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开关的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9443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开关的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带开关的听诊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开关的听诊器。
背景技术
[0002]医生在给病人看病的时候常常使用听诊器来帮助诊断疾病,普通的听诊器由拾音部分、传导部分和听音部分组成,拾音部分为胸件,传导部分为胶管,听音部分为耳件,声音通过拾音部分的听诊膜收集以后,通过传导部分的胶管传输到听音部分的耳塞,医生通过耳件上的耳塞获得音频信息,最后根据获得的音频信息帮助诊断病情。现有技术中的听诊器胸件直接用胶管连接耳件,在使用时,当耳塞还塞在耳朵中时,耳件在受到意外震动时, 震动波会冲击就诊医生的耳朵,导致医生耳朵受损。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听诊器的胸件与耳件直接相连,使用的医生容易受意外震动影响,导致听力受损的问题,提供一种带开关的听诊器,该听诊器包括有拾音部分、传导部分和听音部分,拾音部分为一个胸件,胸件上有听诊膜;听音部分为耳件,耳件有两根支管,支管上各装有耳塞;传导部分由三根胶管组成,三根胶管一端分别装在三通上, 另一端分别连接胸件和耳件的两根支管;连接胸件的胶管中部安装有声音传输开关。[0004]声音传输开关由带斜槽的外壳和外壳内的滚轮组成,胶管由外壳内滚轮下穿过。[0005]医生在就诊时,将耳塞放到耳孔中,把听诊器的胸件放置在听诊部位,听诊膜紧贴身体,打开声音传输开关,听取音频信息诊断疾病,用完后,关闭声音传输开关。在使用过程中,医生可以方便的打开和关闭开关,防止发生意外震动时,损伤医生耳朵。


[0006]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0007]实施例一一种带开关的听诊器,该听诊器包括有拾音部分、传导部分和听音部分,拾音部分为一个胸件1,胸件I上有听诊膜2 ;听音部分为耳件,耳件有两根支管7,支管 7上各装有耳塞8 ;传导部分由三根胶管5组成,三根胶管5 —端分别装在三通6上,另一端分别连接胸件I和耳件的两根支管7 ;连接胸件I的胶管5中部安装有声音传输开关。[0008]声音传输开关由带斜槽的外壳3和外壳内的滚轮4组成,胶管5由外壳3内滚轮 4下穿过。
权利要求1.带开关的听诊器,包括有拾音部分、传导部分和听音部分,拾音部分为一个胸件(1),胸件(I)上有听诊膜(2),听音部分为耳件,耳件有两根支管(7),支管(7)上各装有耳塞(8),传导部分由二根胶管(5)组成,三根胶管(5) —端分别装在三通(6)上,另一端分别连接胸件(I)和耳件的两根支管(7),其特征在于连接胸件(I)的胶管(5)中部安装有声音传输开关。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开关的听诊器,其特征在于声音传输开关由带斜槽的外壳(3)和外壳(3)内的滚轮⑷组成,胶管(5)由外壳(3)内滚轮(4)下穿过。
专利摘要一种带开关的听诊器,包括有拾音部分、传导部分和听音部分,拾音部分为一个胸件,胸件上有听诊膜,听音部分为耳件,耳件有两根支管,支管上各装有耳塞,传导部分由三根胶管组成,三根胶管一端分别装在三通上,另一端分别连接胸件和耳件的两根支管,连接胸件的胶管中部安装有声音传输开关;医生在就诊时,打开声音传输开关,听取音频信息诊断疾病,用完后,关闭声音传输开关,阻断音频信息的传输,能防止意外震动损伤医生耳朵。
文档编号A61B7/02GK202801657SQ20122052116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刘哲宇 申请人:刘哲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