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胃前调理药物及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106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胃前调理药物及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洗胃前调理药物及制作方法,本发明由下述原料制成:金银花、枸杞子、苍耳子、穿心莲、香附、木香、茯苓和太子参;所述原料重量份数配比为:金银花20g、枸杞子10g、苍耳子15g、穿心莲10g、香附15g、木香20g、茯苓18g和太子参13g,以上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一种洗胃前调理药物配方;该洗胃前调理药物制备工艺简单,借各药材的协同作用,达到洗胃之前加快调节胃部和减少洗胃对小儿胃部伤害的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洗胃前调理药物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胃前调理药物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洗胃是指将一定成分的液体灌入胃腔内,混和胃内容物后再抽出,如此反复多次。其目的是为了清除胃内未被吸收的毒物或清洁胃腔,临床上用以胃部手术、检查前准备。对于急性中毒如短时间内吞服有机磷、无机磷、生物碱、巴比妥类药物等,洗胃是一项重要的抢救措施。通常用生理盐水或酸氢钠液洗胃,这种方式对胃部有一定的伤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洗胃前调理药物及制作方法,该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借各药材的协同作用,达到洗胃之前加快调节胃,减少洗胃对小儿胃部伤害效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一种洗胃前调理药物由下述原料制成:金银花、枸杞子、苍耳子、穿心莲、香附、木香、茯苓和太子参;所述原料重量份数配比为:金银花20g、枸杞子10g、苍耳子15g、穿心莲10g、香附15g、木香20g、获茶18g和太子参13g,以上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一种洗胃前调理药物配方。
[0005]所述洗胃前调理药物制作方法:有以下步骤:
[0006]第一步:把金银 花20g、枸杞子10g、苍耳子15g、穿心莲10g、香附15g、木香20g、获茶18g和太子参13g均匀混合加入1500g水;
[0007]第二步:武火烧开后改为文火煎煮45分钟,捞渣过滤制成汤剂,使用时,把所得汤剂冷却至30°C,进行服用。
[0008]所述一种洗胃前调理药物的剂型为水煎制剂。
[0009]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洗胃前调理药物,其中草药功效为:
[0010]1、金银花,又名忍冬,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木本植物。“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0011]2、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味甘、性平具有补肝益肾之功效,《本草纲目》中说“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中医常用它来治疗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健忘、目眩、目昏多泪、消渴、遗精等病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枸杞子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细胞突变、具有延缓衰老、抗脂肪肝、调节血脂和血糖、能等方面的作用,并应用于临床。枸杞子服用方便,可入药、嚼服、泡酒。但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
[0012]3、苍耳子,别名荆棘狗、老鼠愁、棻耳实、苍子、胡苍子,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苍耳的带总苞的果实,苍耳子属于常用中草药,具有散风除湿通窍等功效。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及河北等地。
[0013]4、穿心莲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全草或叶。又名春莲秋柳,一见喜,榄核莲、苦胆草、金香草、金耳钩、印度草,苦草等。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作用。主治细菌性痢疾、尿路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肠炎、咽喉炎、肺炎和流行性感冒等,外用可治疗疮疖肿毒、外伤感染等。[0014]5、香附,原名“莎草”,用于气郁滞而生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用量5至10克。香附的块茎呈纺锤状,长约I至3厘米,中部直径5至10毫米,呈黑褐色,可入药,药名也叫香附。
[0015]6、木香,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总类很多,有云木香和川木香,云木香生产于中国云南丽江地区,川木香主产于四川安县,另有广木香是印度产品,在中国广州进口,故名。木香的根可作为中药使用,味苦,可与枳壳、川楝子、延胡索等配合,可理气疏肝、健脾消滞。
[0016]7、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纤细,叶对生,夏季开白色的花,地下生有纺锤形的块根中药属性: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
[0017]8、茯苓,出自《神农本草经》,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00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种洗胃前调理药物制备工艺简单,借各药材的协同作用,达到洗胃之前加快调节胃,减少洗胃对小儿胃部伤害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以【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0]一种洗胃前调理药物,所述药物由下述原料制成:金银花、枸杞子、苍耳子、穿心莲、香附、木香、茯苓和太子参;所述原料重量份数配比为:金银花20g、枸杞子10g、苍耳子15g、穿心莲10g、香附15g、木香20g、茯苓18g和太子参13g,以上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一种洗胃前调理药物配方。
[0021]所述洗胃前调理药物制作方法:有以下步骤:
[0022]第一步:把金银花20g、枸杞子10g、苍耳子15g、穿心莲10g、香附15g、木香20g、获茶18g和太子参13g均匀混合加入1500g水;
[0023]第二步:武火烧开后改为文火煎煮45分钟,捞渣过滤制成汤剂,使用时,把所得汤剂冷却至30°C,进行服用。
[0024]所述一种洗胃前调理药物的剂型为水煎制剂。
[00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种洗胃前调理药物制备工艺简单,借各药材的协同作用,达到洗胃之前加快调节胃,减少洗胃对小儿胃部伤害效果。
[0026]实验依据[0027]1、实验对象:把30名即将进行洗胃的患者分成2组,每组15人。
[0028]2、实验方法:对照组的15人进行空腹洗胃;实验组的15人使用本发明的一种洗胃前调理药物。30天内跟踪调查。
[0029]注意事项:本发明的一种洗胃前调理药物需要在进行洗胃前一个小时进行服用。
[0030]3、实验结果:
[0031]
【权利要求】
1.一种洗胃前调理药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由下述原料制成:金银花、枸杞子、苍耳子、穿心莲、香附、木香、茯苓和太子参;所述原料重量份数配比为:金银花20g、枸杞子10g、苍耳子15g、穿心莲10g、香附15g、木香20g、茯苓18g和太子参13g,以上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一种洗胃前调理药物配方。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洗胃前调理药物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有以下步骤: 第一步:把金银花20g、枸杞子10g、苍耳子15g、穿心莲10g、香附15g、木香20g、获茶18g和太子参13g均匀混合加入1500g水; 第二步:武火烧开后改为文火煎煮45分钟,捞渣过滤制成汤剂,使用时,把所得汤剂冷却至30°C,进行服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洗胃前调理药物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洗胃前调理药物的剂型为水煎制剂。
【文档编号】A61P39/02GK103638254SQ201310646210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张田 申请人:张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