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液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输液用药液过滤器。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过滤0.22-5微米,没有化学粘接剂的,安全的药液过滤器。药液过滤器由上盖,下盖,过滤膜材,进液端,出液端组成,上盖由底盘,压膜环,上盖焊接线,用于储存待过滤药液的上腔,及导液孔组成。下盖由用于限制固定上盖的定位柱,用于储存过滤后药液的下腔,用于固定过滤膜材的支撑柱,下盖焊接线,进液口,出液口组成。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无粘接风险,结构简单,能有效过滤药液中的不容微粒,安全。
【专利说明】药液过滤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输液用药液过滤器。
【背景技术】
[0002]在医疗过程中,给人体输液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一般采用在输液通路上加装过滤器的方法,滤掉药液中的杂质和沉淀,过滤膜的连接方式是用环已酮粘接的,化学粘接剂会对所输入的药液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过滤0.22-5微米,没有化学粘接剂的,安全的药液过滤器。
[0004]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药液过滤器由上盖,下盖,过滤膜材,进液端,出液端组成,其特征在于上盖由底盘,压膜环,上盖焊接线,用于储存待过滤药液的上腔,及导液孔组成。下盖由用于限制固定上盖的定位柱,用于储存过滤后药液的下腔,用于固定过滤膜材的支撑柱,下盖焊接线,进液口,出液口组成。进液端与出液端在同一轴线上,上盖与下盖在此轴线的同一侧。下盖为镂空的圆柱体,下盖最底层为下腔,下腔底面水平,正中心为支撑柱,支撑柱顶端与过滤膜材接触面水平,支撑柱的高度为过滤膜材到下腔水平面的距离,下腔是靠近进液口方向水平,剩余部分为圆弧形的凹槽,出液口、支撑柱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进液口、过滤膜材、下盖焊接线在同一水平面上,上述两水平面平行。下盖焊接线围绕下腔周边一圈。过滤膜材是略大于下腔的同样形状,与下腔构成一个储存过滤后药液的腔体,过滤膜材的过滤孔径为0.22-5微米,可有效过滤不溶性微粒。下腔的下部靠近出液端为出液口,出液口与出液端相通。定位柱为两个或多个,同样大小,均匀分布在进液口两侧,进液口与进液端相通。
[0005]底盘为与下盖直径大小相同的圆盘,上盖焊接线环绕底盘周边一圈,上盖的底盘上有一与下盖内壁紧贴的,与过滤膜材大小相同的压膜环,压膜环与过滤膜材构成上腔,压膜环的水平位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导液孔,压膜环的水平部分与下盖的内壁形成一个药液暂存区,药液暂存区与上腔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导液孔建立了药液暂存区与上腔的通道。
[0006]药液过滤器采用超声波焊接。
[0007]上盖、下盖、进液端、出液端采用医用级聚碳酸酯(PC),或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或聚苯乙烯(PS),或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制造。
[000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无粘接风险,结构简单,能有效过滤药液中的不容微粒,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药液过滤器的上盖示意图,7-上盖焊接线,8-导液孔,9-上腔,13-底盘,14-压膜环。[0010]图2是药液过滤器的下盖、进液端及出液端示意图,4-进液口,5-定位柱,6-下腔,3-出液口,2-支撑柱,1-下盖焊接线。
[0011]图3是药液过滤器的过滤膜材示意图,10-过滤膜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3]药液过滤器由上盖,下盖,过滤膜材(10),进液端(11),出液端(12)组成。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示意图。上盖由底盘(13),压膜环(14),上盖焊接线(7),用于储存待过滤药液的上腔(9),及导液孔(8)组成。
[0014]如图2所示,下盖、进液端、出液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示意图,下盖由用于限制固定上盖的定位柱,用于储存过滤后药液的下腔,用于固定过滤膜材的支撑柱,下盖焊接线,进液口,出液口组成。
[0015]进液端与出液端在同一轴线上,上盖与下盖在此轴线的同一侧。下盖为镂空的圆柱体,下盖最底层为下腔(6),下腔底面水平,正中心为支撑柱(2),支撑柱顶端与过滤膜材接触面水平,支撑柱的高度为过滤膜材到下腔水平面的距离,下腔是一个靠近进液口方向水平,剩余部分为圆弧形的凹槽,出液口(3)、支撑柱(5)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进液口、过滤膜材、下盖焊接线(I)在同一水平面上,上述两水平面平行。下盖焊接线围绕下腔周边一圈,用于连接上盖的压膜环、过滤膜材与下盖。
