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小儿腰麻穿刺吸气拉紧约束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小儿腰麻穿刺吸气拉紧约束带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腰部麻醉穿刺辅助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儿腰麻穿刺吸气拉紧约束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临床上小儿腰部以下手术,在腰椎穿刺注入麻醉药时,一般需医务人员右手臂抱患儿颈部,使头向胸部贴近,左手臂绕过患儿胭窝,使下肢屈向腹部,使患儿脊椎弯曲, 以加大腰椎间隙,便于穿刺。上述人工弯曲患儿脊椎的方法,现虽普遍应用,但也存有不足之处一是医务人员劳动强度大;二是在穿刺过程中,难以控制患儿突发性抗拒,给穿刺带来困难,甚至会损伤神经,给患儿造成残疾。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固定患儿体位可靠,避免出现突发性抗拒动作,提高穿刺质量的小儿腰麻穿刺吸气拉紧约束带。[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小儿腰麻穿刺吸气拉紧约束带,其特征在于它由上帆布带、下帆布带、连接环、护颈衬垫、护颈软垫、吸气拉紧装置、连接扣构成,上帆布带从护颈衬垫和护颈软垫之间穿过,两端设连接环,连接环一端与下帆布带连接,另一端与吸气拉紧装置的活塞杆相接,吸气拉紧装置的活塞筒与下帆布带的连接扣连接。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吸气拉紧装置,由活塞筒、活塞杆、活塞、 吸气管、吸气球构成,活塞与活塞杆连接后,装入活塞筒内,吸气管一端连接在活塞筒下端一侧,另一端与吸气球相接。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上帆布带绕过患儿颈部,使护颈软垫置于患儿颈部上,下帆布带绕过膝后胭窝,其长度以患儿下颌紧贴双膝为宜,用连接扣系牢, 然后操作吸气球,将上、下帆布带拉紧,即可穿刺。[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用人工控制体态穿刺的方法相比,具有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固定患儿体位可靠,避免出现突发性抗拒动作,提高穿刺质量的优点。
[0006]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参照附图I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小儿腰麻穿刺吸气拉紧约束带,其特征在于它由上帆布带I、下帆布带2、连接环3、护颈衬垫4、护颈软垫5、吸气拉紧装置6、连接扣7构成, 上帆布带I从护颈衬垫4和护颈软垫5之间穿过,两端设连接环3,连接环3 —端与下帆布带2连接,另一端与吸气拉紧装置6的活塞杆6b相接,吸气拉紧装置6的活塞筒6a与下帆布带2的连接扣7连接。所述的吸气拉紧装置6,由活塞筒6a、活塞杆6b、活塞6c、吸气管 6d、吸气球6e构成,活塞6c与活塞杆6b连接后,装入活塞筒6a内,吸气管6d —端连接在活塞筒6a下端一侧,另一端与吸气球6e相接。
权利要求1.一种小儿腰麻穿刺吸气拉紧约束带,其特征在于它由上帆布带(I)、下帆布带(2)、 连接环(3)、护颈衬垫(4)、护颈软垫(5)、吸气拉紧装置(6)、连接扣(7)构成,上帆布带(I) 从护颈衬垫(4)和护颈软垫(5)之间穿过,两端设连接环(3),连接环(3) —端与下帆布带(2)连接,另一端与吸气拉紧装置(6)的活塞杆(6b)相接,吸气拉紧装置(6)的活塞筒(6a) 与下帆布带(2)的连接扣(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小儿腰麻穿刺吸气拉紧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气拉紧装置(6),由活塞筒(6a)、活塞杆(6b)、活塞(6c)、吸气管(6d)、吸气球(6e)构成,活塞(6c) 与活塞杆(6b)连接后,装入活塞筒(6a)内,吸气管(6d) —端连接在活塞筒(6a)下端一侧, 另一端与吸气球(6e)相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儿腰麻穿刺吸气拉紧约束带,其特征在于它由上帆布带(1)、下帆布带(2)、连接环(3)、护颈衬垫(4)、护颈软垫(5)、吸气拉紧装置(6)、连接扣(7)构成,上帆布带(1)从护颈衬垫(4)和护颈软垫(5)之间穿过,两端设连接环(3),连接环(3)一端与下帆布带(2)连接,另一端与吸气拉紧装置(6)的活塞杆(6b)相接,吸气拉紧装置(6)的活塞筒(6a)与下帆布带(2)的连接扣(7)连接。该小儿腰麻穿刺吸气拉紧约束带,与目前用人工控制体态穿刺的方法相比,具有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固定患儿体位可靠,避免出现突发性抗拒动作,提高穿刺质量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F5/37GK202740189SQ20122047413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6日
发明者崔国军 申请人:崔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