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外用药物、制备方法及给药方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709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外用药物、制备方法及给药方式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外用药物、制备方法及给药方式。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外用药物,包括硬膏和熏剂;硬膏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五倍子200-500g、牛黄5-12.5g、丹参40-100g、桑枝50-250g、荆条蜂蜜200-500g;熏剂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玄参15-25g、山栀子15-25g、赤小豆15-25g、络石藤15-25g、毛冬青15-25g、薏苡仁15-25g、乳香10-20g、没药10-20g、威灵仙10-20g、丹参10-20g、川穹10-20g、牛膝10-20g、秦艽10-20g,防己5-15g、甘草5-15g。
【专利说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外用药物、制备方法及给药方式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外用药物、制备方法及给药方式。
【背景技术】
[0002]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的慢性炎症,早期或急性期关节多呈红、肿、热、痛和活动障碍;晚期则导致关节破坏、强直、畸形。在我国患病率为0.4%左右,任何年龄段都可能摧患,但发病的闻峰年龄在20-40岁,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上西医多采用非留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但仅能改善症状,不能根治。而且由于其严重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患者多不能坚持服用。
[0003]本病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是由风、寒、湿、热侵袭机体以致关节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根据感受邪气的相对轻重,常分为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着痹(湿痹)、热痹。临床上中医一般将RA实证分成风寒湿痹证、热毒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痰浊痹阻证、瘀血痹阻证五种证型。
[0004]湿热痹阻证多见于RA发病早期阶段,其病因病机与“着痹”等不同。是素体阳盛,感受风寒湿邪,经久不愈,邪留经络蕴而化热,或直接感受湿热之邪所致。湿为阴邪,湿盛则肿,热盛则疼,故 RA发病早期多有关节红肿热痛、肢体困重、皮下结节、晨间僵硬等症。西医认为此期关节炎症、渗液、部分肉芽肿形成为主要病理变化,尚未骨组织及关节的破坏。湿热互结,阻滞经络关节是本证型的基本病机。
[0005]多年来,中医药治疗RA有较多临床研究,有不少单方和复方,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多以口服汤剂为主,患者不宜长期应用,停药易复发。其他如针灸、推拿疗法多仅仅缓解症状。一些中药外洗和膏剂比如风仙膏、祛风活血洗方等能解除症状,但疗效不满意。王会菊等曾有自制中药外敷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将雷公藤98g,乳香49g,没药49g,透骨草115g,红花82g,细辛33g,白芷49g,当归82g,赤芍82g,川芎49g,川牛膝98g,丹皮115g,自然铜98g等中药,一起烤干燥后粉碎,过100目筛混匀,根据关节红肿范围,取适量的中药外敷粉末用醋调成稀糊状涂抹纱布垫上,厚度约0.5cm外敷于红肿处。但是方法复杂,患者不易于应用,疗效欠佳。
[0006]本发明人邵国辉受家传熏陶,一直致力于五倍子熬膏治疗各种痹症。2000年曾发表文章以五倍子为主药熬膏贴敷治疗“着痹”,疗效颇佳,但主要治疗湿邪较重的风寒湿痹症。2003年开始探索用于各种膝关节滑膜炎性积液,2006年发表的论文《五倍子膏配熏剂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性积液66例》,疗效确切,但仍局限于风寒湿痹证型。2005年开始临床用于治疗RA也取得一些效果,但有效率不高,经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原配方偏温、偏燥,只适用于湿邪侵袭为主的RA风寒湿痹证。对于RA湿热痹阻型药证不符,不仅无效,反而犯“虚虚实实”之弊,导致病情加重。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治疗效果理想、无毒副作用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外用药物、制备方法及给药方式。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外用药物,包括硬膏和熏剂;硬膏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五倍子200-500g、牛黄5-12.5g、丹参40_100g、桑枝50_250g、荆条蜂蜜200-500g ;熏剂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玄参15-25g、山桅子15_25g、赤小豆15_25g、络石藤15_25g、毛冬青15-25g、薏苡仁15_25g、乳香10_20g、没药10_20g、威灵仙10_20g、丹参 10-20g、川穹 10-20g、牛膝 10-20g、秦艽 10_20g,防己 5_15g、甘草 5_15g。
[0009]一种所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以上药品配伍比例将五倍子炒干至棕黄色,研细过200目筛,丹参粉碎研细过200目筛,牛黄研细粉与五倍子、丹参混匀备用;
2)荆条蜂蜜入锅内,加桑枝熬炼至出现大量细腻泡沫,颜色转为酱红色为度;去除桑枝,将五倍子、丹参及牛黄混合粉末加入熬炼过的荆条蜂蜜内,以桑枝搅拌,然后揉压成饼状硬膏,粘在布背上搁置 以去火毒。
[0010]3) 3天后,将硬膏放入加热熏蒸器中,加热熏蒸器中放置有熏剂,熏剂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玄参20g、山桅子20g、赤小豆20g、络石藤20g、毛冬青20g、薏苡仁20g,乳香15g、没药15g、威灵仙15g、丹参15g、川穹15g、牛膝15g、秦究15g,防己10g、甘草10g。
[0011]一种所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外用药物的给药方式:将经熏剂熏蒸变软的膏药贴敷于关节上。
