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丹毒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9258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丹毒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丹毒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丹毒是指由皮肤、粘膜破损,外受火毒与血热搏结,蕴阻肌肤,不得外泄,致患部鲜红灼热,有如涂丹为特征的急性感染疾病;症状表现为局部红赤灼热,如涂丹之状,肿胀疼痛,红斑边缘微撬起,与正常皮肤有明显分界,红斑上有时可出现水疱、紫斑,偶有化脓或皮肤坏死;病变附近有譽核肿痛;即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不适等。目前,治疗丹毒主要是使用抗菌药物、窄波紫外线照射和手术切除等方法治疗,存在治疗时间长、效果差、毒副作用大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丹毒的中药制剂,具有疗效显著、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的优点。一种治疗丹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17-23份、天南星17-23份、苦参17-23份、鹿角霜17-23份、紫花地丁 17-23份、熟地黄13-17份、赤芍13-17份、半夏13-17份、茯苓10-14份、蒲公英10-14份、苍术10-14份、黄芩9_11份、菊花9-11份、黄柏9-11份、连翘9-11份、当归9-11份、红花6_8份、枳实6_8份、大黄6_8份、泽兰6-8份、泽泻6-8份、荆芥4-6份、薄荷4-6份、麻黄4_6份、肉桂4_6份、芥子2_4份、花椒2-4份、甘草2-4份。所述的治疗丹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20份、天南星20份、苦参20份、鹿角霜20`份、紫花地丁 20份、熟地黄15份、赤芍15份、半夏15份、茯苓12份、蒲公英12份、苍术12份、黄芩10份、菊花10份、黄柏10份、连翘10份、当归10份、红花7份、枳实7份、大黄7份、泽兰7份、泽泻7份、荆芥5份、薄荷5份、麻黄5份、肉桂5份、芥子3份、花椒3份、甘草3份。所述的治疗丹毒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O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原料药;
(2)将称取好的原料药杀菌、混合,以每袋250-350克装袋即得。用法及用量:将制成的中药制剂按常规方法加水煎熬,每付药可煎熬二次,患者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本发明的各原料药的药用性能如下:
金银花:性味归经:寒、甘,归肺、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散风热。天南星: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肺、肝、脾经;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苦参: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鹿角霜:性味归经:咸,温;归肝、肾经;功效:温肾助阳,收敛止血。
紫花地丁:性味归经:苦、辛,寒,归心、肝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熟地黄: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功效:滋阴补血,益精填髓。赤芍: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经;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半夏: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茯苓: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蒲公英: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苍术: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黄芩: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菊花:性味归经: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黄柏:性味归经:苦,寒;归肾、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连翘: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当归: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红花: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肝经;功效: 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枳实:性味归经:苦、辛、酸,温;归脾、胃经;功效:破气消积,化痰散痞。大黄:性味归经: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效: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泽兰:性味归经:苦、辛,微温;归肝、脾经;功效:活血化瘀,行水消肿。泽泻:性味归经:甘,寒;归肾、膀胱经;功效:利小便,清湿热。荆芥: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肝经;功效:解表散风,透疹。薄荷: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功效: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麻黄: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肉桂:性味归经: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功效: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
