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宫腔防粘连隔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7096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子宫宫腔防粘连隔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领域预防子宫宫腔粘连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人流术后预防子宫宫腔粘连的隔膜。
背景技术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1UA)又称Asherman综合征,表现为月经量少或闭经、周期性腹痛、妊娠早中期流产、反复或习惯性流产、过期流产、异位妊娠、早产、胎死宫内及胎盘种植异常等,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任何引起子宫内膜破坏的因素都可引起宫腔粘连,常见于人工流产术或自然流产刮宫术后。非妊娠引起的宫腔粘连,如子宫肌瘤挖除术、诊断性刮宫术等,较为少见。有学者发现I次手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为6.3%,2次为14%,而3次以上者为32%,提示人工流产会增加粘连发生率,次数越多几率越高,且稽留流产及胎盘残留者更易发生粘连。近年来随着人流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人流人数、重复人流次数逐年递增,由此导致的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亦随之上升。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目前IUA主要治疗方法,它是直视下有针对性地分离或切除宫腔内粘连,主要有机械性手术和能源器械性手术。前者术后形成瘢痕少但术中止血困难,后者止血效果好、手术时间短但较易形成疤痕。有文献报道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后粘连复发率为3.1 23.5 %,重度粘连复发率高达20 62.5%。如何减少粘连复发也是临床治疗的难题。显然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及引产的次数才是预防宫腔粘连的关键。而当刮宫手术成为必要,如何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就变得迫在眉睫。目前也有通过药物治疗来预防宫腔粘连的,常用药物有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大剂量雌孕激素周期治疗,宫腔注入医用几丁糖等,以期望达到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抗感染,预防粘连的作用。但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多,患者的依从性差,临床实际效果并不确切。很多在临床上使用的透明质酸钠和几丁质胶存在纯度不够高,防粘连效果不够联想,使用不方便,应用面窄等问题。在预防术后粘连的研究中,过去仅限于腹腔手术预防粘连性肠梗阻。曾经用腹腔内内置硅油、中分子右旋糖苷及链霉素等方法,但均无明显效果。硅油不能被人体吸收,尽管对机体的刺激性小,但长期滞留于腹腔内,可产生刺激可引渗出,而导致粘连。中分子右旋糖酐由于是高渗液体,对组织具有刺激性,是组织充血水肿,渗出增加而致粘连。也有人采用宫内节育器来预防重度粘连,利用节育器将宫腔的前后壁分开,预防粘连。该方法有一定效果,但是临床上很多妇女放置支架型金属节育器后出现月经量增多、期延长、点滴出血,白带增多及腰腹疼痛等不良反应。这是因为子宫内膜腔变形以适应所用节育器的结构形状,结果导致子宫腔内膜受压,子宫肌层扩张,促使子宫表面出血的同时,又有疼痛的表现。铜T形宫内节育器横臂的一端或两端会不同程度的部分埋入宫壁,这有可能引起子宫穿孔。铜T行节育器的弹性有限,易变形,有时会发生张不开的情况;τ形节育器实际分离宫腔粘连的面较小,空余部分的宫腔内膜还是可以粘连起来,造成节育器埋入宫腔。另外节育器上 发挥避孕作用的铜的毒副作用,未生育妇女也难以接受,而且节育器脱落也较常发生。