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灸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6586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灸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灸头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治疗仪是依据传统医学艾灸治疗理论,结合现代技术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治疗设备,近年来已经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对改善国人体质及祛病健身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艾灸技术的不断发展,艾灸治疗仪本身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其使用和治疗功能也在不断地增多。穴位按摩是传统医学中最基本的一种疾病外治手段,其主要功效在于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并且促进血液循环。艾灸疗法虽然也同样是依据经络学说,治疗也是针对人体的具体穴位,但是这两种疗法又都存在着不同的治疗风格,对于许多有经验的医生都喜欢先对人们的穴位进行按摩,然后再进行艾灸,这样一来就得需有准备两套器械,操作起来就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灸头装置,该装置具有一械多用的特点,能够完成按摩和艾灸两种治疗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装有震动按摩器,震动按摩器的底部与壳体的顶部活动连接;震动按摩器的底部还套有捆绑带固定环;壳体的底部为敞开的透药孔,透药孔的孔沿上装有硅橡胶隔热圈;在壳体中艾绒腔壳体内的顶部装有电热元件,电热元件的下方为环形磁铁,环形磁铁的顶部和底都装有环形的石棉隔热垫。所述震动按摩器与壳体的活动连接方式是:在的震动按摩器的底部设有装配插口,壳体顶部设有装配座,二者之间承插或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装置能够完成按摩和艾灸两种治疗操作功能,为两种治疗手段的配套使用操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与两种独立的治疗设备相比,本设计还可以显著地降低制作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壳体2、震动按摩器3、装配插口 4、装配座5、捆绑带固定环6、透药孔7、硅橡胶隔热圈8、艾绒腔壳体9、电热元件10、环形磁铁11、石棉隔热垫。
具体实施方式
例[0014]如
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一个瓶状的壳体I,壳体I的顶部装有震动按摩器2,震动按摩器2的底部与壳体I的顶部活动连接;其具体连接方式是:震动按摩器2与壳体I的活动连接方式是:在的震动按摩器2的底部设有装配插口 3,壳体I顶部设有装配座4,二者之间承插连接。震动按摩器2的底部还套有一个捆绑带固定环5 ;壳体I的底部为敞开的透药孔6,透药孔6的孔沿上装有硅橡胶隔热圈7 ;在壳体I中艾绒腔壳体8内的顶部装有电热元件9,电热元件9的下方为一个环形磁铁10, 环形磁铁10的顶部和底都装有环形的石棉隔热垫11。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灸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I)的顶部装有震动按摩器(2),震动按摩器(2)的底部与壳体(I)的顶部活动连接;震动按摩器(2)的底部还套有捆绑带固定环(5);壳体(I)的底部为敞开的透药孔(6),透药孔(6)的孔沿上装有硅橡胶隔热圈(7);在壳体(I)中艾绒腔壳体(8)内的顶部装有电热元件(9),电热元件(9)的下方为环形磁铁(10),环形磁铁(10)的顶部和底都装有环形的石棉隔热垫(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灸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震动按摩器(2)与壳体(I)的 活动连接方式是:在的震动按摩器(2)的底部设有装配插口(3),壳体(I)顶部设有装配座(4),二者之间承插或螺纹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灸头装置,该装置的壳体顶部装有震动按摩器,震动按摩器的底部还套有一个捆绑带固定环;壳体的底部为敞开的透药孔,透药孔的孔沿上装有硅橡胶隔热圈;在艾绒腔壳体内的顶部装有电热元件,电热元件的下方为一个环形磁铁,环形磁铁的顶部和底都装有环形的石棉隔热垫。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该装置能够完成按摩和艾灸两种治疗操作功能,为两种治疗手段的配套使用操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与两种独立的治疗设备相比,本设计还可以显著地降低制作成本。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2909097SQ201220698510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
发明者崔磊 申请人:崔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