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057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该中药由下述原料制成:决明子、川芎、首乌、黑豆、生地、天冬、丹参、女贞子、桑椹、五味子、酸枣仁、百合、当归、黄精、玉竹、杜仲、巴戟、菟丝子、王不留行、法夏、鸡内金、华鼠尾草、藿香、砂仁、橘核、槟榔、泽泻、鸡血藤、败酱草、川贝、苏子、夏枯草、葛根、天麻、佩兰、南星、桂枝、苍术、黄柏、知母。本中药治疗神经衰弱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神经衰弱是指大脑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从而产生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神经衰弱主要表现为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失调,其特点是常感觉脑力和体力不足,易疲劳,工作效率低下,但无器质性病变存在。资料表明,工作、学习过度紧张忙乱,休息和睡眠无规律,工作压力大,身体处于亚健康,以及感到有负担和不愉快的情绪等,是引起神经衰弱的主要因素。西医治疗神经衰弱主要依赖安定等安眠镇静剂对症治疗,但这些药物在安全性和依赖性方面存在缺陷,副作用比较大,容易形成成瘾性、耐药性,故不宜长时间服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本中药治疗神经衰弱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0006]决明子5-18、川芎6-12、首乌7-14、黑豆5-16、生地6-18、天冬7-14、丹参6-15、女贞子5-12、桑椹4-17、五味子7-16、酸枣仁6-12、百合3_18、当归6_17、黄精7_15、玉竹
6-14、杜仲4-17、巴戟7-16、菟丝子6-19、王不留行8_12、法夏7_15、鸡内金5_19、华鼠尾草
7-14、藿香4-16、砂仁3-18、橘核5-17、槟榔6-14、泽泻3-15、鸡血藤6-17、败酱草5-17、川贝4-15、苏子5-17、夏枯草4-16、葛根6-18、天麻7_14、佩兰6_19、南星8_12、桂枝7_14、苍术6-17、黄柏4-17、知母5-12。
[0007]优选地,所述决明子15、川芎9、首乌11、黑豆13、生地12、天冬11、丹参12、女贞子
8、桑椹9、五味子10、酸枣仁8、百合12、当归11、黄精12、玉竹10、杜仲12、巴戟10、菟丝子
11、王不留行10、法夏12、鸡内金8、华鼠尾草11、藿香8、砂仁9、橘核12、槟榔10、泽泻12、鸡血藤10、败酱草11、川贝10、苏子11、夏枯草12、葛根10、天麻10、佩兰12、南星10、桂枝
9、苍术12、黄柏11、知母10。
[0008]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0009](1)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将决明子、川芎、首乌、黑豆、生地、天冬、丹参、女贞子、桑椹、五味子、酸枣仁、百合、当归、黄精、玉竹、杜仲、巴戟、菟丝子、王不留行、法夏、鸡内金、华鼠尾草、藿香、砂仁、橘核、槟榔、泽泻、鸡血藤、败酱草、川贝、苏子、夏枯草、葛根、天麻、佩兰、南星、桂枝、苍术、黄柏、知母,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与水按照重量比1:9的比例混合,在水中浸泡35分钟。
[0010](2)将所述步骤(1)中的混合物及水煎煮90分钟后,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及滤渣。
[0011](3)将所述步骤(2)中所得滤渣与水按照重量比1:7的比例混合,再煎煮6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及滤渣,将第一滤液与第二滤液混合,获得药物的汤剂。[0012]本发明的药理及效果如下:
[0013]本发明选取决明子、川芎、首乌、黑豆、生地、天冬、丹参、女贞子、桑椹、五味子、酸枣仁、百合、当归、黄精、玉竹、杜仲、巴戟、菟丝子、王不留行、法夏、鸡内金、华鼠尾草、藿香、砂仁、橘核、槟榔、泽泻、鸡血藤、败酱草、川贝、苏子、夏枯草、葛根、天麻、佩兰、南星、桂枝、苍术、黄柏、知母等多味中药制成中药汤剂。
[0014]其中,决明子,祛风清热,解毒利湿。
[0015]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
[0016]首乌,解毒、消痈、润肠通便。
[0017]黑豆,补肾益阴,健脾利湿,除热解毒。
[0018]生地,清热凉血;生津润燥。
[0019]天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0020]丹参,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凉血消痈。
[0021]女贞子,补益肝肾;清虚热;明目。
[0022]桑椹,滋阴补血;生津润燥。
[0023]五味子,收敛固潘;益气生津;宁心安神。
[0024]酸枣仁,宁心安神;养肝;敛汗。
[0025]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0026]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0027]黄精,养阴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
