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术引流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607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术引流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的手术用器械,特别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一种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术弓I流包。
背景技术
现有临床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技术,通常采用在靠近患者颅内血肿的头颅外表部位,经消毒灭菌处理后,用手钻在颅骨上打出引流孔,然后用插入引流管的金属质地的导引顶针,将硅橡胶质地的引流管的头部靠近或顶入颅内血肿,在引流管的另一端根部连接装有消融血肿药物的注射器,将药物沿引流管从其头部的多个小孔中排出,对血肿进行消融,然后再用原先注射药物的注射器进行等量回抽血肿消融后的液体,如此循环反复进行直到血肿消除为止,最后拔出连接于引流管根部的注射器,连接上引流袋,留置引流管72-120小时进行正常引流,适应这种现有临床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技术的引流包,包括卫生密封包和包内配置颅内血肿微创消除常规器件无菌手套,备皮剃刀,消毒液刷,无菌手术刀,洞巾,纱布,带线缝合针,医用胶贴和手钻,硅橡胶质地的引流管,引流袋,金属质地的导引顶针,注射器。上述现有临床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技术和其引流包,在临床实际操作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和不足I、引流管难以固定在患者颅脑上,造成颅内外在引流管与颅骨引流孔处导通。当颅内压高于颅外时,致使颅内液体外泄;当颅内压低于颅外时,导致颅外带菌空气沿颅内外导通处进入颅内,引起术中患者脑内感染的机率急剧上升,给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技术带来巨大的风险,甚至因此危及患者生命。2、只能使用一只注射器反复给药和回抽血肿消融后的液体,致使颅内血肿的消除过程缓慢,增加了干净彻底消除的困难。一方面,药物必须用药物注射器注满引流管后才能沿引流管到达血肿部位,而不是第一时间直接到达;另一方面,先注射药物后,再回抽血肿消融后的液体,无法在给颅内血肿注射消融药物的同时等量回抽血肿消融后的液体,从而延缓了颅内血肿的消除。3、金属质地的导引顶针,由于设计上其外径比硅橡胶质地的引流管内径小了许多,加上过硬的金属质地用于顶送硅橡胶质地的引流软管,一方面难以推送引流管到达血肿部位,另一方面,往往将引流管前端部戳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现有技术文献IZL 02212073. 4公开了一种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其技术方案是 “由针体、芯钻和血肿粉碎针组成,其特征是针体上设有单向活瓣,单向活瓣的外周设有环形滑槽,环形滑槽外侧设有凹槽;芯钻上设有凸块,芯钻插入针体后,凸块和凹槽相互嵌合; 血肿粉碎针上设有内环形卡块和外环形卡块,血肿粉碎针插入针体后,内外环形卡块和凹槽相互嵌合,血肿粉碎针针尾设有一喇叭口。所述针头设有一坡口,引流侧管与针体中心线约成120度夹角,其尾端设有齿槽;芯钻头成钝圆形,芯钻尾端设有螺纹,便于与定向器连接以行立体定向穿刺;血肿粉碎针针头比针体长约4mm,长出的部分呈半圆柱形,前端封闭,在平面侧至少设有两列、三行微孔。”其使用方法是“用电钻经皮穿刺将穿刺针直接打入血肿靶心,拔出芯钻,将引流软管通过齿槽连接于引流侧管上。其后,视血肿性状采取抽吸、 注入生理盐水冲洗或血肿液化液等方法清除血肿。”