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胫骨平台后内侧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9293阅读:16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胫骨平台后内侧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胫骨平台后内侧锁定钢板,主要用于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
背景技术
对于涉及到胫骨平台后内侧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以及单纯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目前临床使用的内固定方式大多是应用重建钢板、桡骨远端“T”形、“L”形钢板或剪去尖端的“三叶草”形钢板等,将其置于胫骨平台后内侧,达到固定骨折块并维持胫骨平台平整,但上述钢板均不是胫骨平台后内侧专用钢板,术中均需要根据胫骨平台后髁形状进行预弯、裁剪,操作复杂,且不能完全服帖后髁形状。
发明内容由于目前针对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内固定物尚处于空白,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胫骨平台后内侧钢板。该胫骨平台后内侧钢板能较好服帖骨面,以达到对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块实现坚强固定的目的,并且该胫骨平台后内侧钢板可提供不同螺钉类型、不同钢板形状,能根据骨折情况灵活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胫骨平台后内侧钢板,包括横段、纵段和内侧段,横段、纵段和内侧段连成一体,所述横段呈与胫骨平台贴合的外拱形,内侧段呈与胫骨平台内缘或与胫骨近端内缘贴合的外拱形,横段上设有横段螺钉孔,纵段上设有纵段螺钉孔,内侧段上设有内侧螺钉孔。所述内侧段包括上内侧段和下内侧段,横段、纵段和上内侧段通过横段端部、纵段端部和上内侧段端部连成一体,下内侧段和纵段上端连成一体;所述横段呈与胫骨平台贴合的外拱形,上内侧段呈与胫骨平台内缘贴合的外拱形,下内侧段呈与胫骨近端内缘贴合的外拱形;上内侧段和下内侧段上均设有螺钉孔。所述内侧段为上内侧段,横段、纵段和上内侧段通过横段端部、纵段端部和上内侧段端部连成一体;上内侧段呈与胫骨平台内缘贴合的外拱形。所述横段上设有第一横段螺钉孔、第二横段螺钉孔和第三横段螺钉孔,所述纵段上设有第一纵段螺钉孔和第二纵段螺钉孔,所述上内侧段设有第一上内侧段螺钉孔和第二上内侧段螺钉孔;第一横段螺钉孔、第一纵段螺钉孔和第一上内侧段螺钉孔相邻;纵段由前段、中段和后段组成,第一纵段螺钉孔和第一横段螺钉孔之间的纵段部分为前段,第一纵段螺钉孔和第二纵段螺钉孔之间的纵段部分为中段,剰余部分为后段;前段与横段垂直,中段与横段呈锐角,后段与横段呈钝角,上内侧段与横段在同一水平面,并与横段呈弧形。或者,所述内侧段为下内侧段,横段和纵段通过横段端部和纵段端部连成一体,下内侧段和纵段上端连成一体;下内侧段呈与胫骨近端内缘贴合的外拱形。所述横段上设有第一横段螺钉孔、第二横段螺钉孔和第三横段螺钉孔,所述纵段上设有第一纵段螺钉孔和第二纵段螺钉孔,所述下内侧段设有第一下内侧段螺钉孔和第二下内侧段螺钉孔;第一横段螺钉孔、和第一纵段螺钉孔相邻,第一下内侧段螺钉孔和第二纵段螺钉孔相邻;纵段由前段、中段和后段组成,第一纵段螺钉孔和第一横段螺钉孔之间的纵段部分为前段,第一纵段螺钉孔和第二纵段螺钉孔之间的纵段部分为中段,剩余部分为后段;前段与横段垂直,中段与横段呈锐角,后段与横段呈钝角,下内侧段与横段水平面平行,并与纵段呈弧形。上述中段与横段呈40-60°,后段与横段呈100-120 °,上内侧段与横段呈95-105。,下内侧段与纵段呈95-105°。所述纵段上的纵段螺钉孔为3-5个。所述横段螺钉孔、内侧段螺钉孔和纵段螺钉孔分别为标准圆形螺钉孔、多轴锁定孔或单轴锁定孔。本实用新型针对胫骨平台后内侧设计,能最大限度服帖骨面,以达到对胫骨平台 后内侧骨折块实现坚强固定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钢板符合人体解剖学,钢板可分为多种类型,能根据具体骨折情况选取不同类型的钢板,能实现对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块的坚强固定,有利于患者早期行功能锻炼,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从而达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效果。

图I是本实用新型A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A型的左侧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B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B型的左侧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I、图2、图3、图4,本实用新型符合胫骨平台后内髁解剖,包括横段I、纵段
2、上内侧段9和下内侧段10,横段端部、纵段的端部和上内侧段端部固联成一体,下内侧段端部和纵段上端固联成一体;所述横段I呈与胫骨平台贴合的外拱形,上内侧段呈与胫骨平台内缘贴合的外拱形,下内侧段呈与胫骨近端内缘贴合的外拱形,横段I上设有横段螺钉孔3. 1,3. 2,3. 3,纵段2上设有纵段螺钉孔4. 1,4. 2,上内侧段9上设有上内侧段螺钉孔11. I、11. 2,下内侧段10上设有下内侧段螺钉孔12. I、12. 2。所述横段I上设有第一横段螺钉孔3. I、第二横段螺钉孔3. 2和第三横段螺钉孔
