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疗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390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射疗法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的涉及电动捶打按摩理疗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射疗法机。
背景技术
按摩保健,特别是足疗或手疗保健和反射疗法的机理和效果早就被人们认可和应用。在国家卫生部认可推广的“反射疗法”中,涵盖了足疗、手疗、甚至背部、臀部等身体各部位的按摩保健。用于自助地进行反射疗法的装置被称之为“反射疗法机”。为方便起见,下文中将以足疗机为例来加以表述,但应该理解,文中所称的“足疗机”也可用于上述的身体其它部位的反射治疗。在当前市场上现有的各种电动足疗机和与足部相关的各种理疗器,但很少采用高频率捶打来刺激足部反射区。若采用高频捶打功能会显著提高对相关动力配件的要求,从 而大大提高成本。另外,高频捶打而引起的高噪音会对用户造成很大的困扰,从而大大影响产品销售。所以,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足部电动按摩捶打的机器多以较低频率生产。此类以捶打或震动按摩为主的机器只能取得保健舒适的作用,无法以强刺激的对症取穴功能取得自我诊疗的效果。虽然本申请的发明人曾发明了一种对症取穴自疗机(CN200520038815. 5)并已投入市场,但由于其中采用高频捶打的结构和部件易产生较高噪音,并且使用寿命短还容易引起故障。因此,虽然这种对症取穴自疗机具有很好的诊疗效果,但仍因噪音和质量问题无法全面推广。
发明内容针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的、低噪音的反射疗法机。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射疗法机,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至少一组动力机构;以及用于安装动力机构的基板,基板和安装于其上的动力机构一起内置于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所限定的空间内,动力机构包括电动机;支架,支架用于安装电动机;偏心轮,偏心轮连接至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杆,连杆的下部通过轴承组件连接至偏心轮;伸缩圈,伸缩圈通过伸缩圈固定件分别连接至支架和连杆的上部;按摩头,按摩头也连接至连杆的上部,随拉杆和伸缩圈一起上下运动。较佳的是,电动机具有第一安装凸缘,支架具有相互垂直的顶壁和侧壁以及底面,在顶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连杆穿过第一通孔,在侧壁上还设置有电动机安装凹槽,其形状与电动机的第一安装凸缘相配,在电动机安装凹槽中设置有第二通孔,电动机的转轴穿过第二通孔。较佳的是,电动机具有第二安装凸缘,第二安装凸缘的形状与第二通孔相配。较佳的是,支架的底面相对于水平面是一个斜面。较佳的是,连杆具有左右对称的双侧结构,能容纳两个轴承组件而形成一个双轴承连杆。较佳的是,轴承组件包括轴承、轴承座和轴承盖,轴承座接纳轴承,并且轴承座嵌设在拉杆的安装孔内。较佳的是,伸缩圈固定件包括上固定圈和下固定圈,伸缩圈、拉杆和上固定圈具有相互配合的多角形装配结构。较佳的是,在基板的中部设置有散热孔。较佳的是,还包括设置在下机壳底部的橡胶支脚,橡胶支脚具有外圈和内支承部,螺钉穿过内支承部紧固于基板,外圈比内支承部更低,外圈的厚度自上而下地减小。较佳的是,包括两组动力机构,这两组动力机构通过电动机的双头转轴同时驱动。本实用新型的反射疗法机(足疗机)在结构上做了多处改进,尤其是对电动机两端的支架、连杆、伸缩圈、伸缩圈固定件以及外壳等进行了重新设计。本实用新型的反射疗法机在电动机转速高于4000转/分钟的情况下,仍能使机器可靠地运行,并且显著降低了机器噪音。由于解决了噪音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高频反射疗法机克服了以往困扰已久的问题,使用户的接受程度大为提高。

图I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反射疗法机(足疗机)的立体图;图2是所述足疗机的剖视图,示出了其内部结构;图3是设置在上壳体(或称机盖)上的脚板的俯视立体图;图4是所述脚板的仰视立体图;图5示出了可附着于脚板的两片足穴图谱薄膜;图6是上壳体的俯视立体图;图7是上壳体的仰视立体图;图8是下壳体的俯视立体图;图9A是构成动力机构的一部分的各零件的装配图;图9B是图9A中的那部分动力机构的分解视图;图IOA是一组动力机构的总装剖视图;图IOB是构成动力机构的另一部分的各零件的分解视图;图IlA是电动机前视图;图IlB是电动机的端视图;图12A 图12C分别是支架的侧视图、俯视图和前视图;图13A和图13B分别是伸缩圈的前视图和俯视图;图14和图15分别示出了伸缩圈的上、下固定圈;图16是按摩头的前视图;图17A和图17B分别是连杆的侧视图和俯视图;图18A和图18B分别是偏心轮的侧视图和前视图;图19是轴承盖的前视图;图20A和图20B分别是轴承座的前视图和侧视图;图21是基板的俯视图;以及[0040]图22A和图22B分别是橡胶支脚的俯视立体图和仰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的描述。