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膜外麻醉用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582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硬膜外麻醉用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麻醉用医疗器具,具体地,涉及一种硬膜外麻醉用穿刺针。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所用的硬膜外麻醉用穿刺针,包括导管、导引管及针体,其中针体包括针头,在使用时,需要将导管从穿刺针针体的针头中抽出来,由于针头内存有患者的血液,就使得导管表面带出的少量血液暴露在外面,医务工作者一般是用医用棉纱擦拭。其缺陷在于:一,暴露在外面的患者的血液容易传播疾病,增加医务工作者工作受传染的风险,二,用后的棉纱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性高的硬膜外麻醉用穿刺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硬膜外麻醉用穿刺针,包括导管、导引管及针体,所述针体包括针头,所述导引管与针体连接,所述导管通过导引管穿入针体的针头中,在所述导引管内壁与导管之间设置有海绵,所述海绵固定在导引管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导引管后端的内径大于导引管前端的内径,所述海绵固定在导引管后端的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导引管后端的内径为4mm,所述海绵厚度为1mm。进一步地,所述海绵为消毒海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硬膜外麻醉用穿刺针的导引管部分进行了改进,避免了患者血液直接暴露在导管外壁,从而减少了疾病的传播途径,并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使用安全性高,适合推广应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硬膜外麻醉用穿刺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导引管及其内壁结合物的A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硬膜外麻醉用穿刺针,包括导管1、导引管2及针体3,针体3包括针头31,导引管2与针体3连接,导管I通过导引管2穿入针体3的针头31中。为了提高硬膜外麻醉用穿刺针的使用安全性,配合图2所示,可在导引管2内壁与导管I之间设置有海绵4,海绵4固定在导引管2内壁上。其中,导引管后端22的内径大于导引管前端21的内径,海绵4固定在导引管后端22的内壁上。上述硬膜外麻醉用穿刺针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来制作,具体可将现有导引管后端22内径(目前临床所用为2mm)增加一倍至4mm,将导引管后端22内壁用胶粘上厚度为Imm的带有消毒液的海绵4 (即消毒海绵)。作业时,导管I外抽,带有消毒液的海绵4,会将导管I表面附着的患者血液擦拭干净,同时也可对导管I外壁进行消毒。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硬膜外麻醉用穿刺针,包括导管、导引管及针体,所述针体包括针头,所述导引管与针体连接,所述导管通过导引管穿入针体的针头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引管内壁与导管之间设置有海绵,所述海绵固定在导引管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膜外麻醉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管后端的内径大于导引管前端的内径,所述海绵固定在导引管后端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膜外麻醉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管后端的内径为4mm,所述海绵厚度为1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硬膜外麻醉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为消毒海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硬膜外麻醉用穿刺针,包括导管、导引管及针体,所述针体包括针头,所述导引管与针体连接,所述导管通过导引管穿入针体的针头中,在所述导引管内壁与导管之间设置有海绵,所述海绵固定在导引管内壁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硬膜外麻醉用穿刺针的导引管部分进行了改进,避免了患者血液直接暴露在导管外壁,从而减少了疾病的传播途径,并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使用安全性高,适合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61M19/00GK203043247SQ20132004382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8日
发明者丛丽 申请人:丛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