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铺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041阅读:812来源:国知局
手术铺巾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术铺巾,以使用时能够容易展开的方式折叠。手术铺巾(1)具有挠性并呈床单状,被多次折叠并在该折叠状态下被保管。手术铺巾(1)在展开状态下,在俯视观察时呈四边形,具有从其一条边的中央部朝向中心部而形成的切口,一个面作为面向清洁区域的面而使用,另一个面作为面向非清洁区域的面而使用,所述手术铺巾被多次折叠而使得包含所述四边形的某一顶点的角部位于最外侧,在所述一个面以朝上的方式展开的状态下,在相对于所述切口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谷折的折痕至少从一条边的中央部形成到中心部。
【专利说明】手术铺巾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铺巾。
【背景技术】
[0002]当对患者实施外科手术(例如,通过导管进行的手术)时,通常会用手术铺巾来覆盖该患者的身体。另外,在腹膜透析法中、尤其是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法(continuous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中也用手术铺巾覆盖患者的腹部。在该腹膜透析所使用的手术铺巾上,形成有用于插入导管等的切口。
[0003]这样的手术铺巾的一个面作为面向清洁区域的面而使用。另外,为了减小手术铺巾的收纳空间,手术铺巾被多次折叠而保管,并在使用时被展开(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I)。
[0004]但是,在以往的手术铺巾被实施的折叠方法中,当展开手术铺巾时,切口成为阻碍而难以用一只手展开。因此,需要用双手将手术铺巾展开而变得费事,另外,由于用双手握持手术铺巾,所以具有在与面向上述清洁区域的面上发生不必要的接触这一缺点。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非专利文献
[0007]非专利文献1:小型交换托盘操作步骤(Baxter)(百特株式会社)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使用时能够容易展开的方式折叠的手术铺巾。
[0009]这样的目的能够通过下述(I)?(12)的本实用新型来实现。
[0010](I) 一种手术铺巾,在展开状态下,在俯视观察时呈四边形,具有从其一条边的中央部朝向中心部而形成的切口,一个面作为面向清洁区域的面而使用,另一个面作为面向非清洁区域的面而使用,所述手术铺巾被多次折叠而使得包含所述四边形的某一顶点的角部位于最外侧,所述手术铺巾的特征在于,
[0011]在从展开状态的第I次折叠中,以使所述一个面成为内侧的方式折叠,并且,在从展开状态的第I次折叠和第2次折叠的至少一方中,以在相对于所述切口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折叠。
[0012](2)如上述(I)所述的手术铺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角部位于最外侧的状态下,通过仅折叠所述角部以使得所述一个面露出于外侧,而在所述角部上形成握持部。
[0013](3)如上述(2)所述的手术铺巾,其特征在于,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切口从形成所述握持部的所述角部的某条边的中央部朝向中心部而形成。
[0014](4)如上述(I)?(3)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术铺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次折叠及所述第2次折叠分别为对折。
[0015](5)如上述(I)?(4)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术铺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I次折叠中,所述一个面不露出。
[0016](6)如上述(I)?(5)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术铺巾,其特征在于,以使折痕位于所述切口的延长线上的方式折叠。
[0017](7)如上述(I)?(6)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术铺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个面的相反侧的面上具有防水层。
[0018](8)如上述(I)?(7)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术铺巾,其特征在于,在展开状态下,在将所述切口的方向作为Y轴方向、将相对于所述切口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X轴方向时,
[0019]在从展开状态的第I次折叠中,以在所述Y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对折,
[0020]在从展开状态的第2次折叠中,以在所述X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进一步对折,
