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参止痢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0999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参止痢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兽药领域,尤其是连参止痢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四川为畜牧业生产大省,其养猪业居全国首位,家禽养殖业也日趋繁荣。2003年四川年饲养家畜I. 97亿头,家禽14. I亿只,并随着畜牧业的大力发展,逐年呈上升趋势,到2005年底,家畜饲养量已达2. 124亿头,家禽饲养量已达16. 8亿只。但由于某些常见疾病,如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等,在畜、禽中的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畜禽业的发展。鸡白痢沙门氏菌会导致雏鸡发病,蛋鸡产蛋率下降,甚至导致较高的死亡率。在四川省动物疫病普查中,其阳性率达11. 35%。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白痢,通常会造成大批仔猪下痢、消瘦,甚至死亡。据统计,四川历年仔猪白痢的发病率均在10%左右。同时,这类细菌对其它家畜家禽,如牛、马、兔、鸭、鹅等,均具有同样的感染力。受这类疾病的影响,整个畜牧业损失巨大。为了防治这类疾病,每年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抗菌药物,如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等喹诺酮药物及其它各种抗生素药物,此类药品在四川市场年需求量超过人民币2亿元。在使用这些药品的过程中,存在两大问题 第一,由于家畜家禽的不规范及长期用药,已使畜禽产生了明显的耐药性,虽然用药量在不断的增加,而疗效却并没有明显的提高甚至不断下降;第二,这类药品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不能严格限制停药期,以及药品的超剂量使用,使药物在动物体内的蓄积量不断增加,导致在动物源性食品中,药物残留严重超标。这不仅使这类食品的出口产生严重影响,给国家在出口创汇方面造成极大的损失;而且,人食用这类食品后,对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其会使人产生耐药性,当需要使用这类药品时,需要超量摄入,过量药物会给人的身体器官带来渐近性和不可复的损害。因此,必须减少,或者避免使用此类药品,从而保证人体的健康。消化系统疾病最为对畜禽危害最大的疾病,大量抗生素的使用不仅加剧致病菌的耐药性,也增加了畜产品药物的残留,最终影响到食用者的健康。因此,无残留,无毒害的中药制剂治疗畜禽消化系统疾病日益受到养殖者的欢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连参止痢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配方合理,原药材来源广泛,所制备的产品主治畜、禽肝胆湿热,心胃火盛,湿热泻痢,久痢,仔猪白痢,黄痢,其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涩肠止泻的功效。临床试验证明,其疗效确切。本发明所选择的生产工艺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廉,易于操作,并最大限度的提取出了原药材的有效成分,生产的产品疗效稳定。同时,本发明所选择的剂型能够适应市场需要和用药习惯,运输、贮藏也较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连参止痢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连400份、苦参90份、白头翁300份、诃子90份、甘草120份。
上述连参止痢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配比分别称取各组分,将黄连粉碎成黄连粉;
(2)取苦参、白头翁、诃子、甘草,加水浸泡0.2-2h,再向其中加入苦参、白头翁、诃子、甘草总质量2-6倍的水煎煮l_2h,滤过,得第一次滤液和第一次滤渣;再向第一次滤渣中加入苦参、白头翁、诃子、甘草总质量2-6倍的水煎煮l_2h,滤过,得第二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渣;再向第二次滤渣中加入苦参、白头翁、诃子、甘草总质量2-6倍的水煎煮l_2h,滤过,得第三次滤液;将第一、第二、第三次滤液合并,浓缩成稠膏;
(3)向稠膏中加入黄连粉和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即得产品。所述步骤(I)中,将黄连粉碎成黄连粉,过100目筛。