[0028]玉竹,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0029]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0030]巴戟,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
[0031]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
[0032]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
[0033]法夏,燥湿化痰。
[0034]鸡内金,健脾消食;涩精止遗;消癥化石。
[0035]华鼠尾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散结消肿。
[0036]藿香,芳香化湿;和胃止呕;祛暑解表。
[0037]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0038]橘核,理气,止痛。
[0039]槟榔,驱虫;消积;下气;行水。
[0040]泽泻,利水渗湿。
[0041]鸡血藤,活血舒筋;养血调经。
[0042]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
[0043]川贝,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
[0044]苏子,降气消痰,平喘,润肠。
[0045]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解毒。
[0046]葛根,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
[0047]天麻,息风止痉;平肝阳;祛风通络。[0048]佩兰,解热清暑、化湿健胃、止呕。
[0049]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0050]桂枝,散寒解表;温通经脉;促阳化气。
[0051]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
[0052]黄柏,清热解毒、清热燥湿。
[0053]知母,清热泻火,化痰止咳,滋阴润燥。[0054]将上述多味中药原料经过煎煮制备成汤剂,对于治疗神经衰弱效果显著。
[0055]临床资料:
[0056]为表明本发明药物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经过100例神经衰弱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研究,100例病例均来源青岛市开发区医院。
[0057]治疗组:按随机方法选取50例,在原治疗基础上,停用所有治疗药物,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I个月。
[0058]对照组:按随机方法选取50例,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I个月。
[0059]两组在病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0060]服用方法:治疗组:每日早晚各一次服用本发明药物的汤剂200毫升,疗程为I个月。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一次20mg,一日I次,早餐后服用,疗程为I个月。
[0061]观察指标和方法
[0062]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
[0063]治疗组,显效40例,进步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显效23例,进步1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0%。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64]实施例1
[0065]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0066]决明子5、川芎6、首乌7、黑豆5、生地6、天冬7、丹参6、女贞子5、桑椹4、五味子
7、酸枣仁6、百合3、当归6、黄精7、玉竹6、杜仲4、巴戟7、菟丝子6、王不留行8、法夏7、鸡内金5、华鼠尾草7、藿香4、砂仁3、橘核5、槟榔6、泽湾3、鸡血藤6、败酱草5、川贝4、苏子
5、夏枯草4、葛根6、天麻7、佩兰6、南星8、桂枝7、苍术6、黄柏4、知母5。
[0067]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0068](I)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将决明子、川芎、首乌、黑豆、生地、天冬、丹参、女贞子、桑椹、五味子、酸枣仁、百合、当归、黄精、玉竹、杜仲、巴戟、菟丝子、王不留行、法夏、鸡内金、华鼠尾草、藿香、砂仁、橘核、槟榔、泽泻、鸡血藤、败酱草、川贝、苏子、夏枯草、葛根、天麻、佩兰、南星、桂枝、苍术、黄柏、知母,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与水按照重量比1:9的比例混合,在水中浸泡35分钟。
[0069](2)将所述步骤(1)中的混合物及水煎煮90分钟后,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及滤渣。
