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神经外科用脑部护理托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脑部护理托架。
技术背景:神经外科的治疗中常常涉及到开颅手术,开颅手术,在临床上一般表现为在患者颅脑损伤或摘除患者脑瘤等情况下进行的手术。开颅手术一般在患者病患部位上的头皮上切开一个U字型的口,然后再头颅上打几个洞,取出相应的颅骨后进行医学操作后放回颅骨缝合伤口。在全身各部位损伤中,颅脑损伤仅次于四肢损伤,居第二位。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开颅手术在广大基层医院蓬勃开展,开颅术后护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在维护病人生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开颅术后的护理更加重要,需要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并发症。而在护理过程中,体位的维持是第一位,要求:术后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妥善固定各引流管,病情稳定,血压平稳后,床头抬高15-30度。绝对卧床休息1-3周。搬动病人应特别小心,头部尽量保持静止状态,对于术腔引流管、导尿管、输液管应特别注意,防脱落和倒流,搬运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所以,病人的头部固定是必要的也是重要,要避免因为头部的位移导致危险。鉴于这种技术需要,迫切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占用床上面积,固定稳固,使病人脑部不易发生位移的一种神经外科用脑部护理托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占用床上面积,固定稳固,使病人脑部不易发生位移的一种神经外科用脑部护理托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用脑部护理托架,包括底座,其中,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两个L状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弧形托,支架一侧的壁上设置有槽孔,两个支架的槽孔彼此相对,槽孔内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两端设置有反向螺纹,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槽孔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支架与所述弧形托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托的倾斜角度为30度。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位于所述滑槽内且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下表面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与所述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床体上,在床体的一端的中部开孔,开孔大小略大于底座的外缘,将底座下部的升降柱固定在床体内部,使整个实用新型置于床体内部,再在开孔上方安置盖板,盖板盖在支架的上方,盖板与床体上的开孔扣合连接。所述弧形托为软质弹性材料,如聚氯乙烯,硅胶,橡胶等制品。所述支架,所述滑轨,所述滑槽,所述底座,所述升降柱为钢制品。[0010]所述升降柱用于升降底座,升降柱可以将底座与支架整个缩进床体内。所述伸缩杆的两端的反向螺纹可以通过拧动伸缩杆来拉近或伸开两个支架,以适应不同脑径的患者,待伸缩到合适距离后,再在弧形托上铺设棉织物即可将病人脑部安置其内,防止病人脑部位移。本实用新型突出优点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占用床上面积,固定稳固,使病人脑部不易发生位移,具体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利用升降柱从床体内升出,至底座上表面与床板平齐为止,通过拧动伸缩杆来拉近或伸开两个支架,以适应不同脑径的患者,待伸缩到合适距离后,再在弧形托上铺设棉织物即可将病人脑部安置其内,防止病人脑部位移。不用时,利用升降柱将本实用新型缩至床体内,再用盖板封闭即可。本实用新型不占用床上面积,使用方便,固定效果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方向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床体上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识:1、弧形托 2、伸缩杆 3、槽孔4、支架 5、底座 6、滑槽7、升降柱 8、盖板 9、床体具体实施方式
: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如图1-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方向不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床体上的俯视不意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5,其中,底座5上方设置有两个L状支架4,支架4上设置有弧形托1,支架4 一侧的壁上设置有槽孔3,两个支架4的槽孔彼此相对,槽孔3内设置有伸缩杆2,伸缩杆2的两端设置有反向螺纹,伸缩杆2与槽孔3之间螺纹连接,支架4与弧形托I之间固定连接,弧形托I的倾斜角度为30度。底座5上表面设置有滑槽6,支架4上设置有滑轨,滑轨位于滑槽6内且与滑槽6之间滑动连接。底座5的下表面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升降柱7,升降柱7与底座5之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床体9上,在床体9的一端的中部开孔,开孔大小略大于底座5的外缘,将底座5下部的升降柱7固定在床体9内部,使整个实用新型置于床体9内部,再在开孔上方安置盖板8,盖板8盖在支架4的上方,盖板8与床体9上的开孔扣合连接。弧形托I为软质弹性材料,如聚氯乙烯,硅胶,橡胶等制品。支架4,滑轨,滑槽6,底座5,升降柱7为钢制品。升降柱7用于升降底座5,升降柱7可以将底座5与支架4整个缩进床体9内。伸缩杆2的两端的反向螺纹可以通过拧动伸缩杆2来拉近或伸开两个支架4,以适应不同脑径的患者,待伸缩到合适距离后,再在弧形托I上铺设棉织物即可将病人脑部安置其内,防止病人脑部位移。本实用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占用床上面积,固定稳固,使病人脑部不易发生位移,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利用升降柱从床体内升出,至底座上表面与床板平齐为止,通过拧动伸缩杆来拉近或伸开两个支架,以适应不同脑径的患者,待伸缩到合适距离后,再在弧形托上铺设棉织物即可将病人脑部安置其内,防止病人脑部位移。不用时,利用升降柱将本实用新型缩至床体内,再用盖板封闭即可。本实用新型不占用床上面积,使用方便,固定效果好。`
权利要求1.一种神经外科用脑部护理托架,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两个L状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弧形托,支架一侧的壁上设置有槽孔,两个支架的槽孔彼此相对,槽孔内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两端设置有反向螺纹,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槽孔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支架与所述弧形托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托的倾斜角度为3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神经外科用脑部护理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位于所述滑槽内且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神经外科用脑部护理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升 降柱,所述升降柱与所述底座之间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用脑部护理托架,包括底座,其中,底座上方设置有两个L状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弧形托,支架一侧的壁上设置有槽孔,两个支架的槽孔彼此相对,槽孔内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两端设置有反向螺纹,伸缩杆与槽孔之间螺纹连接,支架与弧形托之间固定连接,弧形托的倾斜角度为30度。底座上表面设置有滑槽,支架上设置有滑轨,滑轨位于所述滑槽内且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底座的下表面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升降柱,升降柱与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占用床上面积,固定稳固,使病人脑部不易发生位移。
文档编号A61G7/07GK203138941SQ201320162290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9日
发明者孙金荣, 张海霞, 翟梅青 申请人:孙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