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875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负压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负压引流管。
背景技术
在皮瓣手术后,经常用到负压引流管,而目前所使用的负压引流管在固定和更换方面存在着缺陷。为了克服这些缺陷,人们想到了很多的办法,但是都不是很理想。缝线固定负压引流管易发生线结滑脱,导致引流管脱出。胶带粘贴固定负压引流管时局部皮肤不透气,易发生皮肤过敏或破损,同时胶带粘性消失亦可导致引流管脱出。另外,现在还没有有效控制引流管的开关,关闭时只能采用对折引流管等方法关闭引流管,易损伤引流管,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固定以及能够方便控制的负压引流管。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压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体的前端设置有若干个引流孔,后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引流管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装置和开关。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引流管体是由PPR材料制成的中空管体,引流管体的外径为2-2.5cm,内径为 1.8-2.3cm,其长度为 0.5_lm。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引流孔的数目为32个,分为两排,对称设置在引流管体的前端;所述引流孔的直径为0·.4mm。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固定装置为设置在引流管体中间位置的固定夹,每个固定夹上设置有四个通孔。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开关为设置在引流管体中间位置的手动控制阀。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在引流管体的前端设置两排共32个引流孔,便于渗出液流出,出现堵塞的机会减少。带有四个通孔的固定夹能够实现缝线轻松地穿入打结固定,不易滑脱。手动控制阀使用操作简单,便于更换负压装置,同时不会损伤引流管,减少了污染机会。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科学实用、引流效果好。同时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引流孔;2-引流管体;3-固定夹;4-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0015]如图1所示,一种负压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体2,引流管体2的前端设置有若干个引流孔1,后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引流管体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装置和开关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管体2是由PPR材料制成的中空管体,引流管体的外径为2-2.5cm,内径为1.8-2.3cm,其长度为0.5-lm。同时,所述引流孔I的数目为32个,分为两排,对称设置在引流管体2的前端,并且引流孔I的直径为0.4_。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为设置在引流管体中间位置的固定夹3,每个固定夹3上设置有四个通孔。开关4为设置在引流管体中间位置的手动控制阀。引流管体的前端设置两排共32个引流孔,便于渗出液流出,出现堵塞的机会减少。带有四个通孔的固定夹能够实现缝线轻松地穿入打结固定,不易滑脱。手动控制阀使用操作简单,便于更换负压装置,同时不会损伤引流管,减少了污染机会。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科学实用、引流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负压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体的前端设置有若干个引流孔,后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引流管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装置和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负压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体是由PPR材料制成的中空管体,引流管体的外径为2-2.5cm,内径为1.8-2.3cm,其长度为0.5_lm。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负压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的数目为32个,分为两排,对称设置在引流管体的前端;所述引流孔的直径为0.4mm。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负压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设置在引流管体中间位置的固定夹,每个固定夹上设置有四个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负压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为设置在引流管体中间位置的手动控 制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体的前端设置有若干个引流孔,后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引流管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装置和开关。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固定装置为设置在引流管体中间位置的固定夹,每个固定夹上设置有四个通孔。所述开关为设置在引流管体中间位置的手动控制阀。本实用新型是在引流管体的前端设置两排共32个引流孔,便于渗出液流出,出现堵塞的机会减少。带有四个通孔的固定夹能够实现缝线轻松地穿入打结固定,不易滑脱。手动控制阀使用操作简单,便于更换负压装置,同时不会损伤引流管,减少了污染机会。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科学实用、引流效果好。
文档编号A61M25/00GK203154534SQ20132011658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4日
发明者杨艳 申请人:杨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