止痛,活血通经。芥子:性味归经:辛,温;归肺经;功效: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花椒:性味归经:味辛、热,有小毒;归脾、胃、肾经;功效:温中,止痛,杀虫。甘草: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本发明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出上述各原料药及其配比制成中药制剂,具有疏风解毒、凉血通腑、养血活血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丹毒的目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的优点;经临床验证,本发明对于治疗丹毒的有效率为100%。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一种治疗丹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20份、天南星20份、苦参20份、鹿角霜20份、紫花地丁 20份、熟地黄15份、赤芍15份、半夏15份、茯苓12份、蒲公英12份、苍术12份、黄芩10份、菊花10份、黄柏10份、连翘10份、当归10份、红花7份、枳实7份、大黄7份、泽兰7份、泽泻7份、荆芥5份、薄荷5份、麻黄5份、肉桂5份、芥子3份、花椒3份、甘草3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O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原料药;
(2)将称取好的原料药杀菌、混合,以每袋250-350克装袋即得。实施例2:
一种治疗丹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23份、天南星23份、苦参23份、鹿角霜23份、紫花地丁 23份、熟地黄17份、赤芍17份、半夏17份、茯苓14份、蒲公英14份、苍术14份、黄芩11份、菊花11份、黄柏11份、连翘11份、当归11份、红花8份、枳实8份、大黄8份、泽兰8份、泽泻8份、荆芥6份、薄荷6份、麻黄6份、肉桂6份、芥子4份、花椒4份、甘草4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O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原料药;
(2)将称取好的原料药杀菌、混合,以每袋250-350克装袋即得。实施例3:
一种治疗丹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金银花17份、天南星17份、苦参17份、鹿角霜17份、紫花地丁 17份、熟地黄13份、赤芍13份、半夏13份、茯苓10份、蒲公英10份、苍术10份、黄芩9份、菊花9份、黄柏9份、连翘9份、当归9份、红花6份、枳实6份、大黄6份、泽兰6份、泽泻6份、荆芥4份、薄荷4份、麻黄4份、肉桂4份、芥子2份、花椒2份、甘草2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O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原料药;
(2)将称取好的原料药杀菌、混合,以每袋250-350克装袋即得。实验例:
一、临床资料:采用本发明治疗丹毒患者115例,其中男69例,女46例。二、临床症状:局部红赤灼热,如涂丹之状,肿胀疼痛,红斑边缘微撬起,与正常皮肤有明显分界,红斑上有时可出现水疱、紫斑,偶有化脓或皮肤坏死;病变附近有譽核肿痛;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不适等。三、治疗方法:将制成的中药制剂按常规方法加水煎熬,每付药可煎熬二次,患者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四、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全身及局部症状消退,血象正常;
好转:全身症状消退,局部症状未全消;
未愈:全身与局部症状未能控制。五、典型病例:
1、杨某,男,42岁,右腿下部内侧患丹毒,症状表现为皮肤红肿、伴有发烧、头痛等;使用青霉素治疗 数天未见好转,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I个疗程后症状明显改善,2个疗程痊愈。
2、王某某,女,49岁,面部患丹毒,症状表现为皮肤红赤灼热、瘙痒疼痛,体温38.6摄氏度,有恶寒、头痛、周身不适等;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2天后症状明显改善,I个疗程痊愈。3、韩某某,男,56岁,患丹毒,就诊3天前突然发热、寒战、不适和恶心;后小腿处出现红斑,有触痛、灼痛,至出现脓疱、水疱,诊断为丹毒;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I个疗程后症状明显改善,3个疗程痊愈。六、治疗结果:
采用本发明治疗丹毒患者115例,经过1-3个疗程的治疗,其中治愈107例,好转8例,未愈O例,治愈率为93%,有效率为100% ;结果表明,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的 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丹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17-23份、天南星17-23份、苦参17-23份、鹿角霜17-23份、紫花地丁 17-23份、熟地黄13-17份、赤芍13-17份、半夏13-17份、茯苓10-14份、蒲公英10-14份、苍术10-14份、黄芩9-11份、菊花9-11份、黄柏9-11份、连翘9-11份、当归9-11份、红花6_8份、枳实6_8份、大黄6_8份、泽兰6-8份、泽泻6-8份、荆芥4-6份、薄荷4-6份、麻黄4_6份、肉桂4_6份、芥子2_4份、花椒2-4份、甘草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丹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20份、天南星20份、苦参20份、鹿角霜20份、紫花地丁 20份、熟地黄15份、赤芍15份、半夏15份、茯苓12份、蒲公英12份、苍术12份、黄芩10份、菊花10份、黄柏10份、连翘10份、当归10份、红花7份、枳实7份、大黄7份、泽兰7份、泽泻7份、荆芥5份、薄荷5份、麻黄5份、肉桂5份、芥子3份、花椒3份、甘草3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丹毒的中药制剂,由金银花、天南星、苦参、鹿角霜、紫花地丁、熟地黄、赤芍、半夏、茯苓、蒲公英、苍术、黄芩、菊花、黄柏、连翘、当归、红花、枳实、大黄、泽兰、泽泻、荆芥、薄荷、麻黄、肉桂、芥子、花椒、甘草按照一定重量份制成。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的优点;经临床验证,本发明治疗丹毒的有效率为100%。
文档编号A61P31/04GK103251758SQ201310223099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6日
发明者刘建飞 申请人:刘建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