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肺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165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小儿肺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肺炎的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它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桔梗,杏仁,连翘,百合,栝萎,茯苓,蒲公英,麦冬,玉竹,太子参,白术,五味子,陈皮,桑叶,天花粉,芦根,黄芪,半夏,川贝母、甘草,生姜、大枣。本发明具有辛凉解表、宜肺化痰、养阴清热、润肺止咳的作用。对小儿肺炎引起的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且用安全,无毒无副作用,疗程短,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小儿肺炎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肺炎的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小儿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目前是导致我国小儿死亡的头号杀手,四季均易发生,3岁以内的婴幼儿以冬春季节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尤高。本病的发生,常常是由于感冒、气管炎等疾病没有及时治疗而向肺部蔓延成为肺炎。也可继发于麻疹、百日咳等疾病。体质虚弱和营养不良小儿患本病后,病程较长,病情亦重,易合并心功能衰竭等症。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罗音,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由于消化功能下降,呕吐、腹泻也是婴儿肺炎的表现之一。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O
[0003]目前,小儿肺炎的治疗多采用西医治疗,西医治疗小儿肺炎仍以静脉点滴抗生素为主,包括青霉素、林可霉素、头孢噻肟等抗生素类药,随着抗生素的使用,细菌耐药性成为极其严重的问题。这些药物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减低,增加耐药菌的繁殖,促使肺炎病灶扩展,给治疗带来困难。当幼儿出现反复性的肺炎发做时,反复使用抗生素往往会出现抗药性而导致治疗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治疗小儿肺炎的药物,能够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改善 本病对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治疗小儿肺炎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桔梗4-8克,杏仁4-8克,连翘8-12克,百合8-12克,栝萎8-12克,茯苓8-12克,蒲公英8-12克,麦冬8-12克,玉竹8-12克,太子参8-12克,白术8-12克,五味子8_12克,陈皮8_12克,桑叶8_12克,天花粉10-20克,芦根10-20克,黄芪10-20克,半夏4-8克,川贝母4-8克、甘草2-5克,生姜2-4片、大枣3-8枚。
[0007]优选的,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桔梗6克,杏仁6克,连翘10克,百合10克,栝萎10克,茯苓10克,蒲公英10克,麦冬10克,玉竹10克,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五味子10克,陈皮10克,桑叶10克,天花粉15克,芦根15克,黄芪15克,半夏6克,川贝母5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5枚。
[0008]制备及服用方法:先将上述原料用水浸泡2小时,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再加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两遍药液混一起,凉透,分别于早饭前半小时,晚饭后两小时服用。连服5天为一疗程。
[0009]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0010]桔梗:苦辛,平。入肺、胃经。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0011]杏仁: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
[0012]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咽喉肿痛,风疹。
[0013]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治肺痨久咳,咳唾痰血,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
[0014]栝萎:甘苦,寒。入肺、胃、大肠经。润肺,化痰,散结,滑肠。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痿咳血,消渴,黄疸,便秘,痈肿初起。
[0015]茯苓:甘淡,平。入心、脾、肺经。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0016]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0017]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0018]玉竹:甘,平。入肺、胃经。养阴,润燥,除烦,止渴。治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
[0019]太子参:补肺,健牌。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自汗,精神疲乏。
[0020]白术:苦甘,温。入脾、胃经。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湾,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0021]五味子:酸,温。入肺、肾经,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外用可治口舌生疮、疮疡溃烂、皮肉欲脱等疾。
[0022]陈皮:性温,味苦、辛。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多痰。
[0023]桑叶:苦甘,寒。入肺、肝经。祛风清热,凉血明目。治同温发热,头痛,目赤,口渴,肺热咳嗽。
[0024]天花粉: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治热病口喝,消渴,黄疸,肺燥咳血,痈肿。
[0025]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反胃,肺痿。
[0026]黄芩:苦,寒。入心、肺、胆、大肠经。泻实火,去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0027]半夏:燥湿经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痰厥头痛,头晕不眠。
[0028]川贝母:苦甘,凉。入肺经。润肺散结,止嗽化痰。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瘿瘤,廉疬,喉痹,乳痈。
[0029]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
[0030]生姜、大枣:作为引经药或佐使药,生姜和大枣在方剂中具有配合方剂中的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在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又能在方剂中起相成作用;能引方剂中诸药至病所;具有调和方剂中诸药的作用。
[0031] 中医认为,肺炎属于外感咳喘范围,主要由六淫外邪引起,其中以风热、风寒、热毒为主。外邪犯肺引起肺气不能肃降,而发咳喘。如果肺炎在急性期得不到及时治疗,常可导致迁延性肺炎,以致长期咳嗽、气喘,久治不愈,严重影响小儿健康。[0032]本发明将以上药物组合后,药效具有协同作用,起到辛凉解表、宜肺化痰、养阴清热、润肺止咳的作用。对小儿肺炎引起的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且用安全,无毒无副作用,疗程短,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0033]以下结合临床资料及典型病例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0034]一、临床观察
[0035]1、临床资料:病例来自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医院儿科门诊及病房确诊的选取轻、中度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月至10岁,平均4.5岁;对照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5月至9岁,平均5岁。两组患儿肺部听诊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湿性啰音,血象均有不同程度增高,X线可见肺部透亮度降低或增强,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也可出现不均匀的大片阴影。两组患儿年龄、病程、性别、中医分型、病情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0036]2、诊断标准:
[0037](I)发热、咳嗽,阵咳或兼喘促,喉间痰鸣;
[0038](2)肺部听诊可闻及细湿性啰音,如病灶融合可闻及管状呼吸音;
[0039](3) X线见肺纹理增强或点片状阴影;
[0040](4)细菌性肺炎的WBC总数增高,病毒性肺炎WBC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增高。
[0041]3、治疗方法:
[0042]治疗组:服用本发明药物,水煎煮,分两次早晚服用。5天为I个疗程。
[0043]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抗生素使用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溶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或(和)选用红霉素、阿齐霉素等,并根据病情采取止咳、化痰、平喘、吸氧等对症治疗。5天为I个疗程。
[0044]4、疗效评定标准:
[0045](I)痊愈:体温正常,咳嗽、咳痰症状消失,肺部啰音消失,X线胸片病变完全吸收,无并发症。
[0046](2)好转:体温正常,咳嗽、咳痰减轻,肺部湿啰音明显减少,X线胸片病灶明显吸收。
[0047](3)无效:经治疗仍持续发热,咳嗽、咳痰无减轻,肺部湿啰音无减少或加重,X线胸片炎症无好转或加重。
[0048]5、治疗结果
[0049]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0050]见对照表1 。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0051]两组临床疗效对照表,见下表1
[0052]表1
[0053]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肺炎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桔梗4-8克,杏仁4-8克,连翘8-12克,百合8-12克,栝萎8_12克,茯苓8_12克,蒲公英8_12克,麦冬8_12克,玉竹8-12克,太子参8-12克,白术8-12克,五味子8_12克,陈皮8_12克,桑叶8_12克,天花粉10-20克,芦根10-20克,黄芪10-20克,半夏4-8克,川贝母4-8克、甘草2-5克,生姜2-4片、大枣3-8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肺炎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桔梗6克,杏仁6克,连翘10克,百合10克,栝萎10克,茯苓10克,蒲公英10克,麦冬10克,玉竹10克,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五味子10克,陈皮10克,桑叶10克,天花粉15克,芦根15克,黄 芪15克,半夏6克,川贝母5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5枚。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4027787SQ201410306611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陈玲 申请人:陈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