[0070](3)将所述步骤(2)中所得滤渣与水按照重量比1:7的比例混合,再煎煮6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及滤渣,将第一滤液与第二滤液混合,获得药物的汤剂。
[0071]实施例2
[0072]—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0073]决明子18、川芎12、首乌14、黑豆16、生地18、天冬14、丹参15、女贞子12、桑椹17、五味子16、酸枣仁12、百合18、当归17、黄精15、玉竹14、杜仲17、巴戟16、菟丝子19、王不留行12、法夏15、鸡内金19、华鼠尾草14、藿香16、砂仁18、橘核17、槟榔14、泽泻15、鸡血藤17、败酱草17、川贝15、苏子17、夏枯草16、葛根18、天麻14、佩兰19、南星12、桂枝14、苍术17、黄柏17、知母12。
[0074]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0075](I)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将决明子、川芎、首乌、黑豆、生地、天冬、丹参、女贞子、桑椹、五味子、酸枣仁、百合、当归、黄精、玉竹、杜仲、巴戟、菟丝子、王不留行、法夏、鸡内金、华鼠尾草、藿香、砂仁、橘核、槟榔、泽泻、鸡血藤、败酱草、川贝、苏子、夏枯草、葛根、天麻、佩兰、南星、桂枝、苍术、黄柏、知母,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与水按照重量比1:9的比例混合,在水中浸泡35分钟。
[0076](2)将所述步骤(1)中的混合物及水煎煮90分钟后,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及滤渣。 [0077](3)将所述步骤(2)中所得滤渣与水按照重量比1:7的比例混合,再煎煮6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及滤渣,将第一滤液与第二滤液混合,获得药物的汤剂。
[0078]实施例3
[0079]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0080]决明子15、川芎9、首乌11、黑豆13、生地12、天冬11、丹参12、女贞子8、桑椹9、五味子10、酸枣仁8、百合12、当归11、黄精12、玉竹10、杜仲12、巴戟10、菟丝子11、王不留行
10、法夏12、鸡内金8、华鼠尾草11、藿香8、砂仁9、橘核12、槟榔10、泽泻12、鸡血藤10、败酱草11、川贝10、苏子11、夏枯草12、葛根10、天麻10、佩兰12、南星10、桂枝9、苍术12、黄柏11、知母10。
[0081]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0082](I)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将决明子、川芎、首乌、黑豆、生地、天冬、丹参、女贞子、桑椹、五味子、酸枣仁、百合、当归、黄精、玉竹、杜仲、巴戟、菟丝子、王不留行、法夏、鸡内金、华鼠尾草、藿香、砂仁、橘核、槟榔、泽泻、鸡血藤、败酱草、川贝、苏子、夏枯草、葛根、天麻、佩兰、南星、桂枝、苍术、黄柏、知母,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与水按照重量比1:9的比例混合,在水中浸泡35分钟。
[0083](2)将所述步骤(1)中的混合物及水煎煮90分钟后,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及滤渣。
[0084](3)将所述步骤(2)中所得滤渣与水按照重量比1:7的比例混合,再煎煮6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及滤渣,将第一滤液与第二滤液混合,获得药物的汤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决明子5-18、川芎6-12、首乌7-14、黑豆5-16、生地6-18、天冬7-14、丹参6-15、女贞子5-12、桑椹4-17、五味子7-16、酸枣仁6-12、百合3-18、当归6-17、黄精7-15、玉竹6-14、杜仲4-17、巴戟7-16、菟丝子6-19、王不留行8-12、法夏7_15、鸡内金5_19、华鼠尾草7_14、藿香4-16、砂仁3-18、橘核5-17、槟榔6-14、泽泻3_15、鸡血藤6_17、败酱草5-17、川贝4-15,苏子5-17、夏枯草4-16、葛根6-18、天麻7-14、佩兰6_19、南星8_12、桂枝7_14、苍术6_17、黄柏4-17、知母5-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决明子15、川芎`9、首乌11、黑豆13、生地12、天冬11、丹参12、女贞子8、桑椹9、五味子10、酸枣仁8、百合`12、当归11、黄精12、玉竹10、杜仲12、巴戟10、菟丝子11、王不留行10、法夏12、鸡内金8、华鼠尾草11、藿香8、砂仁9、橘核12、槟榔10、泽泻12、鸡血藤10、败酱草11、川贝10、苏子`11、夏枯草12、葛根10、天麻10、`佩兰12、南星10、桂枝9、苍术12、黄柏11、知母10。
【文档编号】A61K36/9064GK103656462SQ201310719292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4日
【发明者】李伟, 李明莉, 唐劲卉, 唐立娟, 孙春红 申请人:李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