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贴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057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贴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贴膜,包括贴皮膜和收集袋,所述的贴皮膜由上至下分为用于保护皮肤的保护层、用于与皮肤粘接的贴膜层和保护该贴膜层的贴纸,所述的保护层一面设有股骨大转子尖定位点、皮肤切口线、髋臼前倾角参考线、股骨颈截骨参考线、切口缝合对位线、股骨干平行线和垂直线,所述的收集袋位于贴皮膜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将本实用新型贴附在手术野皮肤上,医生可根据皮肤切口线做手术切口,根据髋臼前倾角参考线进行髋臼打磨,根据股骨颈截骨参考线进行股骨颈截骨,根据切口缝合对位线进行伤口缝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捷方便,在临床上简化了手术过程,缩短了手术时间。
【专利说明】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贴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贴膜。
【背景技术】
[000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十分成熟的一种技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成功率较高、效果肯定的一种手段。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术前皮肤切口的标记在经过络合碘消毒和酒精脱碘后容易褪色,且很多医生切口的标记不准确导致手术暴露和操作困难并且加大组织的创伤。因此,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切口的选择对于手术的暴露和组织的损伤较为重要。
[0003]同时,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髋白打磨时前倾角的选择主要根据手术者的经验进行判断,并没有较为可靠的参考线。
[0004]此外,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颈截骨的方向也主要根据手术者的经验进行判断,并没有较为可靠的参考线。
[0005]最后,在进行伤口缝合时,没有切口缝合对位线,也会导致伤口缝合后对位不够整齐。
实用新型内容
[0006]为了解决上述手术中皮肤切口定位、髋臼打磨时前倾角选择、股骨颈截骨的方向选择、伤口缝合对位欠精准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化手术流程、缩短手术时间和提高手术效果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贴膜。
[0007]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贴膜,包括贴皮膜,所述的贴皮膜包括依次层叠的用于保护皮肤的保护层、用于与皮肤枯接的贴膜层和保护该贴膜层的贴纸,所述的保护层上绘制有髋关节手术标示线。
[0008]所述的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贴膜,所述的髋关节手术标示线包括股骨大转子尖定位点、皮肤切口线、髋白前倾角参考线、股骨颈截骨参考线、切口缝合对位线、股骨干平行线和垂直线。
[0009]所述的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贴膜,所述的贴膜层为一具有粘性的聚氨酯薄膜,贴膜层的粘性面使用丙烯酸粘合剂。
[0010]所述的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贴膜,所述的贴纸为一张一面为光滑蜡制的能与贴膜层自由贴合的贴纸。
[0011]所述的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贴膜,还包括用于收集使用后贴皮膜的收集袋,所述的收集袋设置于贴皮膜的一侧。
[00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将本实用新型贴附在手术野皮肤上,医生可根据皮肤切口线做手术切口,根据髋白前倾角参考线进行髋白打磨,根据股骨颈截骨参考线进行股骨颈截骨,根据切口缝合对位线进行伤口缝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捷方便,在临床上简化了手术过程,缩短了手术时间。【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实施图;
[0015]其中I为贴皮膜,2为收集袋,3为保护层,4为贴膜层,5为贴纸,6为股骨大转子定位点、7为皮肤切口线、8为髋臼前倾角参考线、9为股骨颈截骨参考线、10为切口缝合对位线、11、12分别为股骨干平行线和垂直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贴皮膜I和收集袋2,贴皮膜两侧均有收集袋。贴皮膜由上至下分为保护层3、贴膜层4和贴纸5。保护层和贴膜层为聚氨酯薄膜制成,厚度为
0.05-0.2mm,贴膜层的粘性面使用丙烯酸粘合剂。贴纸为一张一面含有蜡制的光滑的能与贴膜层自由贴合的贴纸,厚度为0.1-0.4mm,颜色与保护层和贴膜层相区别,如保护层和贴膜层均为透明色,贴纸采用黄色。保护层一面设有股骨大转子定位点6、皮肤切口线7、髋臼前倾角参考线8、股骨颈截骨参考线9、切口缝合对位线10、股骨干平行线11和垂直线12。皮肤切口线根据髋关节的常用切口进行制作,以后外侧切口为例,其位于股骨大转子尖后方1.5-2cm左右为中心,向上约5cm,向下约3cm。髋臼前倾角参考线与股骨干垂直线呈15°夹角,与髋关节置换术中髋白打磨前倾角一致。股骨颈截骨参考线与股骨干平行线呈45°夹角,与假体颈干角一致,按此参考线进行股骨颈截骨后,股骨假体能较贴合的安装在股骨侦队不需要二次截骨。同时为了适应患者左右两侧髋关节手术的需要,贴皮膜上的标示线可根据左右不同侧髋关节的不同进行绘制,即贴皮膜也分为左、右侧髋关节贴膜。
[0017]参见图2,在实施时,在手术部位消毒铺巾后,待皮肤干燥,首先定位患者的股骨大转子尖,将保护层设有的股骨大转子尖定位点与患者的股骨大转子尖重合,保护层设有的股骨干平行线与患者股骨干重合,揭开贴纸,将保护层和贴膜层平整牢固地贴在消毒干燥后的皮肤上。医生可根据保护层设有的皮肤切口线做手术切口,根据髋白前倾角参考线进行髋白打磨,根据股骨颈截骨参考线进行股骨颈截骨,根据切口缝合对位线进行伤口缝合。
[0018]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皮肤切口线也可以制作前外侧切口、外侧切口、后外侧切口、后侧切口、微创双切口、后外侧微创切口等。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等同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贴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贴皮膜,所述的贴皮膜包括依次层叠的用于保护皮肤的保护层、用于与皮肤粘接的贴膜层和保护该贴膜层的贴纸,所述的保护层上绘制有髋关节手术标示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髋关节手术标示线包括股骨大转子尖定位点、皮肤切口线、髋白前倾角参考线、股骨颈截骨参考线、切口缝合对位线、股骨干平行线和垂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贴膜层为一具有粘性的聚氨酯薄膜,贴膜层的粘性面使用丙烯酸粘合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贴纸为一张一面为光滑蜡制的能与贴膜层自由贴合的贴纸。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贴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收集使用后贴皮膜的收集袋,所述的收集袋设置于贴皮膜的一侧。
【文档编号】A61B19/00GK203598047SQ201320788085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日
【发明者】高曙光, 雷光华, 曾超, 熊依林, 罗伟, 肖文峰, 文霆, 胡懿郃 申请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