适应含有文献I的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的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技术的引流包,包括卫生密封包和包内配置颅内血肿微创消除常规器件无菌手套,备皮剃刀,消毒液刷,无菌手术刀,洞巾,纱布,带线缝合针,医用胶贴和芯钻,针体,血肿粉碎针,通条,引流软管,注射器。含有文献I的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的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技术的引流包,较好地解决了引流管难以固定在患者颅脑上的难题,但作为主要创新器械的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在结构上和具体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和不足I、结构上难以具体实际制造。首先,作为重要实用新型点所在的针体结构特殊难以具体实际制造其内腔的针体管道与引流侧管成120度夹角,此管道后部又设有单向活瓣,单向活瓣的外周再设有环形滑槽,环形滑槽外侧又设有凹槽。尤其是其内腔的针体管道因与芯钻配合,“用电钻经皮穿刺将穿刺针直接打入血肿靶心”,必须是金属质地的硬管,而与其成120度夹角的引流侧管实际制造中若采用同样金属质地的硬管,则难以正确连通; 若采用医用注塑工艺成型,则注塑成型模具无法设计;其次,单向活瓣采用何种材料, 其形状结构在附图中为三角形截面的圆锥体,要达到“可防止外界空气进入颅腔和注射液外溢, 术中术后粉碎、冲洗方便,无菌条件得以保障”实际做不到的。2、具体使用中靠钻头连同针体在颅骨钻通后,一路上在钻头的转动下钻出一条到达血肿部位的穿刺硬通道,必然对脑组织造成难以意料和不可弥补的损伤。其一,“用电钻经皮穿刺将穿刺针直接打入血肿靶心”的方法,对颅内靠近颅骨的浅表性血肿尚可,对其他处于较深位置的血肿的这样硬通道穿刺,又是在钻头转动的情况下进行的,不言而喻,会对脑组织造成难以意料和不可弥补的损伤,致使这样的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术隐含太大的风险。其二,如上所述,金属质地的针体管道上要连通与其中心线成成120度夹角的引流侧管,实际制造中难以实现,即便实施成功,实际使用时仍然难免在此夹角处造成引流不畅或易于堵塞。其三,如上所述,在附图中为三角形截面的单向活瓣难以实施,造成使用中无菌条件难以保障。由此可见,设计一种结构科学合理,使用中大幅度减少了对脑组织的损伤,降低了术中和术后风险的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术引流包是必要的。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结构科学合理,使用中大幅度减少了对脑组织的损伤,降低了术中和术后风险的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术引流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术引流包,包括卫生密封包和包内配置的头部设计有多个小孔的颅内引流管,连通于颅内引流管的脑腔外一端的三通阀,卡接于三通阀管道上的2只管卡,连通于三通阀另一端的脑外引流管,连通于脑外引流管远端的引流袋,对颅骨钻孔用、具有带凸起和凹槽的嵌合环的钻头,具有配合于钻头嵌合环上凸起和凹槽的嵌合环的、术中可留置于颅骨引流孔上的固定座,注射消融颅内血肿药物的药物注射器,配套于药物注射器的给药针,回抽血肿内液体的回抽注射器,将颅内引流管伸至血肿部位用的导引顶针,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术常规器件无菌手套,备皮剃刀, 消毒液刷,无菌手术刀,洞巾,纱布,带线缝合针,医用胶贴,其特征是所述颅内引流管外径略小于固定座内腔管道内径,实施中颅内引流管外径略小于固定座内腔管道内径O. 2-0. 4毫米,颅内引流管根部外周设计有外径大于固定座内腔管道内径的环状凸起;该设计的技术效果是当固定座嵌入患者颅骨固定后,穿过固定座内腔管道的颅内引流管由其根部环状凸起卡接于固定座上。