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血虚挟风型肛门湿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7324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血虚挟风型肛门湿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血虚挟风型肛门湿疹的中药,该中药是由大苞芹、当归、桔梗、蛇床子、丝瓜络、白术、黑芝麻、连翘、党参、甘草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血虚挟风型肛门湿疹。
【专利说明】—种治疗血虚挟风型肛门湿疹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血虚挟风型肛门湿疹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肛门湿疹为肛肠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以肛门周围出现丘疹、红斑、糜烂、渗出、瘙痒、结痂、脱屑为主要症状的非传染性皮肤病。西医治疗容易反复,常不能获得根治。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肛门湿疹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血虚挟风型肛门湿疹的中药。
[0004]本发明根据中医药理论,采用大苞芹、当归、桔梗、蛇床子、丝瓜络、白术、黑芝麻、连翘、党参、甘草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0005]制备本发明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大苞芹30-50份、当归30-50份、桔梗20_40份、蛇床子20-30份、丝瓜络20-40份、白术20-30份、黑芝麻20-30份、连翘10-20份、党参10-20份、甘草10-20份。
[0006]本发明中药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大苞芹40份、当归40份、桔梗30份、蛇床子25份、丝瓜络25份、白术2 5份、黑芝麻25份、连翘15份、党参15份、甘草15份。
[0007]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0008]大苞芹:辛、苦、凉。祛风清热,燥湿止痒。用于感冒,头痛,麻疹,斑疹,湿疹,皮肤瘙痒等。
[0009]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用于心肝血虚、痈疽疮疡。桔梗:苦、辛、平。归肺、胃经。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用于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叶脓,胞满胁痛,痢疾腹痛等。
[0010]蛇床子:辛、苦、温,归肾经。杀虫止痒,温肾壮阳。外用于湿疹、疥癣,除痹气,利关节,癫痫恶疮。
[0011]丝瓜络:甘、平。归肺、胃、肝经。祛风通络,解毒化痰。用于风湿痹痛,胸痹,胸胁痛等。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胃气虚,运化无力,食少便溏,脘腹胀满,脾虚水停,而为痰饮、水肿、小便不利,胎动不安等。
[0012]黑芝麻:甘、平。归肝、脾、肾经。补益肝肾,养血益精,润肠通便。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晕耳鸣、腰脚痿软、须发早发、肌肤干燥,肠燥便秘,妇人乳少,痈疮湿疹等。
[0013]连翘: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痈肿疮毒、瘰疬痰核。党参:甘、平。归脾、肺经。益气、生津、养血。用于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肺气亏虚的咳嗽气促,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头晕心悸等。
[0014]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用于痰多咳嗽、热毒疮疡。[0015]本发明中药于2008年至2012年临床观察血虚挟风型肛门湿疹76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0016]1、一般资料
[0017]76例患者中,男32例,女44例,年龄19~56岁,平均37.2岁。
[0018]2、诊断标准
[0019]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0020]血虚挟风型肛门湿疹症状特点:病程较久,肛门瘙痒,皮肤变厚增粗或脱屑,皮表有抓痕血痂,颜色黯红,皮纹加深,似纹席状,舌淡,苔白或腻,脉濡缓或细涩。
[0021](1)急性湿疹:发病快,病程较短,初起时皮肤损害有红斑、丘疹、渗出、糜烂、滋水、结痂、脱屑等,症状基本为一种,间或合并出现;轻者微痒,重者瘙痒剧烈,难以忍受,呈间歇性或阵发性发作,夜间增剧。
[0022](2)亚急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迁延而至,病情较缓;水疱不多,渗液少,尚可见红斑、丘疹、鳞屑、痂皮、糜烂等。
[0023](3)慢性湿疹:常因急性湿疹日久不愈转至,或一开始表现为慢性者。肛缘皮肤增厚粗糙,呈苔藓样变,弹性减弱或消失;颜色棕红或灰白色,皮损界限不清楚,瘙痒剧烈;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0024]3、治疗方法
[0025]3.1处方:大苞芹40g、当归40g、桔梗30g、蛇床子25g、丝瓜络25g、白术25g、黑芝麻25g、连翘15g、党参15g、甘草15g。
[0026]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口服每日I剂,每日2次,7天为I疗程。
[0027]4、治疗结果:
[0028]4.1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制定:
[0029]治愈:皮疹全部消退,临床症状消失,皮肤恢复正常。
[0030]显效:临床症状及皮肤损害有所改善,皮疹消退60%以上。
[0031]有效:临床症状及皮肤损害有所改善,皮疹消退30%以上。
[0032]无效:皮疹消退不足30%,临床症状无改善。
[0033]4.2结果:76例患者中,治愈39例(51.3% ),显效17例(22.4% ),有效13例(17.1% ),无效7例(9.2% ),总有效率为90.8%。
[0034]5、典型病例
[0035]5.1王某,男,44岁。肛门瘙痒已半年,加剧2周,脉数,舌苔白腻。病程日久,皮肤粗糙肥厚,瘙痒,脱屑,皮肤干燥变厚,角化皲裂,呈苔藓样改变。珍断为血虚挟风型肛门湿疹。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2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痒轻疹消,但留有色素沉着斑,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0036]5.2段某,女,35岁,肛门瘙痒3周,检查:脉数,舌苔白腻。肛周皮肤潮红,局部瘙痒灼热,肿胀,渗出显著,发病急,病程短。诊断为血虚挟风型肛门湿疹。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I剂,2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0037]实施例1,一种治疗血虚挟风型肛门湿疹的中药,是由大苞芹30g、当归30g、桔梗20g、蛇床子20g、丝瓜络20g、白术20g、黑芝麻20g、连翘10g、党参10g、甘草1g制成。
[0038]实施例2,一种治疗血虚挟风型肛门湿疹的中药,是由大苞芹40g、当归40g、桔梗30g、蛇床子25g、丝瓜络25g、白术25g、黑芝麻25g、连翘15g、党参15g、甘草15g制成。
[0039]实施例3,一种治疗血虚挟风型肛门湿疹的中药,是由大苞芹50g、当归50g、桔梗40g、蛇床子30g、丝瓜络4 0g、白术30g、黑芝麻30g、连翘20g、党参20g、甘草20g制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血虚挟风型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大苞芹30-50份、当归30-50份、桔梗20-40份、蛇床子20-30份、丝瓜络20-40份、白术20-30份、黑芝麻20-30份、连翘10-20份、党参10-20份、甘草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大苞芹40份、当归40份、桔梗30份、蛇床子25份、丝瓜络25份、白术25份、黑芝麻25份、连翅15份、党 参15份、甘草15份。
【文档编号】A61K36/634GK104027400SQ201410221445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9日
【发明者】苏伟 申请人:苏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