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式防刺置留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2321阅读:7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Y式防刺置留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国际专利分类A61M5将介质输入人体内或输到人体上的器械技术领域,属于一种医用输注留置针装置,尤其是Y式防刺置留针。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部分患者需要每天输液,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在这种情况下,一次穿刺后连续多日固定在注射部位随时备用的置留针技术开始被广泛重视,但是,由于使用的不锈钢针针管不能长期留在血管中,为避免每天静脉穿刺,现今采用留置针的办法,即留置针穿入血管后因其不锈钢针针管外包有套管、这个套管也将同时在不锈钢针针管的引导下进入血管,然后拨出不锈钢针针管套管留在血管中就可以保留7天左右。然而,随着置留针的应用,也出现了其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的不足,如,使用的留置针的针管在拨出时在出现病人挣扎或医生操作不小心的意外情况下,会造成针尖误伤实施操作医护人员,所以,在给传染病患者使用留置针产品时,医护人员将承担极大的风险。从已公开的专利文献检索到相关技术较少,如中国专利申请201010162187.7 一
种防针刺伤留置针,留置针针座与导管座配合连接,导管座前端固定套管,套管中间是针管,针座另一端连接排气接头,排气接头有防护帽,导管座内设有一弹性针尖防护件,针管穿过该弹性针尖防护件,针管上设有的针管卡拌直径大于该弹性针尖防护件后壁上的穿针孔,弹性针尖防护件上设有针尖防护卡拌,该针尖防护卡拌可卡在导管座后端设有的导管座卡槽上,当所述针管从导管座拔出时,针尖防护卡拌可脱离所述导管座卡槽,弹性针尖防护件将针管包裹和 针管一起拔出导管座。又如,中国专利申请201020687126.8 —种防针刺静脉留置针,由针护套、导管组件、穿刺针组件组成;导管组件包括导管、三通导管座、漏斗、密封塞、软管、三通座、肝素帽、端帽、夹子;穿刺针组件包括穿刺针管、带翼针座和防针刺装置;防针刺装置由连接件、中空滑套和锁合扣组成。又如,中国专利申请200720039137.3安全型留置针,包括穿刺针、导管、导管座,穿刺针包括槽口针管和侧柄,槽口针管的前部设有侧槽孔,导管座的后部设有弹性保护件,弹性保护件的上部设有向下的卡块,弹性保护件位于卡块前部的长度大于槽口针管位于侧槽孔前部的长度,弹性保护件的下部设有搁置穿刺针的定位槽,穿刺针拔出导管座时,弹性保护件的卡块卡入槽口针管的侧槽孔,使弹性保护件包在槽口针管头部并随穿刺针拔出导管座。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Y式防刺留置针,增加简洁的针尖防护装置等,当针管拨出后针尖被特制的部件包住针尖,即使意外碰到医护人员,在特制部件的保护下也不会引起伤害。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措施在于:套管内穿出不锈钢针管的针头,套管后部连接导管座,导管座后部套接针座,在导管座前端外接输注延长管,在导管座内腔置入胶塞,并且在导管座后部同轴连接衬管,衬管内置入芯托和涨片,不锈钢针管从针座后端向前穿过衬管、胶塞和套管。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导管座和针座间安装防剌弹片和芯托结构,以相关结构相互联动配合,既保证正常使用又安全实现退针时,有效包住针尖并封闭针尖与外界接触,避免使用留置针误伤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危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对现有技术改进。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针头1,套管2,导管座3,胶塞4,翼片5,防剌弹片6,芯托7,尾板8,不锈钢针管9,针座10,连筋11,输注延长管12,衬管13,卡绊14,顶槽15,推键16,后穿针孔17,回血观察孔18。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套管2内穿出不锈钢针管9的针头1,套管2后部连接导管座3,导管座3后部套接针座10,在导管座3前端外接输液延长管12,在导管座3内腔置入胶塞4,并且在导管座3后部同轴连接衬管13,衬管13内置入芯托7和涨片6,不锈钢针管9从针座10后端向前穿过衬管13、胶塞4和套管2。