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抬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6358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肢体抬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肢体抬高器。
背景技术
在外科换药或手术时,往往涉及到四肢后侧的操作,而且很多时候前侧和后侧都要操作(尤其在烧伤病人换药和手术时),如果体位不能随时变换,往往需要一个医护人员持续抬高患肢,这样不光需要人力,操作空间也受限制,而且稳定性较差,医护人员可能因为疲劳,造成摇晃,影响一些精细操作,目前没有专用的患肢抬高器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可伸缩,方便清洗消毒的肢体抬高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肢体抬高器,包括:底座;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支撑轴为可伸缩设计;以及搁板,所述搁板设置在所述支撑轴的另一端,所述搁板为弧形。优选的,所述底座为三脚架。所述支撑轴为I节 4节,每节的长度为10厘米 15厘米。本实用新型肢体抬高器结构简单、可伸缩,在手术时或平时操作时给肢体需要抬高的病人使用,能够避免因人为操作所带来的不稳定性,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本实用新型肢体抬高器本身可拆卸,方便清洗消毒。

图1为本实用新型肢体抬高器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肢体抬高器附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 2-支撑轴 3-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肢体抬高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肢体抬高器,包括:底座1、支撑轴2和搁板3,三部分可以拆卸,方便清洗和消毒。底座I以稳定为优,使用时放置在病床上,可以设计成三角支架型或其他形状,灵
活稳定。支撑轴2,可以是1节 4节,每节10厘米 15厘米,根据高度需要,插上即可,满足不同高度的需要。搁板为弧形,而且可选择不同大小,保证患者搁置后不易滑落,并且可以根据肢体大小选择不同尺寸12厘米 18厘米,手臂选小尺寸的,腿选大尺寸的。另外,搁板的宽度以5厘米为佳。[0015]本实用新型肢体抬高器结构简单、可伸缩,在手术时或平时操作时给肢体需要抬高的病人使用,能够避免因人为操作所带来的不稳定性,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本实用新型肢体抬高器本身可拆卸,方便清洗消毒。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 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肢体抬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支撑轴为多节式设计;以及 搁板,所述搁板设置在所述支撑轴的另一端,所述搁板为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抬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三脚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抬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为I节 4节,每节的长度为10厘米 15厘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肢体抬高器,包括底座;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支撑轴为多节式设计;以及搁板,所述搁板设置在所述支撑轴的另一端,所述搁板为弧形。所述底座为三脚架。所述支撑轴为1节~4节,每节的长度为10厘米~15厘米。本实用新型肢体抬高器结构简单、可伸缩,在手术时或平时操作时给肢体需要抬高的病人使用,能够避免因人为操作所带来的不稳定性,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本实用新型肢体抬高器本身可拆卸,方便清洗消毒。
文档编号A61G7/075GK203075131SQ20132005373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胡晓燕, 黄伟东, 马晓菁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