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硬化肝腹水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373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肝硬化肝腹水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硬化肝腹水的中药制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40-60,当归10-20,阿胶10-20,三七4-8,葶苈子8-15,桑螵蛸8-15,山茱萸8-15,金樱子8-15,山药8-15,蟋蟀5-15,蝼蛄5-15,地鳖虫8-15,补骨脂8-15,巴戟天8-15,葫芦巴8-15,白术8-15,老头划15-25,地锦草8-15,鸭舌草15-25,地骨皮8-15,牛蒡根8-15,王不留行8-15,茯苓8-152,桂枝5-15,小茴5-15,砂仁8-15。本发明组方合理,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可有效治疗肝硬化肝腹水引起的各类症状,解决患者病痛。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肝硬化肝腹水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肝硬化腹水是指由于肝脏疾病导致肝脏反复炎症,纤维化及肝硬化形成后由于多种病理因素,如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水钠潴留等引起腹腔内积液的临床症状。肝硬化腹水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许多肝脏疾病终末期(失代偿期)的共同临床表现。引起肝硬化腹水常见疾病有: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肝脏疾病一旦发展至肝硬化腹水阶段,常常提示肝硬化已经到失代偿期,如不进行积极干预治疗,后果很严重。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肝硬化肝腹水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以纯天然中药为原料,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0004]本发明的方案如下:一种治疗肝硬化肝腹水的中药制剂,其优选方案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4 0-60,当归10-20,阿胶10-20,三七4_8,葶苈子8_15,桑螵蛸8_15,山茱萸8-15,金樱子8-15,山药8-15,蟋蟀5_15,蝼蛄5_15,地鳖虫8_15,补骨脂8_15,巴戟天8-15,葫芦巴8-15,白术8-15,老头划15-25,地锦草8_15,鸭舌草15-25,地骨皮8_15,牛蒡根8-15,王不留行8-15,茯苓8-152,桂枝5_15,小茴5_15,砂仁8_15。
[0005]一种治疗肝硬化肝腹水的中药制剂,其最佳方案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50,当归15,阿胶15,三七6,葶苈子12,桑螵蛸12,山茱萸12,金樱子12,山药12,蟋蟀9,蝼蛄9,地鳖虫12,补骨脂12,巴戟天12,葫芦巴12,白术12,老头划20,地锦草12,鸭舌草20,地骨皮12,牛蒡根12,王不留行12,茯苓12,桂枝9,小茴9,砂仁12。
[0006]各味中药药理作用:
[0007]黄芪:性温,味甘。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0008]当归:甘辛,温。入心、肝、脾经。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0009]阿胶:甘,平。入肺、肝、肾经。功用主治:滋阴补血,安胎。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
[0010]三七:甘微苦,温。入肝、胃、大肠经。功用主治: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癥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
[0011]葶苈子:辛苦,寒。入肺、膀胱经。功用主治:下气行水。治肺壅喘急,痰坎咳嗽,水肿胀满。
[0012]桑螵蛸:咸甘,平。入肝、肾经。功用主治:补肾,固精。治遗精,白浊,小便频数,遗尿,赤白带下,阳痿,早泄。
[0013]山茱萸:酸,微温。入肝、肾经。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温肝补肾,除一切风,止月经过多,治老人尿频。
[0014]金樱子:酸、甘、潘,平。归肾、膀胱、大肠经。
[0015]山药:甘,平。入肺、脾、肾经。功用主治: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0016]蟋蟀:辛、咸,温。有毒。功能与主治:利尿,破血,利咽。用于水肿,小便不通,尿路结石,肝硬化腹水,咽喉肿痛。
[0017]蝼蛄:咸、寒、无毒。归膀胱、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利水,通便。治水肿,石淋,小便不利,瘰疬,痈肿恶疮。
[0018]地鳖虫:咸,寒;有小毒。归肝经。功能与主治: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
[0019]补骨脂:辛,温。入肾经。功用主治:补肾助阳。治肾虚冷泻,遗尿,滑精,小便频数,阳痿,腰膝冷痛,虚寒喘嗽。外用治白癜风。
[0020]巴戟天:辛甘,温。入肝、肾经。功用主治: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治阳痿,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子宫虚冷,风寒湿痹,腰膝酸痛。
[0021]葫芦巴:性温,味苦。功能主治:温肾,祛寒,止痛。用于肾脏虚冷、小腹冷痛、小肠Si气、寒湿脚气。
[0022]白术:苦甘,温。入脾、胃经。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湾,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0023]老头草:微苦,寒。清热凉血,益肾利水。治急性肾炎,尿血。
[0024]地锦草:辛,平。清热解毒,活血,止血,利湿,通乳。治菌痢,肠炎,咳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湿热黄疸,乳汁不通,痈肿疔疮,跌打肿痛。
