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疗药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3910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灸疗药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医疗保健的现代电子灸疗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ー种与现代电子灸疗器具配套使用的灸疗药包。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中医主要外治法之一,因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故被现代医学誉为纯物理疗法,得到广泛认可。但传统艾灸因为存许多缺陷,比如燃烧艾叶产生烟雾,污染环境;温
度不易控制,易烫伤皮肤;纯手工操作,费时费力等,因而阻碍了艾灸的普及和发展。现代电子艾灸仪及电子灸疗器具的出现解决了传统艾灸的缺陷,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I、电子艾灸仪离不开艾以及相应的药物,而艾也是药物,药物必须有药品注册证才能销售,而对ー个生产医疗器械的企业来说,去申请ー个药品注册证费时费力,资金投入大,周期长。2、目前通用的做法是将艾绒用粘合剂固定在纸片上,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循环利用,浪费资源并增加成本。最关键的问题是艾绒是药物,只能随机器配送,不能卖给客户,卖就违反《药品监瞀管理办法》3、中医治病的最大特点就是辨证论治,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分别使用不同的艾灸药物,目前通用的做法就不能根据临床需要使用不同的艾灸药物,也不能更换药物或者调整配方,使得所述药包的功能単一,大大降低艾灸仪的疗效、缩小艾灸仪适应范围,不能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自由更换药物且可多次循环利用的灸疗药包。ー种灸疗药包,包括第一贴片、第二贴片及活动粘贴结构,所述第一贴片与第二贴片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活动粘贴结构夹设在所述第一贴片及第二贴片之间,所述活动粘贴结构活动粘合所述第一贴片及第ニ贴片于一体,所述活动粘贴结构配合所述第一贴片及第ニ贴片围成收容空间以收容灸药。作为上述灸疗药包的进ー步改进,所述活动粘贴结构包括第一粘贴部件,所述第一粘贴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贴片表面,所述第一粘贴部件活动粘接所述第一贴片于所述第ニ贴片。作为上述灸疗药包的进ー步改进,所述活动粘贴结构包括第一粘贴部件及第ニ粘贴部件,所述第一粘贴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贴片表面,所述第二粘贴部件固定于所述第二贴片表面,所述第一粘贴部件与所述第二粘贴部件活动粘接所述第一贴片及第ニ贴片。作为上述灸疗药包的进ー步改进,所述活动粘贴结构是魔术贴。作为上述灸疗药包的进ー步改进,所述魔术贴包括相互粘合设置的勾基体和毛基体,所述勾基体与毛基体的活动粘接所述第一贴片与第二贴片,并围成封闭收容空间。作为上述灸疗药包的进ー步改进,所述勾基体与毛基体部分固接,同时部分活动粘接设置。[0011]作为上述灸疗药包的进ー步改进,所述勾基体与所述第一贴片一体成型设置。作为上述灸疗药包的进ー步改进,所述勾基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基体平面及勾面,所述毛基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另一基体平面及毛面,所述ニ基体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贴片及第二贴片相互粘接设置,所述勾面和所述毛面对应相互活动粘贴。作为上述灸疗药包的进ー步改进,所述魔术贴包括中空区域,所述第一贴片配合所述勾基体围成一具开ロ收容空间,所述第二贴片配合所述毛基体围成另一具开ロ收容空间,所述勾面和所述毛面能够相互快速粘合和快速分离。作为上述灸疗药包的进ー步改进,所述第一贴片及所述第二贴片是具透气功能的导热薄片。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灸疗药包采用既可自由粘贴固定在一起,同时又可自由分离功能的活动粘贴结构取代胶体的一次性固定形式,形成ー种自由灵活的包装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单ー的灸药或者固定的灸药用量方式制作灸疗药包,其对应带来如下好处本实用新型的可自由粘合分离功能的活动粘贴结构有效利用原材料,減少浪费,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可自由粘合分离功能的活动粘贴结构方便用户随时调整配方或者更换药物种类,切实达到较佳的临床效果和保健功能。

图I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所掲示灸疗药包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灸疗药包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沿图I所示灸疗药包III-III线的侧面剖视图。图4是图3所示IV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所掲示灸疗药包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灸疗药包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是沿图5所示VII-VII线的侧面剖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所掲示的灸疗药包立体组装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灸疗药包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0是沿图8所示VIII-VIII线的侧面剖视图。