[0021]在从展开状态的第3次折叠中,将在所述第2次折叠中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中的一个部位以在所述X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进一步对折,
[0022]在从展开状态的第4次折叠中,将在所述第2次折叠中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中的另一个部位以在所述X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进一步对折,
[0023]在从展开状态的第5次折叠中,以在所述Y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进一步对折。
[0024](9)如上述(8)所述的手术铺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3次折叠中,以使在所述第2次折叠中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中的一个部位的表面成为内部的方式谷折,
[0025]在所述第4次折叠中,以使在所述第2次折叠中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中的另一个部位的表面成为内部的方式谷折。
[0026]( 10)如上述(I)?(7)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术铺巾,其特征在于,在展开状态下,在将所述切口的方向作为Y轴方向、将相对于所述切口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X轴方向时,
[0027]在从展开状态的第I次折叠中,以在所述X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对折,
[0028]在从展开状态的第2次折叠中,以在所述X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进一步对折,
[0029]在从展开状态的第3次折叠中,以在所述Y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进一步对折,
[0030]在从展开状态的第4次折叠中,以在所述Y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进一步对折。[0031 ] (11)如上述(I)?(7)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术铺巾,其特征在于,在展开状态下,在将所述切口的方向作为Y轴方向、将相对于所述切口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X轴方向时,
[0032]在从展开状态的第I次折叠中,以在所述X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对折,
[0033]在从展开状态的第2次折叠中,以在所述Y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进一步对折,
[0034]在从展开状态的第3次折叠中,将在所述第2次折叠中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中的一个部位以在所述Y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进一步对折,
[0035]在从展开状态的第4次折叠中,将在所述第2次折叠中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中的另一个部位以在所述Y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进一步对折,
[0036]在从展开状态的第5次折叠中,以在所述X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进一步对折。
[0037](12)如上述(11)所述的手术铺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3次折叠中,以使在所述第2次折叠中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中的一个部位的表面成为内部的方式谷折,
[0038]在所述第4次折叠中,以使在所述第2次折叠中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中的另一个部位的表面成为内部的方式谷折。
[0039]实用新型效果
[0040]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手术铺巾在从展开状态的第I次折叠和第2次折叠的至少一方中被折叠成在相对于切口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折出折痕,所以在将手术铺巾展开时,能够用一只手容易且可靠地展开。【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1]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手术铺巾的第I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42]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手术铺巾展开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0043]图3 Ca)~图3 (h)是用于说明折叠图1所示的手术铺巾时的步骤的俯视图(包含一部分的立体图)。
