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伪膜性肠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888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伪膜性肠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伪膜性肠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白叶火草8份、千屈草12份、午时花14份、泥胡菜10份、白龙穿彩12份、芦子兰14份、三筒管15份、布朗耳蕨10份、实葫芦12份、半边旗10份、北鹤虱8份、矮醋栗8份、八角枫花12份、伯乐树10份、矮脚南9份、阿里红12份、凹头苋10份、小叶黑面叶14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伪膜性肠炎。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伪膜性肠炎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伪膜性肠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伪膜性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和小肠的急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多发生于老年人、重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及外科大手术后的患者,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仅为轻度腹泻,也可出现高热、严重腹泻、水电解质紊乱、中毒性巨结肠,甚至危及生命。该病病情重,治疗不及时病死率高。
[0003]对于伪膜性肠炎目前尚缺少公认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0004]本发明中药所涉及药材的研究现状如下:
[0005]白叶火草【来源】为菊科植物植物白千里光的根或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功能主治】散风热;定喘咳;利水湿。主感冒发热;咳喘;小便淋涩;肾炎水肿。
[0006]千屈草【来源】为千屈草科千屈草属植物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除去泥沙,晒干或鲜用。【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肠炎,痢疾,便血;外用治外伤出血。
[0007]午时花【来源】马齿觅科马齿觅属植物大花马齿觅Portulaca grandifloraHook.,以地上全草入药。四季可采,一般鲜用,或晒干。【功能主治】散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跌打损伤;外用治疮疖肿毒。
[0008]泥胡菜【来源】菊科 泥胡菜属植物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 Bunge,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扎捆,用时切段。【功能主治】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用于乳腺炎,颈淋巴结炎,痈肿疔疮,风疹瘙痒。
[0009]白龙穿彩【来源】唇形科盘泽草属植物白龙穿彩Panzeria alashanica Kupr?,以全草入药。夏季花未开或初开时割取全草,晒干。【功能主治】调经活血,清热利水。用于产后腹痛,月经不调,急性肾炎,子宫出血,乳腺炎,丹毒,疖肿。
[0010]芦子兰【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荨麻叶胡椒Piper boehmeriaefol ium Wal 1.,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功能主治】祛风散寒,理气止痛。用于感冒,胃痛,痛经,跌打损伤,风湿骨痛。
[0011]三筒管【来源】为马5?铃科马5?铃属植物三筒管Aristolochia championii Merr.etChun.,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洗净切片,晒干备用。【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疮疖肿毒。
[0012]布朗耳蕨【来源】为鳞毛蕨种植物布朗耳蕨的全草。8~9月采挖,切段,晒干。【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病毒发疹。
[0013]实葫芦【来源】葫芦科括楼属植物喜马拉雅瓜萎Trichosanthes himalensisC.B.Clarke,以根入药。秋冬叶枯萎时挖根,洗净切片晒干。【功能主治】祛瘀,解毒。用于跌打损伤,疮疖肿毒,睾丸炎。
[0014]半边旗【来源】为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黄疸型肝炎,结膜炎;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疮疡疖肿,湿疹,毒蛇咬伤。
[0015]北鹤風【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功能主治】杀虫消积。用于蛔虫、蛲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0016]矮醋栗【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矮茶麓的果实。【功能主治】祛风清热。主感冒发热,咳嗽。
[0017]八角枫花【来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或瓜木的花。植物形态详八角枫根条。6月采。【功能主治】《四川中药志》:治头风痛及胸腹胀满。研末,蒸鸡蛋服。
[0018]伯乐树【来源】为钟萼木科植物钟萼木的树皮。夏、秋采收。【功能主治】治筋骨痛。
[0019]矮脚南【来源】为楝科植物单叶地黄连的全株。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黄疸型肝炎;疮痈;跌打损伤;胃痛。
[0020]阿里红【来源】真菌类多孔菌科层孔菌属苦白蹄Fomes officinalis (Vill.exFr.)AmeS,以子实体入药。夏秋采,除去粗皮晒干或搓碎。【功能主治】温肺化痰,降气平喘,祛风除湿,活血消肿,利尿,解蛇毒。用于咳嗽,哮喘,胃痛,胃酸过多,尿路结石,肾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咽喉炎,牙周炎,毒蛇咬伤。
[0021]凹头觅【来源】觅科觅属植物凹头觅Amaranthus ascendens Loisel.,以全草和种子入药。【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用于肠炎,痢疾,咽炎,乳腺炎,痔疮肿痛出血,毒蛇咬伤。
[0022]小叶黑面叶【来源】大戟科山漆莖属植物小叶黑面叶Breynia patens Benth.,以根及叶入药。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叶夏季采摘,晒干。【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止痛。用于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胃肠炎,痢疾,月经过多,崩漏,白带,痛经;外用治外伤出血,疮疖,湿疹,皮肤瘙痒,烧伤。

【发明内容】

[0023]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伪膜性肠炎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伪膜性肠炎的目的。
[002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5]一种治疗伪膜性肠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白叶火草8份、千屈草12份、午时花14份、泥胡菜10份、白龙穿彩12份、芦子兰14份、三筒管15份、布朗耳蕨10份、实葫芦12份、半边旗10份、北鹤虱8份、矮醋栗8份、八角枫花12份、伯乐树10份、矮脚南9份、阿里红12份、凹头苋10份、小叶黑面叶14份。
[0026]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7]1、一般资料
[0028]发明人2009年I月-2011年11月间共收集94例伪膜性肠炎的门诊患者,年龄
22-58岁,病程1-5年。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空白组30例。两组年龄、病情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0029]2、试 验方法
[0030]2.1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3天。
[0031]2.2空白组口服安慰剂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3天。[0032]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0033]3.1疗效标准
[0034]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试验室检查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病情得到控制,实验室检查改善或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0035]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0036]表1两组疗效比较
[0037]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伪膜性肠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白叶火草8份、千屈草12份、午时花14份、泥胡菜10份、白龙穿彩12份、芦子兰14份、三筒管15份、布朗耳蕨10份、实葫芦12份、半边旗10份、北鹤虱8份、矮醋栗8份、八角枫花12份、伯乐树10份、矮脚南9份`、阿里红12份、凹头苋10份、小叶黑面叶14份。
【文档编号】A61P1/00GK103690613SQ201310670061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陈永泉 申请人:陈永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