图11、12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所掲示活动粘贴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13、图14、图15及图16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灸疗药包外形轮廓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请參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灸疗药包第一实施方式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所述灸疗药包I包括第一贴片U、第二贴片13、一魔术贴15及若干灸药17。所述第一贴片11与所述第二贴片13相对间隔设置,并配合所述魔术贴15围成封闭收容空间以收容若干所述灸药17于其内。再请參阅图2,是图I所示灸疗药包I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所述第一贴片11是ー具有透气功能的导热薄片,整体呈类矩形设置。所述第一贴片11是热的良导体,其有效传导热量至所述灸疗药包I内部,或者把灸疗药包I内部的热量传导到体肤。在所述第一贴片11表面中心区域设置有多个通气孔,以保证气体可有效穿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ー贴片11可以是无纺布、纱布、纸质薄片等。所述第二贴片13同样是一具透气功能的导热薄片,同样整体呈类矩形设置,其表面中心区域设置有多个通气孔,以保证气体可有效穿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贴片13可以是无纺布、纱布、纸质薄片等导热薄片。所述魔术贴15是具有既可自由粘贴固定在一起,同时又可自由分离功能的活动粘贴结构。所述魔术贴15整体外轮廓呈类矩形设置,且其外轮廓边缘与所述第一贴片11及第ニ贴片13的外轮廓相一致。在所述魔术贴15的中心区域,设置有一圓柱形通孔,形成具两端开ロ的收容空间(未标示)。所述魔术贴15包括一第一粘贴部件151及一第二粘贴部件15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贴部件151是勾基体,所述第二粘贴部件153是毛
基体153。所述勾基体151包括相对设置的基体平面1511及勾面1513,所述勾面1513是由多个勾状结构不规则矩阵排布于所述基体平面1511表面的面状结构。所述勾基体151的基体平面151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贴片11的其中ー侧表面,其中心的开ロ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一贴片11的中心区域,且二者对称中心相互重叠。所述勾基体151的基体平面1511与所述第一贴片11可以通过胶体粘接固定,还可以是缝制固定在一起。当所述第一贴片11与所述勾基体151固定在一起时,所述勾基体151的边缘与所述第一贴片11的外轮廓对应平齐,所述第一贴片11对应覆盖所述勾基体151的通孔ー侧,由此,所述第一贴片11配合所述勾基体151围成一端开ロ的收容空间。所述第一贴片11配合所述勾基体151所围成的收容空间开ロ可以是圆形、长方形、三角形中的任意ー种。所述毛基体153包括相对设置的基体平面1531及毛面1533,所述毛面1533是由厚度均匀的海绵形成的面状结构。所述毛基体153的基体平面153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片13的其中ー侧表面,其中心的开ロ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二贴片13的中心区域,且二者对称中心相互重叠。所述毛面1533对应与所述勾面1513相互压制粘接在一起。当所述第二贴片13与所述毛基体153固定在一起时,所述毛基体153的边缘与所述第二贴片13的外轮廓对应平齐,所述第二贴片13对应覆盖所述毛基体153的通孔ー侧,由此,所述第二贴片13配合所述毛基体153围成一端开ロ的另ー收容空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勾面1513与所述毛面1533能够自由粘接或者相互分离,具体而言,当施加外力压制所述勾面1513于所述毛面1533时,所述勾面1513的勾状结构与毛面1533的海绵体相互交叉在一起,形成一体结构。当施加外力拖拉所述勾面1513自所述毛面1533分离时,所述勾面1513的勾状结构与毛面1533的海绵体相互分离形成各自独立単体,由此,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勾基体151与所述毛基体153之间呈现相互粘合在一起状态或者相互分离状态。同吋,由于所述第一贴片11与所述勾基体151相互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贴片13与所述毛基体153相互固定在一起,所以当所述勾基体151与所述毛基体153之间呈现相互粘接在一起状态或者相互分离状态时,所述第一贴片11与所述第二贴片
13同样亦对应相互粘合在一起状态或者相互分离。所述第一贴片11配合所述勾基体151围成的收容空间与所述第二贴片13配合所述毛基体153围成的另ー收容空间配合形成所述封闭收容空间。所述灸药17可根据临床需要,可以是艾、生姜、大蒜、盐、多种中药材的复方制剂以及西药等。所述灸药17填充在所述第一贴片11、第二贴片13配合所述勾基体151、所述毛基体153围成的封闭收容空间内。所述灸药17的用量以充满收容空间为准,具体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自由调整用量,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种类的灸药。再请结合參阅图3及图4,其中图3是图I所述灸疗药包I组装后的侧面剖视图,图4是图3所示IV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当组装所述灸疗药包I时,其步骤如下首先,提供第一贴片11及第ニ贴片13。所述第一贴片11及所述第二贴片13有效传导 热量,所述第一贴片11及所述第二贴片13是导热薄片,并在中心区域设置有通气孔,有效保证气体贯穿及热量传导。接着,提供魔术贴15,所述魔术贴15包括可相互自由分离或者粘接的勾基体151及毛基体153。所述勾基体151 —侧表面固定于所述第一贴片11表面,所述毛基体153 —侧表面固定于所述第二贴片13表面,并分别形成半封闭的收容空间。其中,所述勾基体151、毛基体153的外侧轮廓分别与所述第一贴片11、第二贴片13相一致,并在中心区域形成圆柱形半封闭收容空间。再者,提供灸药17若干,并填充至所述魔术贴15与所述第一贴片11或者第二贴片13相互围成的收容空间内。所述灸药17可以是中药材或者西药。