[0044]图4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手术铺巾的第2实施方式中将该手术铺巾展开后的状态的俯视图。[0045]图5 Ca)~图5 (g)是用于说明折叠图4所示的手术铺巾时的步骤的俯视图。
[0046]图6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手术铺巾的第3实施方式中将该手术铺巾展开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0047]图7 (a)~图7 (h)是用于说明折叠图6所示的手术铺巾时的步骤的俯视图(包含一部分的立体图)。
[0048]附图标记说明
[0049]I手术铺巾
[0050]11清洁面
[0051]2切口
[0052]3握持部
[0053]41 ~46折痕
[0054]51 ~54部位
[0055]61、62部位
[0056]611、621 部位
[0057]7防水层
[0058]8I ~85折痕
[0059]91 ~95部位
[0060]121 ~126 折痕
[0061]131 ~134 部位
[0062]141、142 部位
[0063]1411、1421 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64]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手术铺巾。
[0065]<第I实施方式>
[0066]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手术铺巾的第I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手术铺巾展开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 (a)~图3 (h)是用于说明折叠图1所示的手术铺巾时的步骤的俯视图(包含一部分的立体图)。
[0067]此外,以下将图1、图2、图3 (a)~图3 (h)中的上侧作为“上”、下侧作为“下”、左侧作为“左”、右侧作为“右”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图2、图3 (a)~图3 (h)中,假设在将手术铺巾展开后的状态下切口的方向成为Y轴方向的彼此正交的X轴及Y轴,并将其图示。另外,在图2中,将切口夸大并以粗线图示。
[0068]图1、图2、图3 (a)?图3 (h)所示的手术铺巾I具有挠性并呈床单状,如图1所示,被多次折叠并在该折叠后的状态下被保管。另外,手术铺巾I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腹膜透析时使用。
[0069]该手术铺巾I在铺展开的状态、即在展开后的状态下使用。另外,手术铺巾I的一个面作为面向清洁区域的面而使用,另一面作为面向非清洁区域的面而使用。以下,也将手术铺巾I的面向清洁区域的面称作“清洁面”,将手术铺巾I的面向非清洁区域的面称作“非清洁面”。另外,也将手术铺巾I的折叠后的状态仅称作“折叠状态”,将手术铺巾I的展开后的状态仅称作“展开状态”。
[0070]此外,手术铺巾I以其非清洁面相对于患者成为近位即与患者相对、清洁面相对于患者成为远位的方式被覆盖于患者而使用。
[0071]展开状态下的手术铺巾I的形状在俯视观察时呈四边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呈正方形。此外,上述展开状态下的手术铺巾I的形状不限定于正方形,在俯视观察时也可以是例如长方形等。
[0072]折叠状态下的手术铺巾I的形状在俯视观察时呈四边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呈正方形。此外,上述折叠状态下的手术铺巾I的形状不限定于正方形,在俯视观察时也可以是例如长方形或三角形等。
[0073]另外,在手术铺巾I上设有握持部3。该握持部3是在将折叠状态的手术铺巾I展开时用于握持的部位。握持部3在展开状态下由手术铺巾I的角部、即包含正方形的任一顶点的角部构成。另外,握持部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观察时呈三角形。
[0074]另外,在手术铺巾I上形成有切口 2。该切口 2在将手术铺巾I覆盖于患者时例如供与患者接触的导管等从该切口2插入。由此,能够使上述导管不会成为阻碍地将手术铺巾I覆盖于患者。
[0075]切口 2的形状、尺寸、位置等没有特别限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口 2呈直线状。另外,切口 2在手术铺巾I的展开状态下从手术铺巾I的一条边的中央朝向中心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口 2在将手术铺巾I展开后的状态下从形成握持部3的角部的某条边的中央朝向中心而形成。另外,切口 2形成至靠近手术铺巾I的中心的位置。
[0076]由于切口 2在形成握持部3的角部的某条边上形成,所以能够在握持握持部3而将折叠状态的手术铺巾I展开后,在握持该握持部3的状态下将与患者接触的导管插入到切口 2中,并将手术铺巾I復盖于患者。
