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作为实施例3的样品。[实施例4]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将基本样品的表面材料从吸收体剥下后,使用表面和背面的顶部间的厚度为约3.5mm的凹凸形状、由聚丙烯/聚乙烯的2dtex芯鞘纤维构成的、具有亲水性的、克重25g/m2的热风无纺布代替该表面材料。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配设聚氨酯性丝状弹性体并粘接来制作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作为实施例4的样品。[比较例I]将基本样品作为比较例I的样品。另外,表面材料为纺粘无纺布。[评价]通过下述方法对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样品(一次性尿布)测定返液量。将其结果示于下述表I。返液量的多少与一次性尿布的吸收性能、特别是肌肤相对面(表面片)的干燥感密切相关,返液量越少,一次性尿布的吸收性能越高,干燥感优异,形成高评价。〈返液量的测定方法〉以表面片向上的方式水平地载置婴儿用一次性尿布,注入40g的人工尿。注入处设为不具有亚层的背侧部的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放置5分钟后,将重叠了 16张IOcm四方的滤纸(Toyo Roshi Kaisha, Ltd.公司制的硬质滤纸ADVANTEC (注册商标)5C)得到的材料载置于注入处,以负荷0.7kPa或0.1kPa实施2分钟的加压。使滤纸吸收因加压而返液的人工尿。测定因吸收而增加的滤纸的重量,将其与吸收前的滤纸的重量之差作为返液量。[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纵长的吸收性主体的一次性尿布,所述吸收性主体具备液体透过性的表面片、液体难透过性的背面片和配置在它们之间的吸收体,划分为腹侧部、背侧部和裆下部,所述一次性尿布的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具有用2片无纺布夹着高吸收性聚合物而形成的叠层吸收体,该叠层吸收体从所述腹侧部直至所述背侧部进行配置, 所述吸收体和所述表面片未在所述背侧部被固定,而在所述腹侧部和所述裆下部被固定, 所述吸收性主体中,在所述背侧部中所述吸收体和所述表面片之间,具有横穿所述吸收体的伸长状态的多个弹性部件, 多个所述弹性部件分别在纵向隔开间隔配置,该弹性部件的两端部在所述表面片和所述背面片之间被固定,使用时通过多个该弹性部件各自的收缩来使所述吸收体和所述表面片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弹性部件各自的两端部由在纵向延伸的一对片部件固定,经由一对该片部件,该弹性部件的两端部在所述表面片和所述背面片之间被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背侧部的左右两外侧连续设置的左右一对伸缩片, 多个所述弹性部件的一部分穿过由一对所述伸缩片夹着的区域,在纵向隔开间隔配 置。
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表面片的吸收体侧的面涂敷有用于固定所述表面片和所述弹性部件的粘接剂。
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片具有凹凸形状。
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弹性部件各自的中央区域通过所述粘接剂固定于所述表面片,使用时通过多个该弹性部件各自的收缩在所述表面片形成褶皱,其中,所述粘接剂在宽度方向断续配置,在纵向非连续地延伸。
7.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具有固定在位于所述裆下部的所述叠层吸收体上的亚层。
8.如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侧部包括未配置所述吸收体的背部腰部区域和配置有所述吸收体的背部臀围区域,在所述背部腰部区域,具有间隔地在周向平行设置有作为所述弹性部件的多个背部腰部伸缩部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遍及所述背部臀围区域40%以上的纵向范围,具有间隔地在周向平行设置有作为所述弹性部件的多个臀围伸缩部件,所述多个臀围伸缩部件的拉伸应力低于所述背部腰部伸缩部件的拉伸应力。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纵向的两端部的两侧缘部外侧形成有侧翼部,在所述背部臀围区域的侧翼部中,所述背部臀围伸缩部件粘接在构成侧翼部的背面片和与肌肤抵接的片材之间,形成褶皱。
11.如权利要求8 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背部臀围区域中,具有比所述背部腰部伸缩部件的间隔短的7_以下的间隔地在周向平行设置有多个粗细为620dtex以下的所述臀围伸缩部件,其中,所述臀围伸缩部件的拉伸应力和截面外径比所述背部腰部伸缩部件的拉伸应力和截面外径小。
12.如权利要求8 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裆下部的两侧缘部外侧形成有腿翼部,通过在该腿翼部在纵向配置伸缩材料来形成腿褶皱,并且形成有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侧缘部具有固定端并立起的立体褶皱,该腿褶皱和该立体褶皱以在伸缩区域实质上未呈现出伸缩的方式形成。
13.如权利要求10 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部臀围区域中的所述侧翼部的所述褶皱是机械性地拉伸所述背部臀围伸缩部件而形 成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吸收性主体(5)的一次性尿布(1A),该吸收性主体(5)具备表面片(2)、背面片(3)、吸收体(4),划分为腹侧部(A)、背侧部(B)、裆下部(C)。吸收体(4)具有用无纺布(411、412)夹着高吸收性聚合物而形成的叠层吸收体(41),叠层吸收体(41)从腹侧部(A)直至背侧部(B)配置。吸收体(4)和表面片(2)未在背侧部(B)被固定,而在腹侧部(A)和裆下部(C)被固定。吸收性主体(5)在背侧部(B)中吸收体(4)和表面片(2)之间具有横穿吸收体(4)的伸长状态的弹性部件(9)。弹性部件(9)的两端部(9s)在表面片(2)和背面片(3)之间被固定,使用时通过弹性部件(9)的收缩来使吸收体(4)和表面片(2)分离。
文档编号A61F13/15GK103179932SQ20118005181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日
发明者吉川宗芳, 佐藤信也 申请人:花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