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环切吻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043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环切吻和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环切吻和器。
背景技术
医用吻合器是对消化道生理组织施行外科手术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医疗器械,现在常用的吻合器在对生理组织实施“闭合、吻合、切割”的操作过程全为手动操作,通常手动操作步骤繁琐,容易发生误操作,或者造成手术失败。另外由于个体差异,手动闭合操作时对组织实施的闭合程度、闭合时间容易产生不一致,击发操作时击发力会相差很大,从而降低了手术质量。为克服手动的不足,中国专利201110109722. 7公开了一种吻和器,包括具有抵钉座、钉仓和执行机构的吻切部以及驱动执行机构的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为电驱动装置,且该电驱动装置由电源、控制板以及闭合驱动单元、击发驱动单元共同组成,闭合驱动单元由闭合电机和闭合传动机构组成,闭合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闭合电机连接,闭合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吻切部的执行机构连接,击发驱动单兀由击发电机和击发传动机构组成,击发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击发电机连接,击发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吻切部的执行机构连接,闭合电机和击发电机均通过导线与控制板连接,控制板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但是上述采用两个驱动电机,两个传动机构,形式复杂不易操做,在需要击发吻切时,需要同时按下两个按钮,容易产生联动或者干扰,并且安全控制装置采用手动,同时两套驱动电机会造成体积、成本的增大,不利于市场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电动环切吻和器。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环切吻和器,包括吻切机构和驱动执行机构,所述的驱动执行机构包括管体、固定设置在管体内部后端且内外壁面分别形成有螺纹的传动螺管、设置在管体内部且前端与吻切机构的推钉组件传动连接后端与传动螺管外螺纹啮合连接的推管,设置在所述的推管内部且前端与抵钉座传动连接后端与传动螺管内螺纹啮合连接的中心杆,固定设置在与管体尾部固定连接的动力腔内部的电机,还包括可择一地将所述的电机的输出传递至中心杆或者推管的离合器。所述的中心杆后端形成有腔体结构并在该腔体结构内壁上形成有齿纹;所述的推管后端内壁面上形成有齿纹;所述的离合器包括与电机输出轴通过导向键连接的传动轴和与所述的传动轴固定连接的可带动传动轴前后移动的拨动环,所述的传动轴前端侧壁面形成有齿纹而后端为光轴,其中传动轴前端的齿纹与中心杆和推管的齿纹相匹配且可分别与其啮合连接以传递转动。在所述动力腔壳体设置有拨动机构,所述的拨动机构包括对称地形成在动力腔壳体上的至少两个滑动槽以及可匹配地嵌设在滑动槽内并可前后轴线移动的滑动块,所述的滑动块内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的拨动环匹配的卡口,所述的卡口将拨动环嵌入其中并可允许其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的动力腔壳体上设置有环凹槽,对应设置的环形调节环将所述的滑动块连接
在一起。在所述的中心杆上还固定设置有反馈指示杆,相应地在推管上形成有可允许所述的反馈指示杆前后移动的开口,同时在管体上设置有透明材料制成的反馈面板。在所述的管体内壁上向内突出地形成有多组支撑台,所述的支撑台贯穿推管的通孔并与中心杆接触以对其支撑定位。所述的管体由两个截面呈半圆形的管体扣合连接而成。所述的传动螺管的由多个外端与管体固定连接内端与传动螺管管体嵌合连接的定位柱支撑定位在管体中部,在所述的推管与定位柱相对应部分设置有开槽以避免对其转动构成影响。所述的中心杆和推管前端与其对应部件的可传动连接为环槽和环棱配合或者环槽与销钉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电动环切吻和器,结构简单实用性高,利用一个电机可实现调节和击发,降低加工成本,同时便于控制,提高使用效果,利用电机击发,避免了手动击发所产生的差异性,增加反馈窗口,提供视觉反馈,提高成功几率,提高手术效果。作为优选方案,利用离合器的前后移动实现对中心杆和推管的传动,且利用齿纹啮合传动,齿纹传动效果好,传递精细可控,更是提高产品的精细度。