[0012]本发明的药理如下:
I)本发明硬膏主药五倍子乃收涩要药,味酸,涩,性寒。归肺、大肠、肾经。其功效: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临床多用于主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等疾病。本发明利用五倍子极强的清热收湿敛邪之功,经炒制,收涩之力大增,甚至一些关节积液均可透皮拔出。牛黄苦凉、气芳香,传统用法多用于凉肝息风定惊,清心豁痰开窍,治疗各种热病急症。殊不知其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和抑制肉芽组织增生的作用。在本配方中量虽小但清热解毒之力极强,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五倍子强力祛湿、牛黄清热解毒,二者共为君药,达到祛湿清热、宣痹通络的功效。丹参性寒,擅清热凉血、祛瘀止疼。《本草正义》曰:“丹参,专入血分。其功在活血行血,内之达脏腑而化瘀滞,故积聚消而瘕破,外之利关节而通经络,则腰健而痹著行”;故丹参为臣药,助五倍子、牛黄清热祛湿、宣痹通络。桑枝祛风通络、利湿消肿,荆条蜂蜜可祛风湿、缓急止疼。诸药配伍之药膏方具有清热、收湿、消肿、止痛之功效。
[0013]2)熏剂亦是此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玄参、山桅子、毛冬青、丹参、生甘草清热解毒、凉血通络;秦艽、防己、络石藤祛风通络;赤小豆、薏苡仁清热利湿、通络止疼;乳香、没药、川穹、牛膝活血止痛。通过局部熏蒸,使药力渗入厚重药膏,既利湿活血通络,驱邪外出,通利关节,又可缓解疼痛,减轻症状。从而改善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状态和局部微循环,消除组织水肿,促进无菌性炎症的消退,借助于外用药物的热效应和药物效应,使局部的瘀阻得以温通,从而加快滑膜损伤修复和关节功能恢复,有利于积液尽快消除。
[0014]上述制备的药膏,也称为本发明药物的硬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验报告如下。
[0015]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临床确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湿热痹阻证患者86例。RA的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湿热痹阻证)参照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按照2:1比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6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分布以及治疗前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和理化指标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0016]2、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本发明药物的硬膏贴敷患处,每贴贴敷10-15天。1贴为1个疗程,如需2个疗程,间隔1个月。对照组用洛索洛芬钠片口服,每次60mg,l日3次。连服8周。
[0017]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所有检验均采用单侧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
0.05被认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0018]4、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8%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50%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50%。注: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 100%。
[0019]结果
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证候均明显改善,治疗组中有23例患者从肿大的关节透皮拔出黄色积液。疗程结束时实验组有效率达100%,痊愈率达57.1%,对照组分别为93.3%和3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效率(χ2=3.82,Ρ>0.05)无显著性差异,痊愈率(χ2=5.77,Ρ〈0.05)有明显差异,见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是包括硬膏和熏剂;硬膏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五倍子200-500g、牛黄5-12.5g、丹参40_100g、桑枝50-250g、荆条蜂蜜200-500g ;熏剂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玄参15_25g、山桅子15-25g、赤小豆15-25g、络石藤15_25g、毛冬青15_25g、薏苡仁15_25g、乳香10_20g、没药10-20g、威灵仙10-20g、丹参10-20g、川穹10-20g、牛膝10-20g、秦艽10-20g,防己5_15g、甘草 5_15g。
2.—种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以上药品配伍比例将五倍子炒干至棕黄色,研细过200目筛,丹参粉碎研细过200目筛,牛黄研细粉与五倍子、丹参混匀备用; 2)荆条蜂蜜入锅内,加桑枝熬炼至出现大量细腻泡沫,颜色转为酱红色为度;去除桑枝,将五倍子、丹参及牛黄混合粉末加入熬炼过的荆条蜂蜜内,以桑枝搅拌,然后揉压成饼状硬膏,粘在布背上搁置以去火毒; 3)3天后,将硬膏放入加热熏蒸器中熏蒸I小时以上,直到硬膏变软,加热熏蒸器中放置有熏剂,熏剂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玄参20g、山桅子20g、赤小豆20g、络石藤20g、毛冬青20g、薏该仁20g,乳香15g、没药15g、威灵仙15g、丹参15g、川穹15g、牛膝15g、秦% 15g,防己 10g、甘草 10g。
3.—种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外用药物的给药方式,其特征在于:将经熏剂熏蒸变软贴的硬膏敷于关节上。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3908600SQ201410118353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7日
【发明者】邵国辉 申请人:邵国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