所述步骤(2)中,取苦参、白头翁、诃子、甘草,加入苦参、白头翁、诃子、甘草总质量2倍的水浸泡0. 5h,再向其中加入苦参、白头翁、诃子、甘草总质量4倍的水煎煮I. 5h,滤过,得第一次滤液和第一次滤渣;再向第一次滤渣中加入苦参、白头翁、诃子、甘草总质量3倍的水煎煮I. 5h,滤过,得第二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渣;再向第二次滤渣中加入苦参、白头翁、诃子、甘草总质量3倍的水煎煮I. 5h,滤过,得第三次滤液。所述步骤(2)中,将第一、第二、第三次滤液合并,浓缩,在80°C时,相对密度为1.3的稠膏。所述步骤(3)中,向稠膏中加入黄连粉和适量辅料,混勻,制粒,干燥,整粒,即得产品。所述辅料为蔗糖、淀粉、糊精中的一种。所述辅料为淀粉。所述步骤(3)中,干燥温度为60°C。上述连参止痢颗粒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按动物体重计,每Ikg用药I. Og,—日两次。黄连性味苦、寒,具有泻火、燥湿,解毒,杀虫的功能。黄连作用广泛,其中以抗微生物和抗原虫作用最为显著和常用。体外试验证明,黄连对肺炎双球菌、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效,其煎剂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链霉素、氯霉素、土霉素产生耐药性后,所含小檗碱仍有作用。白头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能,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苦参中苦参碱在体内外均有抗菌作用,在体内有抗羔羊痢B型魏氏梭菌及抗羊大肠杆菌作用,体内作用强度与氯霉素相当。1%苦参碱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乙型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诃子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常见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均有活性,包括志贺氏、宋内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及鼠伤寒杆菌等。甘草为缓和诸药寒凉,温热性能的要药。正如《本草正》中载“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毒,刚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另外,甘草还可消除咽喉肿痛,痈疽疮疡。本发明制备的产品为黄色至黄棕色颗粒;味苦。本发明的发明人采用黄连、苦参、白头翁、诃子、甘草五味药材,根据中医药君、臣、佐、使,标本兼治的原则,结合现代医学理论,针对家禽家畜感染由于沙门氏菌所致的泻痢,进行科学配比,从而得到本发明。本发明制备的连参止痢颗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涩肠止泻的功效。主治畜、禽肝胆湿热,心胃火盛,湿热泻痢,久痢,仔猪白痢,黄痢。临床试验证明,能治疗细菌性痢疾,疗效确切。本发明制备的连参止痢颗粒,组方合理,所选择的剂型适应市场需要和用药习惯,运输、贮藏也较方便;同时,原药材来源广泛,所选择的生产工艺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廉,易于操作,并最大限度的提取出了原药材的有效成分;其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多种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 而已。实施例I
分别称取黄连400g、苦参90g、白头翁300g、诃子90g、甘草120g。将黄连粉碎成黄连粉,过100目筛。取其余四种药材,加入四种药材总质量I. 5倍的水浸泡0.3h,再向其中加入四种药材总质量6倍的水煎煮2h,滤过,得第一次滤液和第一次滤渣;再向第一次滤渣中加入四种药材总质量4倍的水煎煮2h,滤过,得第二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渣;再向第二次滤渣 中加入四种药材总质量4倍的水煎煮2h,滤过,得第三次滤液。将第一、第二、第三次滤液合并,浓缩,在80°C时,相对密度为I. 3的稠膏。向稠膏中加入粉碎后的黄连粉和适量淀粉,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制成lOOOg,即得产品。实施例2
分别称取黄连400g、苦参90g、白头翁300g、诃子90g、甘草120g。将黄连粉碎成黄连粉,过100目筛。取其余四种药材,加入四种药材总质量2倍的水浸泡0.5h,再向其中加入四种药材总质量4倍的水煎煮I. 5h,滤过,得第一次滤液和第一次滤渣;再向第一次滤渣中加入四种药材总质量3倍的水煎煮I. 5h,滤过,得第二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渣;再向第二次滤渣中加入四种药材总质量3倍的水煎煮I. 5h,滤过,得第三次滤液。将第一、第二、第三次滤液合并,浓缩,在80°C时,相对密度为I. 3的稠膏。向稠膏中加入粉碎后的黄连粉和适量淀粉,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制成lOOOg,即得产品。实施例3
分别称取黄连400g、苦参90g、白头翁300g、诃子90g、甘草120g。将黄连粉碎成黄连粉,过100目筛。取其余四种药材,加入四种药材总质量2倍的水浸泡2h,再向其中加入四种药材总质量3倍的水煎煮lh,滤过,得第一次滤液和第一次滤渣;再向第一次滤渣中加入四种药材总质量3倍的水煎煮I. 5h,滤过,得第二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渣;再向第二次滤渣中加入四种药材总质量3倍的水煎煮I. 5h,滤过,得第三次滤液。将第一、第二、第三次滤液合并,浓缩,在80°C时,相对密度为I. 3的稠膏。向稠膏中加入粉碎后的黄连粉和适量淀粉,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制成lOOOg,即得产品。