[0077]另外,由于切口 2形成至靠近手术铺巾I的中心的位置,所以在将折叠状态的手术铺巾I展开时,该切口 2难以成为阻碍而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将手术铺巾I展开。另外,与切口 2越过手术铺巾I的中心地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且迅速地进行手术铺巾I的折叠。
[0078]另外,优选切口 2以3cm为下限而形成。由此,能够将上述导管可靠地插入到切口2中。
[0079]此外,切口 2可以越过手术铺巾I的中心地形成,但优选最多形成到中心,更优选形成至靠近中心的位置。另外,切口 2还可以形成在不具有形成握持部3的角部的边上。另夕卜,作为切口 2,例如,也可以是V字状、I字状等的切口。
[0080]另外,作为手术铺巾I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使用具有挠性的材料例如无纺布。作为该无纺布的构成材料,例如,能够列举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纤维素纤维、尼龙纤维、维尼纶纤维、聚酯纤维、聚烯烃纤维、粘胶(rayon)纤维,并能够使用混合这些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而得到的材料。
[0081]另外,优选对手术铺巾I的一个面、即清洁面11实施亲水处理。由此,能够吸收透析液、生理盐水、消毒液等液体,因此,例如,能够防止由该液体导致手容易打滑而难以进行手术,并防止液体飞散至地板面而污染地板面。
[0082]另外,手术铺巾I在清洁面11的相反侧的面、即非清洁面侧具有防水层7(参照图3 (e))。该防水层7的表面为非清洁面。由此,能够防止透析液、生理盐水、消毒液等液体渗透手术铺巾1,因此,例如,能够防止该液体附着在患者的衣服等上。作为防水层7的构成材料,只要是具有防水功能的材料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列举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合成树脂。
[0083]这样的手术铺巾I的展开状态下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一条边的长度为15~100cm,更优选为20~70cm。
[0084]另外,手术铺巾I的折叠状态下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一条边的长度为5~40cm,更优选为7~20cm。
[0085]接下来,基于图3 (a)~图3 (h),对手术铺巾I的折叠方法、即如何折叠手术铺巾I来使其处于该折叠状态进行说明。
[0086]此外,在图3 (a)~图3 (h)中,在将手术铺巾I展开后的状态下,将切口 2的方向作为Y轴方向,将相对于切口 2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X轴方向。另外,在图3 (a)~图3 (h)中,以点划线表示手术铺巾I的折痕的峰折(凸起的折痕),以虚线表示谷折(下凹的折痕)。另外,在图3 (a)~图3 (h)中,对折置手术铺巾I时移位侧的部位标注斜线。另外,图3 Ca)~图3 (h)的缩尺不固定。
[0087]首先,如图3 (a)所示,将没有折出折痕的展开状态的手术铺巾I载置在未图示的规定的作业台上。该情况下,使手术铺巾I的非清洁面与作业台相对,并使清洁面11朝向其相反侧而不与作业台接触。
[0088][从展开状态的第1次折叠]
[0089]接下来,如图3 (b)所示,以使手术铺巾I的清洁面11成为内侧的方式将手术铺巾I折叠成两部分。该情况下,以使手术铺巾I的图3 (b)中左侧的部位51移位而在Y轴方向折出折痕41的方式进行谷折。由此,在切口 2的延长线上形成折痕41。
[0090]另外,在将上述手术铺巾I对折时,使该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彼此完全重合。由此,清洁面11不露出。
[0091]此外,关于以后的各对折,也分别使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彼此完全重合。
[0092]像这样,手术铺巾I在从展开状态进行的第1次折叠中,以使得清洁面11成为内侧的方式进行折叠。由此,在折叠手术铺巾I时,能够防止在其第1次折叠中清洁面11与作业台接触,另外,如后述那样,由于直至仅折叠角部来形成握持部3为止清洁面11也不露出,所以能够在将清洁面11保持于清洁的状态下折叠手术铺巾I。
[0093]另外,在将折叠状态的手术铺巾I展开时,由于除握持部3以外清洁面11最后露出,所以直至使用手术铺巾I前,能够将除握持部3的部分以外的清洁面11的大部分保持
于清洁。[0094][从展开状态的第2次折叠]
[0095]接下来,如图3 (c)所示,将手术铺巾I进一步折叠成两部分。该情况下,以使手术铺巾I的图3 (c)中下侧的部位52移位而在X轴方向折出折痕42的方式进行谷折。
[0096]像这样,手术铺巾I在从展开状态进行的第2次折叠中,以在相对于切口 2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折出折痕42的方式折叠。由此,在将折叠后的手术铺巾I展开时,能够用一只手容易且可靠地展开。
[0097][从展开状态的第3次折叠]
[0098]接下来,如图3 Cd)所示,在上述第2次折叠中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61、62 (参照图3 (c))中,将相对于图3 (d)中的纸面成为表侧的部位61进一步折叠成两部分。该情况下,以使上述表侧的部位61的图3 (d)中上侧的部位611移位而在X轴方向折出折痕43的方式,在从相对于图3 (d)中的纸面的表侧观察到的状态下进行谷折。换言之,上述表侧的部位61以使得其表面、即相对于图3 Cd)中的纸面成为表侧的面成为内部的方式被谷折。