图I总的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反射疗法机(足疗机)100外部结构,为清楚起见,未显示脚板上的足穴图谱。从图I中清楚可见,该足疗机100的面板(上壳体的上表面)由使用者的远端向近端略微倾斜,从而更加符合人体工学,更便于使用者“踩机”。图2详细示出了足疗机的内部结构。申请人将在稍后结合各个零件的视图作详细的描述。先如图3-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足穴图谱机盖主要包括左右两块 脚板I、左右两块足穴图谱薄膜2、以及上壳体3。如图I所示,左、右脚板I用透明的材料制成,并具有足形形状。术语“足形形状”意味着大致类似于足底的形状。在脚板I的大致中部设置有通孔la。这里的术语“大致中部”意味着靠近脚板的中部,例如在位于左肾和右肾反射区的位置。所述通孔Ia可让足疗机的电动按摩头从中伸出。如图4和5所示,在脚板I的背面围绕所述通孔Ia设置有环形凸缘lb。在环形凸缘Ib和通孔Ia之间形成插槽。可将定位圈(图中未示)插入该插槽,这样就可以将防尘布(图中未示)夹设在定位圈和环形凸缘Ib之间,从而防止灰尘进入机内。另外,在脚板I背面的周缘位置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图中示出了 7个)定位销钉lc,这些定位销钉Ic可插入如下所述的上壳体3的安装孔进行安装定位。定位销钉Ic带有轴向的螺钉装配孔。如图6所示,带有反反射区足穴图谱的左、右两个薄膜2的形状大致对应于脚板1,也具有“足形形状”。该足穴图谱薄膜2例如为粘性的薄膜,以附着于透明的脚板I。在足穴图谱薄膜2的周缘上也设置有定位孔2a,以便于让定位销钉Ic穿过。如图所示,足穴图谱薄膜2显示了各反射区的位置,并以箭头标示按摩的取向。如图7所示,上壳体3具有设置在其外侧(正面)的左右两个凹槽3a,这两个凹槽的形状也对应于脚板1,同样具有“足形形状”。在凹槽3a底部的大致中部设置有按摩头输出孔3c。该按摩头输出孔3c的位置大致对应于脚板通孔la,这两个孔的作用都是让按摩头(图中未示)从中伸出。另外,较理想的是在凹槽3a的内壁上设置台阶3b,在该台阶3b上设置安装孔3d,该安装孔可一直延伸到上壳体的背面(参见图8)。另外,较佳的是,可在凹槽3a的底部布置灯光组件(图中未示),在足疗机运行时,所述灯光组件可照亮脚板I和足穴图谱薄膜2,从而使如图4所示的足穴图谱更加鲜明地显示出来,更便于人们自助足疗。如图8所示,较佳的是,在上壳体3内侧(背面)的与两个足形凹槽对应的部位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一重块33 (例如铁块),该重块可以减小振动从而显著减小机器噪声。也可以设想将该重块安置到上壳体3内侧的其它位置上,如与足形凹槽对应的位置上,但最好是将其设置在靠近上壳体中部的位置。装配时,先将足穴图谱薄膜2附着于脚板1,这可以例如借助粘结剂或静电作用来实现。接着将附着有足穴图谱薄膜2的脚板I放入盖板本体3的足形凹槽3a,使定位销钉Ic插入台阶3b上的安装孔3d,实现初步定位。最后,用螺钉从上壳体3的背面插入安装孔3d,并用力将螺钉拧入定位销钉Ic中的螺钉装配孔,从而将带有足穴图谱薄膜2的脚板I固定连接至上壳体3。在所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脚板I、薄膜2和凹槽3a的数量都是两个,但考虑成本或实际需求,也可以只设置一个或者可以设置两个以上。另外,在所述实施例中是将足穴图谱印制在薄膜2上而后再附着于脚板1,但也可以考虑直接制作一个带有足穴图谱的脚板I。脚板I通过定位销钉lc、台阶3b、安装孔3d和螺钉等结构固定在上壳体3的凹槽3a中。然而,脚板I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固定连接至上壳体3,例如,可以用螺栓/螺母、卡配结构、热熔粘合等。上述足穴图谱机盖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特点。尤其是,它巧妙地将教具和用具融为一体,可以帮助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无需记忆足部反射区就能很便捷地进行“对症取穴”。图2示出了足疗机100的内部整体结构,其包括两组相同的动力机构。但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设置两组以上的动力机构,也可以只设置一组动力机构,这完全取决于实际需求,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足疗机100主要包括上壳体3、下壳体4(如图8)和至少一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主要包括电动机5、支架6、伸缩圈7、伸缩圈固定件(例如包括上固定圈9和下固定圈8)、按摩头10、连杆11、轴承组件(例如包括轴承座12、轴承13和轴承盖14)、以及偏心轮15。请参见图2,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足疗机100包括两组动力机构,这两组动力机构通过电动机5(如图11A)的双头转轴同时驱动。再结合图9A和9B所示,偏心轮15(图18AU8B)安装于电动机5的双头转轴11,再通过两个轴承组件安装于连杆11。如图94、98、17八和178所示,连杆11顶部有一个六角形的定位凸台11a,在该定位凸台内设置有螺纹孔lib。另外,在连杆的侧面设置有六角形的凹槽IlC以及轴承安装孔lid。连杆11具有左右对称的双侧结构(即,具有两个凹槽IlC和两个安装孔lld,其中两个安装孔Ild是相通的),因此一个连杆11能容纳两个轴承组件,形成一个“双轴承连杆”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除了轴承12和轴承盖14 (图19)以外,本实用新型的轴承组件还包括一个轴承座13,该轴承座呈现“碗形”以接纳轴承12。