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灌注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756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双向灌注插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包括用于插入到动脉中的延长管的双向灌注插管,该延长管包括:在所述延长管的远端处的第一孔,该远端在插入期间是向前的,所述第一孔构造成使得血液能够沿插入方向流入到所述动脉中;形成在所述延长管中的肘部;和第二孔,所述第二孔形成在所述肘部中或者形成在所述肘部的稍微后部并且构造成用于沿通常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将血液供应到所述动脉中。
【专利说明】双向灌注插管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灌注插管。
【背景技术】
[0002]一些心脏外科手术需要用于心肺转流术的外周动脉插管术。而且,一些疾病状况需要通过外周动脉插管术的机械式的心肺支撑。该外周动脉通常但不总是股动脉。插入到股动脉中足够尺寸的动脉插管以为病人提供心肺流转术通常导致破坏的血流到下肢,其在长期过程中能够导致局部缺血和组织坏死。
[0003]先前提出的在维持向下肢灌注的同时向身体提供灌注的方法通常是不方便的并且通常不能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
[0004]基于更小的插管将允许血液在插管体和动脉壁之间通过插管主体回流的假设,先前已经提出使用尺寸小于标准(undersized)的插管。在实践中,难以实现向下肢的充分灌注并且使用比实际所需要的尺寸小的插管破坏对身体的灌注并增加线路压力,从而增加了红血球溶解、膜氧合器和灌注泵的增强的回压以及对设备的这些关键部件的损坏的风险。
[0005]先前还提出将另一个灌注插管沿第一主灌注插管的下游插入。插入下游插管在技术上可能是困难的并且经皮穿刺方法通常需要超声波引导以允许精确的放置。该技术需要额外的插管和必须接入到灌注回路的动脉侧的额外的灌注线路并且可能是耗时的。它还导致布置在交叉切口区域中的额外的硬件,具有已处于适当位置的股动脉和股静脉回路管的空间已破坏了该区域。下游插管将是典型的小插管,其更容易受位置改变的影响,导致较不可靠的下游流动。
[0006]先前还提出在使用股动脉插管术时在动脉上缝合腹接。在该技术中,外科医生将涤纶移接片(Dacixm graft)缝合在作为侧面接合的端部的股动脉的侧面并且将插管插入到移接片中。与插入双向股动脉插管花费大约2分钟相比,该技术是耗时的,其花费大约30分钟来缝合移接片并将插管插入其中。此外,该技术需要难以在ICU环境中实施的开放式外科手术。在需要延长支撑期的病人中,流血可能也是个问题,并且当支撑停止时,涤纶移接片的基底可以通过该技术留在原处,造成了血栓形成和感染的潜在源头。
[0007]提供一种向下肢提供充分的灌注的单个插管是期望的。然而,如下所述,先前提出的插管具有很多缺点。
[0008]先前已提出提供一种具有侧灌注孔洞的传统插管,血液能够通过侧灌注孔洞流向下肢。Laksen 等人在 W003/068303 中和 Matsui 等人在 Artuf Organs, Vol.30, N0.72006的 “A Novel Femoral Arterial Cannula to Prevent Limb Ischemia DuringCardiopulmonary Support!Preliminary Report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Experiences”中已经对这种设置进行了描述。在具有侧灌注孔洞的设置中,必须将插管正确地定位在动脉中以便不堵塞该孔洞,并将插管维持在那个位置。在这些设置中,没有触觉回馈可用于辅助孔洞的定位并且不提供将孔洞维持在正确的位置中的辅助。如果插管远端地移动,那么将通过动脉壁阻塞该孔洞。如果插管近端地移动,那么孔洞可能移动到动脉的外面并且造成流血。如果侧孔洞在动脉切开术的平面处,向动脉壁中的灌注可以造成切开。