所述三通阀连通于颅内引流管的一端设计有套接颅内引流管管根部环状凸起后、螺纹连接于固定座的连接头,该设计的技术效果是采用螺纹无间隙连接将颅内引流管、 三通阀牢固而稳定地与嵌入患者颅骨固定的固定座密封联结在一起;所述连接头内腔管道与三通阀连通于颅内引流管根部的内腔管道成135° -150°角度,该设计的技术效果是无论在制造上、还是在引流顺畅上都比文献I中的金属质地的针体管道上要连通与其中心线成120度夹角的引流侧管都科学合理;所述连接头后端正对颅内引流管根部的内腔管道底部、设计有外径大于内腔管道内径的圆形硅橡胶膜片,所述连接头后端设计有封堵硅橡胶膜片于内腔管道底部的环状封堵环,所述硅橡胶膜片中心设计有长度为其直径1/2的预留密闭缝;该设计的技术效果是解决了文献I中的三角形截面的圆锥体单向活瓣难以制造和难以达到防止外界空气进入颅腔和注射液外溢,术中术后无菌条件得以保障的问题。所述三通阀连接头连接端内腔设计有内螺纹,固定座上设计有配合连接头连接端内腔内螺纹的、带外螺纹的凸柱;该设计的技术效果是将颅内引流管、三通阀牢固而稳定地与嵌入患者颅骨固定的固定座密封联结在一起,做到了无间隙连接。所述导引顶针的针体长度等于其穿过的硅橡胶膜片到颅内引流管头部的距离,导引顶针的针体外径略小于颅内引流管内径,导引顶针的制作材料采用医用工程塑料;该设计的技术效果是用插入颅内引流管的导引顶针针体,导引颅内引流管头部挤出一条到达颅内血肿部位的软通道,由于针体外径略小于颅内引流管内径,实施中导引顶针针体外径小于颅内引流管内径2-4毫米,采用硬度较小的医用工程塑料制作,不会出现将引流管前端部戳通的异常情况。所述给药针的针头长度等于其穿过的硅橡胶膜片到颅内引流管头部的距离,给药针的针头上设计有与颅内引流管头部的小孔个数和位置相同的多个小孔;该设计的技术效果是药用注射器可以通过针头上个数和位置与颅内引流管头部的小孔相同的小孔,将消融血肿的药物直接注入血肿或血肿部位。所述环状封堵环的内径与给药针的针头根部的外径相同,该设计的技术效果是利用药用注射器给药时,其使用的给药针针头根部正好卡接于环状封堵环内内腔,进一步确保了防止外界空气进入颅腔和注射液外溢,术中、术后无菌条件得以进一步保障。根据颅内血肿部位的深浅,所述颅内引流管的长度、给药针的针体长度、导引顶针的针体长度在30-150毫米范围内设计有依次递增的系列规格长度,实施中,可选用30、50、 80、100、120、150毫米长度的颅内引流管、给药针的针体长度、导引顶针的针体长度。根据患者颅骨的厚度,所述固定座内腔管道的伸出于嵌合环的长度在15-35毫米范围内设计有依次递增的系列规格长度,实施中,可选用内腔管道伸出于嵌合环15、25、35毫米的固定座。 上述设计成系列规格正是适应了对不同人群患者的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术的实际需要。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1、将卫生密封包和包内配置的器物经消毒灭菌待用。2、 选定最接近患者颅内血肿的头颅部位,使用无菌手套,备皮剃刀,消毒液刷,无菌手术刀,洞巾消毒灭菌处理并在头皮上划开小切口,用电钻将事先嵌合有固定座的钻头钻通患者颅骨,回拔钻头,留下已经随钻头嵌入患者颅骨上的固定座。3、用插入颅内引流管的导引顶针,一起穿过固定座内腔管道,慢慢地使颅内引流管的前端头部靠近或进入血肿。4、从头部靠近或进入血肿的颅内引流管中退出导引顶针,将连接头的连接端内腔对准固定座上的带螺纹凸柱,使三通阀连接端连同颅内引流管管根部的环状凸起一起密封固定在固定座上, 注意事先将三通阀的另两根管子上的管卡放在关闭位置。5、用药物注射器套接上给药针, 将消融血肿的药物,经穿过环状封堵环、硅胶膜片的给药针针体,到达颅内引流管头部的针头直接注入血肿或血肿部位,达到消融作用。6、在步骤5中给药消融血肿的同时,起用事先连接于三通阀其中一根引流管上的回抽注射器,注意此前将三通阀的该根管子上的管卡放在开通位置,将由药物注射器注入血肿的药物量相同量的血肿内液体抽出。7、重复步骤5、 6,直到血肿全部消除为止。8、将步骤5中的给药针退出颅内引流管,关闭与步骤6中的回抽注射器相接管道上的管卡,开通另一事先连接有脑外引流管-引流袋的管道上的管卡,让血肿部位脑腔内液体正常引流。