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中医妇科上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8304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中医妇科上药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中医妇科上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药棉片、挡箱、进药口、出药孔、药囊,支架上端为椭圆体,椭圆体外壁上均匀分布着小孔,椭圆体下端为把手,椭圆体内腔中装有药囊,药囊外壁均匀分布着出药孔,椭圆体外壁为药棉片,药棉片左端底部连接有滑片,药棉片下端连接滑块,滑片与滑块相连接,药棉片右端为挡箱,支架顶端设有进药口,进药口外面有孔塞,可以使药物均匀地分布到患处,及时消除患者的炎症,同时在上药之前能够除去患处脱落细胞并消毒,这样操作方便快捷,节约医疗时间,本实用新型的产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种新型中医妇科上药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中医妇科上药器。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医生给患者阴道上中药膏时都是先用消毒棉进行一遍消毒再用上药器进行上药,上药时医生都是用棉花棒沾药膏上药,这样上药很不均匀,不能及时消除炎症,同时这样操作很麻烦,浪费了医疗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中医妇科上药器,可以使药物均匀地分布到患处,及时消除患者的炎症,同时在上药之前能够除去患处脱落细胞并消毒,这样操作方便快捷,节约医疗时间。
[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新型中医妇科上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药棉片2、挡箱3、进药口 4、出药孔5、药囊6,支架I上端为椭圆体,椭圆体外壁上均匀分布着小孔,椭圆体下端为把手,椭圆体内腔中装有药囊6,药囊6外壁均匀分布着出药孔5,椭圆体外壁为药棉片2,药棉片2左端底部连接有滑片,药棉片2下端连接滑块,滑片与滑块相连接,药棉片2右端为挡箱3,支架I顶端设有进药口 4,进药口 4外面有孔塞。
[0006]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使药物均匀地分布到患处,及时消除患者的炎症,同时在上药之前能够除去患处脱落细胞并消毒,这样操作方便快捷,节约医疗时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新型中医妇科上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药棉片2、挡箱3、进药口 4、出药孔5、药囊6,支架I上端为椭圆体,椭圆体外壁上均匀分布着小孔,椭圆体下端为把手,椭圆体内腔中装有药囊6,药囊6外壁均勻分布着出药孔5,椭圆体外壁为药棉片2,药棉片2左端底部连接有滑片,药棉片2下端连接滑块,滑片与滑块相连接,药棉片2右端为挡箱3,支架I顶端设有进药口 4,进药口 4外面有孔塞。
[0009]使用时,将药膏通过进药口装入药囊中,将上药器放入患者阴道中,旋转上药器,药棉片能够除去脱落的细胞并消毒,然后滑动滑块,滑块带动滑片使药棉片收缩到挡箱中,然后捏动把手,椭圆体为软性材料,能够收缩,能将药囊中的药物挤出,然后旋转上药器,将药膏涂均匀即可。
[0010]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中医妇科上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I)、药棉片(2)、挡箱(3)、进药口(4)、出药孔(5)、药囊(6),支架(I)上端为椭圆体,椭圆体外壁上均勻分布着小孔,椭圆体下端为把手,椭圆体内腔中装有药囊(6),药囊(6)外壁均勻分布着出药孔(5),椭圆体外壁为药棉片(2),药棉片(2)左端底部连接有滑片,药棉片(2)下端连接滑块,滑片与滑块相连接,药棉片(2)右端为挡箱(3),支架(I)顶端设有进药口(4),进药口(4)外面有孔塞。
【文档编号】A61M31/00GK203609744SQ201320596723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6日
【发明者】杨玉荣 申请人:杨玉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