[0099][从展开状态的第4次折叠]
[0100]接下来,在上述第2次折叠中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61、62 (参照图3 (C))中,将相对于图3 (d)中的纸面成为背侧的部位62进一步折叠成两部分。该情况下,与上述第3次折叠同样地,如图3 (e)所示,以使上述背侧的部位62的图3 (d)、图3 (e)中上侧的部位621移位而在X轴方向折出折痕44的方式,在从相对于图3 Cd)中的纸面的背侧观察到的状态下进行谷折。换言之,上述背侧的部位62以其表面、即相对于图3 (d)中的纸面成为背侧的面成为内部的方式谷折。
[0101]由此,当从图3 (e)中的左侧观察时,手术铺巾I被折叠成M字状。
[0102]此外,也可以使该第4次折叠和上述第3次折叠的顺序颠倒。
[0103][从展开状态的第5次折叠]
[0104]接下来,如图3 (f)所示,将手术铺巾I进一步折叠成两部分。该情况下,以使手术铺巾I的图3 Cf)中右侧的部位53移位而在Y轴方向折出折痕45的方式进行谷折。
[0105]此外,在该状态下,上述一个角部位于最外侧。
[0106][握持部3的形成]
[0107]接下来,如图3 (g)所示,以仅使手术铺巾I的相对于图3 (g)中的纸面成为表侧的一层部分的角部成为三角形的方式折叠,从而形成握持部3。该情况下,以使手术铺巾I的相对于图3 (g)中的纸面成为表侧的一层部分的左下部位54移位而在使X轴为倾斜角度0°时的倾斜角度-45°的方向折出折痕46的方式进行谷折。像这样,仅将位于最外侧的角部以清洁面11露出的方式折叠,从而形成握持部3。
[0108]根据以上,如图3 (h)所示,能够以使形成握持部3的角部位于最外侧的方式折叠手术铺巾I。
[0109]优选对该折叠后的手术铺巾I进行规定的处理来可靠地形成其折印、即各折痕。作为该处理,例如,能够列举对折叠后的手术铺巾I放置规定的重物等。
[0110]像这样折叠的手术铺巾I例如收纳在规定容器等中而保存,需要时从该容器中取出、展开而使用。在将该折叠后的手术铺巾I展开时,用一只手的手指握持握持部3来提起手术铺巾I。此时,根据需要,上下抖动手术铺巾I数次。由此,能够可靠地展开手术铺巾1
[0111]像这样,由于手术铺巾I像上述那样被折叠,所以在将其展开时,用一只手能够容易地握持位于最外侧的握持部3,另外,切口 2不会成为阻碍而能够用一只手容易且可靠地展开。
[0112]另外,由于最后将位于最外侧的角部折叠而形成握持部3,所以直至最后形成握持部3以前,能够在将清洁面11保持于清洁的状态下折叠手术铺巾I。
[0113]此外,虽然本实施方式的手术铺巾在从展开状态的第I次折叠中,以在切口 2的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折叠,在第2次折叠中,以在相对于切口 2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折叠,第3次以后如上述那样进行折叠,但本实用新型的手术铺巾只要在从展开状态的第I次折叠和第2次折叠的至少一方中,以在相对于切口 2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折叠、且以使包含四边形的某一顶点的角部位于最外侧的方式多次折叠即可。
[0114]〈第2实施方式〉
[0115]图4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手术铺巾的第2实施方式中将该手术铺巾展开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5 (a)?图5 (g)是用于说明折叠图4所示的手术铺巾时的步骤的俯视图。
[0116]此外,以下将图4及图5 (a)?图5 (g)中的上侧作为“上”、下侧作为“下”、左侧作为“左”、右侧作为“右”进行说明。另外,在图4及图5 (a)?图5 (g)中,设定在手术铺巾的展开状态下切口的方向为Y轴方向的彼此正交的X轴及Y轴,并将其图示。另外,在图4中,将切口夸大并以粗线图示。
[0117]以下,关于第2实施方式,以与上述第I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事项省略其说明。
[0118]图4及图5 (a)?图5 (g)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手术铺巾I除其折叠方法不同以外,其他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
[0119]以下,基于图5 (a)?图5 (g),对手术铺巾I的折叠方法、即如何折叠手术铺巾I来使其处于该折叠状态进行说明。
[0120]此外,在图5 (a)?图5 (g)中,在将手术铺巾I展开后的状态下,将切口 2的方向作为Y轴方向,将相对于切口 2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X轴方向。另外,在图5 (a)?图5 (g)中,以点划线表示手术铺巾I的折痕的峰折,以虚线表示谷折。另外,在图5 (a)?图5 (g)中,对折叠手术铺巾I时移位侧的部位标注斜线。另外,图5 (a)?图5 (g)的缩尺不固定。
[0121]首先,如图5 (a)所示,将没有折出折痕的展开状态的手术铺巾I载置在未图示的规定的作业台上。该情况下,使手术铺巾I的非清洁面与作业台相对,并使清洁面11朝向其相反侧而不与作业台接触。
[0122][从展开状态的第I次折叠]