9、待72-120小时正常引流结束,撤除引流袋-引流管-三通阀-固定座-颅内引流管,用带线缝合针缝合头皮,盖上纱布,使用医用胶贴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得到的一种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术引流包,经试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显示了如下有益效果I、结构科学合理,易于实际制造。在硅橡胶质地的颅内引流管的设计中,其外径略小于固定座内腔金属硬质管道内径,便于密封卡接于固定座内腔;颅内引流管管根部设计有外径大于固定座内腔管道内径的环状凸起,可以方便地实现硅橡胶质地的颅内引流管在患者颅骨上的固定;三通阀连通于颅内引流管的一端设计有套接颅内引流管管根部环状凸起后、螺纹连接于固定座的连接头,一方面既实现了三通阀与固定于患者颅骨上的固定座的密封连接,同时也实现了与颅内引流管管根部的固定可靠的密封连接;另一方面,三通阀连接头与固定座的螺纹连接是通过连接头带螺纹的连接端内腔与固定座上的带螺纹凸柱实现,这对同样采用注塑工艺的三通阀和固定座的嵌合环是易于做到的普通技术。2、大幅度减少了对脑组织的损伤,降低了术中和术后风险。与文献I中的现有技术引流包使用时“用电钻经皮穿刺将穿刺针直接打入血肿祀心”的硬通道穿刺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中采用的是用插入颅内引流管的导引顶针,慢慢地导引颅内引流管头部挤出一条到达颅内血肿部位的软通道。众所周知,这样的让硅橡胶质地的颅内引流管慢慢地靠近血肿的软通道办法,与文献I中采用在钻头转动的情况下将穿刺针直接打入血肿靶心的硬通道方法相比,必然大幅度减少了对脑组织的损伤,降低了术中和术后风险;与通常的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术引流包,没有留置于颅骨引流孔上的固定座,颅内引流管直接通过颅骨上的钻孔引流相比,不会出现引流管难以固定,引流管与颅骨引流孔处导通的问题,也就大降低了术中患者脑内感染的机率,减少了现有技术的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技术引流包使用中带来的风险。3、颅内血肿的消除过程加快,增加了干净彻底消除的可能性。与通常的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术引流包和文献I的穿刺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术引流包相比,使用中做到了第一时间直接将消融药物送达颅内血肿部位,在给药消融血肿的同时,将由药物注射器注入血肿的药物量相同量的血肿内液体抽出,必然加快了颅内血肿的消除过程,增加了干净彻底消除的可能性。


图I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主题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细节说明如下如图I所示,一种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术引流包,包括卫生密封包01和包内配置的头部设计有多个小孔的颅内引流管1,连通于颅内引流管的脑腔外一端的三通阀2,卡接于三通阀管道上的2只管卡25,连通于三通阀另一端的脑外引流管3,连通于脑外引流管远端的引流袋4,对颅骨钻孔用、具有带凸起和凹槽的嵌合环的钻头5,具有配合于钻头嵌合环上凸起和凹槽的嵌合环的、术中可留置于颅骨引流孔上的固定座6,注射消融颅内血肿药物的药物注射器7,配套于药物注射器的给药针8,回抽血肿内液体的回抽注射器9,将颅内引流管伸至血肿部位用的导引顶针10,以及颅内血肿微创消除常规器件无菌手套11,备皮剃刀12,消毒液刷13,无菌手术刀14,洞巾15,纱布16,带线缝合针17,医用胶贴18,其特征是——所述颅内引流管外径略小于固定座内腔管道内径,颅内引流管管根部外周设计有外径大于固定座内腔管道内径的环状凸起11 ;——所述 三通阀连通于颅内引流管的一端设计有套接颅内引流管管根部环状凸起后、螺纹连接于固定座的连接头21,所述连接头内腔管道与三通阀连通于颅内引流管根部的内腔管道成135° -150°角度,所述连接头后端正对颅内引流管根部的内腔管道底部、设计有外径大于内腔管道内径的圆形硅橡胶膜片22,所述连接头后端设计有封堵硅橡胶膜片于内腔管道底部的环状封堵环23,所述硅橡胶膜片中心设计有长度为其直径1/2的预留密闭缝;——所述三通阀连接头连接端内腔设计有内螺纹24,固定座上设计有配合连接头连接端内腔内螺纹的、带外螺纹的凸柱61。