图I所示为本发明的电动环切吻和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离合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如图I所示,本发明的电动环切吻和器包括吻切机构4和驱动执行机构,所述的驱动执行机构包括圆筒形管体20、固定设置在管体内部后端且内外壁面分别形成有螺纹的传动螺管9、设置在管体内部且前端与抵钉座传动连接后端与传动螺管内螺纹啮合连接的中心杆5,设置在管体内部且前段与环形刀及钉仓传动连接后端与传动螺管外螺纹啮合连接的推管6,固定设置在管体尾部的电机和电池以及电机控制系统,还包括可择一地将所述的电机的输出传递至中心杆或者推管的离合器。其中,具体地说,所述的管体由两个截面呈半圆形的管体扣合连接而成,将管体采用分体式结构,便于内部器件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前部、前端均是至靠近吻切机构端,后部、后端、尾部均是至远离吻切机构靠近电机端。所述的传动螺管相对于管体固定地设置在管体中心处,具体地说,所述的传动螺管9的由多个外端与管体固定连接内端与传动螺管管体嵌合连接的定位柱支撑定位在管体中部,在所述的推管与定位柱相对应部分设置有开槽以避免对其转动构成影响;优选地,所述的传动螺管前端由与管体内壁固定连接且贯穿推管的限位凸起定位,将传动螺管轴向限位并限制其转动,可以有效保证中心杆和推管的传动。·
所述的中心杆前端与抵钉座可传动连接,后端与传动螺管螺接并穿过传动螺管以接近离合器,同时为便于与离合器传动,所述的中心杆后端形成有腔体结构并在该腔体结构内壁上形成有齿纹14。为便于监控中心杆受控前移的位置,在所述的中心杆上还固定设置有反馈指示杆8,相应地在推管上形成有可允许所述的反馈指示杆前后移动的开口,并在管体上设置有透明材料制成的反馈面板18,在所述的反馈面板上设置有合格指示标志,在进行显示反馈指示杆位置的同时,可同时指示是否到达合适位置。在进行腔镜吻合手术时能确定是否完全激发,因此会降低危险性。所述的推管前端与推盯组件可传动连接,后端与传动螺管螺接并穿过传动螺管以接近离合器,同时为便于传动,在所述的推管后端内壁面上形成有阶梯台,并在阶梯台的内壁面上形成有齿纹15,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的阶梯台和中心杆尾部的齿纹相同且对应的内径相同。所述的电机10及电池11和控制系统12固定设置在与管体尾部固定连接的动力腔17内,电机为微型步进电机或者带有减速器的微型步进电机,当然也可直接采用外接电源供能。利用电池供能借助控制系统实现电机的步进输出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展开描述。同时在动力腔的壳体上设置有两个控制按钮以分别控制电机的正反转,通过离合器的机械调节实现传动切换而不同的控制按钮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简单且不会出现联动现象,更易操做。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离合器13包括传动轴131和与所述的传动轴131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的拨动环132,所述的传动轴与电机输出轴通过导向键连接,其允许传动轴相对电机输出轴发生预定的轴向移动而不间断对传动轴的传动输出。其中所述的传动轴前端侧壁面形成有齿纹而后端为光轴,其中传动轴前端的齿纹与中心杆和推管的齿纹相匹配,可分别与其啮合连接以传递转动。为拨动所述的拨动环前后轴向移动继而实现传动轴与中心杆或者推管的传动切换,在所述动力腔壳体设置有拨动机构,所述的拨动机构包括对称地形成在动力腔壳体上的两个滑动槽以及可匹配地嵌设在滑动槽内并可前后轴线移动的滑动块16,所述的滑动块内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的拨动环匹配的卡口,所述的卡口将拨动环嵌入其中并可允许其发生相对转动,因为拨动环、中心杆和推管设置在同一轴线之上,即通过前后拨动滑动块即可实现传动轴前端的齿纹与中心杆的齿纹啮合传动或者与推管的齿纹啮合传动,实现传动切换以实现一个电机调节、击发两种使用输出条件。进一步地,同时为提高其可操作性,所述的动力腔壳体上设置有环凹槽,对应设置的环形调节环将所述的滑动块连接在一起,推拉调节环即可带动离合器前后移动,进一步提闻使用感受。进一步地,为提高中心杆传动的稳定性,防止其因长度过长导致传动性能不佳,在所述的管体内壁上向内突出地形成有多组支撑台,所述的支撑台贯穿推管的通孔并与中心杆接触,对其支撑定位以提高其稳定性。所述的吻切机构包括抵钉座I以及可推动钉仓2和环形刀3向前移动的推钉组件,其中,所述的抵钉座I包括半球形座体和与所述的座体一体形成的连接杆,在所述的中心杆前端形成有可允许所述的连接杆端部插入的凹腔,同时在所述的连接杆端部形成有环凹槽,利用贯穿中心杆的销钉即可实现中心杆与抵钉座的传动。为防止抵钉座旋转,在抵钉座的连接杆与筒体或者推管间设置有导向棱或导向柱和导向槽结构,即环凹槽与销钉的配合加上导向机构即可实现中心杆带动抵钉座的前后移动。所述的推钉组件包括可推动环形刀和钉仓运动的推钉板和与所述的推钉板一体形成的连接筒,所述的连接筒后端可匹配地插入推管中,同时在所述的连接筒端部形成有环凹槽,利用贯穿推管的销钉即可实现推管与推钉组件的传动。为防止推钉组件旋转,在推钉组件的连接筒与筒体间设置有导向棱或导向柱和导向槽结构,即环凹槽与销钉的配合加上导向机构即可实现推管带动推钉组件的前后移动。在使用中,先由固定在动力腔17之中的电机10调节至钛钉高度,调节时把滑动块16滑动至滑动槽前端,使与电机10相连的离合器13的齿纹与中心杆的齿纹14啮合从而带动中心杆5转动,中心杆5与传动螺杆9内螺纹啮合,把电机10的转动转化为中心杆的向前旋进运动继而带动抵钉座向前移动。设置在中心杆上的反馈指示杆8反馈给设置在管体上的反馈面板18,所述的反馈面板即提供距离反馈又提供合适与否反馈,具体地说,在反馈面板上设有刻度和红色区域与绿色区域,当指针指向红色区域时钛钉不能完全激发,绿色区域可以完全激发,借助反馈面板可使得高度调节更为直观、准确。