[0123]接下来,如图5 (b)所示,以使手术铺巾I的清洁面11成为内侧的方式将手术铺巾I折叠成两部分。该情况下,以使手术铺巾I的图5 (b)中下侧的部位91移位而在X轴方向折出折痕81的方式进行谷折。
[0124]另外,在将上述手术铺巾I对折时,使该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彼此完全重合。由此,清洁面11不露出。
[0125]此外,关于以后的各对折,也分别使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彼此完全重合。[0126][从展开状态的第2次折叠]
[0127]接下来,如图5(c)所示,将手术铺巾I进一步折叠成两部分。该情况下,以使手术铺巾I的图5 (c)中下侧的部位92移位而在X轴方向折出折痕82的方式形成进行谷折。
[0128]像这样,手术铺巾I在从展开状态的上述第I次折叠及第2次折叠中,分别以在相对于切口 2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折出折痕81、82的方式折叠。
[0129][从展开状态的第3次折叠]
[0130]接下来,如图5 (d)所示,将手术铺巾I进一步折叠成两部分。该情况下,以使手术铺巾I的图5 (d)中右侧的部位93移位而在Y轴方向折出折痕83的方式进行谷折。由此,在切口 2的延长线上形成折痕83。
[0131][从展开状态的第4次折叠]
[0132]接下来,如图5 (e)所示,将手术铺巾I进一步折叠成两部分。该情况下,以使手术铺巾I的图5 Ce)中左侧的部位94移位而在Y轴方向折出折痕84的方式进行谷折。
[0133][握持部3的形成]
[0134]接下来,如图5 (f)所示,以仅使手术铺巾I的相对于图5 (f)中的纸面成为表侧的一层部分的角部成为三角形的方式折叠,从而形成握持部3。该情况下,以使手术铺巾I的相对于图5 (f)中的纸面成为表侧的一层部分的右上部位95移位而在使X轴为0°时的-45°的方向折出折痕85的方式进行谷折。
[0135]根据以上,如图5 (g)所示,能够折叠手术铺巾I。
[0136]根据该手术铺巾1,能够得到与上述第I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137]〈第3实施方式〉
[0138]图6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手术铺巾的第3实施方式中将该手术铺巾展开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7 (a)?图7 (h)是用于说明折叠图6所示的手术铺巾时的步骤的俯视图(包含一部分的立体图)。
[0139]此外,以下将图6及图7 (a)?图7 (h)中的上侧作为“上”、下侧作为“下”、左侧作为“左”、右侧作为“右”进行说明。另外,在图6及图7 (a)?图7 (h)中,设定在手术铺巾的展开状态下切口的方向为Y轴方向的彼此正交的X轴及Y轴,并将其图示。另外,在图6中,将切口夸大并以粗线图示。
[0140]以下,关于第3实施方式,以与上述第I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事项省略其说明。
[0141]图6及图7 (a)?图7 (h)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的手术铺巾I除其折叠方法不同以外,其他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
[0142]以下,基于图7 (a)?图7 (h),对手术铺巾I的折叠方法、即如何折叠手术铺巾I来使其处于该折叠状态进行说明。
[0143]此外,在图7 (a)?图7 (h)中,在将手术铺巾I展开后的状态下,将切口 2的方向作为Y轴方向,将相对于切口 2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X轴方向。另外,在图7 (a)?图7 (h)中,以点划线表示手术铺巾I的折痕的峰折,以虚线表示谷折。另外,在图7 (a)?图7 (h)中,对折叠手术铺巾I时移位侧的部位标注斜线。另外,图7 (a)?图7 (h)的缩尺不固定。
[0144]首先,如图7 (a)所示,将没有折出折痕的展开状态的手术铺巾I载置在未图示的规定的作业台上。该情况下,使手术铺巾I的非清洁面与作业台相对,并使清洁面11朝向其相反侧而不与作业台接触。
[0145][从展开状态的第I次折叠]
[0146]接下来,如图7 (b)所示,以使手术铺巾I的清洁面11成为内侧的方式将手术铺巾I折叠成两部分。该情况下,以使手术铺巾I的图7 (b)中下侧的部位131移位而在X轴方向折出折痕121的方式进行谷折。
[0147]另外,在将上述手术铺巾I对折时,使该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彼此完全重合。由此,清洁面11不露出。
[0148]此外,关于以后的各对折,也分别使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彼此完全重合。
[0149]像这样,手术铺巾I在从展开状态的第I次折叠中,以在相对于切口 2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折出折痕121的方式折叠。
[0150][从展开状态的第2次折叠]
[0151]接下来,如图7(c)所示,将手术铺巾I进一步折叠成两部分。该情况下,以使手术铺巾I的图7 (c)中右侧的部位132移位而在Y轴方向折出折痕122的方式峰折。由此,在切口 2的延长线上形成折痕122。
[0152][从展开状态的第3次折叠]