[0016]如图3所示,过滤膜材是略大于下腔的同样形状,与下腔构成一个储存过滤后药液的腔体,过滤膜材的过滤孔径为0.22-5微米,可有效过滤不溶性微粒。下腔的下部靠近出液端为出液口,出液口(3)与出液端相通。定位柱为两个或多个,同样大小,均匀分布在进液口两侧,进液口与进液端相通。
[0017]底盘为与下盖直径大小相同的圆盘,上盖焊接线环绕底盘周边一圈,用于连接上盖与下盖,上盖的底盘上有一与下盖内壁紧贴的,与过滤膜材大小相同的压膜环,压膜环与过滤膜材构成上腔,压膜环的水平位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导液孔,压膜环的水平部分与下盖的内壁形成一个药液暂存区,药液暂存区与上腔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导液孔建立了药液暂存区与上腔的通道。
[0018]药液过滤器通过超声焊接实现上盖、过滤膜材与下盖的连接,完全避免了新增的粘接剂对于药液过滤器的再污染。
[0019]上盖、下盖、进液端、出液端采用医用级聚碳酸酯(PC),或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或聚苯乙烯(PS),或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制造。上盖、下盖、进液端、出液端最优选的材料是医用级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医用级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具有很高的透明度,方便患者和医护人员及时发现药液中的不正常情况,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具有很强的承受载荷的能力、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几何稳定性。
[0020]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权利要求】
1.药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药液过滤器由上盖,下盖,过滤膜材,进液端,出液端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上盖由底盘,压膜环,上盖焊接线,用于储存待过滤药液的上腔,及导液孔组成,下盖由用于限制固定上盖的定位柱,用于储存过滤后药液的下腔,用于固定过滤膜材的支撑柱,下盖焊接线,进液口,出液口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进液端与出液端在同一轴线上,上盖与下盖在此轴线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下盖为镂空的圆柱体,下盖最底层为下腔,下腔底面水平,正中心为支撑柱,支撑柱顶端与过滤膜材接触面水平,支撑柱的高度为过滤膜材到下腔水平面的距离,下腔是靠近进液口方向水平,剩余部分为园弧形的凹槽,出液口、支撑柱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进液口、过滤膜材、下盖焊接线在同一水平面上,上述两水平面平行,下盖焊接线围绕下腔周边一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过滤膜材是略大于下腔的同样形状,与下腔构成一个储存过滤后药液的腔体,过滤膜材的过滤孔径为0.22-5微米,可有效过滤不溶性微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下腔的下部靠近出液端为出液口,出液口与出液端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定位柱为两个或多个,同样大小,均匀分布在进液口两侧,进液口与进液端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底盘为与下盖直径大小相同的圆盘,上盖焊接线环绕底盘周边一圈,上盖的底盘上有一与下盖内壁紧贴的,与过滤膜材大小相同的压膜环,压膜环与过滤膜材构成上腔,压膜环的水平位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导液孔,压膜环的水平部分与下盖的内壁形成一个药液暂存区,药液暂存区与上腔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导液孔建立了药液暂存区与上腔的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药液过滤器采用超声波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上盖、下盖、进液端、出液端采用医用级聚碳酸酯,或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或聚苯乙烯,或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制造。
【文档编号】A61M5/165GK203724555SQ201320786680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胡以文, 王剑锋, 陈俊 申请人: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