最后,提供外力作用于所述魔术贴15的勾基体151、所述毛基体153,使得二者相互粘接在一起,带动所述第一贴片11及第ニ贴片13相互相对间隔固设,并使得所述灸药17包覆在所述封闭收容空间内,由此,形成所述灸疗药包I。同理,当需要更换灸药或者改变灸药用量时,施加外力分离所述魔术贴15的勾基体151、所述毛基体153,带动所述第一贴片11及第ニ贴片13相互分离,轻松取出或者更换灸药17。当使用所述灸疗药包I吋,首先将所述灸疗药包I安装在电子灸疗仪的热输出端部,同时贴覆在需要施灸的部位。启动所述电子灸疗仪,对所述灸疗药包I进行加热,温度自所述第一贴片11传导至所述灸药17。所述灸药17在加热作用下形成气体贯穿所述第二贴片13的通气孔,进而透入施灸部位的皮肤中,达到治疗和保健的作用。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灸疗药包I还可以换面使用,即首先将所述灸疗药包I安装在电子灸疗仪的端部,同时贴覆在需要施灸的部位。启动所述电子灸疗仪,对所述灸疗药包I进行加热,温度自所述第二贴片13传导至所述灸药17。所述灸药17在加热作用下形成气体贯穿所述第一贴片11的通气孔,进而透入施灸部位的皮肤中,达到治疗和保健的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具有既可自由粘贴固定在一起,同时又可自由分离功能的活动粘贴结构来实现所述第一贴片11与所述第二贴片13的相互粘接和分离,不仅仅局限于所述魔术贴15本身,本实用新型g在提供一种能够自由粘合或者分离的粘贴模式,凡是能够实现粘合或者分离两种状态的活动粘接结构,达到和所述魔术贴15同样效果以解决同等技术问题的方式,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宗旨。相较于现有技术,在本实施方式的灸疗药包I中,采用魔术贴15、25、35的勾基体151、251、351及毛基体153、253、353作为第一粘贴部件及第ニ粘贴部件,既可自由粘贴固定在一起,同时又可自由分离功能的活动粘贴结构的魔术贴15取代胶体固定,形成ー种自由灵活的包装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单ー的灸药或者固定的灸药用量方式制作灸疗药包,其对应带来如下好处首先,胶体是一次性固定,当灸药17药效失效或者降低吋,导致灸疗药包I整体失效,増加成本且浪费原材料,而本实用新型的可自由粘合分离功能的活动粘贴结构有效利用原材料,減少浪费,降低成本。其次、可自由粘合分离功能的活动粘贴结构方便用户随时调整药量或者更换药物种类,切实达到较佳的临床效果和保健功能。请同时參阅图5及图6,其中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掲示灸疗药包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灸疗药包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所述灸疗药包2包括一贴片23、一魔术贴25及若干灸药27。所述灸药27收容于所述贴片23与所述魔术贴围成的封闭收容空间内。所述贴片23中心区域呈微凸设置,并具有透气功能。所述魔术贴25包括相对粘贴设置的一勾基体251及一毛基体253。其中所述勾基体251配合所述毛基体253围成一端具开ロ的半封闭收容空间,其中所述勾基体251的基体平面2511与所述勾面2513 —体成型,所述毛基体253的中心区域呈中空设置,并与所述勾基体251可相互自由粘合或者分离设置。再请同时參阅图6及图7,其中图7是沿图5所示VII-VII线的侧面剖视图。所述贴片23盖覆于所述毛基体253的开ロ处,并围成封闭收容空间以收容所述灸药17。所述贴片23的中心区域对应,在使用过程中,将所述贴片23所在ー侧表面贴设在施灸部位的皮肤上,灸疗仪加热所述魔术贴25远离所述贴片21侧表面,传导热量至所述灸药27,灸药27产生的气体贯穿所述贴片21的中心区域至施灸部位的皮肤,达到治疗和保健的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其中ー贴片与所述魔术贴25整合在一起,减少组装元件,进一步降低成本并简化组装。请同时參阅图8、图9及图10,其中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所掲示的灸疗药包立体组装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灸疗药包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0是沿图8所示VIII-VIII线的侧面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的灸疗药包3中,其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掲示的灸疗药包I基本相同,唯区别在于所述魔术贴35的勾基体351及毛基体353部分柔性固接,也就是说,所述魔术贴35的勾基体351与所述毛基体353 —侧边缘部分固接在一起,而其他部分则通过勾面与毛面活动粘贴在一起。当在使用过程中,施加外力,部分分离所述勾基体351与所述毛基体353,同时所述勾基体351与所述毛基体353又部分相互固接,使得所述灸药37裸露,方便用户更换或者调整剂量。当灸药37更换完毕或者调整剂量后,则进一歩施加压力,使得所述勾基体351与所述毛基体353的勾面与毛面粘贴在一起,保证所述第一贴片31、第二贴片33、魔术贴35整体组合在一起,简化操作,方便组装,同时避免对位错误导致灸疗药包3的产品缺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魔术贴15、25及35只是作为本实施方式的ー种较佳实施方式而揭露,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ー步改进,所述活动粘贴结构不仅仅局限于魔术贴15,其还可以是采用不干胶制得的具多次粘贴性能且耐温性较佳的胶体,以取代魔术贴15。所述不干胶体具有较佳的耐温性,通常情况下,在温度升高至70度时,所述不干胶体的粘性保持较佳。另ー方面,所述不干胶体还可以多次重复利用后仍然具有较佳的粘接性。请參阅图11及图12,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所掲示活动粘贴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其包括第一粘贴部件451及第ニ粘贴部件453,所述第一粘贴部件451是不干胶体,涂覆形成于所述第一贴片的其中ー侧表面周边,所述第二粘贴部件453是一具光滑表面的粘贴层,所述第一粘贴部件451与所述第二粘贴部件453相互粘合,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外力作用下相互分离。