需要击发时,把滑动块16滑动至滑动槽后端,此时与电机10相连的离合器13与设置在推管6末端的齿纹15啮合,从而带动推管6转动,推管6与传动螺杆9外螺纹啮合,把推管的转动转化为向前旋进继而带动推钉组件向前移动。推钉组件向前运动先推动环形刀3向前运动实现组织切割,而后再推动钉仓2向前运动,进而实现击发缝合。退出过程与上述步骤相反,具体不再描述。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环切吻和器,包括吻切机构和驱动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执行机构包括管体、固定设置在管体内部后端且内外壁面分别形成有螺纹的传动螺管、设置在管体内部且前端与吻切机构的推钉组件传动连接后端与传动螺管外螺纹啮合连接的推管,设置在所述的推管内部且前端与抵钉座传动连接后端与传动螺管内螺纹啮合连接的中心杆,固定设置在与管体尾部固定连接的动力腔内部的电机,还包括可择一地将所述的电机的输出传递至中心杆或者推管的离合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环切吻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杆后端形成有腔体结构并在该腔体结构内壁上形成有齿纹;所述的推管后端内壁面上形成有齿纹;所述的离合器包括与电机输出轴通过导向键连接的传动轴和与所述的传动轴固定连接的可带动传动轴前后移动的拨动环,所述的传动轴前端侧壁面形成有齿纹而后端为光轴,其中传动轴前端的齿纹与中心杆和推管的齿纹相匹配且可分别与其啮合连接以传递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环切吻和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力腔壳体设置有拨动机构,所述的拨动机构包括对称地形成在动力腔壳体上的至少两个滑动槽以及可匹配地嵌设在滑动槽内并可前后轴线移动的滑动块,所述的滑动块内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的拨动环匹配的卡口,所述的卡口将拨动环嵌入其中并可允许其发生相对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环切吻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腔壳体上设置有环凹槽,对应设置的环形调节环将所述的滑动块连接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动环切吻和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中心杆上还固定设置有反馈指示杆,相应地在推管上形成有可允许所述的反馈指示杆前后移动的开口,同时在管体上设置有透明材料制成的反馈面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环切吻和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管体内壁上向内突出地形成有多组支撑台,所述的支撑台贯穿推管的通孔并与中心杆接触以对其支撑定位。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环切吻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由两个截面呈半圆形的管体扣合连接而成。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动环切吻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螺管的由多个外端与管体固定连接内端与传动螺管管体嵌合连接的定位柱支撑定位在管体中部,在所述的推管与定位柱相对应部分设置有开槽以避免对其转动构成影响。
9.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动环切吻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杆和推管前端与其对应部件的可传动连接为环槽和环棱配合或者环槽与销钉配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环切吻和器,包括吻切机构和驱动执行机构,所述的驱动执行机构包括管体、固定设置在管体内部后端且内外壁面分别形成有螺纹的传动螺管、设置在管体内部且前端与吻切机构的推钉组件传动连接后端与传动螺管外螺纹啮合连接的推管,设置在所述的推管内部且前端与抵钉座传动连接后端与传动螺管内螺纹啮合连接的中心杆,固定设置在与管体尾部固定连接的动力腔内部的电机,还包括可择一地将所述的电机的输出传递至中心杆或者推管的离合器。本发明的电动环切吻和器,结构简单实用性高,利用一个电机可实现调节和击发,降低加工成本,同时便于控制,提高使用效果,利用电机击发,避免了手动击发所产生的差异性。
文档编号A61B17/115GK102940513SQ201210489398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6日
发明者马立军, 郭庆鹏 申请人:天津瑞贝精密机械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