[0009]为防止在传统插管中设置的侧孔洞的堵塞,已提出设置邻近于孔洞的轨道以防止孔洞的堵塞。在 Magovern, J.等人的 “A femoral artery cannula that allows distalblood flow,,(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September2005)中已经公开了这种设置。轨道的构造可能是复杂的并且通过动脉壁插入和移除轨道将遇到困难。在插入和移除期间,轨道还产生造成流血的可能性的脊状截面。此外,由于侧孔洞指向动脉壁,因此通过侧孔洞的血液流动并不是高效的。
[0010]在试图防止侧孔洞堵塞的同时,还提出可选的轨道构造以便于插管插入到动脉中。Fonger, J.等人的文件US5,171,218和US5,330,433都公开了这样一种设置,其中,轨道是向前指向的倒钩形式,在倒钩之间设置了位于插管壁外部的凹陷处的倾斜的延长孔洞。凹陷处接触到主腔以用作勺(scoop)使得血液转向下肢。
[0011]如先前所提出的,由于倒钩的横截面形状,因此插入和移除都遇到困难,如在每个文献的图5中可以看到的,在插入和移除期间,倒钩在倒钩/轨道的区域中是脊状的并且需要动脉伸展。在插入和移除期间,随着该区域通过动脉壁,该脊状横截面还可以在可以导致流血的脊状物之间产生通路。
[0012]此外,主腔通过侧孔洞凹陷处而变窄,从而降低流通能力。由哈根-泊肃叶方程式确定的通过插管的流量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插管半径。半径减少一半造成流量减少16倍。减少已被推动达到最大流率的股动脉插管的半径是对主要功能中的重大折中,即提供等于全身心脏输出量的流量。
[0013]由于倒钩和侧孔的构造,因此这种设置可能难于制造。此外,来自侧孔的流动不能使得动脉的开放区域被流入,从而降低了流动效率并造成紊流区域。
[0014]如上所述,先前提出的每个双向插管都具有多个问题。此外,由于侧向孔洞/孔的堵塞问题,已经注意到普遍的低性能。
【发明者】已发现先前的低性能能够至少部分地归于两个因素,动脉痉挛和下游压迫。
[0015]动脉痉挛涉及动脉平滑肌的收缩和伸展或者局部创伤的正常的生理反应。在插管主体周围的动脉痉挛将导致在插管周围和沿腿部向下回流的血液的减少。这甚至可能在尺寸小于标准的插管周围发生。
[0016]如图1所示,下游压迫是先前未承认的机制。标准的股动脉插管的主体造成在插入点周围的动脉壁的变形。随着插管趋向位于动脉的定向中,插管的主体造成动脉切开的远端边缘的向下位移,并且仅造成动脉切开的远端动脉的压迫。如果要设置可靠的下游流动,那么必须克服对向下到动脉切开术的流动的堵塞。
[0017]在先前的提议中,没有承认或解决动脉痉挛和下游压迫的问题。
[0018]本发明的实例试图解决或者至少改善先前的插管的一个或多个缺点。

【发明内容】

[0019]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用于插入到动脉中的延长管的双向灌注插管,该延长管包括:在该管的远端处的第一孔,该远端在插入期间是向前的,第一孔构造成使得血液能够沿插入方向流入到所述动脉中;形成在延长管中的肘部;和第二孔,该第二孔形成在肘部内或者形成在肘部的稍微后部并且构造成用于沿通常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将血液供应到动脉中。
[0020]优选地,肘部预先形成在延长管中,以使得在插入之前的松弛状态中插管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肘弯曲,优选90度到180度的范围。
[0021]优选地,延长管具有至少局部形成在肘部上的突起,该突起构造成便于插管在动脉中的定位。优选地,突起和肘部形成夹板式地打开动脉的转变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转变区是可膨胀的。优选地,突起沿插入方向成锥形以允许将插管插入到动脉中。
[0022]优选地,突起的后部以比它沿插入方向更大的比率成锥形以便在移除期间提供比在插入期间更大的阻力。突起的侧面轮廓能够具有肩部形式,优选为圆形肩部。
[0023]突起在横截面中通常能够是卵形。突起通常能够沿肘部的外表面延伸。优选地,第二孔延伸通过突起。优选地,第二孔沿通常远离管的前端的方向延伸。
[0024]延长管能够在第一孔处终止。延长管能够构造成通过其容纳延长插管器以协助插管的插入并且在延长管和插管器插入到动脉中的同时防止血流通过第一孔。