如图20A所示,轴承座13具有六角形凸缘12a,当把轴承座13嵌入轴承安装孔Ild时,该六角形凸缘12a与连杆11的六角形凹槽Ilc相配合,从而便于定位。在现有技术中,直接将轴承12安装到连杆11的轴承安装孔内,运行时间一长,在金属制的轴承和塑料制的连杆之间就会产生间隙,从而造成轴承和连杆之间的相对转动,这样必然会降低电动机5的驱动效率。而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个金属制的碗形轴承座13,将该轴承座嵌设到连杆11中,再将轴承12设置到该轴承座13中,因此克服了上述缺陷。另一方面,如图9A和9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杆11具有左右对称的双侧结构,可以接纳两组轴承组件,因此大大加强了刚度,能对抗通过按摩头10传递来的“踩机”作用力。另外,轴承盖14通过螺钉固定于连杆12。还是请参见图2并结合图IOA和IOB所示,电动机5和橡胶制的伸缩圈7都安装于支架6。[0061]如图IlA和IlB所不,电动机5的两端具有例如方形的第一安装凸缘5a。较佳的是,靠近电动机两端的转轴还设置有两个例如圆形的第二安装凸缘5b。如图12A 12C所不,支架6具有相互垂直的顶壁6a和侧壁6b,顶壁6a和侧壁6b之间连接有两个斜壁6g以加强整体的刚度。在顶壁6a上设置有第一通孔6c,连杆11穿过该第一通孔6c。在支架6的侧壁6b上还设置有电动机安装凹槽6e,其形状(例如方形)与电动机5的第一安装凸缘5a (图11B)相配,这样就可以将电动机5的安装凸缘5a嵌合到支架6的安装凹槽6e中。将电动机5嵌合地安装到支架6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这种嵌合安装,非常便于定位,而且可以显著减少振动,进而降低噪音。在安装凹槽6e中设置有第二通孔6d,电动机5的转轴穿过该第二通孔6d。较佳的是,电动机的第二安装凸缘5b的形状(例如圆形)与第二通孔6d相配。在设置两组动力机构的情况下,电动机5的两端有一定的同轴度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机的第一安装凸缘5a与支架6的安装凹槽6e的相互配合可以进一步地确保所述的同轴度的要求。如图12A和12B所示,支架6的底面6f相对于水平面而言是一个斜面(朝向使用者的一侧比较低),这样就使整个动力结构也相应地略微倾斜,从而使按摩头10也略微倾斜, 使其相对于足疗机100的略微倾斜的面板垂直地伸出。因此,在足疗机运行时,按摩头10在垂直于足疗机面板的方向上高频振动,更符合人体工学,按摩的效果更佳。支架6的底面6f的这种斜面配置也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特征。如图13A和13B所示,橡胶制的伸缩圈7的顶面具有六角形凹槽7a,其与连杆11顶端的六角形凸台Ila的形状相配。如图14所示,伸缩圈的上固定件9也具有六角形的中心孔,与连杆11顶端的六角形凸台Ila的形状相配。这种六角形的装配结构非常有利于装配时的定位,尤其是便于各零件的螺钉装配孔相互对准。应该理解的是,所述“六角形”也可以用其它合适的多角形代替,例如四角形、三角形等。所述非圆形的多角形装配结构也是本实用新型区别于以往的特征。再回到图IOA和IOB并结合图9A和9B,电动机5通过紧固件安装于支架6的侧壁上的安装凹槽6e。连杆11的上端穿过伸缩圈7,伸缩圈7的下部用螺钉穿过下固定圈8(图15)固定于支架6的顶面6a,伸缩圈7的上部用螺钉穿过上固定圈9 (图14)固定于连杆上部(图17B)。按摩头10通过其螺杆IOa连接至连杆11上端的螺纹孔lib。也就是说,连杆11的下部通过轴承组件连接至偏心轮15,而连杆的上部则连接至伸缩圈7和按摩头10。当足疗机100运行时,电动机5带动偏心轮15转动,进而带动连杆11和伸缩圈7实现按摩头10的垂向捶打运动。图21示出了用于安装上述动力机构的铁制基板16。该基板16和安装于其上的动力机构一起内置于由上壳体3和下壳体4所限定的空间内。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基板16的大致中部设置有一个散热孔16a,以更好地散发热量。另外,在基板16的前端设置有一个缺口 16b,其目的是露出安装在壳体上的电路板,便于散热。在现有技术中,电路板安装在基板上,容易受:热损坏。图22k和22B示出了设置在下机壳底部的橡胶支脚17,这种支脚的结构也是本实用新型区别于以往的一个特征。具体地说,结合图I所示,橡胶支脚17具有外圈17a和内支承部17b。螺钉穿过内支承部17b紧固于基板16。外圈17a比内支承部更低一些,以与地面接触。另外,外圈17a的厚度最好是自上而下地减小。由于外圈17a比内支承部更低一些,因此容易与地面形成“吸碗式”的吸附,从而能有效地避免足疗机100由于振动而移位。虽然以上结合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反射疗法机(足疗机)进行了描述,但应该理解,熟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在上述描述的基础上作出各种等同的变型和改动。尤其是,上述的各项区别于以往的特征都可以单独地运用,比如脚板2和相关的特征(已另行提出申请)也可以应用于市售的其它足疗机。再例如,各构件之间的固定连接除了可以用螺钉实现之外,还可以用螺栓之类的其它紧固件,设置可能用焊接、铆接等方式来实现;各种相互配合的形状,除了以上描述的之外,还可以采用其它多种合适的形状。