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夹持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7266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医用夹持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骨折的医用夹持钢板。
背景技术
常见的骨折多因外力、肌肉拉力或骨病而造成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可分为截断、碎断或斜断,在临床治疗上可通过复位后进行固定以促使愈合,如通过上钢板、髓内针等进行固定,现有的钢板由于锁定孔为单排设置,容易造成应力集中,不利于康愈。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医用夹持钢板,将应力分散并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即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夹持钢板,包括适用于不同骨骼的钢板本体,所述钢板本体上设有加压孔,在加压孔的上下方各设有锁定孔,所述锁定孔分布在钢板本体两侧缘上且两排呈错位相间。为改善夹持效果并提高固定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优选是上述任何侧缘上的一个锁定孔与另一侧缘上的相邻二个锁定孔呈三角形布置。
上述两排锁定孔间的间距为10mm、12mm、14mm、16mm中的任一种。上述钢板本体的宽度略小于骨骼直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钢板本体上的锁定孔公布在钢板本体的两侧缘,在很大程度上将应力分散,有效地降低钢板本体的折断率,再者,锁定孔呈三形布置,利用三角形的稳固性而大大地增强骨折固定的稳定性,具有在适用于“假体周围骨折”时能降低骨量丢失、在适用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时可避免应力集中而造成割头现象、在适用大斜形骨折时可减少钢板长度而降低创伤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钢板本体,2锁定孔,3加压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夹持钢板,包括适用于不同骨骼的钢板本体1,所述钢板本体I上设有加压孔3,在加压孔3的上下方各设有若干锁定孔2,所述锁定孔2公布在钢板本体I两侧缘上且两排呈错位相间,任何侧缘上的一个锁定孔与另一侧缘上的相邻二个锁定孔呈三角形布置,即图中所示的锁定孔连结线所组成的图形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两排锁定孔间的间距为10mm、12mm、14mm、16mm中的任一种以适应不同的骨骼直径的需要。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及附图只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而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显然,在具体应用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钢板本体I的形状还可视实际应用的部位如肱骨、胫骨、股骨等情况可以有不同的变化,并由此而使锁定孔2的数量相应地增减, 这些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具体应由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夹持钢板,包括适用于不同骨骼的钢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本体上设有加压孔,在加压孔的上下方各设有锁定孔,所述锁定孔分布在钢板本体两侧缘上且两排呈错位相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夹持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何侧缘上的一个锁定孔与另一侧缘上的相邻二个锁定孔呈三角形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夹持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排锁定孔间的间距为10mm、12mm、14mm、16mm 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夹持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本体的宽度略小于骨骼直径。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骨折的医用夹持钢板;包括适用于不同骨骼的钢板本体,所述钢板本体上设有加压孔,在加压孔的上下方各设有锁定孔,所述锁定孔分布在钢板本体两侧缘上且两排呈错位相间。具有将应力分散并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的优点,结构简单,可广泛适合骨折固定使用。
文档编号A61B17/80GK203089344SQ201320069588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7日
发明者张明知 申请人:张明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