综上所述,目前用于预防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的各种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易复发,而且治疗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66781Y,公开了一种子宫气囊,包括气囊和附着装置两个部分,气囊由气囊体和气囊颈组成,气囊体充气后用于支撑子宫腔,气囊颈侧用以支撑子宫颈,附着充气装置由充气阀和充气管组成,充气阀即气门芯。子宫气囊用于治疗子宫粘连,支撑面积大,不易脱出,但是效果不理想,易复发,而且治疗易产生不良反应。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子宫宫腔粘连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治疗后易复发,而且治疗易产生不良反应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子宫宫腔防粘连隔膜,它能够有效地预防宫腔粘连,治疗效果好,治疗后不易复发,治疗不易产生不良反应。而且经济、安全,操作简单,患者的依从性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子宫宫腔防粘连隔膜,包括套管、设置在套管内的推杆,套管外壁上套接有活动定位块,套管前端连接有隔膜主体,隔膜主体包括弹性的T型骨架,骨架上连接包覆有轻薄的柔性膜体,膜体呈前大后小的三角形结构。子宫宫腔防粘连隔膜在使用时,将隔膜主体的T型骨架折叠,将折叠后的隔膜主体整个退入套管内。握住套管,根据测量的宫腔长度调整活动定位块的位置,以便灵活控制隔膜主体插入宫腔的深度,防止对宫腔产生伤害。然后推动推杆,推杆推动隔膜主体沿宫颈管送入宫腔,此时固定推杆,后撤套管50_后固定套管,先撤出推杆,再用套管带动隔膜主体轻轻向前推一推,确保隔膜主体放到宫底后再将套管撤出。放入到宫底的隔膜主体充分展开,卡在宫角开口的两端,不易从宫腔内脱落,增加了隔膜主体和宫腔内模的接触面积,有效地将宫腔前后壁分开, 达到预防粘连的目的。这种结构的隔膜与气囊相比,不会压迫子宫内膜血管,与节育器相比隔离面积大,隔离充分,对宫腔内积液起到引流的作用。而且整体材质偏于柔软,有一定可塑性,可以较好地适应不同形状的宫腔。大大降低了子宫穿孔、腰痛和出血的概率。隔膜能够有效地预防宫腔粘连,治疗效果好,治疗后不易复发,治疗不易产生不良反应,而且经济、安全,操作简单,患者的依从性高。作为优选,T型骨架包括连接臂和展开臂,连接臂和展开臂均呈杆状结构,连接臂的一端套接在套管内,连接臂的另一端连接在展开臂的中间位置,展开臂的两端呈外凸的弧形曲面结构。T型骨架的展开臂两端向内折叠,使整个隔膜主体能够完全推入套管内。展开臂折叠后能够较好地恢复原形。展开臂的两端呈外凸的弧形曲面结构防止展开臂展开后碰伤宫腔壁。作为优选,膜体沿着套管轴线方向呈波浪状结构。波浪状结构增加了膜体表面积,即使将隔膜主体反向折叠退出时也不会产生张力,同时增加了子宫前后壁隔离面积,也起到引流宫腔积液的效,增加治疗效果。作为优选,连接臂设置在套管内的端部位置连接有尾丝。尾丝使医生能够便捷地取出隔膜主体。[0014]作为优选,T型骨架一次成型,T型骨架材质选用医用塑料、医用橡胶或者医用记忆金属中的一种。T型骨架要求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与子宫形态呈顺应性,能够承受子宫的收缩功能而不易变形。医用塑料、医用橡胶或者医用记忆金属能够满足这些要求,使用效果好。作为优选,T型骨架的连接臂表面上设有凸起的螺旋形定位纹。螺旋形定位纹在超声探查时具体有定位的作用。作为优选,推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圆环形手柄。手柄使推杆的推动更加便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子宫宫腔防粘连隔膜能够有效地预防宫腔粘连,治疗效果好,治疗后不易复发,治疗不易产生不良反应。而且经济、安全,操作简单,患者的依从性高;(2)这种结构的隔膜与气囊相比,不会压迫子宫内模血管,与节育器相比隔离面积大,隔离充分,对宫腔内积液起到引流的作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T型骨架折叠后的隔膜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管,2、推杆,3、活动定位块,4、隔膜主体,5、T型骨架,6、膜体,7、连接臂,8、展开臂,9、尾丝,10、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实施例:一种子宫宫腔 防粘连隔膜(参见附图1),包括两端连通的笔直套管1、设置在套管内的推杆2,推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圆环形手柄10,套管长度120mm,外径5mm,内径4_,推杆长度150_。