[0025]延长管能够构造成使得在第二孔周围的区域中的延长管的内径大于在通过其容纳时的延长插管器的相应部分的直径,以使得血液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孔进入到所述延长管中以表明第二孔已进入到动脉中。优选地,延长管的内径沿管的长度通常是恒定的。
[0026]优选地,肘部通过大约130度的角度弯曲。延长管能够由柔性材料形成以便在将插管器插入到插管中时至少局部变直。延长管能够由钢丝增强型柔性聚氨酯材料形成。 [0027]优选地,插管构造成插入到股动脉中。插管还能够构造成插入到锁骨下动脉或腋动脉中。
[0028]插管能够进一步包括与压力传感器连通的压力管,压力管构造成用于测量沿第二方向流动的血液的压力。
[0029]根据本发明,还设置如上所述类型的双向灌注插管和通过延长管容纳的锥形插管器的组合。
[0030]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将包括延长管的双向灌注插管插入动脉中的方法,所述延长管具有在远端处的第一孔,其用于沿插入方向将血液供应到动脉中;形成在延长管中的肘部;至少局部形成在肘部上的突起;以及形成在突起中的第二孔,其用于远离插入方向将血液供应至动脉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延长管的远端馈送到动脉中直至感觉到插入阻力的增加以表明突起进入到动脉中;使延长管缓慢地移动进入到所述动脉中直到肘部和突起已进入到所述动脉中并且阻力的量减少;以及使延长管缩回直至感觉到缩回的阻力增加以表明突起邻接动脉壁并且插管处于适当的位置。
[0031]优选地,在已使第二孔缓慢地移动进入到动脉中后,血液通过第二孔流入到延长管中。
[0032]优选地,在治疗后,通过使突起缓慢地移动通过动脉壁来使插管缩回,从而通过增加突起的横截面尺寸使形成在动脉壁中的开口逐步扩大,以使得在对动脉不造成进一步的创伤的情况下通常能够移除延长管。
[0033]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周边动脉切开术期间向肢体提供灌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如上所述类型的插管插入到动脉中;通过插管将血液泵送到动脉中;以及监控通过压力传感器所测量的压力以确保向肢体提供充分的血液流水平的步骤。
[0034]根据优选实施例,不断地监控沿第二方向流动的血液的压力并将其维持在接近于流动开始时所确定的第二方向中的压力水平的范围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5]仅通过非限制性实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地描述,其中:
[0036]图1是插入到动脉的传统插管的部分侧视图; [0037]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容纳在其中的插管器的双向灌注插管的侧视图;
[0038]图3是沿着图4的线A-A的插管的截面图;
[0039]图4是为了清楚起见移除钢丝配筋的插管的主视图;
[0040]图5是图4的双向灌注插管的侧视图;
[0041]图6A、6B和6C是图5的插管的截面图,截面分别沿图5的线C_C、D_D和E-E截取的;
[0042]图7是插入到动脉中的插管的截面图;
[0043]图8A是具有固定于其的压力管的插管的后视立体图;以及
[0044]图8B是压力管的闭合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参照图2,示出了双向灌注插管10,其包括构造成用于插入到动脉中的延长管12。延长管12包括在延长管12的远端处的第一孔14,其在将插管插入到动脉中的期间是向前的。第一孔14被构造成使得血液能够沿插入方向流入到动脉中并且流向病人的动脉循环。
[0046]延长管12还包括形成在延长管12中的肘部16。肘部16预先形成以使得在插入之前的松弛状态中插管具有在其中肘弯曲。在所示的实例中,肘部通过130度的角度弯曲,已发现该角度是最好地减轻动脉切开的远端动脉的下游压迫的角度并且该角度允许插管实现在动脉外部的合适的位置。应当注意,诸如120度和特别是在90度到180度范围内的那些角度的其它角度也可以是适当的。在该范围之外的角度对于减轻下游压迫或允许插管在血管内和血管外的部分实现适当的位置可能不是有效的。肘部16允许延长管12转变适当的量以使得以后向孔的形式的第二孔18能够被提供用于双向灌注。
