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感冒的药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4202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感冒的药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剂科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感冒的药剂。
背景技术
感冒俗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 -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感冒虽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治疗感冒的药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感冒的药剂。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感冒的药剂,它是由下述原料药按照重量份制成干姜4 8份、一枝黄花6 10份、甘草I 5份、甘遂I 3份、三棱I 5份、黄芪3 6份、蛇床子I 5份、防风10 15份、小通草3 7份、川弯10 20份、甘松3 6份、半枝莲10 15份、牡丹皮4 8份、知母I 5份、茵陈I 3份和商陆3 7份。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感冒的药剂是由下述原料药按照重量份制成干姜7份、一枝黄花8份、甘草3份、甘遂2份、三棱2份、黄芪4份、蛇床子4份、防风11份、小通草6份、川芎17份、甘松5份、半枝莲13份、牡丹皮7份、知母2份、茵陈2份和商陆6份。优选地,所述药剂为片剂、口含片、速溶片、或汤剂。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感冒的药剂处方简单,均为常见中药,价格便宜,疗效明确,患者适应性强,适于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实施例1称取干姜70克、一枝黄花80克、甘草30克、甘遂20克、三棱20克、黄芪40克、蛇床子40克、防风110克、小通草60克、川芎170克、甘松50克、半枝莲130克、牡丹皮70克、知母20克、茵陈20克和商陆60克,加入水3000毫升,在密封容器中在90°C下加热5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即为本发明的汤剂。实验例选择60例感冒患者,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为35岁。症状初起病多急,以鼻部卡他症状和喷嚏、流涕、鼻塞;甚者有恶风寒,发热,头痛,头昏,咳嗽等等。急性病毒性咽炎以咽部发痒和和咽部灼热感,咽痛可伴有发热头痛、咳嗽乏力等为主要症状。主要急性病毒性喉炎以声撕、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伴有发热、咳嗽等为主要症状。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病毒性咽炎可见咽部明显充血和水肿,领下淋巴结肿大,并有触痛。而病毒性喉炎检查时可咽喉充血、水肿,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还可听到喘息声。使用实施例1中制得的汤剂来进行治疗,其中一天3次,每次口服300毫升,治疗3天为一个疗程。疗效判定标准3天以内临床症状消失者为有效,否则为无效。经过有一个疗程的观察,6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并且在整个治疗期间未观察到明显的 不良反应。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感冒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按照重量份制成干姜4 8 份、一枝黄花6 10份、甘草I 5份、甘遂I 3份、三棱I 5份、黄苗3 6份、蛇床子 I 5份、防风10 15份、小通草3 7份、川弯10 20份、甘松3 6份、半枝莲10 15份、牡丹皮4 8份、知母I 5份、茵陈I 3份和商陆3 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感冒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按照重量份制成干姜7份、一枝黄花8份、甘草3份、甘遂2份、三棱2份、黄苗4份、蛇床子4份、防风 11份、小通草6份、川芎17份、甘松5份、半枝莲13份、牡丹皮7份、知母2份、茵陈2份和商陆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感冒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为片剂、口含片、 速溶片、或汤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感冒的药剂,它是由下述原料药按照重量份制成干姜4~8份、一枝黄花6~10份、甘草1~5份、甘遂1~3份、三棱1~5份、黄芪3~6份、蛇床子1~5份、防风10~15份、小通草3~7份、川芎10~20份、甘松3~6份、半枝莲10~15份、牡丹皮4~8份、知母1~5份、茵陈1~3份和商陆3~7份。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感冒的药剂处方简单,价格便宜,疗效明确,患者适应性强,适于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文档编号A61P11/00GK103041358SQ20131000627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9日
发明者张宏波 申请人:张宏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