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793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来自工作、学习、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患有神经衰弱和失眠症的人越来越多。神经衰弱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现代临床上治疗该类疾病,多应用西药镇静剂,如苯巴比妥类药物,常用的品种有安定、舒乐安定、佳静安定、氯硝基安定、氟安定等,这些药副作用大,大多有成瘾性,且不能根治。在中药方面虽然也有一些中药制剂,有些需要长时间服用,但停药后,复发率较高,也没能从根本上摆脱对药物的依赖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治疗神经衰弱存在的技术难题,对祖传方进行改良,提供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配方,该药无任何毒副作用,无药物依赖性,配方简单,服用方便,成本低,疗效好,治愈率高。对于一般神经衰弱患者一个疗程(15天)症状明显改善,通常2-3个疗程即可治愈,对于重症患者通常2个疗程症状明显改善,且复发几率极低。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配方,包括I、组成成分为黄芪、茯苓、人参叶、五味子、石菖蒲、酸枣仁、煅牡蛎;2、组成重量百分比例为黄芪14-18%、茯苓22-26%、人参叶9_11%、五味子
9-11 %、石菖蒲14-18%、酸枣仁14-18、煅牡蛎14-18% 03、制作方法为(I)、将上述7味中药按重量称取,文火水煎,口服;(2)将上述7味中药常规方法粉碎,200目过筛,分装于I号胶囊,每粒约O. 5克。上述组分中,黄苗,味甘性微温,功用甚多,有养血,补中益气,固表敛汗之功效。获苓,味淡性平,益气养血,宁心安神。人参叶大补元气、安心神,有调节神经功能之效。五味子敛心神,健脑益智,有生津敛汗之功。石菖蒲宁心神,可治眠差、心悸、健忘。酸枣仁,养心安神、敛汗、善治心烦不寐,有镇静催眠之功效。煅牡蛎以补气固表敛汗。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分中诸药配伍,能调节机体阴阳平衡,产生很好的镇静定志,宁心安神,益气养血,调养心神之功效。经多年的临床应用,有效率100%,治愈率95%以上,对于一般神经衰弱及失眠患者一个疗程(15天)症状明显改善,通常2-3个疗程即可治愈,对于重症患者通常2个疗程症状明显改善,且复发几率极低。该药无任何毒副作用,无药物依赖性,配方简单,服用方便,成本低,疗效好,治愈率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称取黄芪20克、茯苓30 克、人参叶12克、五味子12克、石菖蒲20克、酸枣仁20克、煅牡蛎20克。共粉碎,200目过筛,分装于I号胶囊,每粒约O. 5克。每晚睡前2-4粒,口服。实施例2称取黄芪22克、茯苓28克、人参叶15克、五味子15克、石菖蒲15克、酸枣仁20克、煅牡蛎20克。共粉碎,200目过筛,分装于I号胶囊,每粒约O. 5克。每晚睡前2-4粒,口服。实施例3称取黄芪20克、茯苓28克、人参叶15克、五味子15克、石菖蒲18克、酸枣仁18克、煅牡蛎20克。文火,水煎,口服。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配方,其特征是 组成成分为黄芪、茯苓、人参叶、五味子、石菖蒲、酸枣仁、煅牡蛎。
2.根据求利要求I所述,一种治疗神经衰弱中药配方组成成分重量百分比例为 黄芪14-18%、茯苓22-26%、人参叶9-11%、五味子9-11%、石菖蒲14_18%、酸枣仁14-18、煅牡蛎 14-18%。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一种治疗神经衰弱中药制作方法为 (1)、将上述7味中药按重量称取,文火水煎,口服; (2)、将上述7种中药常规方法粉碎,200目过筛,分装于I号胶囊,每粒约O.5克。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配方,其特征是组成成分为黄芪、茯苓、人参叶、五味子、石菖蒲、酸枣仁、煅牡蛎;组分中诸药配伍,能调节机体阴阳平衡,产生很好的镇静定志,宁心安神,益气养血,调养心神之功效。经多年的临床应用,有效率100%,治愈率95%以上,对于一般神经衰弱及失眠患者一个疗程(15天)症状明显改善,对于重症患者通常2个疗程症状明显改善,通常2-3个疗程即可治愈,且复发几率极低。该药无任何毒副作用,无药物依赖性,配方简单,服用方便,成本低,疗效好,治愈率高。
文档编号A61K36/888GK102949551SQ20121046823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5日
发明者刘思波, 仇美秋, 刘丽倩 申请人:仇美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