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鹅口疮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76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治疗鹅口疮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鹅口疮的外用药物,该药物是采用纯天然植物、矿物及其他物为原料,按一定工艺制备而成的药物组合物,其成份有煅石膏、硼砂、蒲公英、青黛、川连、乳香、没药、朱砂、冰片,经大量临床应用,疗效高,无任何毒副作用,且愈后不复发,本发明药物所用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生产中无三废排放。疗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8.6%。
【专利说明】治疗鹅口疮的药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鹅口疮的药物,属医药产品【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鹅口疮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鹅口疮是指小儿舌上、口腔黏膜上出现的状如鹅口的白色点状或片状白屑。因其色白如雪片,故又称雪口。其白屑,状如凝乳,不易拭去,若强揩之,其下面的粘膜则见潮红、粗糙、不久又复生,常伴有哭闹不安,拒乳等症。本病可因先天胎热内蕴,或口腔不洁,或虚火上炎、脾胃湿热,感受秽毒之邪而致。小儿患此病到医院、诊所就治,大多采用片剂、针剂、输液等,造价高、不方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亟待发明一种适合幼儿和儿童、高效安全、简便验廉、容易被患儿接受的治疗方案。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患儿提供一种治疗鹅口疮的散剂药物,具有无刺激性疼痛感,操作简便,患儿易接受。治疗中患儿无拒用之优点。利用这种药物治疗鹅口疮,不仅治疗时间短,疗效高,而且安全可靠。本发明方剂中煅石膏清热收敛,硼砂,消咽喉肿痛祛痰;朱砂养心镇静;蒲公英、青黛清热解毒、散痛肿;黄连清热燥湿、泻火、凉血解毒;乳香、没药理气活血、散瘀止痛;冰片强心泻火止痛,以上诸药共奏清热解毒、理气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本药物疗效高,安全可靠。一日吹三次,可控制症状,2-3天均可痊愈,愈后不复发。这种治疗鹅口疮的药物是采用纯天然植物、木本物、矿物及其他物为原料制成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所用的原料中,源于草木的是蒲公英、川连;源于木本的是乳香、没药;源于矿物类的是煅石膏、硼砂、朱砂;源于其他物的是青黛、冰片。
[0004]各种原料的用量按重量计分别为:
[0005]煅石膏30-50份、硼砂20-50份、蒲公英10-20份、青黛10-20份、川连10-20份、乳香10-20份、没药10-20份、朱砂5-10份、冰片3-5份。
[0006]本发明药物制备的方法是:
[0007]取煅石膏30-50份、硼砂20-50份、蒲公英10-20份、青黛10-20份、川连10-20份、乳香10-20份、没药10-20份、朱砂5-10份、冰片3-5份。按传统制备散剂的方法将上述药物共研制成细粉剂过120目筛即得。
[0008]本发明经过大量临床应用,对治疗鹅口疮效果显著,一般情况下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3天即可痊愈。有的当天吹用三次就可得到控制,症状大为减轻。本发明药物不仅治愈率高,而且在治疗中无任何毒副作用,他人易操作,患儿易接受,况且治愈后不复发,是治疗鹅口疮的理想药物。本发明药物也适宜成人适用。
[0009]康某,男,2岁半。口腔黏膜、舌面、牙`龈及上腭处均有白色点、片状物,拭之不去,舌质淡,苔白腻而黄,脉象濡数。证系湿热内蕴,熏蒸于口所致。投上三次,诸症消退而愈。
[0010]刘某,女,一岁多,住襄城县十里铺乡宋李郭村。2009年8月前来就诊,口腔出现白屑,哭闹伴低烧,诊为鹅口疮,曾在两处诊所医治,未见好转。儿出现拒乳,哭声低弱,当天用药两次,开始好转,两天后痊愈。
[0011 ] 刘某,男,2岁,住襄城县范湖乡闻柳村,患鹅口疮,口腔黏膜潮红、粗糙,舌质淡黄,当天用药一次,病情缓解,第二天用药三次,康复。
[0012]多年来,利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上述鹅口疮患者73例,屡屡获效。
[0013]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
[0014]2000年——2013年间共治疗鹅口疮患者72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鹅口疮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煅石膏30-50份、硼砂20-50份、蒲公英10-20份、青黛10-20份、川连10-20份、乳香10-20份、没药10-20份、朱砂5-10份、冰片3-5份。
2.权利要求1所治疗鹅口疮烟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是: 取煅石膏30-50份、硼砂20-50份、蒲公英10-20份、青黛10-20份、川连10-20份、乳香10-20份、没药10-20份、朱砂5-10份、冰片3-5份。按传统制备粉剂的方法制成的粉剂即得。
【文档编号】A61K33/22GK103638131SQ201310686695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5日
【发明者】苏甲臣 申请人:苏甲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