[0153]接下来,如图7 Cd)所示,在上述第2次折叠中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141、142 (参照图7 (c))中,将相对于图7 (d)中的纸面位于表侧的部位141进一步折叠成两部分。该情况下,以使上述表侧的部位141的图7 (d)中左侧的部位1411移位而在Y轴方向折出折痕123的方式,在从相对于图7 (d)中的纸面的表侧观察到的状态下进行谷折。换言之,上述表侧的部位141以使其表面、即相对于图7 Cd)中的纸面位于表侧的面成为内部的方式谷折。
[0154][从展开状态的第4次折叠]
[0155]接下来,在上述第2次折叠中折叠而成的两个部位141、142 (参照图7 (C))中,将相对于图7 (d)中的纸面位于背侧的部位142进一步折叠成两部分。该情况下,与上述第3次折叠同样地,如图7 (e)所示,以使上述背侧的部位142的图7 (d)、图7 (e)中左侧的部位1421移位而在Y轴方向折出折痕124的方式,在从相对于图7 (d)中的纸面的表侧观察到的状态下进行谷折。换言之,上述背侧的部位142以其表面、即相对于图7 (d)中的纸面位于背侧的面成为内部的方式谷折。
[0156]由此,当从图7 (e)中的下侧观察时,手术铺巾I被折叠成M字状。
[0157]此外,也可以使该第4次折叠和上述第3次折叠的顺序颠倒。
[0158][从展开状态的第5次折叠]
[0159]接下来,如图7 (f)所示,将手术铺巾I进一步折叠成两部分。该情况下,以使手术铺巾I的图7 (f)中下侧的部位133移位而在X轴方向折出折痕125的方式进行峰折。
[0160][握持部3的形成]
[0161]接下来,如图7 (g)所示,以仅使手术铺巾I的相对于图7 (g)中的纸面位于表侧的一层部分的角部成为三角形的方式折叠,从而形成握持部3。该情况下,以使手术铺巾I的相对于图7 (g)中的纸面位于表侧的一层部分的右上部位134移位而在使X轴为倾斜角度0°时的倾斜角度-45°的方向折出折痕126的方式进行谷折。[0162]根据以上,如图7 (h)所示,能够折叠手术铺巾I。
[0163]根据该手术铺巾1,能够得到与上述第I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164]以上,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手术铺巾,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各部分的结构能够置换成具有相同功能的任意结构。
[0165]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组合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两个以上的结构(特征)。
[0166]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手术铺巾不限定于腹膜透析时使用,也可以例如在外科手术等时使用。
[0167]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省略防水层。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术铺巾,在展开状态下,在俯视观察时呈四边形,具有从其一条边的中央部朝向中心部而形成的切口,一个面作为面向清洁区域的面而使用,另一个面作为面向非清洁区域的面而使用,所述手术铺巾被多次折叠而使得包含所述四边形的某一顶点的角部位于最外侧,所述手术铺巾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个面以朝上的方式展开的状态下,在相对于所述切口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谷折的折痕至少从一条边的中央部形成到中心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铺巾,其特征在于, 在从展开状态的第1次折叠中,以使所述一个面成为内侧的方式折叠,并且,在从展开状态的第1次折叠和第2次折叠的至少一方中,以在相对于所述切口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折叠。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术铺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角部位于最外侧的状态下,通过仅折叠所述角部以使得所述一个面露出于外侧,而在所述角部上形成握持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术铺巾,其特征在于,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切口从形成所述握持部的所述角部的某条边的中央部朝向中心部而形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铺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次折叠及所述第2次折叠分别为对折。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铺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次折叠中,所述一个面不露出。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术铺巾,其特征在于,以使折痕位于所述切口的延长线上的方式折叠。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术铺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个面的相反侧的面上具有防水层。