工艺条件优选
a、药材浸泡时间
按配比的比例称取药材,黄连4. 0g、苦参0. 9g、白头翁3. 0g、诃子0. 9g、甘草I. 2g。将药材置于IOOml量筒中,加蒸馏水54ml,密闭,阴凉处放置,定时观察。结果如表I所示
表I药材不同时间吸水情况
权利要求
1.连参止痢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连400份、苦参90份、白头翁300份、诃子90份、甘草1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连参止痢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配比分别称取各组分,将黄连粉碎成黄连粉; (2)取苦参、白头翁、诃子、甘草,加水浸泡0.2-2h,再向其中加入苦参、白头翁、诃子、甘草总质量2-6倍的水煎煮l_2h,滤过,得第一次滤液和第一次滤渣;再向第一次滤渣中加入苦参、白头翁、诃子、甘草总质量2-6倍的水煎煮l_2h,滤过,得第二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渣;再向第二次滤渣中加入苦参、白头翁、诃子、甘草总质量2-6倍的水煎煮l_2h,滤过,得第三次滤液;将第一、第二、第三次滤液合并,浓缩成稠膏; (3)向稠膏中加入黄连粉和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即得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连参止痢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将黄连粉碎成黄连粉,过100目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连参止痢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取苦参、白头翁、诃子、甘草,加入苦参、白头翁、诃子、甘草总质量2倍的水浸泡0. 5h,再向其中加入苦参、白头翁、诃子、甘草总质量4倍的水煎煮I. 5h,滤过,得第一次滤液和第一次滤渣;再向第一次滤渣中加入苦参、白头翁、诃子、甘草总质量3倍的水煎煮I. 5h,滤过,得第二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渣;再向第二次滤渣中加入苦参、白头翁、诃子、甘草总质量3倍的水煎煮I. 5h,滤过,得第三次滤液。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连参止痢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第一、第二、第三次滤液合并,浓缩,在80°C时,相对密度为1.3的稠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连参止痢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向稠膏中加入黄连粉和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即得产品。
7.根据权利要求2-4、6任一所述连参止痢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蔗糖、淀粉、糊精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连参止痢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淀粉。
9.根据权利要求2-4、6、7任一所述连参止痢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干燥温度为60°C。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连参止痢颗粒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按动物体重计,每Ikg用药I. 0g,一日两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参止痢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药物会使畜禽产生耐药性,同时会导致药物残留的问题,该颗粒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连400份、苦参90份、白头翁300份、诃子90份、甘草120份。本发明配方合理,原药材来源广泛,所制备的产品主治畜、禽肝胆湿热,心胃火盛,湿热泻痢,久痢,仔猪白痢,黄痢,其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涩肠止泻的功效。临床试验证明,其疗效确切。本发明所选择的生产工艺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廉,易于操作,并最大限度的提取出了原药材的有效成分,生产的产品疗效稳定。同时,本发明所选择的剂型能够适应市场需要和用药习惯,运输、贮藏也较方便。
文档编号A61P31/04GK102716213SQ201210184368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6日
发明者卢亚艺, 姜南, 姜均 申请人:四川金瑞克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