[0047]先前提出的诸如Fonger等人公开的那些的设置不包括肘部,从而不能提供将血液直接引入到动脉中并且不能引入到动脉壁中的后向孔。发明人已经发现,在使用中,当直插管插入到动脉中时,自然柔韧且不如传统插管硬的动脉倾向于在直插管的周围弯曲,从而直插管以图1中所示的方式起封闭血管的作用。具有侧向孔洞的设置特别容易受到该问题的影响。如图7所示,通过提供肘部和后向孔,能够避免由动脉壁对孔的阻塞和覆盖,从而增加插管的有效性。特别地,由于后向孔远离动脉壁,因此能够减轻上述关于动脉痉挛和下游压迫的问题。
[0048]随着肘部从腿部的股动脉通过到腿部表层,肘部16还有助于插管10的定位。选择用于肘部16的角度以使得减少下游或远端的动脉压迫的量。
[0049]如所示的,第二孔18形成在肘部16中或形成在肘部16的稍微后部,即远离插入方向或正向方向。第二孔18面向后部并且构造成将血液供应到通常与正向方向或插入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动脉中以便实现动脉中的双向灌注。在所示的实例中,第二孔18形成在肘部中,然而第二孔可以形成在肘部16的稍微后部并且依然在动脉中提供适当的双向灌注。在不碰撞延长管12的内腔或者不使延长管12的内腔变窄的情况下,在肘部16中形成第二孔18或在肘部16的稍微后部形成第二孔18允许设置用于血流的第二路径,从而避免通过插管10的血流的减少。肘部16和第二孔18的构造使得在插管10插入到动脉中时,第二孔18在动脉内正确地定向。
[0050]延长管12具有形成在肘部16上并且构造成便于插管10在动脉中的插入和定位的突起20。突起20形成在肘部16的外表面上并沿肘部16的外表面延伸。如在图6A至图6C中可以看出,突起20的范围通常限于横截面的下半部并且在从正面(图4)或插管10上方看是不可见的。 [0051]突起20沿插入方向成锥形以允许以最小的创伤将插管插入到动脉中。就这点而言,锥形是渐进的以便允许动脉壁随着插管10插入而逐渐膨胀。锥度角在大约3度到25度之间。尽管突起的最大厚度将取决于插管的尺寸,但是对于不同尺寸的插管,锥度角会是相同的。例如,20F的插管将包括具有最大厚度的突起,该厚度不包括大约1.5mm的突起形成在其上的延长管的厚度。应当注意,形成在较小的插管上的突起的尺寸将按比例缩减并且更小。
[0052]突起的尺寸足够小到以便允许以最小的创伤将插管10插入到动脉中,然而突起的尺寸足够大以防止插管10的意外移位。突起20的尺寸还足以使得第二孔18能够定位在突起20内以便使第二孔18定向在动脉中。
[0053]突起20和肘部16共同形成转变区28,其中延长管12的横截面尺寸在转变区逐渐增加然后逐渐减小以使得它能够以对动脉壁施加的最小创伤插入到动脉中。在所示实例中,如在图6A、图6B和图6C中可以看出的,突起20在横截面中通常是卵形,然而突起还可以使用其它形状。
[0054]转变区28用于夹板式地打开动脉以使得插管主体不压迫动脉并且允许在第二方向中的畅通流动。转变区28用于支撑动脉壁远离第二孔18以使得动脉保持开放并且不阻塞血液从插管10到动脉中的流动。在插管插入动脉中时,转变区28还用于向插管10提供稳定性以便保持插管10在适当的位置。
[0055]突起20的后部以比它沿插入方向更高的比率成锥形以便在移除期间提供比在插入期间更大的阻力。突起20的后部更加急剧地成锥形以使得突起20的侧面轮廓通常具有圆形肩部的形式。
[0056]
【发明者】已发现,通过设置圆形肩部形式的突起能够实现在移除期间使动脉创伤最小化和抵抗移除之间的良好平衡。突起还提供自定位机制。就这点而言,防插管移除所提供的增加的阻力允许外科医生在轻微的阻力下将插管10插到阻力将在其处减小的预定深度。插管10能够随后被轻微地缩回直至感觉到阻力增加,这提供了直接的触觉回馈来指示插管被正确地放置在动脉中。防移除所提供的增加的阻力还防止插管10从动脉中意外地或无意地撤回。由于如果第二孔18移动到动脉外部,那么血液可以从插管流向动脉外部造成流血,因此这是非常重要的。
[0057]通过提供圆形肩部形式的突起,避免了可能在插入期间和移除期间产生用于流血的通路的脊、轨道或倒钩。
[0058]突起20的后部布置在距第二孔18的预定距离处,以使得在将插管10放置在动脉中所需位置时,第二孔18很好地定位在动脉内。
[0059]突起20的后部靠在动脉切开处以用作支架,有效地支架式地打开下游动脉,否则突起的后部将移动以符合插管的形状并压迫下游动脉可能地堵塞从侧灌注孔洞沿动脉向下的流动。通过支架式地打开动脉,突起维持血液能够无阻碍地沿腿部向下流动所通过的通路。
