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疥疮的外用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209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疥疮的外用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疥疮的外用中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材制成:桑寄生5~30份、广藿香5~30份、白豆蔻5~30份、橘皮5~30份、草果5~30份、木香5~30份、枳实5~30份、地榆5~30份、白茅根5~30份、芦荟5~30份、槐花5~30份、艾叶5~30份、莱菔子5~30份、儿茶5~30份、金樱子5~30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疗效好、疗程短、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成本低,本发明是通过长期探索,结合民间经验,研制出从天然中药材组合物中提取的抑菌活性成分,对导致疥疮的疥虫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使用安全可靠,方便卫生。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疥疮的外用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疥疮的外用中药。
【背景技术】
[0002]疥疮是由于疥虫感染皮肤引起的皮肤病,本病传播迅速,疥疮的体征是皮肤剧烈瘙痒,晚上尤为明显,而且皮疹多发于皮肤皱折处。疥疮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的疾病,疥疮的传染性很强,在一家人或集体宿舍中往往相互传染,疥虫离开人体能存活2~3天,因此,使用病人用过的衣服、被褥、鞋袜、帽子、枕巾也可间接传染。
[0003]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疥疮的药物以外用药为主,但不易彻底治愈,停药后易复发,使疾病经久不愈,给病人和家人带来精神和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疗效好、疗程短、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成本低的治疗疥疮的外用中药。具体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疥疮的外用中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材制成:桑寄生5~30份、广藿香5~30份、白豆蘧5~ 30份、橘皮5~30份、草果5~30份、木香5~30份、枳实5~30份、地榆5~30份、白茅根5~30份、芦荟5~30份、槐花5~30份、艾叶5~30份、莱菔子5~30份、儿茶5~30份、金楼子5~30份。
[0005]上述治疗疥疮的外用中药的制备方法为:称取所述重量份的中药材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煎煮前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用武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煎煮半小时,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
[0006]治疗方法:外用,每日3次擦洗患处,每次3分钟;连续治疗10天。
[0007]本发明的治疗疥疮的外用中药有益效果是:疗效好、疗程短、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成本低,本发明是通过长期探索,结合民间经验,研制出从天然中药材组合物中提取的抑菌活性成分,对导致疥疮的疥虫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使用安全可靠,方便卫生。
[0008]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1:
称取桑寄生5g、广藿香30g、白豆蘧5g、橘皮30g、草果5g、木香30g、积实5g、地榆30g、白茅根5g、芦荟30g、槐花5g、艾叶30g、莱菔子5g、儿茶30g、金樱子5g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煎煮前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用武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煎煮半小时,除去药渣,取汤剂即得治疗疥疮的外用中药。
[0010]实施例2:称取桑寄生30g、广藿香5g、白豆蘧30g、橘皮5g、草果30g、木香5g、积实30g、地榆5g、白茅根30g、芦荟5g、槐花30g、艾叶5g、莱菔子30g、儿茶5g、金樱子30g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煎煮前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用武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煎煮半小时,除去药渣,取汤剂即得治疗疥疮的外用中药。
[0011]实施例3:
称取桑寄生15g、广藿香16g、白豆蘧16g、橘皮18g、草果20g、木香17g、积实17g、地榆18g、白茅根19g、芦荟20g、槐花15g、艾叶16g、莱菔子18g、儿茶18g、金樱子15g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煎煮前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用武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煎煮半小时,除去药渣,取汤剂即得治疗疥疮的外用中药。
[0012]临床资料:
对安徽合肥300例疥疮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性171例,女性129例,年龄13至68岁,平均年龄46岁。随即分成3个治疗组,每组100人,治疗组I采用实施例1的洗剂治疗;治疗组2采用实施例2的洗剂治疗;治疗组3采用实施例3的洗剂治疗。
[0013](I)治疗方法:
外用,每日3次擦洗患处,每次3分钟;连续治疗10天。
[0014](2)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疥疮症状全部消失。
[0015]有效:疥疮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明显改善好转。
[0016]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
[0017](3)治疗效果:
治疗组1:临床治愈67例,占67% ;有效33例,占33% ;无效O例;总有效率100% ; 治疗组2:临床治愈99例,占99% ;有效I例,占1% ;无效O例;总有效率100% ; 治疗组3:临床治愈85例,占85% ;有效15例,占15% ;无效O例;总有效率100%。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疥疮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桑寄生5~30份、广藿香5~30份、白豆蘧5~30份、橘皮5~30份、草果5~30份、木香5~30份、枳实5~30份、地榆5~30份、白茅根5~30份、芦荟5~30份、槐花5~30份、艾叶5~30份、莱菔子5~30份、儿茶5~30份、金樱子5~30份;制备方法为:称取所述重量份的中药材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 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煎煮前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用武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煎煮半小时,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
【文档编号】A61P33/14GK103877488SQ201410145004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4日
【发明者】施维华 申请人:施维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