前述中,针座10外壁通过连筋11连接翼片5,使用中用手镊住连接翼片5往后拉出时,在卡绊14的作用下,导管座3和针座10之间连接安装防剌弹片9和芯托7结构也被带出,并且同时针尖也进入到了防护接头内把针尖包住,导管座,导管,留在病人身上,固定后并通过输注延长管12对病人进行输注。再以胶布将导管座粘贴在人体上固定。前述中,在导管座3前端外接输注延长管12是为了用于向人体输注液体和观察回血而设,其上有和输液器或注射用具连接的接头。在导管座3前部外壁开通气孔。如附图2所示,芯托7前部轴孔旁有向一侧凸起的推键16,同时在该侧前部壁上开槽并与开在导管座3后部的顶槽15联通,防剌弹片6安装于该侧衬管13内腔中,防剌弹片6前端外侧弯曲凸起顶入顶槽15,而且防剌弹片6前端向轴下卷顶在不锈钢针管9上,防剌弹片6中部向上突起顶在衬管13内壁上,衬管13尾部有后芽针孔17,防刺弹片6后部有尾板8卡在穿过后穿针孔17的不锈钢针管9上,并且尾板8的卡孔小于卡绊14的外径。在针尖I没退入衬管13内腔之前,靠防剌弹片6前端的凸起挂住顶槽15来连接针座3和导管座10。如附图3所示,不锈钢针管9的前部外壁有扁形卡绊14,该卡绊14外径小于或等于套管2内径,同时,在套管2前端内壁的不锈纲针管9上有回血观察孔18。在使用时,卡绊14在随针管9抽出时至尾板8处不能通过,从而将导管座3和针座10之间连接安装防剌弹片6和芯托7结构带出,以达到包住针尖防止针尖剌伤医患的目的。在使用时,向后 部拉动针座10,不锈钢针管9的针头I沿套管2内腔退回导管座3内并直至防剌弹片6前端下卷部位挡在其向前的通道上,再次前推时,内弹压下的防剌弹片6前端下卷部位挡住针尖1 ,使针尖I再不能穿出。
权利要求1.一种Y式防刺置留针,其特征在于,套管(2)内穿出不锈钢针管(9)的针头(1),套管(2)后部连接导管座(3),导管座(3)后部套接针座(10),在导管座(3)前端外接输注延长管(12),在导管座(3)内腔置入胶塞(4),并且在导管座(3)后部同轴连接衬管(13),衬管(13)内置入芯托(7)和涨片(6),不锈钢针管(9)从针座(10)后端向前穿过衬管(13)、胶塞⑷和套管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Y式防刺置留针,其特征在于,针座(10)外壁通过连筋(11)连接翼片(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Y式防刺置留针,其特征在于,在导管座(3)前部外壁开通气 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Y式防刺置留针,其特征在于,芯托(7)前部轴孔旁有向一侧凸起的推键(16),同时在该侧前部壁上开槽并与开在导管座(3)后部的顶槽(15)相通,防剌弹片(6)前端外侧弯曲凸起顶入顶槽(15),而且防剌弹片(6)前端向轴下卷顶在不锈钢针管(9)上,防剌弹片(6)中部向上突起顶在衬管(13)内壁上,衬管(13)尾部有后穿针孔(17),防剌弹片(6)后部有尾板⑶卡在穿过后穿针孔(17)的不锈钢针管(9)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Y式防刺置留针,其特征在于,不锈钢针管(9)前部外壁有扁形卡绊(14),该卡绊(14)外径小于或等于套管(2)内径,同时,在套管(2)前端内壁的不锈纲针管(9)上有回血观察孔(1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Y式防刺置留针,其特征在于,导管座(3)和针座(10)之间连接安装防剌弹片(6)和芯托(7)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Y式防刺置留针,套管(2)内穿出不锈钢针管(9)的针头(1),套管(2)后部连接导管座(3),导管座(3)后部套接针座(10),在导管座(3)前端外接输注液延长管(12),在导管座(3)内腔置入胶塞(4),并且在导管座(3)后部同轴连接衬管(13),衬管(13)内置入芯托(7)和涨片(6),不锈钢针管(9)从针座(10)后端向前穿过衬管(13)、胶塞(4)和套管(2)。在导管座(3)和针座(10)间安装防剌弹片和芯托结构,以相关结构相互联动配合,既保证正常使用又安全实现退针时,有效包住针尖并封闭针尖与外界接触,避免使用留置针误伤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危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对现有技术改进。
文档编号A61M5/158GK203154451SQ20132018217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2日
发明者王国强 申请人:王国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