[0060]在所示的实例中,如在图3中可以看出的,第二孔18延伸通过突起20并通常沿远离管的前端的方向延伸以便提供到下肢的流动,该流动通常是畅通的。由于插管的尺寸和将容纳它在其中的动脉的尺寸,突起通常围绕第二孔18以使得在插管定位在动脉内时第二孔18很好地放置在动脉内。
[0061]如在图2中可以看出的,在延长管12的内腔的内部的第二孔18的最内部分通常是漏斗形以减少在延长管12内并通过第二孔18流动的血液的紊流。第二孔18的尺寸可以根据不同尺寸的延长管变化以实现到下肢流量的不同配比。在所示的实例中,第二孔18的直径是2.0mm。
[0062]如在图2中可以看出的,延长管12在第一孔14处终止。还能够看出,延长管12在最邻近第一孔14的区域中的前端处成锥形。柔性延长插管器22能够以其尖端穿出第一孔14的方式被通过延长管12容纳。通过设置突出于第一孔14的锥形端,插管器22有助于插入动脉。插管器22还防止血液从第一孔14流回。第一孔14构造成接合通过延长管12容纳的插管器22以防止在插管器22容纳在延长管12中时血液流通过第一孔14并进入到延长管12中。
[0063]如在图7中可以看出的,延长管12能够构造成使得在第二孔18周围的区域中的延长管12的内径大于在 通过此处容纳时延长插管器22的相应部分的直径,以使得血液能够通过第二孔18进入到延长管12中以表明第二孔18已进入到动脉21中。就这点而言,当插入到延长管中时,延长插管器22在第二孔18的区域内变窄以允许血液进入到延长管12中。延长管12的内径沿延长管12的长度通常是恒定的。
[0064]随着第二孔18进入到动脉中,由此产生的进入到延长管12的血液闪现(flash ofblood)为医师提供管差不多在合适的位置上的可见指示。这种血液闪现在经皮插入期间特别有帮助。从该位置将插管10再插入到动脉21中一点允许突起20的后部进入到动脉中。一旦这个后部进入到动脉21中,突起20的后部的尖锥形就起到防止意外的或无意的撤回。
[0065]如在图6A中可以看出的,从突起20向前并且从最接近于第一孔14的锥形向后,在转变成突起20 (图6B)之前,延长管12的外径通常是恒定的。如在图6C中可以看出的,延长管12的直径在突起20后部转变回或恢复到此恒定值。选择延长管12的尺寸以向病人提供充分的血液流,并且延长管的外径可以在大约3mm和大约8mm之间。根据病人和所使用的延长管的尺寸,在插管主体的周围可能发生流动阻塞。
[0066]延长管12由柔性材料形成以便在将插管器22插入到插管10中时至少局部变直以便于将插管10插入到动脉中。如上所述,一旦移除插管器22,延长管12就将返回到它的自然形状以便夹板式地打开动脉。在将插管器22插入到插管10中时,延长管12几乎可以完全变直。如在图2中可以看出的,延长管12由钢丝增强材料形成。在所述实例中,延长管由通常是透明的柔性聚氨酯材料形成,然而应当注意还可以使用诸如硅树脂的其它材料。[0067]在一些实例中,插管10的不同段可以由不同材料制成。例如,肘部16可以由不同于延长管12的材料形成。此外,肘部16可以由诸如PVC、聚氨酯、硅树脂或橡胶的柔性材料形成并构造成可膨胀的。可膨胀的肘部可构造成手动膨胀或构造成自膨胀。在这个实例中,在插入期间肘部16可以保持未膨胀或局部膨胀状态,然后膨胀成为通常依照之前所述的准备用于使用的形式。就这点而言,当在适当的位置并处于膨胀时,膨胀的肘部提供突起20并容纳第二孔18以便能够实现双向灌注。膨胀的肘部可以构造成抵靠动脉的内壁扩张上以保持插管在适当的位置并使壁与第二孔18间隔。
[0068]所示的插管10的近端24利用标准的3/8〃连接件。可以使用这种通用配件,或者可以替换其它的市场上可买到的配件以允许插管10与不同的灌注管使用。
[0069]先前描述的实施例已经关于将插管10通常地插入到动脉中进行了描述。应当注意,插管10适合于利用开放式手术暴露直接插入动脉中并且还适合于经皮穿刺的使用。
[0070]在经皮穿刺的使用期间(其可以持续多天),确保插管保持正确地放置在动脉中以便维持充分的灌注是期望的。为确保维持充分的灌注,可以监控流入插管后面的动脉和流向肢体的血液的压力,即流离病人的动脉循环的灌注血液。
[0071]图8A和图SB示出了用于监控流向肢体的灌注血液的压力的设置的实例,以便表明下游流动的充分性和插管10的位置。在所示的实例中,压力管30邻近至延长管12延伸。压力管30沿插入方向在突起20的后面的位置处通过延长管的壁。在使用中,该位置使得它的定位在病人的外部。应当注意,压力管30可以在突起20的后面的其它位置处通过延长管的壁并且仍然在压力管30和压力传感器之间提供所需要的连通。压力管30通过延长管12并且在邻近于第二孔18的孔32处终止。孔32的定位使得可以监视流向肢体的血液的压力。
