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男性肥胖型不育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5526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男性肥胖型不育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不孕不育症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男性肥胖型不孕不育症的中药药物。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腾飞,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肥胖人口的比例也大大提高。据一组参考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肥胖人数比例已经占到了 2 8 %左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肥胖男性不育,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肥胖可有不同程度的性功能异常。因脂肪组织具有将雄激素芳香环转变成雌激素原因,故在男性中,重度肥胖病病人,雄激素减少,雌激素增多。雌、雄 激素比例失调,可使肥胖男性表现出性功能低下,以阳痿和性欲减退为常见。二、肥胖者由于体内脂肪大量贮藏,造成阴囊脂肪堆积过多的缘故。在肥胖者的阴囊里,充填着不少脂肪,这会给男性的生殖力带来许多不良影响。但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有效快速的治疗男性因肥胖而引起的不育症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有效且无副作用价格低廉的治疗男性肥胖型不育症的中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男性肥胖型不育症的中药,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组成,韮子10-14份、山萸肉15-20份、木瓜28-32份。所述的一种治疗男性肥胖型不育症的中药,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组成,韮子12份、山萸肉18份、木瓜30份。将上述药材干燥后磨粉,过200目筛,取粉末按传统中药煲煎法进行煲煎30分钟,取汤消毒,密封保存。服用方法是每日一剂,连续服用2-3个月。本发明的药物组分中,韮子性温,味辛、甘,具有补肝肾,暖腰膝,壮阳固精之功效;山萸肉具有补力平和、壮阳而不助火,滋阴而不腻膈,收敛而不留邪等功效,具有增强免疫、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木瓜具有健脾消食之功效。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价格低廉的药物实现对男性肥胖型不育症快速、有效且无副作用的治疗,经临床验证此药物对对男性肥胖型不育症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80%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种治疗男性肥胖型不育症的中药,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组成,韮子10-14份、山萸肉15-20份、木瓜28-32份。所述的一种治疗男性肥胖型不育症的中药,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组成,韮子12份、山萸肉18份、木瓜30份。将上述药材干燥后磨粉,过200目筛,取粉末按传统中药煲煎法进行煲煎30分钟,取汤消毒,密封保存。服用方法是每日一剂,连续服用2-3个月。实施例I
一种治疗男性肥胖型不育症的中药,它是由下述重量克数的中药原料组成,韮子log、山萸肉15g、木瓜28g。将上述药材干燥后磨粉,过200目筛,取粉末按传统中药煲煎法进行煲煎30分钟,取汤消毒,密封保存。服用方法是每日一剂,连续服用2-3个月。实施例2
一种治疗男性肥胖型不育症的中药,它是由下述重量克数的中药原料组成,韮子12g、山萸肉18g、木瓜30g。将上述药材干燥后磨粉,过200目筛,取粉末按传统中药煲煎法进行煲煎30分钟,取汤消毒,密封保存。服用方法是每日一剂,连续服用2-3个月。实施例3 一种治疗男性肥胖型不育症的中药,它是由下述重量克数的中药原料组成,韮子Hg、山萸肉20g、木瓜32g。将上述药材干燥后磨粉,过200目筛,取粉末按传统中药煲煎法进行煲煎30分钟,取汤消毒,密封保存。服用方法是每日一剂,连续服用2-3个月。病例I:李某某男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人,体型肥胖,婚后两年不育,2008年取本药连续服用70天而愈,于2009年喜得一子。病例2:刘某某男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西邵乡,体型肥胖,婚后四年无子,四处寻医,无效,于2005年取本药连续服用80天左右,于2006年喜得一女。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男性肥胖型不育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组成,韮子10-14份、山萸肉15-20份、木瓜28-32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男性肥胖型不孕不育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组成,韮子12份、山萸肉18份、木瓜3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不孕不育症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男性肥胖型不孕不育症的中药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组成,韮子10-14份、山萸肉15-20份、木瓜28-32份;所述的一种治疗男性肥胖型不育症的中药,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组成,韮子12份、山萸肉18份、木瓜30份;将上述药材干燥后磨粉,过200目筛,取粉末按传统中药煲煎法进行煲煎30分钟,取汤消毒,密封保存;服用方法是每日一剂,连续服用2-3个月,本药物药效快速、高效效且无副作用价格低廉,经临床验证此药物对对男性肥胖型不育症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80%以上。
文档编号A61P15/08GK102836319SQ20121032102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3日
发明者潘万领, 潘磊鑫, 潘磊宁 申请人:潘万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