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式足外展矫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7046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动式足外展矫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具体来说是一种底部带有活动连接轴的活动式足外展矫形器。
背景技术
对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治疗,往往都是在手术后用石膏矫形,再配带传统的足外展矫形器来矫正畸形,但传统的足外展矫形器底部为一固定的连接杆将两左右两只矫形鞋套进行固定连接,此种设计使得患儿在配带足外展矫形器后爬行时极易因不灵活而摔倒,既不方便又易因摔倒而造成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底部带有活动连接轴的活动式足外展矫形器,以解决上 述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方案实现活动式足外展矫形器,包括左、右两只矫形鞋套,及连接两只矫形鞋套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长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两只矫形鞋套的底部各固定有一个连接轴,连接轴上连接有连接架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只连接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架与连接杆、连接轴之间的连接均采用螺杆式可活动连接。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患儿在双腿活动时呈上下活动,独特的设计很好的利用了患儿上下活动的特点,一只脚用力往下活动时,另一只脚被动向上抬起,达到了“主动”的矫正效果。患儿在配带后爬行时不易摔倒,避免了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保障了患儿的人身安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仰视图。图中I-矫形鞋套2-连接杆3-连接轴4-连接架5-长度调节器6-螺杆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说明如下参见图1-2所示,活动式足外展矫形器,包括左、右两只矫形鞋套1,及连接两只矫形鞋套的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长度调节器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两只矫形鞋套的底部各固定有一个连接轴3,连接轴上连接有连接架4的一端,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只连接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架与连接杆、连接轴之间的连接均采用螺杆6或的可活动连接。首次使用时,先拧松连接轴上的螺母,使矫形鞋套可随意转动,再将患儿的两只脚掌分别套入两只矫形鞋套中,并根据患儿两脚之间的张开度调整好两只矫形鞋套之间张开度,调整好后拧紧连接轴上的螺母固定,再根据患儿两脚之间的距离调节长度调节器使其跨度适中即可使用。再次进行使用时,无需再对上述过程进行调节,将本实用新型套入患儿脚上即可。本实用新型因为连接杆与矫形鞋套底部为活动连接,患儿在配带上本实用新型后进行爬行时,患儿双腿可沿爬行方向作前后任意活动,避免了传统的足外展矫形器因双腿不灵活而造成的摔倒现象及意外安生事故的发生。·
权利要求1.活动式足外展矫形器,包括左、右两只矫形鞋套,及连接两只矫形鞋套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长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两只矫形鞋套的底部各固定有一个连接轴,连接轴上连接有连接架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只连接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活动式足外展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与连接杆、连接轴之间的连接均采用螺杆式可活动连接。
专利摘要活动式足外展矫形器,包括左、右两只矫形鞋套,及连接两只矫形鞋套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长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两只矫形鞋套的底部各固定有一个连接轴,连接轴上连接有连接架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只连接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架与连接杆、连接轴之间的连接均采用螺杆式可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患儿在配带后双腿活动时能达到“主动”的矫正效果,且不易摔倒,避免了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保障了患儿的人身安全。
文档编号A61F5/01GK202740175SQ201220473378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8日
发明者谢鑑辉, 梅海波, 赫荣国 申请人:谢鑑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