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肠漏引流封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7928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腹部肠漏引流封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部伤口引流用具,尤其涉及一种腹部肠漏引流封口。
背景技术
在腹部疾病的治疗中,一些肠道疾病、腹部外伤和肠胃手术后等情况会发生肠漏,大量的肠内容物经伤口流出,外科治疗需先在伤口处引流,待患者身体情况改善,漏形成瘘道时,再进行确定性手术,以恢复肠道的连续完整性。在引流期间,含有消化液和粪便的肠内容物流出会损伤伤口周围的皮肤,同时污染衣物,被褥和造成病房内空气污秽,也使得患者与他人交流成为困难,极不体面。本申请的相关技术内容未见披露。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可快速封堵肠漏处,进行引流的腹部肠漏引流封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腹部肠漏引流封口整体为碟形空腔体,其是由引流腔、引流套管和封沿组成,引流腔为空腔球缺,敞口端朝下,球顶向上,在引流腔下端敞口处设置软质封沿,封沿底端面设置粘贴层,在引流腔球顶处连通至少一根弓I流套管。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一体成型,其密封效果好,引流通畅。整体与患者皮肤采用不干胶粘贴,避免皮肤过敏、感染伤口等不利因素。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图I是腹部肠漏引流封口结构示意图;图2是腹部肠漏引流封口底面结构示意图。图例1、引流套管,2、引流腔,3、封沿,4、粘贴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2所示,腹部肠漏引流封口整体为碟形空腔体,其是由引流腔2、引流套管I和封沿3组成,引流腔2为空腔球缺,敞口端朝下,球顶向上。在引流腔2下端敞口处设置软质封沿3,封沿3为圆环形,或椭圆环形。封沿3底端面设置粘贴层4,粘贴层4是由不少于两组的同心圆环或同心椭圆环的不干胶组成。在引流腔2球顶处连通至少一根引流套管I,引流套管I布设在引流腔2球顶最高处,或其余任意位置,最好是偏离球顶最高处。引流腔2球顶高不高于I. 5cm。引流套管I管径不大于2cm。封沿3内端位于引流腔2下端口内,外端位于引流腔2外,封沿3内径与外径差为3——5cm0[0018]使用时,根据患者腹壁肠漏伤口的大小,选择撕去不同圈数的粘贴层4,同时裁去相应的封沿3,以适合的缺口将伤口完全遮盖。将伤口周边皮肤擦拭干净,撕去粘贴层4表面的保护纸,再将本实用新型扣粘在伤口上。随后选用合适的引流管插入一引流套管1,并用线将引流套管I上端口扎紧,固定引流管,随后将引流管接负压瓶即可引流。其余引流套管I内可插引流管,也可插入冲洗管,对伤口进行冲洗。如不需要使用,将该引流套管I上端口用线扎紧,封闭备用。根据粘贴层4和皮肤的粘结程度,决定腹部肠漏引流封口封口是否更换。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本实用新型的非必要技术特征,以满足实际需要。
权利要求1.一种腹部肠漏引流封口,整体为碟形空腔体,其是由引流腔、引流套管和封沿组成,其特征在于引流腔为空腔球缺,敞口端朝下,球顶向上,在引流腔下端敞口处设置软质封沿,封沿底端面设置粘贴层,在引流腔球顶处连通至少一根引流套管。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腹部肠漏引流封口,其特征在于封沿为圆环形,或椭圆环形。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腹部肠漏引流封口,其特征在于粘贴层是由不少于两组的同心圆环或同心椭圆环的不干胶组成。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腹部肠漏引流封口,其特征在于引流套管布设在引流腔球顶最闻处。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腹部肠漏引流封口,其特征在于引流套管布设在引流腔偏离球顶最高处。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腹部肠漏引流封口,其特征在于引流腔球顶高不高于I.5cm。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腹部肠漏引流封口,其特征在于引流套管管径不大于2cm。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腹部肠漏引流封口,其特征在于封沿内端位于引流腔下端口内,外端位于引流腔外,封沿内径与外径差为3 — 5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部伤口引流用具,尤其涉及一种腹部肠漏引流封口,整体为碟形空腔体,其是由引流腔、引流套管和封沿组成,引流腔为空腔球缺,敞口端朝下,球顶向上,在引流腔下端敞口处设置软质封沿,封沿底端面设置粘贴层,在引流腔球顶处连通至少一根引流套管。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一体成型,其密封效果好,引流通畅。整体与患者皮肤采用不干胶粘贴,避免皮肤过敏、感染伤口等不利因素。
文档编号A61M1/00GK202699842SQ201220268489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8日
发明者韩振魁, 李 杰, 周毅, 梁宗桦 申请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