[0072]压力管30构造成容纳连接件34以允许压力管30和压力传感器(未示出)之间的连接。在使用中,在将插管10插入到动脉中时,血液将通过孔18流到病人的动脉中而流向肢体。压力传感器将测量流向肢体的此血液的压力以使得可以确定是否有足够的朝向肢体的流量。从而压力传感器的读数可以用于表明插管是否正确地放置在动脉中。就这点而言,在插管正确地放置在动脉中时,压力读数将最初显示从孔14通过延长管传输的脉动流。一旦非脉动流开始通过延长管,监控压力趋势以及绝对压力就表明在朝向肢体的灌注中的任何变化。错误的放置可以涉及使插管插入到动脉中太深,在这种情况下可能覆盖第二孔,或者使插管插入得不够深,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孔未位于动脉内并且在动脉中存在很少的流动或者不存在流动。
[0073]压力传感器还可以用于确定插管10的初始放置是否正确。
[0074]压力传感器的使用可以有益于诸如体外膜肺氧合(ECMO)单元和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的持续灌注是很普遍的环境。
[0075]为允许插管10的插入和锥形的插管器22进入到动脉中,使用已知的导丝技术。
[0076]将双向灌注插管10插入到动脉中的方法包括:将具有通过其容纳的插管器22的延长管12的远端馈送到动脉中(利用扩张器扩张动脉之后通过导丝)直至感觉到插入阻力的增加以表明突起20正进入到动脉中的步骤。然后延长管12缓慢地移动进入到动脉中直到肘部16和突起20进入到动脉中并且阻力的量减少。然后延长管12缩回直至感觉到缩回的阻力增加以表明突起20邻接动脉壁并且插管10处于适当的位置。[0077]一旦插管处于适当的位置,就可以移除插管器22以使得能够将插管10连接至适当的灌注设备。
[0078]治疗后,通过使突起20缓慢地移动通过动脉壁而使插管10缩回,从而通过增加突起20的截面尺寸使形成在动脉壁中的开口逐步扩大,以使得在对动脉不造成进一步的创伤的情况下通常能够移除延长管12。可以在远端位置处将压力施加到股动脉以协助突起通过动脉壁使得能够撤除延长管。
[0079]仅通过实例对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并且能够在本发明所公开的范围内进行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向灌注插管,其包括用于插入到动脉中的延长管,所述延长管包括: 在所述延长管的远端处的第一孔,该远端在插入期间是向前的,所述第一孔构造成使得血液能够沿插入方向流入到所述动脉中; 形成在所述延长管中的肘部;和 第二孔,所述第二孔形成在所述肘部中或者形成在所述肘部的稍微后部并且构造成用于沿通常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将血液供应到所述动脉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灌注插管,其中,所述延长管具有至少局部形成在所述肘部上的突起,所述突起构造成便于所述插管在所述动脉中的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灌注插管,其中,所述突起和肘部形成夹板式地打开所述动脉的转变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灌注插管,其中,所述转变区是可膨胀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灌注插管,其中,所述突起沿插入方向成锥形以允许所述插管插入到所述动脉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灌注插管,其中,所述突起的后部以比它沿插入方向更大的比率成锥形以便在移除期间提供比在插入期间更大的阻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灌注插管,其中,所述突起的侧面轮廓具有肩部形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的双向灌注插管,其中,所述肘部预先形成在所述延长管中,以使得在插入之前的松弛状态中所述延长管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肘弯曲。