3.3,所述纵段2上设有第一纵段螺钉孔4. I和第二纵段螺钉孔4. 2,所述上内侧段9上设有第一上内侧段螺钉孔11. I和第二上内侧段螺钉孔11. 2,所述下内侧段10上设有第一下内侧段螺钉孔12. I和第二下内侧段螺钉孔12. 2,第一横段螺钉孔3. I、第一纵段螺钉孔4. I和第一上内侧段螺钉孔11. I相邻,第一纵段螺钉孔4. I和第一下内侧段螺钉孔12. I相邻;纵段2由前段6、中段7和后段8组成,第一纵段螺钉孔4. I和第一横段螺钉孔3. I之间的纵段部分为前段6,第一纵段螺钉孔4. I和第二纵段螺钉孔4. 2之间的纵段部分为中段7,剩余部分为后段8 ;前段6与横段I垂直;中段7与横段I呈锐角,优选40-60° ;后段8与横段I呈钝角,优选100-120° ;上内侧段与横段在同一水平面,并与横段呈约100°的弧形角;下内侧段与上内侧段平行,并与纵段呈约100°的弧形角。所述钢板可分为两型,A型由纵段、横段和上内侧段组成,B型由纵段、横段和下内侧段组成;所述横段螺钉孔3. 1,3. 2、3. 3、上内侧段螺钉孔11. 1,11. 2、下内侧段螺钉孔12. 1,12. 2和纵段螺钉孔4. 1,4. 2,分为标准圆形螺钉孔、多轴锁定孔和单轴锁定孔三种类型,A、B型钢板分别包括三种不同的螺钉类型。根据具体骨折类型选取适合的钢板类型。所述纵段2上设有锁定孔5,所述纵段上的锁定孔优选为3-5个。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通过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暴露胫骨平台后内侧,钢板置于胫骨平台后内侧,使横段保持水位时,横段外缘位于膝关节后侧韧带止点内缘约O. 5cm处,纵段与胫骨上端后内侧服 帖,内侧段置于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深层,上、下内侧段与胫骨平台内侧缘服帖。术中根据骨折具体情况,选取不同类型的钢板,并可酌情用大力剪剪去上内侧段和(或)下内侧段,钢板放置好后螺钉逐一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胫骨平台后内侧钢板,其特征是包括横段、纵段和内侧段,横段、纵段和内侧段连成一体,所述横段呈与胫骨平台贴合的外拱形,内侧段呈与胫骨平台内缘或与胫骨近端内缘贴合的外拱形,横段上设有横段螺钉孔,纵段上设有纵段螺钉孔,内侧段上设有内侧段螺钉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胫骨平台后内侧钢板,其特征是所述内侧段为上内侧段,横段、纵段和上内侧段通过横段端部、纵段端部和上内侧段端部连成一体;上内侧段呈与胫骨平台内缘贴合的外拱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胫骨平台后内侧钢板,其特征是所述横段上设有第一横段螺钉孔、第二横段螺钉孔和第三横段螺钉孔,所述纵段上设有第一纵段螺钉孔和第二纵段螺钉孔,所述上内侧段设有第一上内侧段螺钉孔和第二上内侧段螺钉孔;第一横段螺钉孔、第一纵段螺钉孔和第一上内侧段螺钉孔相邻;纵段由前段、中段和后段组成,第一纵段螺钉孔和第一横段螺钉孔之间的纵段部分为前段,第一纵段螺钉孔和第二纵段螺钉孔之间的纵段部分为中段,剰余部分为后段;前段与横段垂直,中段与横段呈锐角,后段与横段呈钝角,上内侧段与横段在同一水平面,并与横段呈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胫骨平台后内侧钢板,其特征是所述内侧段为下内侧段,横段和纵段通过横段端部和纵段端部连成一体,下内侧段和纵段上端连成一体;下内侧段呈与胫骨近端内缘贴合的外拱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胫骨平台后内侧钢板,其特征是所述横段上设有第一横段螺钉孔、第二横段螺钉孔和第三横段螺钉孔,所述纵段上设有第一纵段螺钉孔和第二纵段螺钉孔,所述下内侧段设有第一下内侧段螺钉孔和第二下内侧段螺钉孔;第一横段螺钉孔、和第一纵段螺钉孔相邻,第一下内侧段螺钉孔和第二纵段螺钉孔相邻;纵段由前段、中段和后段组成,第一纵段螺钉孔和第一横段螺钉孔之间的纵段部分为前段,第一纵段螺钉孔和第二纵段螺钉孔之间的纵段部分为中段,剰余部分为后段;前段与横段垂直,中段与横段呈鋭角,后段与横段呈钝角,下内侧段与横段水平面平行,并与纵段呈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胫骨平台后内侧钢板,其特征是中段与横段呈40-60°,后段与横段呈100-120°,上内侧段与横段呈95-105°,下内侧段与纵段呈95-105。。
7.根据权利要求I至5任ー权利要求所述的胫骨平台后内侧钢板,其特征是所述纵段上的纵段螺钉孔为3-5个。
8.根据权利要求I至5任ー权利要求所述的胫骨平台后内侧钢板,其特征是所述横段螺钉孔、内侧段螺钉孔和纵段螺钉孔分别为标准圆形螺钉孔、多轴锁定孔或单轴锁定孔。
专利摘要一种胫骨平台后内侧钢板,包括横段、纵段、上内侧段和下内侧段,横段、纵段和上内侧段连成一体,下内侧段和纵段连一体;横段呈与胫骨平台贴合的外拱形,上内侧段呈与胫骨平台内缘贴合的外拱形,下内侧段呈与胫骨近端内缘贴合的外拱形;横段、纵段、上、下内侧段上均设有螺钉孔。本实用新型针对胫骨平台后内侧设计,能最大限度服帖骨面,以达到对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块实现坚强固定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解剖学,钢板可分为多种类型,能根据具体骨折情况选取不同类型的钢板,实现对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块的坚强固定,有利于患者早期行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达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B17/80GK202637085SQ201220300708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6日
发明者蔡林, 胡超, 张桃根 申请人:蔡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