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术铺巾,其特征在于, 在展开状态下,在将所述切口的方向作为Y轴方向、将相对于所述切口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X轴方向时, 在从展开状态的第1次折叠中,以在所述Y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对折, 在从展开状态的第2次折叠中,以在所述X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进一步对折, 在从展开状态的第3次折叠中,将在所述第2次折叠中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中的一个部位以在所述X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进一步对折, 在从展开状态的第4次折叠中,将在所述第2次折叠中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中的另一个部位以在所述X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进一步对折, 在从展开状态的第5次折叠中,以在所述Y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进一步对折。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术铺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3次折叠中,以使在所述第2次折叠中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中的一个部位的表面成为内部的方式谷折, 在所述第4次折叠中,以使在所述第2次折叠中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中的另一个部位的表面成为内部的方式谷折。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 术铺巾,其特征在于, 在展开状态下,在将所述切口的方向作为Y轴方向、将相对于所述切口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X轴方向时,在从展开状态的第1次折叠中,以在所述X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对折, 在从展开状态的第2次折叠中,以在所述X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进一步对折, 在从展开状态的第3次折叠中,以在所述Y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进一步对折, 在从展开状态的第4次折叠中,以在所述Y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进一步对折。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术铺巾,其特征在于, 在展开状态下,在将所述切口的方向作为Y轴方向、将相对于所述切口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X轴方向时, 在从展开状态的第1次折叠中,以在所述X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对折, 在从展开状态的第2次折叠中,以在所述Y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进一步对折, 在从展开状态的第3次折叠中,将在所述第2次折叠中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中的一个部位以在所述Y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进一步对折, 在从展开状态的第4次折叠中,将在所述第2次折叠中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中的另一个部位以在所述Y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进一步对折, 在从展开状态的第5次折叠中,以在所述X轴方向折出折痕的方式进一步对折。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术铺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3次折叠中,以使在所述第2次折叠中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中的一个部位的表面成为内部的方式谷折, 在所述第4次折叠中,以使在所述第2次折叠中对折而成的两个部位中的另一个部位的表面成为内部的方式谷折。
【文档编号】A61B19/08GK203417271SQ201320163027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6日
【发明者】馆田佳贵, 高桥泉 申请人:泰尔茂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