[0025]鸭舌草:苦,凉。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痢疾,肠炎,急性扁桃体炎,齿龈脓肿,丹毒,疔疮。
[0026]地骨皮:甘,寒。入肺、肝、肾经。功用主治:清热,凉血。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
[0027]牛蒡根:苦,寒。入手太阴经。:功用主治:祛风热,消肿毒。治风毒面肿,头晕,咽喉热肿,齿痛,咳嗽,消渴,痈疽疮疥。
[0028]王不留行:苦,平。入肝、胃经。功用主治“行血通经,催生下乳,消肿敛疮。治妇女经闭,乳汁不通,难产,血淋,痈肿,金疮出血。
[0029]茯苓:甘淡,平。入心、脾、肺经。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0030]桂枝:辛甘,温。入膀胱、心、肺经。功用主治: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
[0031]小茴:性温,味辛。功能主治: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
[0032]砂仁:辛,温。入脾、胃经。功用主治:行气调中,和胃,醒脾。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膈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
[0033]本发明通过如下措施实施:称取所需重量份各中药原料,加水后采用文火煎煮,过滤后浓缩,装入瓶内,每瓶250ml,另外在每瓶内加入1ml的蜂蜜,封装备用。
[0034]用法用量:患者每天早、中、晚各服一次,每次服125ml。
[003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组方合理,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可有效治疗口腔溃疡,消除患者病痛。
[0036]下面结合临床试验数据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37]1、自2010年I月至2012年10月,本发明人应用本发明所制中药制剂观察治疗10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其中男性66人,女性34人;年龄最大者72岁,年龄最小者39岁,平均年龄55岁。
[0038]2、诊断标准:
[0039]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0040]3、治疗方法:所需中药原料采用文火加水煎煮,过滤后浓缩,装入瓶内,每瓶250ml,另外在每瓶内加入1ml的蜂蜜,封装备用。患者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次服125ml。
[0041]4、疗效标准:
[0042]治愈:经过15-30天治疗后,各症状及临床体征消失,其他客观检查指标基本正常;
[0043]显效:经过15-30天治疗后,各症状及临床体征减轻,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明显改盡.口 ,
[0044]无效:经过15-30天治疗后,各症状及临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改善或加重。
[0045]5、治疗结果:对100例面瘫患者进行治疗观察,77例患者取得治愈效果,16例串者显效效果,7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治愈率77%,总显效率93%,总无效率7%。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47]实施例1
[0048]黄芪50,当归20,阿胶15,三七8,葶苈子10,桑螵蛸12,山茱萸12,金樱子12,山药12,蟋蟀9,蝼蛄9,地鳖虫12,补骨脂12,巴戟天12,葫芦巴12,白术12,老头划20,地锦草10,鸭舌草20,地骨皮11,牛蒡根12,王不留行12,茯苓12,桂枝9,小茴8,砂仁12。
[0049]实施例2
[0050]黄芪40,当归15,阿胶15,三七6,葶苈子12,桑螵蛸12,山茱萸12,金樱子12,山药10,蟋蟀9,蝼蛄8,地鳖虫12,补骨脂10,巴戟天12,葫芦巴14,白术14,老头划20,地锦草12,鸭舌草18,地骨皮12,牛蒡根12,王不留行12,茯苓10,桂枝9,小茴9,砂仁12。
[0051]实用例3
[0052]黄芪46,当归15,阿胶15,三七6,葶苈子10,桑螵蛸12,山茱萸12,金樱子14,山药14,蟋蟀8,蝼蛄9,地鳖虫12,补骨脂10,巴戟天12,葫芦巴12,白术12,老头划18,地锦草12,鸭舌草22,地骨皮12,牛蒡根10,王不留行12,茯苓10,桂枝9,小茴9,砂仁12。
[0053]治疗方法:所需中药原料采用文火加水煎煮,过滤后浓缩,装入瓶内,每瓶250ml,另外在每瓶内加入1ml的蜂蜜,封装备用。患者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次服125ml。
[0054]尽管上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发明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肝硬化肝腹水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40-60,当归10-20,阿胶10-20,三七4-8,葶苈子8-15,桑螵蛸8-15,山茱萸8-15,金樱子8-15,山药8-15,蟋蟀5-15,蝼蛄5_15,地鳖虫8_15,补骨脂8_15,巴戟天8_15,葫芦巴8-15,白术8-15,老头划15-25,地锦草8_15,鸭舌草15-25,地骨皮8_15,牛蒡根8_15,王不留行8-15,茯苓8-152,桂枝5-15,小茴5_15,砂仁8_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肝硬化肝腹水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50,当归15,阿胶15,三七6,葶苈子12,桑螵蛸12,山茱萸12,金樱子12,山药12,蟋蟀9,蝼蛄9,地鳖虫12,补骨脂12,巴戟天12,葫芦巴12,白术12,老头划20,地锦草12,鸭舌草20 ,地骨皮12,牛蒡根12,王不留行12,茯苓12,桂枝9,小茴9,砂仁12。
【文档编号】A61P1/16GK104043017SQ201310076597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2日
【发明者】王遐玲 申请人:王遐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