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5366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心内科卧床病人而言,往往需要静卧在床上,以利于康复,由于静卧在床,其吃饭以及服液体类药物非常困难,这给病人、病人家属、医生以及医护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装置,包括储液瓶和药液瓶,药液瓶外壁上设有刻度,药液瓶上设有两个挂环,螺纹瓶盖拧在药液瓶的上端瓶口上,带开关的短管的一端与螺纹瓶盖固定连接相通,储液瓶内固定有分隔挡板把瓶子内分成两个瓶腔,其中左瓶腔大小为整个储 液瓶容积的三分之二,右瓶腔的大小为整个储液瓶容积的三分之一,左支管和右支管的一端分别与左瓶腔和右瓶腔固定连接相通,右开关和左开关分别安装在右支管和左支管上,螺纹瓶盖拧在储液瓶的上端瓶口上,右支管和左支管的另一端连接于一主管上,主管与短管通过T形管接头插接相通,T形管接头一端口连接硅胶软管,硅胶软管一端与饮嘴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病人可在绝对静止状态下实现服液体药和吃流质食品。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装置,包括储液瓶I和药液瓶2,药液瓶外壁上设有刻度3,药液瓶上设有两个挂环4,螺纹瓶盖5拧在药液瓶的上端瓶口上,带开关的短管6的一端与螺纹瓶盖固定连接相通,储液瓶内固定有分隔挡板7把瓶子内分成两个瓶腔,其中左瓶腔大小为整个储液瓶容积的三分之二,右瓶腔的大小为整个储液瓶容积的三分之一,左支管8和右支管9的一端分别与左瓶腔和右瓶腔固定连接相通,右开关和左开关分别安装在右支管和左支管上,螺纹瓶盖10拧在储液瓶的上端瓶口上,右支管和左支管的另一端连接于一主管11上,主管与短管通过T形管接头12插接相通,T形管接头一端口连接硅胶软管13,硅胶软管一端与饮嘴14连接。使用时,储液瓶的左腔室用于存放流体食品,右腔室用于存放饮用水,药液瓶内存放调配好的药液,让病人口含住饮嘴,医护人员通过控制开关使药液或流质食品缓缓进入病人口中让其服用即可,无论是饮药、饮食还是喝水均不需要更换装置,只需体调节开关即可,减小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利于病人静养治疗以达到快速康复的 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瓶和药液瓶,药液瓶外壁上设有刻度,药液瓶上设有两个挂环,螺纹瓶盖拧在药液瓶的上端瓶口上,带开关的短管的一端与螺纹瓶盖固定连接相通,储液瓶内固定有分隔挡板把瓶子内分成两个瓶腔,其中左瓶腔大小为整个储液瓶容积的三分之二,右瓶腔的大小为整个储液瓶容积的三分之一,左支管和右支管的一端分别与左瓶腔和右瓶腔固定连接相通,右开关和左开关分别安装在右支管和左支管上,螺纹瓶盖拧在储液瓶的上端瓶口上,右支管和左支管的另一端连接于一主管上,主管与短管通过T形管接头插接相通,T形管接头一端口连接硅胶软管,硅胶软管一端与饮 嘴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装置,包括储液瓶和药液瓶,药液瓶外壁上设有刻度,药液瓶上设有两个挂环,螺纹瓶盖拧在药液瓶的上端瓶口上,带开关的短管的一端与螺纹瓶盖固定连接相通,储液瓶内固定有分隔挡板把瓶子内分成两个瓶腔,左支管和右支管的一端分别与左瓶腔和右瓶腔固定连接相通,螺纹瓶盖拧在储液瓶的上端瓶口上,右支管和左支管的另一端连接于一主管上,主管与短管通过T形管接头插接相通,T形管接头一端口连接硅胶软管,硅胶软管一端与饮嘴连接。其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病人可在绝对静止状态下实现服液体药和吃流质食品。
文档编号A61J9/00GK202909124SQ20122067290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0日
发明者刘畅 申请人:刘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