权利要求1.一种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术引流包,包括卫生密封包和包内配置的头部设计有多个小孔的颅内引流管,连通于颅内引流管的脑腔外一端的三通阀,卡接于三通阀管道上的2 只管卡,连通于三通阀另一端的脑外引流管,连通于脑外引流管远端的引流袋,对颅骨钻孔用、具有带凸起和凹槽的嵌合环的钻头,具有配合于钻头嵌合环上凸起和凹槽的嵌合环的、 术中可留置于颅骨引流孔上的固定座,注射消融颅内血肿药物的药物注射器,配套于药物注射器的给药针,回抽血肿内液体的回抽注射器,将颅内引流管伸至血肿部位用的导引顶针,颅内血肿微创消除常规器件无菌手套,备皮剃刀,消毒液刷,无菌手术刀,洞巾,纱布, 带线缝合针,医用胶贴,其特征是——所述颅内引流管外径略小于固定座内腔管道内径,颅内引流管管根部外周设计有外径大于固定座内腔管道内径的环状凸起;——所述三通阀连通于颅内引流管的一端设计有套接颅内引流管管根部环状凸起后螺纹连接于固定座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腔管道与三通阀连通于颅内引流管根部的内腔管道成135° -150°角度,所述连接头后端正对颅内引流管根部的内腔管道底部、设计有外径大于内腔管道内径的圆形硅橡胶膜片,所述连接头后端设计有封堵硅橡胶膜片于内腔管道底部的环状封堵环,所述硅橡胶膜片中心设计有长度为其直径1/2的预留密闭缝; ——所述三通阀连接头连接端内腔设计有内螺纹,固定座上设计有配合连接头连接端内腔内螺纹的、带外螺纹的凸柱;——所述导引顶针的针体长度等于其穿过的硅橡胶膜片到颅内引流管头部的距离,导引顶针的针体外径略小于颅内引流管内径; ——所述给药针的针头长度等于其穿过的硅橡胶膜片到颅内引流管头部的距离,给药针的针头上设计有与颅内引流管头部的小孔个数和位置相同的多个小孔;—所述环状封堵环的内径与给药针的针头根部的外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术引流包,其特征是所述颅内引流管的长度、给药针的针体长度、导引顶针的针体长度在30-150毫米范围内设计有依次递增的系列规格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术引流包,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座内腔管道的伸出于嵌合环的长度在15——35毫米范围内设计有依次递增的系列规格长度。
专利摘要一种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术引流包。属医疗设备的手术用器械。包括卫生密封包,颅内引流管,三通阀,管卡,脑外引流管,引流袋,固定座,给药及回抽注射器,给药针,导引顶针等,其特征是颅内引流管外径略小于固定座内腔管道内径,管根部设有外径大于固定座内腔管道内径的环状凸起;三通阀设有连接头,连接头内腔管道与三通阀内腔管道成135°-150°角度,连接头后端内腔管道底部设有硅橡胶膜片、环状封堵环,连接头与固定座通过带螺纹的连接端内腔与固定座带螺纹凸柱实现螺纹连接;导引顶针的针体、给药针的针头长度长度均等于其穿过的硅橡胶膜片到颅内引流管头部的距离。经试用显示了结构科学合理;大幅度减少了对脑组织的损伤,降低了手术风险。
文档编号A61B19/02GK202458716SQ20122005471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1日
发明者史志刚, 李树林, 杨天明 申请人:镇江恒生涓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