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灌注插管,其中,所述第二孔延伸通过所述突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灌注插管,其中,所述延长管构造成通过其容纳延长插管器以协助所述插管的插入并且在所述延长管和插管器插入到所述动脉中的同时防止血流通过所述第一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灌注插管,其中,所述延长管构造成使得在所述第二孔周围的区域中的所述延长管的内径大于在通过其容纳时的延长插管器的相应部分的直径,以使得血液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孔进入到所述延长管中以表明所述第二孔已进入到所述动脉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灌注插管,其中,所述肘部通过大约130度的角度弯曲。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灌注插管,其中,所述延长管由柔性材料形成以便在将插管器插入到所述插管中时至少局部变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灌注插管,其中,所述插管构造成插入到股动脉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灌注插管,进一步包括与压力传感器连通的压力管,所述压力管构造成用于测量沿所述第二方向流动的血液的压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灌注插管和通过所述延长管容纳的锥形插管器的组口 ο
17.—种将包括延长管的双向灌注插管插入动脉中的方法,所述延长管具有在远端处的第一孔,其用于沿插入方向将血液供应到所述动脉中;形成在所述延长管中的肘部;至少局部形成在所述肘部上的突起以及形成在所述突起中的第二孔,其用于远离所述插入方向将血液供应至所述动脉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延长管的远端馈送到所述动脉中直至感觉到插入阻力的增加以表明所述突起进入到所述动脉中; 使所述延长管缓慢地移动进入到所述动脉中直到所述肘部和所述突起已进入到所述动脉中并且阻力的量减少;以及 使所述延长管缩回直至感觉到缩回的阻力增加以表明所述突起邻接动脉壁并且所述插管处于适当的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将双向灌注插管插入动脉中的方法,其中,在治疗后,通过使所述突起缓慢地移动通过动脉壁来使所述插管缩回,从而通过增加所述突起的横截面尺寸使形成在所述动脉壁中的开口逐步扩大,以使得在对所述动脉不造成进一步的创伤的情况下通常能够移除所述延长管。
19.一种在周边动脉切开术期间向肢体提供灌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插管插入到动脉中; 通过所述插管将血液泵送到所述动脉中;以及 监控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所测量的压力以确保向所述肢体提供充分的血液流水平。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在周边动脉切开术期间向肢体提供灌注的方法,其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流动的血 液的压力维持在接近于在将所述插管初始插入时确定的初始参考范围的范围内。
【文档编号】A61M25/00GK103635223SQ201280027491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5日
【发明者】兰德尔·莫申斯基, 詹姆斯·麦克米伦, 叶利·图顿吉 申请人:索林集团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