套管外壁上套接有活动定位块3。推杆可在套管内推动,活动定位块可在套管外壁上滑动。套管前端连接有隔膜主体4,隔膜主体设置在套管内可被推杆推动。隔膜主体包括弹性的T型骨架5,骨架上连接包覆有轻薄的柔性膜体6,膜体呈前大后小的三角形结构。T型骨架一次成型,T型骨架材质选用医用塑料、医用橡胶或者医用记忆金属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T型骨架采用医用橡胶一体成型。T型骨架包括连接臂7和展开臂8,连接臂和展开臂均呈杆状结构,连接臂长50mm,展开臂长30mm,连接臂的一端套接在套管内,连接臂的另一端连接在展开臂的中间位置,展开臂的两端呈外凸的弧形曲面结构。T型骨架的连接臂表面上设有凸起的螺旋形定位纹,螺旋定位纹在超声探查时具体有定位的作用。连接臂设置在套管内的端部位置连接有两条尾丝9。膜体沿着套管轴线方向呈波浪状结构。子宫宫腔防粘连隔膜在使用时,将隔膜主体的T型骨架的展开臂两端向内折叠(参见附图2),将折叠后的隔膜主体整个退入套管内。握住套管,根据测量的宫腔长度调整活动定位块的位置,以便灵活控制隔膜主体插入宫腔的深度,防止对宫腔产生伤害。然后推动推杆,推杆推动隔膜主体沿宫颈管送入宫腔,此时固定推杆,后撤套管50mm后固定套管,先撤出推杆,再用套管带动隔膜主体轻轻向前推一推,确保隔膜主体放到宫底后再将套管撤出。放入的隔膜主体充分展开,卡在宫角的两端,不易从宫腔内脱落,增加了隔膜主体和宫腔内模的接触面积,有效地将宫腔前后壁分开,达到预防粘连的目的。最后将多余的尾丝在距宫颈口 15-20mm处剪断,整个步骤完成。整个步骤可在超声的引导下进行。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 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权利要求1.一种子宫宫腔防粘连隔膜,其特征是,包括套管(I)、设置在套管内的推杆(2),套管外壁上套接有活动定位块(3),套管前端连接有隔膜主体(4),隔膜主体包括弹性的T型骨架(5),骨架上连接包覆有轻薄的柔性膜体(6),膜体呈前大后小的三角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宫腔防粘连隔膜,其特征是,T型骨架包括连接臂(7)和展开臂(8),连接臂和展开臂均呈杆状结构,连接臂的一端套接在套管内,连接臂的另一端连接在展开臂的中间位置,展开臂的两端呈外凸的弧形曲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子宫宫腔防粘连隔膜,其特征是,膜体沿着套管轴线方向呈波浪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子宫宫腔防粘连隔膜,其特征是,连接臂设置在套管内的端部位置连接有尾丝(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子宫宫腔防粘连隔膜,其特征是,T型骨架一次成型,T型骨架材质选用医用塑料、医用橡胶或者医用记忆金属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子宫宫腔防粘连隔膜,其特征是,T型骨架的连接臂表面上设有凸起的螺旋形定位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子宫宫腔防粘连隔膜,其特征是,推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圆环形手柄(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子宫宫腔防粘连隔膜,旨在解决现有子宫宫腔粘连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治疗后易复发,而且治疗易产生不良反应的不足。该实用新型包括套管、设置在套管内的推杆,套管外壁上套接有活动定位块,套管前端连接有隔膜主体,隔膜主体包括弹性的T型骨架,骨架上连接包覆有轻薄的柔性膜体,膜体呈前大后小的三角形结构。隔膜能够有效地预防宫腔粘连,治疗效果好,治疗后不易复发,治疗不易产生不良反应,而且经济、安全,操作简单,患者的依从性高。
文档编号A61B17/42GK203074828SQ20132006571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日
发明者徐键, 王静芬, 欧阳银鸾 申请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