相较于现有技木,采用胶体作为活动粘贴结构的第一粘贴部件、第二粘贴部件实现所述活动粘贴结构对所述第一贴片及第ニ贴片的活动粘接,简化结构,提高产品利用率和使用寿命。当然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ー步改良,所述活动粘结结构还可以是真空拉链、咬ロ式封ロ、卡扣式封ロ结构等重复锁合方式,凡是实现多次重复粘合包装的结构皆属于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在作为本实用新型灸疗药包的外形轮廓改进中,同样不仅仅局限于矩形,其还可以是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或其他形状,具体如图13、图14、图15及图16所示,其分别是所述灸疗药包的外形轮廓平面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制造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施灸部位或者治疗需要而自由设计。另ー方面,所述第一粘贴部件、第二粘贴部件的中心收容空间截面还可以是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或其他形状,g在收容对应的药物,所述灸疗药包的外形轮廓和所述中心位置的收容空间截面形状可以自由组合搭配,如所述灸疗药包外形轮廓是圆形,则其中心区域对应呈三角形设置。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灸疗药包,包括第一贴片、第二贴片及活动粘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片与第二贴片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活动粘贴结构夹设在所述第一贴片及第二贴片之间,所述活动粘贴结构活动粘合所述第一贴片及第二贴片于一体,所述活动粘贴结构配合所述第一贴片及第二贴片围成收容空间以收容灸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灸疗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粘贴结构包括第一粘贴部件,所述第一粘贴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贴片表面,所述第一粘贴部件活动粘接所述第一贴片于所述第二贴片。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灸疗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粘贴结构包括第一粘贴部件及第二粘贴部件,所述第一粘贴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贴片表面,所述第二粘贴部件固定于所述第二贴片表面,所述第一粘贴部件与所述第二粘贴部件活动粘接所述第一贴片及第二贴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灸疗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粘贴结构是魔术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灸疗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包括相互粘合设置的勾基体和毛基体,所述勾基体与毛基体的活动粘接所述第一贴片与第二贴片,并围成封闭收容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灸疗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勾基体与毛基体部分固接,同时部分活动粘接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灸疗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勾基体与所述第一贴片一体成型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灸疗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勾基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基体平面及勾面,所述毛基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另一基体平面及毛面,所述二基体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贴片及第二贴片相互粘接设置,所述勾面和所述毛面对应相互活动粘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灸疗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包括中空区域,所述第一贴片配合所述勾基体围成一具开口收容空间,所述第二贴片配合所述毛基体围成另一具开口收容空间,所述勾面和所述毛面能够相互快速粘合和快速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灸疗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片及所述第二贴片是具透气功能的导热薄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与现代电子艾灸器具配套使用的灸疗药包。所述灸疗药包包括第一贴片、第二贴片及活动粘贴结构,所述第一贴片与第二贴片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活动粘贴结构夹设在所述第一贴片及第二贴片之间,所述活动粘贴结构活动粘合所述第一贴片及第二贴片于一体,所述活动粘贴结构配合所述第一贴片及第二贴片围成收容空间以收容灸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有效利用原材料,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方便用户根据临床需要及时调整配方、更换药物,切实达到较佳的临床效果和保健功能。
文档编号A61M37/00GK202568845SQ20122019372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日
发明者彭省平, 黄河 申请人:彭省平, 黄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