因此,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而是应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反射疗法机,包括 上壳体(3); 下壳体(4); 至少一组动力机构;以及 用于安装所述动力机构的基板(21),所述基板和安装于其上的动力机构一起内置于由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所限定的空间内, 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动机(5);支架(6),所述支架用于安装所述电动机;偏心轮(15),所述偏心轮连接至所述电动机(5)的输出轴;连杆(11),所述连杆的下部通过轴承组件连接至所述偏心轮;伸缩圈(7),所述伸缩圈通过伸缩圈固定件(8、9)分别连接至所述支架和所述连杆的上部;按摩头(10),所述按摩头也连接至所述连杆的上部,随所述拉杆和所述伸缩圈一起上下运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射疗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5)具有第一安装凸缘(5a),所述支架(6)具有相互垂直的顶壁(6a)和侧壁(6b)以及底面(6f),在所述顶壁(6a)上设置有第一通孔(6c),所述连杆(1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侧壁上还设置有电动机安装凹槽(6e),其形状与所述电动机的所述第一安装凸缘(5a)相配,在所述电动机安装凹槽(6e)中设置有第二通孔(6d),所述电动机的转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疗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5)具有第二安装凸缘(5b),所述第二安装凸缘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疗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底面(6f)相对于水平面是一个斜面。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射疗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1)具有左右对称的双侧结构,能容纳两个轴承组件而形成一个双轴承连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疗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包括轴承(12)、轴承座(13)和轴承盖(14),所述轴承座接纳所述轴承,并且所述轴承座嵌设在所述拉杆的安装孔内。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射疗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圈固定件包括上固定圈(8)和下固定圈(9),所述伸缩圈(7)、所述拉杆(11)和所述上固定圈(8)具有相互配合的多角形装配结构。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射疗法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16)的中部设置有散热孔(16a)。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射疗法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下机壳底部的橡胶支脚(17),所述橡胶支脚具有外圈(17a)和内支承部(17b),螺钉穿过所述内支承部紧固于所述基板(16 ),所述外圈比所述内支承部更低,所述外圈的厚度自上而下地减小。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疗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动力机构,这两组动力机构通过所述电动机(5 )的双头转轴同时驱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射疗法机,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至少一组动力机构;以及用于安装动力机构的基板,基板和安装于其上的动力机构一起内置于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所限定的空间内,动力机构包括电动机;支架,支架用于安装电动机;偏心轮,偏心轮连接至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杆,连杆的下部通过轴承组件连接至偏心轮;伸缩圈,伸缩圈通过伸缩圈固定件分别连接至支架和连杆的上部;按摩头,按摩头也连接至连杆的上部,随拉杆和伸缩圈一起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的反射疗法机在电动机转速高于4000转/分钟的情况下,仍能使机器可靠地运行,并且显著降低了机器噪音。
文档编号A61H39/04GK202605285SQ20122002853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1日
发明者周福亨 申请人:上海金字塔自然疗法俱乐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